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林家有女记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红楼]林家有女记事- 第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罪?

    她心中暗骂,只在脸上却还是不得不摆出了一副孝顺媳妇儿的模样,道:“太太放心吧,媳妇儿明白,自会将这事儿办的妥妥当当的。只是,这些婆子们,您看”

    老太太扫了一眼底下跪着的一群婆子,只看见一脸的谄笑,觉得眼睛累的厉害。连忙转了过去,不耐烦道:“也算是他们有功劳,一人多赏三个月月钱吧。”说罢便让玻璃带着那群婆子下去了。

    只是一提起那群婆子,老太太又想起了林府的事情:“说来,敏儿二月十二生产,你们的洗三添盆的可都送过去了?满月百日的东西可都预备好了?”

    跪着的王夫人一脸的尴尬,暗骂老太太怎的这般精明,却还是开口道:“这,这不是最近才知道这事儿,前几日又忙着珠儿生病的事,所以”

    老太太一听什么都明白了,心中好不容易灭了的火又燃了起来。坐直了身子指着王夫人骂到:“叫你管家,你便是这么做的?连我外孙女儿的添盆都忘了!你叫林家人怎么看敏儿,怎么看贾家?!”

    王夫人也觉得委屈,这次是真委屈。扬州与京城本来就隔得远,林如海的信送到时早就过了洗三的日子了,便是再怎么准备也是赶不上的。

    更何况因着前几日贾珠的病,王夫人连管家都没时间,哪有时间去准备林府的满月百日!便是她有时间准备,她也不愿意准备,谁愿意为着仇人的喜事觉着开心呢!

    便是不说她自己,老太太不也只知道每日逗弄宝玉,拿捏她与邢夫人?要不贾敏生产的事情能瞒过她这么久?

    只可惜心中想的再多,却依旧一句话都不能说,面上还只能向着老太太赔罪:“都是媳妇的错,媳妇这就去准备!必定快马加鞭送过去林府,绝不叫人小看了妹妹。”

    老太太又躺了下去,一脸的失望,只挥了挥手道:“也别说是我贾家的洗三礼了,只说因着珠儿落榜,所以送了些礼去,让林姑爷看看文章也有错处。”她有转向了鸳鸯道:“从我体己中挑两件好的,再拿几匣子红宝绿宝,只说给外孙女儿们玩的就是了。”

    鸳鸯应了声,福了福身边下去开了老太太的私库拿东西去了。只留着王夫人依旧跪在老太太的面前。

    房间中安静了一会儿,老太太像是想起了什么,叫了两声:“珍珠,珍珠。”

10。第十章() 
一听老太太叫人,王夫人心中便觉得不好,似是有什么事情要发生了一般。om

    只见老太太叫了之后,从厢房中走出来一个丫鬟。这丫鬟穿的倒也素净,头上简简单单用两根银簪把头发挽了,却越发显现出着丫鬟的美貌来。

    柳叶眉,玲珑鼻,樱桃嘴,两只大眼睛水汪汪的似是会说话一般,叫人一看便从心底生出一股怜惜。小小的脸盘仿佛一只手便能盖住,到衬得王夫人的圆脸脸大如盆了。

    虽是个美貌的女子,却叫王夫人一见就觉得妒火中烧,打从心底里厌恶。

    那丫鬟轻轻袅袅走到了老太太身边,胸脯饱满,腰部细软,行了个礼喊了声老太太便不说话了。那声音如同黄莺轻啼,只听了一声便叫人觉得浑身发软。

    老太太满意地看着眼前的丫鬟,摸了摸她的手之后转头对着王夫人说道:“你平时本就忙着管家,这几日又日日念着珠儿,恐怕也顾不上老二。你忙着这些东西,老二自然也没人照顾,正巧这丫鬟平日里向来本分,便给了你做个姨娘,平日也好帮着照顾照顾。”

    这丫鬟虽早有预感,但此时一听要做姨娘,面上便显出了几分欢喜,越发显得艳色逼人。

    王夫人与贾政成亲多年,哪里不知道贾政的性子?说着清高,实际上还不就是个假正经!

    此时一听多了个姨娘,虽是恨的眼都红了,却不得不跪着谢了老太太。

    老太太又道:“既是做了姨娘,便也不能用珍珠这个名字了,你原姓什么?”

    丫鬟细声细气答了:“奴婢未入府前姓赵。om”

    “那从此便叫赵姨娘罢。”转头看了看王夫人,老太太又道:“我也乏了,你去与夫人行个礼。行完礼之后便下去吧。”说罢,便不再理会王夫人了。

    王夫人这时候才站了起来,因着跪的时间长了,猛的一起身差点打了个摆子摔了。怕被老太太又寻了错处责骂,王夫人硬生生站住了,却觉得自己的腰好似扭了一般,生疼生疼的。

    只是此时也不是注意自己腰的时候,王夫人咬着牙,看着那赵姨娘含羞带怯过来行了礼,只觉着这丫鬟眼中明晃晃的都是对她的嘲笑。偏因着这是老太太赐下的人不好多说,只得硬咬着牙受了这礼,转头带着赵姨娘回去了。

    一到了自己的院子,王夫人胡乱把赵姨娘塞去了一个偏远的厢房,又指了两个丫鬟过去便回了自己的房间。一进房间,便看见元春正坐在罗汉床上细细做着女红。

    元春抬头就见着自家母亲铁青着脸进来,便知道母亲必定是在老太太那受了气的。忙从床上下来穿了鞋拉着王夫人做到了床上,又从一边抱琴手中端过沏好的茶水,亲手奉到了王夫人的面前,见她接了之后才到:“母亲这是怎么了,怎的脸色这么难堪?莫不是受了什么委屈?”

