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上的大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舌尖上的大宋- 第83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圆法大师也重新和杨怀仁相互见了礼,脸上也是带着笑意,只不过这种笑和悟能大师脸上那种自然的笑意一对比,就显得截然不同了。

    从悟能大师的话里,杨怀仁立即便听出来圆法大师忽然造访,这里边肯定是有事。

    悟能大师在杨家受尊敬,但他却从来不以什么大师自居,该吃肉吃肉,该喝酒喝酒,是一点儿也不在乎自己的出家人形象。

    

第1908章:圆法和尚(下)() 
悟能大师平时和杨怀仁说话聊天,也像是一对忘年交的朋友一般,说话比较随意。

    他们之间从来不曾说话这么客套,甚至杨怀仁有时候和他开一些玩笑,悟能大师也是一笑了之,从来不会放在心上。

    可今天来了这位圆法大师,悟能大师的话里就开始有了客套的意味的,所以杨怀仁觉得,瘦和尚和胖和尚一定是认识的,但要说像胖和尚说的那样他们俩关系还不错,这就是明显的客套了。

    还有后边介绍圆法,以及圆法来齐国公府拜访悟能大师的缘由,就更显的自说自话,有奇抢了人家的话之嫌。

    杨怀仁一路跟着圆法过来,明明看见圆法刚进来,两个和尚之间也只是打了招呼见了礼而已。

    人家圆法也没说来的原因,悟能大师就先把人家的嘴堵上了,这里边的意味,杨怀仁觉得已经不言自明。

    圆法和尚就略微显得尴尬了,显然他这趟来,不是简单的拜访老朋友那么简单,只是悟能大师这么跟他客套,他不会感觉不出来。

    所以他现在感觉一定很尴尬,明明有重要的事要说,一来被悟能先行用一个理由先堵了他的嘴,二来杨怀仁忽然出现,让他不知如何是好了。

    杨怀仁也不知从哪儿来的恶趣味,本来他知道了来的人是大相国寺的一位叫圆法的和尚,事情也和他没多大关系,他就可以走了。

    但现在他见圆法大师脸色憋的跟大便不畅似的那个样子,反而觉得这里边的事有意思,他偏要留下来看看这个圆法来找悟能大师是有什么目的的。

    杨怀仁直接坐了下来,三个人就这么在雪地里摆了一张茶几,看着雪景准备喝茶。

    胖和尚心态同样很轻松,杨怀仁不请便坐下,他也便坐了下去,摆弄着一个精致的红泥小火炉准备煮茶。

    瘦和尚有点不自在了,心说杨怀仁这个人和外边穿的一样,大喇喇的没点礼数,而悟能和尚也跟原来一样,没心没肺的让人不自在。

    其实圆法和尚这次来,其实有件重要的事情想让悟能和尚帮忙,而最终能帮到他们的,其实还是杨怀仁。

    他今天的打扮,多多少少都有点故意这么穿的嫌疑,他平时生活朴素,内里穿的那些才是他平时穿的衣衫。

    今天之所以在外边套上一件精美的袈裟,一来是因为大相国寺作为东京城乃至整个大宋数一数二的大寺庙,在皇帝的葬礼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他虽然不是大相国寺的住持或者职事僧,却因为是住持圆通大师的师弟,加上他自身在民间的名声比较好,所以自然也要船上华丽的袈裟,以表达大相国寺上下僧人,对皇帝葬礼的重视程度。

