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珩说着轻舒一口气,振衣而起,在周围踱了几步,随即负手立在了雕花窗棂前。
“俗话说一朝天子一朝臣,父皇的兄弟也不少,但是大多都没能善终。能真正像二皇叔这样让父皇放下戒心,得以安稳度日的亲王实在寥寥无几,这就足以说明他绝非泛泛之辈。你大哥既然娶了她的女儿,他作为老丈人又岂会不帮着自己的女婿?加上太子和皇后这座有利的靠山,即使你大哥再不成器,往后也有人为他的人生保驾护航。”
听着高珩简明扼要的解释与分析,程金枝敲着有些发疼的脑袋,心里不禁感叹这门婚事看似只是王公贵族之间的联姻,背后竟然隐含着如此复杂的阴谋诡计。
不过她很清楚,其实真正复杂诡谲的并非这门婚事,而是人心。
程煊再怎么说也是程家的长子,是支撑整个程家能够在后朝后代立足的希望,程衍之所以一再对他大失所望,也是因为恨铁不成钢。
如果程煊此次娶了陵容郡主,就等同于和程衍都站在了太子这一方,到时候太子登基,整个程家都会受到福荫和庇护,是一劳永逸之事。
反之,若是高珩夺走储位登基为帝,那一切可就难以控制了。
想到此处,程金枝此刻心中最希望的就是翘了这门婚事,让太子和赵皇后的奸计无法得逞。
“其实我还是不敢相信,程衍就是一直以来站在太子背后的那个人。他们当年明明因为兰妃。。。。。。”
这时,一直坐在软塌上默然不语的慧妃突然神色黯然地收紧了瞳孔,只是话说到一半便戛然而止,似乎不愿意再提及。
“兰妃?”
程金枝听到慧妃提及此人,顿觉似曾相识,但记忆中只是有个大概的轮廓,关于具体的印象却已经寥寥无几,于是便忍不住试探道:“母妃说的兰妃,难道是。。。。。。”
“你父皇不喜欢任何人再提这件事,按理说我也不该提的。但是既然你问起了,都是自家人,说几句倒也无妨。”
慧妃语气柔缓地说着,突然抬起头容色认真地注视着程金枝,“只是金枝你要答应我,出了这扇门之后,对这件事绝对一个字也不许再提一个字,知道了吗?”
“母妃放心吧,我知道了。”
程金枝闻言郑重地点了点头,心里更是对这个突然展开的话题,以及这个突然被提及到的兰妃充满了好奇。
听到程金枝肯定的回答,慧妃这才松动眼神,淡淡一笑。沉吟片刻,这才不疾不徐道。
“可能是你那时候还太小,兰妃又已经入宫不在府中,所以没什么印象。兰妃是你爹的亲妹妹,换句话说,就是你的姑姑。”
“哦我想起来了,我很小的时候确实听说我爹有个妹妹入宫为妃。”程金枝恍然大悟地一抬头,复又面露难色思忖道,“可是后来不知道发生了什么,就再也没有听到关于她的消息,我爹在人前也没再提到过她,我年纪小也没有在意。所以对这个姑姑,我的记忆其实很淡薄。”
“这都是快二十年前的事了。”
慧妃眸色深重地轻叹了一口气,幽远的目光仿佛穿透了茫茫时光,落在了那遥远的一点上。
“我记得当时的兰妃倾国倾城,宠冠六宫,就连眼里揉不得沙子的皇后,也拿她毫无办法。而我当时,只是兰妃身边一名小小的女官。”
“母妃……”
正当慧妃神色平和地说着,高珩却突然出声打断了她的话,眼底深处流淌着一丝隐而不发的伤痛,显然不想听到慧妃提及这段往事。
而慧妃倒是表现得不以为意,朝他柔柔一笑温言道:“珩儿你不用在意,这都是众所周知的事,我从来就不以此为辱。况且金枝是你的妻子,对她也没什么不能说的。”
高珩闻言抿起唇角,下意识地看了一眼身旁的程金枝没有说话,脸上凝重的神情稍稍舒展了一些。
“他之所以这么敏感,是不想让别人知道自己的母亲出身卑微吧?”
程金枝在心底默默地想着,眸色渐深,望着高珩的眼神开始变得有些复杂。
若说起儿时的身世,他们二人确实有着同病相怜之处。
此刻的她,虽不能说完全感同身受,但是又怎么会不明白?
