元姐和韩先生都迅速离开了这是非之地,可留在那的车厢里,一个鹅蛋脸,长相明艳,头戴珠翠的少女却皱了眉,瞪向一旁兀自震惊的丽姐,低声呵斥道:“还不快把窗帘放下!”
一句话就让丽姐嗖地缩了回来,呆呆地望着她。
“琳姐姐…?…”丽姐喃喃道。
丽姐初来武昌的时候,着实兴奋了好几天。这武昌城里的一食一水都比光化好上百倍千倍,光像琉馨坊那样的精致首饰铺子,就一双手都数不过来,她每日四处逛着,好不快活。
可过了几天,却是烦厌了。
外祖家一个同她一般大的姑娘都没有,她买的珠花都没法带给别人夸赞,每日除了出去逛就是跟着姨姥姥管家做事,忒般无聊。
姨姥姥看出了她的心思,专门拉了她说话。
“丽姐可是没人一起玩耍,烦厌了?”姨姥姥道。
丽姐点了点头。
“姨姥姥倒是知道一个姑娘家,与你年岁相仿,就是不知你愿不愿意与她一起玩耍。”
丽姐来了兴致。
“是楚王府章长史家的幼女,年方十五,唤作琳琳。章长史家的女儿们都嫁人了,只这一个还留在家中,想必也是无趣得紧呢。”姨姥姥道。
楚王府长史家的女儿?
丽姐眼睛一阵发亮。长史可是地道的王府属臣,就在王府西路居住,与楚王府不过一墙之隔。
不像自己外祖家,虽说外祖父是王府副审理,可却是楚王到了武昌之后才提拔的,并不如长史那般与王府亲近,也别门而居。
丽姐跃跃欲试,第二日就由姨姥姥带着过去了。
姨姥姥毕竟不是正室,长史夫人虽然知道岳副审理家没有坐镇夫人,这位老姨娘甚得看中,可那客气之中还是带着两分不经心。
不过丽姐一点都不在意,光招待他们的花厅的摆设就让人目不暇接了,哪里还管她口气好坏?
长史夫人程氏还把她小女儿叫了出了,丽姐看见那姑娘发间随意的簪了两朵珠花,可珠花上的珍珠却散着柔和的粉色光芒。
那是粉珠,从来都是官宦人家才有资格佩戴的,她即便想带,也不敢随意在人前亮相。况且,这样好品相的粉珠,恐怕只能是皇室的贡品了,真正的有价无市。应该是王府的赏赐吧,丽姐想。
果然,那章琳琳张口闭口都是王府、王妃、郡主,可她王丽却从来未曾踏进过王府半步。
然而,章琳琳似有若无的轻蔑,也像一根根细针一般,扎进丽姐的心田,让她一举一动都疼得发慌。
章琳琳,看不起她,就像她看不起赵嫦一样!
然后,她逃也似的回到了家中,呆呆地看着自己前几日如珍似宝般买回来的首饰,想哭又哭不出来,忽然一挥手,全扫在了地上。
姨姥姥走了过来,揽着她的肩问她:“丽姐想不想和她一样?”
丽姐神情微动,豆大的眼泪落了下来,使劲摇头道:“姨姥姥,我和她不一样,从出生起就不一样!”
“你知道姨姥姥的出身吗?姨姥姥从前就是个农户家的女儿,后来家里贫穷,揭不开锅,被卖到了夫人的娘家。后来我努力做活,从不懈怠,又作为夫人的陪房丫鬟进了岳家。再后来,我又做了你外祖父的通房丫头,生了你姨母之后抬了姨娘。如今夫人去了,你大舅在外做官不回来,整个岳家都由着我做主。而和我同村,与我一起被卖的那个小丫头,却早已在十三岁的时候就因为逃跑被主家活活打死了。你说,出身能决定一切吗?”
丽姐听着,身子有些颤抖,姨姥姥的出身,娘亲从未跟她详细提及。
她想了想,又哭了出来:“可是,您终究还只是个姨娘呀,我连叫您一声外祖母都不敢!”
姨姥姥突然笑了,她爱怜地摸了摸丽姐的头,说道:“可是你不一样,你是王家的嫡女,你爹爹富甲一方,你外祖父是王府属臣,你可以有锦绣前程呀!”(。)
第九十一章 树敌()
“真的吗?”丽姐闻言突然呆住,是的,她的出身比姨姥姥可强多了。
“如何不真?你若是能得了那章姑娘欢心,她定会去王府也带着你的,到时候,若是王妃或者郡主也瞧上了你,难道没有锦绣前程吗?”姨姥姥一步步引着她,开导她。
丽姐眼睛里闪过一丝光亮,可转瞬间又暗了下去:“那章姑娘,根本看不上我,我怎么得她的欢心?姨姥姥没听见她讽刺我吗?那么刺耳!”
她虽这样说,终究停止了哭泣。
姨姥姥看着暗自点头,又道:“可你顺着她的话说,她不也没怎么样吗?”