    大相国寺里自然在进行着某种法事,去超度皇帝的亡魂,不过这也不是所有和尚都参加的。

    因为这种法事不同于平常的水陆道场,只在白天进行,为了祝福皇帝的亡魂,寺庙里的法事是不分白昼还是黑夜的,更不会管如今是多么冷,都要进行足了七七四十九天。

    高僧们也是人,是人就要吃喝拉撒,就要睡觉休息,绝没有可能坚持四十九天的道理。

    所以寺里的高僧也是用一种轮班的方式,圆法大师几天不当班,这才有了时间来齐国公府拜访悟能胖和尚。

    他们之间也是有一些情谊的,但也仅限于佛门弟子之间那种情谊罢了,私下里的关系,倒也谈不上是多么亲近的朋友。

    他这趟来,是大相国寺的住持圆通大师知道圆法年轻时和悟能关系还不错,所以这件事便拜托他出面来办。

    事情是这样的,前一段时间,朝廷里变法讨论的重点,是新的均税制度,是不是应该重新界定佛门里所拥有的土地的税务问题。

    以前历朝历代,佛门所拥有的土地是他们的私产,土地的产出用于供养佛门中的僧人以及寺庙里的各种用度,一般皇帝和朝廷都是不会向佛门的这些土地征收税赋的。

    但时代不同了,大宋的佛门和之前的朝代相比,那可不是一般的富有,佛门百年来积累了巨大的财富,正是这些免税的土地不断的给他们提供财富的来源。

    佛门的土地规模,也从一开始不多的一些土地,逐渐变成了一个极其庞大的数字,甚至可以说,佛门如今就是大宋最大的地主,佛门的土地规模甚至比皇家还要大得多。

    这么大规模的土地资源被掌握在佛门手里,对大宋和百姓的损害就逐渐显现出来了。

    佛门的土地越来越多,朝廷能收税的土地就越来越少,表面上看起来佛门是百姓们的精神皈依,可实际上确实最大的和百姓争利的组织。

    之前朝堂上讨论的重点,已经从是不是向佛门征税,到如何征税的问题上来。

    也就是说,朝中的几位相公已经认定了佛门必须像普通人一样也要交税,只是如何征,是不是像老百姓一样的比例征收,这才是讨论的关键所在。

    佛门自然也知道向朝廷交税在所难免,不然说不定又会产生以前那样的朝廷灭佛的情况出现。

    所以他们现在争取的,是尽量少的缴纳税赋,和普通缴税的百姓,能产生一些差异。

    圆法受了方丈主持的委托,明面上是来拜访悟能和尚的,实际上是想通过悟能和尚结识杨怀仁,然后利用杨怀仁在朝中的影响力,在佛门缴税的问题上,能得到一些实惠。

    哪怕杨怀仁能帮不帮的上忙他们也不确定,但佛门的几位高僧却认为,哪怕是杨怀仁的影响只是一个点,对于整个佛门来说,每年的损失就可以降低几千甚至上万贯钱,这就绝不是一个小数目了。

    只是这种事,通过悟能去说,总比圆法直接和杨怀仁说的好,这里边情谊的差距就大了。

    眼下杨怀仁还不知道圆法的目的,只是因为好奇便坐了下来,圆法自然觉得更难以开口了。

    但这次事关重大,他就是折了老脸,也不得不把事情说出来了。

    

第1909章:烧水的道理(上)() 
圆法和尚又给杨怀仁行了礼,杨怀仁感觉很奇怪,不过也有点意识到圆法和尚这次来拜访悟能大师,应该是和他有关系了。

    杨怀仁笑道,“圆法大师何故如此多礼?从我走进这个院子,圆法大师已经行了三次礼了。

    虽然说礼多人不怪,可现在我是真的感觉有点奇怪了,呵呵”

    杨怀仁笑了,胖和尚一直笑着,只不过现在的笑容变得有点无奈,圆法大师看见他们笑,也只好跟着笑笑,可他的笑意里就充满了尴尬了。

    圆法大师眼神里充满了忧愁似的,道,“原本这些事情,贫僧也不好跟杨国公面对面说出来。

    哽噺繓赽奇奇小説蛧|。

    不怕国公笑话,也希望悟能师兄见谅,贫僧这次上门,名为拜访老友,实则有难言之隐啊。”

    杨怀仁看着圆法大师转眼间变得愁容满面,还故意说话留白,就是等着他问的意思。

    可他作为主人,客人这么忧愁了,你又不好不问,只得心中叹气,还是问道,“不知圆法大师有什么难言之隐?”

    圆法大师抬眼瞅了一眼杨怀仁,样子故意做的非常可怜,却还是没有直接回答,又低下头去叹气。

    杨怀仁心说这个和尚装作一副难以启齿的样子,实则等着他先给出一个许诺才肯把底倒出来,这和尚看着老实,实际上一点儿也不实在。

    杨怀仁虽然善良,可也不能这么任由人家这么糊弄,虽然他好奇圆法大师到底有什么所谓事关重大的事情,可他要真不愿意说,那就怪不得别人了。

    杨怀仁作出一副不打算打扰两位和尚叙旧的样子,笑道,“我听说大相国寺香火旺盛啊,不像是缺钱的样子啊。

    圆法大师这次来,是想在相国寺再起几座宝殿啊还是要为那位佛爷重塑金身?这个好说,一会儿我给管家吩咐一声,圆法大师要多少金粉,尽管提出来便是。”

    说罢杨怀仁就要起身,圆法大师也听出来杨怀仁这话明显就是挖苦他了,也明白自己故意摆谱被人家看穿,这下更尴尬了。

    可杨怀仁要是真就这么走了,他再拜托悟能和尚去说,那就更落了下乘了,不光他自己被人笑话,连带着大相国寺也跟着丢脸。

    圆法和尚有点着急,情急之下竟直接伸手抓住了杨怀仁的手臂,意识到自己失态,匆忙又松开,忙道,“唉,贫僧失态了。”

    杨怀仁笑着重新坐下来,悟能大和尚的大脑袋快摇成了摇头娃娃了,口气有点不耐烦地道,“圆法师兄你有什么话便说,不必绕弯子,国公性子直爽,不喜欢拐弯抹角。”

    圆法大师的黑脸都憋红了,这才羞愧难当地说道,“是是,是,悟能师兄提醒的是,是贫僧言不由衷,还望杨国公见谅。

    只是贫僧要说的事情,可不是给佛祖重塑金身那么简单,这件事关系到佛门的兴衰存亡,贫僧不敢轻易的说出来啊。”