心底深处有些伤口虽然已经随着时间的流逝结痂变平,却永远也无法再恢复成曾经完好无损的样子了。
高珩如此,她亦如是。
第一百七十章 扑朔迷离()
关于兰妃这个人,程金枝的了解可谓是微乎其微,甚至连面都不曾见过。
她从小虽然就在程府长大,但是直到今日她才从慧妃口中才得知,原来当年的程家和宫中,其实曾经发生过一件大事。
一切要追溯到十八年前,也就是程金枝尚在牙牙学语的孩提的时候。
当时的程衍已经是在朝廷上独霸一方的靖国公,加之她的亲妹妹,即周帝逾封的兰妃程茹君在六宫集宠冠六宫,那段时光,是程衍乃至整个程府最风光的时候。
虽说一人得道鸡犬升天,不过对于程金枝来说,程衍哪怕龙袍加身坐拥天下,那时的她也只能是程府后院一个备受欺凌,身份卑微的丫头,得不到半点的好处。
就在兰妃程氏入宫两年之后,终于不负众望顺利生下了一名皇子。
周帝大喜,将其取名为高瑜。并且不惜打破皇子在成年才能的封爵的规矩,于高瑜满月之时便封其为安王,为此还惹来了众大臣的一片非议。
当时的赵皇后虽然已经生下皇长子高琛,等到高琛再年长一些,就会理所应当被封为太子。
可偏偏那时坊间却都在传兰妃集万千宠爱,又已经诞下龙嗣,母凭子贵,加上身后有靖国公程衍的势力作为依托,大有直逼后位的势头。
而年幼的安王,也很有可能因为母亲的缘故而取代高琛,夺得储君之位。
就在这样一个如鱼得水,如日中天的局面之下,整个程家成为了当时王公贵族门阀势力中最为强大雄厚一股势力,甚至就是程家那些平时不常来往的远房亲戚,也都一一跟着沾了光。
可就在所有人都以为整个程氏家族的黄金时代将会长久延续之时,却是好景不长。
不知是树大招风还是天妒红颜,又或许是因为物极必反,就在安王尚不满周岁之时,突然发生了一件震惊朝野的可怕意外。
那是一个深秋的清晨,天气日渐寒冷。
阴沉的天空中浮动着几层稀薄的云彩,不透霞光,放眼望去皆是满目的灰白,更添了几分萧瑟的寒意。
兰妃宫中的宫娥按照惯例前往内殿叫早,然而就在步入寝殿的那一刻,却发现兰妃一身睡袍光脚吊死在了寝殿之中。
披头散发,双目圆睁,死状极为恐怖。
吓得那宫娥整个人坐倒在地,一边惊叫着爬出了寝宫,据说当时半个后宫都听到了她凄厉的叫喊声。
而且不仅是兰妃,就连躺在被窝中的安王竟也已经没了呼吸,后来经太医查明,证实是被人捂住口鼻窒息而死。
这场事故突如其来,太过离奇,发生得没有一点征兆,实在让人猝不及防。
所有人都想不通,年华大好又宠爱万千的兰妃为何要自杀?
更有人猜测,安王其实就是被兰妃自己给亲手杀害的。
不过周帝和程衍却坚决不相信兰妃是单纯地自缢而亡。
而论兰妃在后宫最大的敌人,所有人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赵皇后。
可巧合的是,周帝那晚正好身在赵皇后宫中,加上之后也没有任何证据可以证明此事与她有关,所以她的嫌疑也就随之被排除。
同时让人细思极恐的是,当夜兰妃所居的紫宸宫根本没有任何人到访,况且宫中一向守卫森严,有任何风吹草动都逃不过宫中这些皇家禁卫军的眼睛,不可能有人能神不知鬼不觉地潜入有宫娥守夜的紫宸宫中行凶。
宫外更有传闻称兰妃实则被人施了妖术,下了蛊咒,所以才会鬼使神差地选择自杀,甚至连自己的亲生儿子都不放过。
周帝为此更是仗杀了紫宸宫中所有的宫人,用尽了一切人力物力去彻查此事。
但是时至今日,这件事仍然被迷雾包裹其中,依旧是深宫之中人人谈之色变的一个巨大谜团,也成了深扎在周帝心中的一根芒刺。
他自己从来不提,也不许任何人提。
兰妃一死,程家多少都受到了一些冲击。也正是因为这件意外开始,程衍和赵皇后在人前的关系就一直僵持至今。
大家都在猜测,在程衍心目中,其实一直还在认为赵皇后与兰妃当年离奇死亡有关。
所以,在惊悉程衍原来一直在暗中帮衬太子之后,别说是慧妃至今不信,就连高珩和程金枝叶也是为之大惑不解。
……………。
“金枝,你没事吧?”