    王夫人喝了一口茶水,便将杯子狠狠拍在了一边的小茶几上,怒气冲冲到:“还不是你那敏姑姑,未出阁时便与我做对,出了阁仍旧不让我好过!不过是早产生了个丫头片子,老太太又是责怪我送去的人不好,又是怪我洗三的礼没送,丢了你姑姑的面子!她怎的不说这几日珠儿日日病着,我哪有时间去想这些东西?这不,因着这事儿,还怪我没好好照顾你父亲,往这儿送了个姨娘!”说着说着王夫人便哭了起来。

    “她送的那丫鬟,一脸的狐媚子像,一看就不是什么好人!偏你那父亲,面上装的正人君子,我与他夫妻几十年,还能不知道他?顶多就是个伪君子罢了!”说着说着,王夫人冷哼了起来:“若不是为了你与宝玉,我早就与你父亲和离了!”

    这倒是说的气话,便是没有元春与宝玉,她也定是舍不得荣国府的荣华富贵的。只这些在元春面前便不用多说了。

    元春虽然素来机敏,然而毕竟年纪还小,倒觉得母亲真的是受了委屈,只是她从小接受的便是女子三从四德的教育,这时候也只能安慰王夫人到:“毕竟是祖母赐下来的,长者赐,不敢辞,母亲就只当是个玩物也就罢了。反正父亲的正房永远只有母亲,那丫鬟再受宠毕竟还是个丫鬟,母亲想怎么待她都可以。只是姑姑那边,姑父毕竟是巡盐御史,将来哥哥的前程少不得要他帮忙。母亲就当是为了哥哥也就罢了。”

    王夫人想了想,觉得元春说的倒是有些道理,心里也觉着不是那么的堵了,于是一把抱住了元春,道:“还是我的元儿有心!我的元儿是那正月初一的生日,必定是要有大造化的!到时候,看还有何人敢欺负我们母女”

    元春听着王夫人的话,面上一红。只是她也觉着自己那么好的生日,将来定有造化,因此此时也不再说些什么,只安安静静躺在王夫人怀中,听着她说话。母女间一片的温馨祥和。

    另说那林府,在三月中旬之时,林如海终于收到了从荣国府来的书信,原以为信中会有关于他送回去的那群仆从的处置,然而细细读了几遍却只看见了恭喜林家得女的话和贾珠春闱落榜的事,还有的便是那贾珠的卷子了。

    厚厚一叠子信,关于那群仆人的,一个字都没有提到,到有大半是和贾珠有关的!林如海哪里知道信根本没有到该到的人的手上呢?只觉得这是对林府的不在意,不由得怒火中烧,书房中又换了几个纸镇。

    看着荣国府送来的东西和那封书信,林如海只认为那东西全是为了贾珠而来,又想起那勉强算得上是工整,能拿得出手也只有一个工整的卷子,不由冷冷一笑,泼墨挥毫好好写了一封回信。

    整封信的大概意思便是这文章写的很好,有理有据,工工整整,立意深刻,那群评卷的大人们没有选上贾珠的卷子完全是他们有眼无珠,只要贾珠坚持这个风格,必定会有人慧眼识珠,从此高中状元的!

    看着这封信送出去,林如海笑了笑,若是这种文采还能中进士,我林如海的项上人头摘下来给贾珠当球踢!

    原本这事儿还有转机,偏着老太太年纪大了不记事,王夫人也乐得少送些东西去给贾敏,因此见老太太忘了便也没出声提醒。只这么一路将黛玉的百日,周岁全错过了去。使得林如海和贾敏心中对于贾家的心结越来越大,即便是后来老太太亲自去信也无甚作用。虽是后来老太太知道后好好罚了王夫人一回,但林府,终究是和贾府离了心。

11。第十一章() 
时间一点一点的过去,慢慢的,墨韵也抽条成了大姑娘。om这几年,她每日都随着李先生学习诗书礼义,琴棋书画,便是那些男子要学的四书五经她也一点没有落下。

    可惜不知是因着墨韵从现代穿越而来还是什么,别的她都学的飞快,只一样诗词,她却是一点天赋都没有的。便是她绞尽了脑汁,写出来地东西依旧是干巴巴的,勉强算的上是工整,却无一丝灵气。

