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上的大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舌尖上的大宋- 第83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于是兰若心那种争夺地位的心也渐渐淡了下来,操持建筑生意和帮派事宜,也不过是单纯为了杨怀仁排忧解难而已。

    官人疼爱自己,不希望自己太过操劳,这就可以让她感到很满足了,所以兰若心想来想去,觉得官人说得对,她太累了,是时候好好歇歇了。

    兰若心领着孩子们回屋了,他们在外头已经呆的太久,不少孩子出了一头汗,万一让他们受了凉就不好了。

    院子里只剩下杨怀仁和那些造型各异的雪人。

    杨怀仁能明白兰若心最近为什么总是生气,那也不怪她脾气不好,而是因为丐帮和青莲帮里太多让人烦心的事情。

    毕竟这些人出身江湖,他们所信仰和奉行的那一套,是江湖中的传统习惯和规矩,和正常人的习惯和规矩有很大的不同。

    比如情义大于法纪,这一点就很不好。

    江湖人重情义,却常常无视法纪,他们追求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生活,可如果这种追求伤害到了其他人,特别是寻常老百姓的利益,这就是一种对国家和人民极大的危害了。

    尽管这几年来丐帮也好,青莲帮也罢,很多江湖恶习气已经改变了不少,但某些根深蒂固的东西,还是难以短期内彻底改变的。

    就比如说杨怀仁的那位老丈人兰纳独,兰纳独和他的儿子兰若弼一个秉性,都是那种江湖中出名的武痴。

    如果仅仅是追求武艺的最高境界,其实本来也没什么,兰若弼主动进了军营,如今已经俨然变成了另一个人。

    在经历了战争的洗礼之后,杨怀仁这个大舅子成熟了很多,尽管依然在追求武艺的某种境界,但他的思想改变还是可喜的。

    兰若弼已经很懂规矩,在军中也循规蹈矩,明白纪律对一名军人来说意味着什么。

    对于当兵的意义所在,他也有了深刻的认识,往大了说自然是为国为民,但这个概念似乎有点笼统,武德军上下对这个概念是有的,只是清晰程度上,还不够而已。

    大多数当兵的最能感受到的当兵的目的,是改善自己,以及改善自己的家族或者家庭的生活水平。

    他们在军中卖力,付出的和得到的回报是成正比的,在交趾,在辽国,在江南,他们建立的功勋,都得到了相应的回报。

    有的升了官授了勋,可以光宗耀祖了;有的发了财,可以让家中父母和妻儿过上更好的生活。

    不管是名望还是财富,不敢说他们给家人赚下的就可以让子子孙孙都不愁生计了,但延续三代应该还是没问题的。

    军中不少将士,在老家都已经置业置地,他们家成为当地小有名气的家庭,受到其他百姓的尊重,这些都是实实在在看得见摸得着的。

    也正因为有了相应的回报,当兵的也越来越认真的投入到训练之中,一个人卖命全家受用,这个账他们觉得是只赚不赔的。

    武德军真正在战场上战死的人其实不多,杨怀仁对战死的弟兄们的家眷也是最照顾的。

    大营里最流行的话是战死了才是最赚的,大帅保你全家一声不愁,这比什么都更有脸面和保障……

    兰纳独原本以为儿子只是一时的脑热才加入了军中,将来还是会回到帮派中的,可惜兰若弼已经喜欢上了现在的军旅生活,几乎已经不可能再回到帮派太子爷那种状态了。

    兰纳独因此有些郁闷,练武的事情也不那么上心了,开始想着法的赚钱。

    帮派实际上已经是女儿说了算,他也不在乎这点,终归是他的儿女掌控了帮派,是儿子还是女儿,他想了想,发现他已经不在乎了。

    倒是赚钱这种事,忽然间对他产生了很大的吸引力,兰纳独虽然算不上是什么巨富,但也是不差钱的人。

    杨怀仁觉得兰纳独这种心态,应该是和当年追求武艺的境界是一个道理,当人对某种事情感兴趣的时候,他追求的其实并一定是最终的结果,而是过程。

    倒也不能说这是人生走到某种程度时的一种超然,而是人更在乎自身的心理感受的表现。

    兰纳独不在乎赚回来的钱,而是更喜欢哪种赚钱的爽快感觉。

    但这种追求让他渐渐有些迷失,当一个江湖人变成了商人,他那种还保留着的江湖习气,就容易把事情搞坏。

    这正是兰若心所担心的地方,杨怀仁理解了这一点,便也开始担心起他这个老丈人了。

    杨怀仁开始假设,兰纳独在这种时候会做出什么事情来,时势对他来说也许就是个赚钱的巨大机遇。

    这样的机遇杨怀仁似乎也看到了,所以他变得更加担心,为了不让兰若心事后伤心,他必须在事情发展到不可收拾的时候,把兰纳独从错误的道路上拉回来。

    他唤来了亲卫,嘱咐了几句,让风神卫把兰纳独最近的情况查探清楚,然后回报。

    杨家晚饭果然是吃火锅,而且是没有牛羊肉的火锅,好在锅底经过杨怀仁的一番配置,倒也味道不错。

    饭后杨怀仁去书房,风神卫的报告也到了。

    结果让杨怀仁大吃一惊,兰纳独果然把皇帝的驾崩当做了他赚钱的一个大机遇,只是一天的时间,就已经暗地里坐了很多事情。

    杨怀仁看着那份报告,心情说不出来的惊讶,为了保险起见,他还是着重问了一次,“报告上的事情,都是真的?”