    胖和尚这下也认真了起来,“圆法师兄,若是这件事是其他的小事,恐怕你也不会折了你这张老脸造访国公府了。

    本来我作为佛门弟子,不该怪你吞吞吐吐顾左右而言他的,可当着国公面前,贫僧也觉得咱们这样是给佛门丢脸。

    现在既然你说事情重要到关系到佛门兴衰如此之大的程度,那贫僧倒感觉到你所背负的压力了。”

    胖和尚毕竟也是佛门弟子,虽然不喜欢圆法的性子,可既然圆法把事情说得那么重要,他也不得不重视起来。

    刚才那句话,其实已经是替他在开脱了,也是希望杨怀仁能认真对待这件事。

    杨怀仁没有什么宗教信仰,但对于宗教,他还是本着一种尊重的态度的,而家里的女眷有大都信佛,特别是杨母礼佛之心非常虔诚,所以杨怀仁打算顺了圆法和尚的意。

    他说道,“圆法大师,既然悟能大师都这么说了,我也没什么好说的,如果事情真像您说的那么严重,那您不放直接说出来。

    不过有言在先,如果是我能帮得上忙的,我一定尽力而为,但如果超出了我的能力范畴的,那就爱莫能助了。”

    圆法大师听见杨怀仁这么说算是答应他了,心中大喜,又一次施礼道谢,“杨国公能这么说,贫僧就放心了。

    不知国公可曾听说过前段日子朝堂上所议论的对佛门产业征收税赋的事情?”

    杨怀仁暗地里深吸一口凉气,如果是涉及钱财的事情,他就算出一点血给佛门捐一座寺庙都没有关系。

    虽然他不信佛,可这么做还是可以给家人带来不少好处的。

    可涉及到朝堂上的事情,就让杨怀仁感觉不舒服了。

    前段日子朝堂上讨论对佛门的产业征收税赋的事情,杨怀仁自然通过风神卫得到了这些消息。

    但这件事在他心里,是支持的,佛门的产业太大,如果不对佛门征税,负担全部在普通百姓头上,这显然是不合适的。

    这件事是章惇带头议论的,这也是少数杨怀仁觉得章惇做的对的事情。

    当时杨怀仁还没回京,不过当时曾布和章惇在朝堂上正在争权夺利,所以章惇要做的事情,曾布不管如何都要反对的。

    可惜这次曾布并没有拉拢到中间派的支持,中间派出乎意料的支持了章惇的建议。

    只是在商议对佛门征收税赋的方式方法上,中间派和章惇之间也存在着不同的意见。

    大家争来争去,持续了很长时间,后来赵煦就出事了,对佛门征税的事便悬而不决,所以这件事直到现在,也一直没有确切的说法。

    佛门自然有足够的能量得到朝堂上的消息,所有才有了圆法大师今天来访的事情。

    可杨怀仁心里很想笑,这种事找他,似乎并没有找对了人,别说现在皇帝刚刚驾崩,谈这种关系到钱财的事情让人不舒服,就算是平时,杨怀仁似乎也不愿意掺和到这件事中。

    今天倒也巧了,反正他刚刚把枢密院的职务辞了,就更没有机会掺和朝堂上的事情了,倒是可以让他用这个借口来把自己摘出去。

    

第1910章:烧水的道理(中)() 
杨怀仁也学着圆法大师的样子做出一副忧心忡忡的样子,摇头道,“可惜啊,可惜……”

    瘦和尚看见杨怀仁那个样子便知道事情没有他想的那么乐观,听见他连说可惜,便心叫不好了。

    他不是没想过杨怀仁可能不会愿意帮助佛门,毕竟他从来没听说过杨怀仁是个信佛的人。

    至于他家中的女眷烧香拜佛,杨怀仁以前也曾经见庙烧香,可圆法也不觉得会影响到杨怀仁的决定。

    毕竟这种事不是说花几个钱或者随手就能办到的事情,朝堂上的那些大佬们,一句话那可是可以抵上千金万金的。

    有时候朝廷的一条新政策,可能下边千百万百姓跟着受益,但如果这条政策是不好的,那老百姓就只能遭殃了。

    圆法和尚以为杨怀仁会错了意,所以在找借口推脱,他赶忙解释道,“杨国公不要误会,贫僧希望国公能帮忙的,也不是说让您跟朝堂上其他相公们对着干。

    朝廷要佛门缴纳税赋,我们佛门的几位高僧大德也并不是不愿意,他们商讨之后,觉得为国为民尽一份绵薄之力,对佛门普度众生来说,也是一件功德无量的好事。

    只是佛门的产业,并没有外界想象的那么大,土地听起来很多,可大多是些深山野岭的荒地,产出就不用说了,少的可怜。

    您想想,佛门的土地除了一小部分是前辈遗留下来的财产之外,佛门也不会明目张胆的从百姓手里买地,而是从寺庙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