    倒是妹妹黛玉,只是来听了李先生几堂课,嘴里便能结结巴巴说出不少。虽是有些稚嫩,却带着寻常秀才都没有的灵气,倒叫李先生好好惊喜了一番。

    三年过去了,墨韵长成了大姑娘,黛玉也从需要人抱着的婴孩变成了扎着小辫儿,能跟着姐姐到处走动的小姑娘。

    这几年里,贾敏终于在黛玉出生后的一年又生了一个儿子,只是因着当年贾敏生产后伤了身子的缘故,不仅小少爷生出来瘦瘦小小,体弱多病,便是贾敏身子也坏了不少。

    因着如此,林如海便只为小儿子起了个乳名叫做平安的,盼着他能够平平安安长大成人。

    每日,墨韵除了去李先生那学习便是去贾敏的院子中帮着贾敏照顾黛玉和她的小弟弟,林如海也是,每日放衙之后便立刻回来陪着贾敏和三个孩子。

    为着贾敏和平安的身体,家中常备着药材,便是大夫,也被林如海请进了府。只是即便如此,贾敏的身子却还是一点一点坏了下来。

    因着今日中秋的缘故,李先生放学比前几日早了些,墨韵一下课便带着碧荷秋水来了贾敏的院子。om

    一进门,之间贾敏歪在那罗汉床上,面色苍白,只脸上带着的笑,为她添了一丝的生气与活力。

    平安在她身边笨拙地爬着,虽养的白白嫩嫩的,却依旧有些瘦弱,现在明明是在中秋,他的身上却已经裹上了厚厚的冬衣,叫人一见便明白这孩子身体多半不是太好。

    黛玉也坐在床上逗弄着平安。她比平安却还好些,虽是出生时有些体弱,但这两三年墨韵每日都带着她在院子中活动活动,因此身子却是好了不少。虽还有些畏寒,每逢秋冬也必定要咳嗽,却比刚出生时要好了不少。

    听见门开的声音,黛玉一下子便转过了头,见着姐姐回来了,眼睛一亮,也不记得逗弄弟弟了,一下子从床上站了起来,几步便走到了床边便要下床。墨韵哪里敢让她下床,连忙几个大跨步走到床边抱住了她。

    “大姐姐,你回来啦!妈妈和平安可想你了!”黛玉扑进了墨韵的怀里,也不说自己想墨韵,只说母亲和弟弟想。

    本来在一边趴着的平安一看见二姐姐扑在了大姐姐怀中,也翻了个身,附和着黛玉的话,哼哼唧唧求抱。

    墨韵先对着贾敏喊了声妈,见贾敏笑着点了头,这才把手中的黛玉放回了床上,然后脱了鞋也上了床。

    刚上床便又被黛玉抱住了,仔细一看,原本躺在贾敏身边的平安不知道什么时候也爬了过来,大眼睛中满是渴望。

    墨韵将黛玉揽在了怀中,又将身边的平安抱了起来,喜得他高兴地“咯咯”直笑,嘴里不时冒出两句含糊的“姐姐”来。墨韵不理他,他也不在意,只在墨韵怀中安安静静吃着自己的手指。倒是黛玉时不时去招呼他一下,倒弄得他不安分起来。

    “妈妈今日可觉着还好?今日中秋,我从先生那得了一盆菊花,开的倒是正好。等会儿给您搬进来,您看了定是会喜欢的。”墨韵也不管怀里的两个小家伙那乱七八糟的官司,只与贾敏说着话。

    贾敏看着眼前长成了大姑娘的墨韵,还有她怀中两个不停闹腾的小家伙,只觉得心中一片满足。可想起了自己这老不见好的身子,却也也知道自己时日并不算多了,不由又生出了几许黯然。只是脸上却还是笑着道:“今日喝过了药,觉得好了不少,估计再过一段时间便能好的差不多了。只是”贾敏想起了荣国府最近发生的事情,不由叹了一口气:“前些日子,你珠大哥哥娶妻了。”

    墨韵一听便明白,这是李纨进了贾府了。她自是明白这其中的关窍,只是面上还是装的一脸好奇:“珠大哥哥娶妻不是好事么?为何妈妈却是这般烦恼?”

    贾敏道:“若只是娶妻却也没什么,只是你珠大哥哥这次春闱又没中,因此你二舅舅这才定下了这门亲事。那姑娘名唤李纨,其父不过是一国子监祭酒,因此家中素来清贫,她也无甚嫁妆。这李姑娘虽生的貌美,颇有才情,与珠儿也算得上是良配,然而我那嫂子素来看中的只有权势金银,又自负荣国府权势滔天,珠儿前程远大,这区区国子监祭酒又如何入的了她的眼。便是现在忍气吞声同意了这门亲事,怕是那姑娘进了门也定是要受到她的龃龉的。”

    墨韵一听也安静了下来。虽她当初在看红楼梦时很不喜欢李纨自扫门前雪的做法,可却也明白,站在她的角度,她能够做到自扫门前雪已是不易。

    丈夫早逝,婆婆怨恨,老太太万事不管,她还要拉扯着贾兰长大,督促他读书写字,生活的担子全压在她的身上,她也只能做到先顾好自己再说了。

    说到底,这一切的悲剧还是她父亲和贾政造的孽!

    然而现在说这些却也晚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