那倒是,自己心里虽然难受的要死,可到底不敢跟她甩脸子,顺着她说了几句,她也就没再说什么了。
可那样,自己不就成了第二个赵嫦了吗?
丽姐想到这,忽然大声起来:“难道我也要巴结她吗?”
姨姥姥又笑了:“傻孩子,那不叫巴结,说难听了,叫曲意逢迎,说好听了,是长袖善舞,试问除了皇帝,谁人不得这样活?能屈能伸才是大丈夫。”
姨姥姥的话,又让丽姐呆了起来,可姨姥姥还是继续说道:“既然出身不如别人,就得努力才行,如果让你曲意逢迎能换来锦绣前程,你做不做呀?或者,你就甘愿一辈子不如别人?”
她说完这句,松开丽姐,走了,要留给她时间,好好想想。
第二天一早,丽姐就顶着又红又肿的眼睛,去找了姨姥姥,让她再给章家送帖子,说自己要去拜访。
前几次,丽姐每每从章家回来,还是忍不住发脾气,摔东西。可去的次数多了,竟慢慢都能忍了下来。直到前些天,章琳琳居然带着她进楚王府了,虽然她没见到王妃,可见到了宜春郡主,宜春郡主赏了一串珠花给她,那粉嘟嘟的珍珠,竟然和那日章琳琳带的一模一样。
她高兴地跳了起来,姨姥姥也一直夸赞她,一直鼓励她。
而前日,她又去章琳琳家了,这次居然遇上了王妃身边的女官,说是戚二姑娘,王妃的亲妹,要带着姑娘们出去玩。他们没有邀请她,可她还是甜甜地喊声“琳姐姐”,又露出渴望的表情,章琳琳才跟女官提起她。
而那女官一听自己外祖父是副审理岳大人,竟然都不用回禀娘娘一声,就做主答应下来,还说郡主最喜欢人多一起玩了。
原来自己的身份还是够得上王府的门槛的,原来她略微一努力,就真的会有锦绣前程!
然后,昨日的时候,她就跟着戚二姑娘一行去了别院,直到今日下晌才回了城。
可她怎么也没有想到,等待她的竟然是谢元那张阴魂不散的脸,还有她可恶的笑。
谢元怎么可能在这儿?
她一个山村出来的秀才的外甥女怎么在这儿?
怎么可能?!
她怎么这般阴魂不散?!
她尖声叫出了谢元的名字。
而谢元虽然也惊讶,可那惊讶却是一闪而过,还好言好语的邀请自己去她家做客,就像以前好多次轻飘飘地揭过自己的刁难一样,那般从容淡定。
然后,她都没等自己开口,就走了。
而且,丽姐看的清清楚楚,谢元坐的也是王府的马车,同自己一样。
丽姐简直呆住了,她怀疑自己是不是在做梦,这到底是不是真的。
可是章琳琳的呵斥让她回到了现实,没错,是真的。
然而,章琳琳那张美丽动人的脸蛋现出的郁色,那紧皱的秀眉,冷冷的眼神,低声的呵斥却让丽姐瞬间一抖。她不能惹她生气,自己才刚刚和王府搭上关系而已。
她忐忑地叫了章琳琳,可是她竟没有理她,反而暼了她一眼,把头转了过去。
章琳琳生气了吗?那她以后去王府还会带着自己吗?自己的锦绣前程会不会就此断送?
她连忙拉了章琳琳,向她解释:“姐姐你不知道,她就是个山村里出来的野丫头,我实在没想到她能来武昌!”
听她这样说,章琳琳冷哼了一声,开口道:“一个山村里的丫头也能把你吓成这样,你可真有本事。”
丽姐张口想说“不是”,可事实确实是自己被吓得失了礼;可说是不辩解一二,难道就任由章琳琳这样看待自己吗?
一个念头闪过,丽姐突然有了说辞:“不是的,姐姐,我没想到她坐的居然也是王府的马车,才吓了一跳。”
这句话却让章琳琳来了兴致:“嗯?王府的马车?到底是何等身份,有这个场面?倒有些意思。”
章琳琳话里流露出的兴致和疑惑让丽姐灵光乍现,对了,为何不把那谢元好好地“引荐”给章琳琳呢?
章琳琳最看不起下边来的人了,而以谢元的脾性,八成不会顺着她的,到时候她定能看一出大戏!
谢元啊谢元,我可看你怎么在武昌城也横着走?!
当下,丽姐便拉了章琳琳的手,和她颠倒黑白地说了起来。
元姐还不知道,自己还没到达新家,就已经在武昌城里树了敌人,还自顾自的左看看右看看,一副游山玩水的做派。
绕过巍峨的楚王府宫墙,果然没多远就到了古玖街,元姐往外看去,突然看见了一处宅院,好似刚挂了块崭新的门匾,上面写着“韩府”二字。
是不是新家?元姐一阵激动,就看到了门里出来一个男子,那男子打扮的干净利落,不是李二叔又是谁?