    风神卫的番子点点头,“不敢有虚。”

    杨怀仁也知道他多此一问,风神卫的作风是很严谨的,没有确凿的证据,他们也不会拿给杨怀仁看。

第1918章:给兰纳独的密信(上)() 
杨怀仁叹了口气,摆摆手示意番子退下,自己一个人望着烛火发呆。

    发呆和思考,有时候界限并不是那么清晰的。

    杨怀仁一个人的时候,就喜欢发呆,有时候发着呆或者神游,让他想清楚很多事情。

    烛火跳跃,光影闪烁之间,杨怀仁的脸上露出了淡淡的笑意。

    他立即取出笔墨纸砚,挥笔写下了两个大字,写完之后看着那两个字很满意,便吹干了墨迹,把这幅字卷成了一卷儿,唤了个仆从,让他给老丈人送了过去……

    兰纳独的事情其实不复杂,只不过是他脑子没想清楚,只是一时冲动,便做了一个错误的决定罢了。

    皇帝驾崩的消息一传出来,举国悲痛倒也谈不上,不过百姓还是不喜欢皇帝驾崩的消息。

    皇帝在他们心中的印象其实也没有那么清晰,只不过他们不喜欢皇帝死后这段日子他们要遵守的那些繁琐的规矩。

    特别是临近新年,这样处处受限的日子就更是难熬,娱乐是彻底没有了,连吃点东西也收到限制,要是出门的话,如果脸上不小心露出了笑意被人巡街的衙差看见了,还要抓住被质问一番。

    总之,日子变得有点难过,不论是谁,有钱的没钱的,大人还是孩子,男人还是女人,人类不愿意受到限制和束缚的本性是不会变的。

    普通百姓呢,也许还好说,艰辛的生活让他们养成了吃苦耐劳的好习惯,也许这短日子会很难,但他们也会告诉自己,只要熬过这一个多月,事情也就过去了,将来的好日子并不会因此就错过了。

    但对一些游手好闲之人或者纨绔子弟们来说,这样的日子就不是一般的难熬了。

    青楼妓院关门歇业,赌档也关门歇业,连那些酒楼食肆也跟着关门歇业,这就足够让他们不爽了。

    不能玩不能赌也就算了,连吃口好吃的也吃不上了,那日子就变得更加无聊了,平时的逍遥放荡的生活方式一旦被硬生生的打断,对他们来说比死了还要难受。

    本来每年新年期间是东京城里最热闹,也是各种民间活动最多的时候,也正因为这样,那些纨绔子弟们也最喜欢新年。

    相熟的纨绔子弟们在这样的日子里相约,不论逛窑子赌牌九,还是看角抵吃花酒,这些原本都是最让他们感到逍遥自在的事情,现在却是一件也做不成了。

    让他们呆在家里闷着,他们自然不开心,甚至浑身痒痒,可就是挠不着。

    兰纳独也看到了这一点,而且他把这当做了他目前最大的赚钱机遇。

    官办的赌档不是关门歇业了嘛,他开的地下赌档可以照样开赌,而且现在没有了官办赌档和他的地下赌档竞争,他这种独门的生意日进斗金也不在话下。

    青楼勾栏的歇业了,那些粉头们便没了生意,没了生意就代表着没了生计,她们这种贱藉又做不了别的活,只能整日听着老鸨对着她们没来由的发脾气。

    这时候如果兰纳独通过他的社会关系,招揽一些粉头们出来给他做私活,自然能吸引那些闲出病来的纨绔们大手大脚的花钱。

    至于那些地下的角抵场,对兰纳独来说就更不是问题了。

    原本过年就是那些纨绔子弟们手上银子最多,也最不吝啬花钱的时候,这时候没了竞争对手,兰纳独觉得他利用这两个月的时间可以赚平时一年甚至更多的钱。

    一想到这里,兰纳独就很开心,他还真不是在乎赚的那点钱,而是非常享受这种赚钱的快感。

    起码他渐渐开始觉得,他不光武艺超群,在做生意的头脑上,也是不输他的女婿杨怀仁的。

    这种和女婿攀比的心态也许很好笑,可对于一个争强好胜的江湖人来说,这也许就是他内心深处的一种渴求。

    就在他幻想着将来财源滚滚的时候,门外突然传来敲门声,手下推开一条门缝,递进一句话来,“姑爷家里来了人,说是送了一封姑爷的亲笔密信过来。”