慧妃见程金枝听完自己所说的故事,秀眉紧蹙地愣在一旁默然不语,脸上的表情很是复杂,似有心事,忙关切地问了一句。
“哦,我没事。程金枝猛回过神来朝着慧妃牵强一笑,“只是这是我第一次听说这件事,以前也从没听我娘讲过,所以一时有些反应不过来。”
她抬手捋了捋头上的发髻,眉睫轻动,嘴上虽然这么说,可心里浮动起的波澜却久久不能平静。
其实这场意外离她很遥远,兰妃和安王她也从未接触过,就算这件事有多让人匪夷所思,她最多也就是像听故事一般听过算数,根本不必为此介怀。
可一想到程衍,她就怎么也劝服不了自己平静下心绪。
既然程衍一直都怀疑自己的亲妹妹的死与赵皇后有关,可他这些年竟然还肯在暗中辅助太子,那细细想来,就只有两个可能。
要么就是程衍有什么把柄握在赵皇后和太子手中,迫于无奈才出手相助。
又或者,兰妃和安王当年的死,其实根本就与他有关。
想到此处,程金枝只觉身上的毛孔挨个竖起,心头袭来一阵刺骨的冰冷,登时让她下意识地缩了缩身子,不寒而栗。
因为她也不相信,当年的兰妃是自杀而死。
即使是自杀,这背后一定也藏着一个巨大且不为人知的阴谋。
只是,无论程金枝心里有多么记恨程衍,她还是宁愿去相信,程衍今时今日的所作所为,都是有苦衷的。
“金枝,我告诉你这件事,不是为了让你烦恼,让你疑惑,母妃只是觉得,你也有知道此事的权利。”
望着程金枝凝重的脸庞,慧妃将手轻轻地搭在她的肩头,晶亮的眸子里渗透出了一种看透世事的深沉与睿智。
“要知道,这人世间有太多的人和事没有答案,我们也不用刻意去追求探寻些什么。其实很多时候,没有答案,往往是最好的。”
第一百七十一章 心腹之患()
回到王府时已是日薄西山,暮色四合。
程金枝脑海中还在对慧妃之前所述之事念念不忘,进屋之后只喝了口茶就闷声不响地坐在窗前发愣,一脸心事重重的纠结之态。
甚至有时候,她还会面露难色地皱起眉头,抿起唇角,或是自顾自地从口中蹦出几句话,让踏雪寻梅担忧之余又不敢轻易打扰,只能陪在一旁互打手势,猜测自家主子进宫之后肯定发生了什么事。
直到听说已经岑风派人将顾晨的画像送到府中,程金枝这才突然像是受到感召一般从椅子上站起身来,二话不说就冲出了房门奔去了南苑的书房,留下踏雪寻梅在身后面面相觑。
为了避人耳目,岑风没有亲自前来,而是指派了一个身着便服的屠灵司下属将画像送到了高珩手中。
而正如程金枝和高珩之前所料,画像上的脸孔与当时在漱玉阁密室所遇到的那个自称顾斐的男人,无论是神态还是五官都如出一辙。
也就是说,已经可以确定,此人就是他们一直在竭力找寻的顾晨。
“这算不算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
程金枝将手中的画像递给高珩,比起之前有些茫然委顿的精神,一时又豁然开朗了许多。
“能找到他固然是件好事,毕竟这个人的出现可谓牵一发而动全身,足以扭转大局。只是,这背后所牵连出的人,恐怕也是你我难以想象的。”
高珩将画像投入一旁烧得正旺的炭炉中,跳窜的火苗倒映在他黑亮的瞳孔中,稀薄的纸张顷刻间就被火焰吞噬,转眼便化为了灰烬。
“我知道你指的是什么。”程金枝认真地点了点头,复又调转脸色不屑道,“可谁让太子当初为了构陷你对顾家和寒清下手,自己露出了狐狸尾巴,这才让我们把注意力转移到了他的身上。只是结果不仅得不偿失,还把陈年旧案都牵扯了出来,这就叫做。。。。。。”
“自作孽不可活。”高珩看向程金枝平静地接口道,“你想说的是这句话吗?”
“没想到你还挺了解我的嘛。”程金枝怪笑着朝他眨了眨眼睛,“不过我想太子和赵皇后一定没有想到,咱们竟然这么快就已经找到了顾晨。”
“或许程衍还没来得及告诉他们,顾晨尚存于世的消息的吧。”
高珩嘴边的笑意才刚刚浮现,很快又消逝无踪。
“如果赵皇后和太子知道了,定然不会像现在这么沉得住气。毕竟顾晨是个多大的隐患,他们再清楚不过。”
“说起这个。。。你说那个老头之前那么帮着太子,会不会也参与了此事?如果被你父皇知道了,一定不会轻饶吧?”
程金枝坏坏一笑,这话刚出口,脑海中就自动浮现出了程衍被周帝落罪,程家从此一蹶不振的种种境况。
原本气派华贵的程府也变成了破落残败,门可罗雀的颓废之地。
张氏母女和刘氏母女一改往日光鲜亮丽,目中无人的高傲的姿态,灰头土脸地为了一个馒头互相拉扯,争抢不休。
就连原本肥厚敦实的胖小子程煜,此刻也被饿得两眼发昏,骨瘦如柴,哭都没了力气。
当然,她也知道自己这些想象实在是太夸张了些。不过很解气就是了。
“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