元姐刚想开口问话,马车便停了下来。
李二叔亲自接了她下车,元姐连忙笑盈盈地道:“李二叔怎么知道这是我们的新宅?”
“这倒是巧了。我接了老爷的信,说要来武昌,吓了一跳,可不知道王爷赐的新宅在哪儿,我就四处打听。就有人说王府的人在古玖街整修屋子,我就赶紧过来了。来了一看,他们正往门上挂匾呢,这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就拿了老爷的名贴进来了。”
李二叔边说便把元姐往宅子里引。
他又笑道:“四处都修整好了,就等着老爷和姑娘了,姑娘还住东厢房,快去看看吧,还给姑娘专门备了东西呢,姑娘定然喜欢。”(。)
第九十二章 拜见()
古玖街的韩府是个比光化那边略微大些的三进院子,四处透着刚修整好的味道,清一色的红木家居整齐干净,连案上的茶碗茶壶都一应俱全。
元姐看着,止不住点头。
可李二叔说的话更让她心情飞扬,究竟是什么东西在等着她呢?
她迫不及待地往东厢走过去,还没到门前,就听见里面居然有“喵喵”地叫声。
“有小猫!”元姐一步迈了进入,右手边的绣墩下边,正好卧了一只小猫。它通体雪白,只额间两道灰毛,神情慵懒地半眯着眼睛。
元姐高兴的眉眼都弯了起来,赶紧蹲下身抚摸小猫的额头,笑眯眯地道:“我知道了,你叫灰白对不对?灰白,灰白。”
秋云和春霞也跟了进来,听见元姐给小猫起的名字,都抿了嘴笑,春霞还道:“总算不叫小驴,大牛之类的了。”
元姐听了,也呵呵地笑:“春霞姐姐可小点声吧,它还是个小奶猫呢,别吓着它。”
“好,好,可不能吓着小灰白。”春霞连忙轻声道,说着,跟秋云对了一个笑意的眼神。
元姐得了灰白,再管不了其他的东西了。见它就窝在绣墩下边不出来,还拿了帕子引它。
帕子角在灰白眼前晃来晃去,它果然就经不住诱惑了,伸了两只小爪子去抓。元姐自是不能让它这么快就成功的,一下子把帕子收了回来,而灰白也纵身一跃扑了过去…?…
元姐逗了灰白一会儿,忽然想起了舅舅嘱咐的事,自己还要去司徒府上拜见老夫人呢,连忙叫了春霞服侍她梳洗。
她梳洗过,换了件粉色夏裳准备往司徒府去了。年龄大的人最爱花花绿绿,元姐和村里老人家打交道的次数太多了,这一点还是知道的。
可她还未来得及派人过去递帖子,司徒府上竟然来了人,说是老夫人身边的大丫鬟乐清,来请她过去的。
元姐还有甚个可说,直接就带着秋云过去了。
老夫人看着比青崖先生显得年龄大些,白白胖胖,眉目慈和,眼角的笑纹更是让人看着就想亲近。
她穿了件秋香色纱衣,由着身旁的小丫鬟打扇。见了元姐一袭粉色衣裙走了进来,先展露了笑颜,又赶紧地倾了身子朝她招手:“好孩子,快过来。”
元姐小脸红彤彤的,眼睛晶晶亮,行礼说话干净利落,老夫人看着喜欢地不得了。拉了她的手,让她坐在自己身边。
“多大了呀,瞧着不到十三吧。看这小脸儿红的,武昌城热得紧吧。”老夫人问着,还拿过一旁放着的蒲扇替元姐扇凉。
元姐可不是那不懂礼数的孩子,连忙道:“还是我来吧,老夫人,”说着,又怕老夫人不愿意,赶紧笑道:“您可不如我扇得快。”
老夫人笑弯了眼睛,直夸她又俊俏,又会说话,爱的不行。
老夫人还留了元姐用晚饭,席上一个劲儿嘱咐她多吃点,元姐见老夫人用饭也不是太过拘谨的模样,倒也放开了些。
菏叶绿豆粥清凉下火,酱苦瓜酸辣可口,豆腐又软又嫩,小黄瓜清爽宜人。光这几样就得了元姐的欢心,一顿饭下去,暑气消了大半。
老夫人见她吃得香甜,全不似深闺姑娘家那般数着米粒用饭,倒是觉得元姐真真投了自己的脾气,又拉她说了会儿话,才让人送她回去。
而韩先生却连口水都来不及喝,就跟着青崖先生去了王府。楚王爷已经在等着他们了。
身后的门无声的关了起来,屋里仅剩楚王、青崖先生和韩先生。
“草民林书岚拜见王爷。”韩先生心情有些激荡,可他压下翻滚的心绪,恭恭敬敬但地给楚王行了大礼。
韩先生膝盖刚碰到了地面,双臂就被一双有力的大手托了起来,那力量不容错识。
“快快请起,林卿不必多礼。”楚王沉定的声音响起。
然而韩先生却是不起,沉声道:“还请王爷受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