    兰纳独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但杨怀仁如果找他有事,一般也是通过兰若心给他传个话就是了,从来没有这么郑重其事的给他写密信这么严重。

    兰纳独也不敢怠慢,赶紧让手下招待好送信的人,然后把那封密信带了进来。

    带着好奇心,兰纳独拆开了信封上的火漆,这更让他觉得这封来自杨怀仁的密信不简单,说不定涉及到什么军国大事都说不定。

    兰纳独甚至都想过,是不是这个女婿终于下了决心要造反了,让他作为助力。

    这件事兰纳独还真是幻想过,他相信如果杨怀仁愿意,以姑爷的实力是足以改朝换代的。

    将来杨怀仁当了皇上,他的儿子就是大将军,女儿就是皇贵妃,那他就是国丈,怎么不也得混个国公爷当当?

    他们兰家以往也没出过什么太大的人物,如今自己可以光宗耀祖,那可是了不得的事情。

    可等他怀着激动的心情把信封拆开,打开那张巨大的信纸的时候,发现纸上只写了两个字,一个是“人”,一个是“己”。

    兰纳独立即皱起了眉头,他实在看不懂这份密信上的两个字是什么意思。

    他想了想,既然姑爷写给自己的是密信,说不定要跟他交代的事情是很秘密的事情,当然不能让外人轻易看到。

    那大概是用什么特殊的东西写的,那两个大字只不过是掩人耳目的手段罢了。

    于是他拿着那张大纸靠近了灯火仔细瞧,希望烟熏火燎之下,纸上会忽然间显现出什么字来一般。

    看了一会儿发现那张纸并没有什么变化,于是灵机一动,又命手下人分别准备了酸浆子、盐水、烈酒和碱水过来。

    手下人也不明白帮主要这些奇怪的东西是要做什么,但还是遵照指使去把兰纳独要的东西都准备了个齐全。

    兰纳独把手下人赶出去,自己用一支毛笔,分别沾了各种材料,小心翼翼地在那张纸上涂来涂去。

    可一张大纸涂了个遍,他的眼睛都熬红了,还是没涂出他想要的东西来。

    兰纳独不禁自说自问,“姑爷这密信,到底秘密在哪里呢?”

    

第1919章:给兰纳独的密信(下)() 
兰纳独把那张大纸平铺在面前的桌案上,自己后退了几步,试图离远一点,看看纸上的两个字会不会发生什么奇异的变化。

    离远了看纸上的字,和离的近了看确实有所不同,但兰纳独看来看去,还是只能看出来两个字而已,并没有什么太特别的地方。

    一个“人”字和一个“己”字,究竟姑爷想传达给他的是什么意思?

    兰纳独也是读过书的人,但这种读书,也仅限于不是文盲,多认识不少字而已,文字的学问,他就不是很懂了。

    不过兰纳独有一点比较好,就是不专权,也不会因为学问上的问题爱惜自己的面子,不懂就是不懂,他愿意找个可能懂的人问问,也不会以此为耻。

    既然姑爷给他的这封信点名了说是密信,那信里这两个字所表达的意思一定是很大的秘密,那么兰纳独要找个学问人的话,帮派外边的人是不行的。

    他只有在青莲帮内部找一个有学问、而且值得他信任的人过来请教。

    想来想去,青莲帮其实读过书的人也不少,毕竟他们是丐帮中的净衣流,和那帮污衣流的大字不识的叫花子还是不同的。

    但能让兰纳独觉得学问好又最让他信得过的,也只有帮派的账房邱先生了。

    邱先生也是祖祖辈辈都是丐帮净衣流的人物,他幼年读书很好,也中过举人,可惜成年后考了几次进士都没有金榜题名,这才安心留在青莲帮当了帮派里的账房先生。

    论起学问一道来,邱先生虽然比不上那些名声在外的名宿大儒,但在青莲帮里,也算是首屈一指的人物了。

    而且最让兰纳独放心的,是邱先生一声效力青莲帮,在他父亲那辈的时候就在帮派里做事了,所以绝对值得信任。

    兰纳独神神秘秘地把邱先生找了来,进门便回身把门闩插好,这才把杨怀仁的密信的事情告诉邱先生知道。

    邱老先生六十余岁,须发皆白,可精神矍铄,脸色红润,这么看的话倒像是四十多岁的中年人。

    邱先生看帮主的样子十分严肃,也跟着紧张了起来,当他看见杨怀仁写的那俩大字的时候,也是有些迷糊,心说怎么一封信就用了俩字?而且两个字加起来也才五笔而已。

    但后来一想,杨怀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