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上的大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舌尖上的大宋- 第75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面。

    对一个军人来说,能被层层选拔成为禁军,然后进入殿前指挥使司,在外人看来已经足够风光了,也足够他光宗耀祖。

    但很可惜的是,大宋这些年忽然有了一支叫武德军的军队,进入这只军队,才真正有可能成为一名真正的军人。

    不管你穿的多么华丽,站在多么高贵的地方,但说到底也只是一个看门的人而已,看门人那不是真正的军人,只有真正上阵杀敌,那才是真正的军人。

    武德军在这一点上就和普通的军队,甚至包括禁军在内有很大的不同了。

    禁军今年来也不是没有过战争经历,但当时参加过征西战争的老兵回想起来,给新兵们讲述的时候,才发现当年在西夏其实也没有打上几仗。

    甚至很多参加过当年战争的人都回忆不起西夏人是什么样子了,只记得两军本来对峙着,忽然间西夏军队就忽然崩溃了。

    西夏人自己和自己打了起来,宋军更像是去收拾残局享受胜利果实的。

    这种缺乏真正作战经历的故事,似乎不太能引起大家的共鸣,就连想象出的画面,都好似失去了不少色彩一般,不那么完美。

    可武德军就不同了,从在江南实打实的和山贼、路匪和海盗作战,到后来大军出动征伐交趾,那些传回来的故事可是真实而细致的,和禁军的故事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连听故事的人,都觉得人家武德军的战争故事更加又参与感和画面感,甚至心里想着,这才是打仗,当敌人的血与肉飞溅得你满身满脸的时候,才能让男人血液里最火热的部分爆发出来。

    然后杨怀仁的形象问题,就显得不是那么很特别了,至于他是猛将还是儒帅,似乎也不那么重要了。

    而且兵书上也有说过,一支强大的军队中,将才易得,可帅才却难得,杨怀仁大概就是那种难得的帅才吧。

    所以用将才的样子去幻想一个帅才,本身就是犯了经验主义错误的,帅才挥斥方遒,决胜千里,是不需要亲自上阵打仗的。

    但他在战争中起到的作用,却是将才无法比拟的,他一句话可以让敌人碎尸万段,一句话也能让自己人少牺牲不少。

    宫门袛侯忽然间觉得杨怀仁的样子高大了许多,只是问话的语气中所蕴含的气场,都让他不得不低下头去。

    他小心回答道,“末将有幸和大帅同姓,名叫杨晋贤。”

    杨怀仁看着这个只有二十出头的年轻小将,很肯定的点了点头,“哦,杨晋贤,晋中之贤,这名字好。

    对了,你是……代州人?”

    杨怀仁想到的是世代守卫雁门关的代州杨氏,这个家族也是历史上著名的杨家将的族支。

    杨晋贤答道,“回禀大帅的话,末将正是代州杨氏,和杨令公的杨家,算一算祖上还是沾亲的。”

    这种话虽然有点攀附将门的嫌疑,但杨怀仁却并不觉得话讨人厌,反而觉得因为一个大家族中曾经出现过一个忠臣名门,拿出来给自己脸上贴金不算是坏事。

    杨怀仁忽然道,“要是让你来武德军从一个小校干起,你可愿意?”

    杨晋贤愣了一下,他现在正在当差,不好直接单膝跪地回答这种他心中早已经期盼了很久的问题,却也下意识的身体一颤,立即弓身答了一句,“末将愿意。”

    杨怀仁笑道,“很好,很好。”

    然后也没再说什么,转身对焦急的苏公公道,“公公,咱们去面圣吧。”

    苏公公有点哑口无言的意思,天底下能在宫门处拉拢一个殿前指挥使司的宫门袛侯的人,杨怀仁大概是开天辟地头一个了。

    这种事一般人还真想不出来,也就杨怀仁有这样的胆子和魄力了,不过回头想想,赵煦给他的密旨里说让他统领天下兵马。

    这统领天下兵马的意思里,自然包括统领禁军和宫廷侍卫之权,所以杨怀仁要调用某个人进武德军,也就是现在龙武卫和虎贲卫,其他人似乎也说不出他有什么不对来。

    杨怀仁的亲兵似乎也不觉得这有什么问题,杨怀仁这个当大帅的,从来是想到什么就干什么的,虽然有些随性,却也不是没有道理的。

    可其他宫门禁卫却有点痴傻了,再去看杨怀仁,觉得这个人也太不拘一格了,而看向他们的袛侯之时,又觉得心底里有一种莫名的羡慕的感觉。

    “苏公公,苏公公?陛下还在等着我们呢?”

    杨怀仁反倒回头催促起苏公公了,苏公公好不容易从痴傻里回过神来,觉得杨怀仁这种真性情,或许正是陛下看重他和信任他的原因之一。

    因为他真,所以他忠,这个逻辑很复杂,到却是真实的。

第1735章:杨怀仁大闹皇宫(一)() 
皇宫还是那个皇宫,和杨怀仁记忆里六七年前的样子相比,几乎没有什么变化,只是重阳之后的日光没有那么猛烈了,照耀不出皇宫大殿的辉煌气派。

    杨怀仁本以为苏公公会带他去大庆殿西边的文德殿见赵煦,却没想到苏公公却领他从东边的宫道直入皇帝寝宫。

    紫宸殿外很奇怪,值守的宫廷禁卫似乎比正常时候多了一倍,他们看见杨怀仁领着二十个身穿厢军衣甲的将士走到皇帝寝宫来了,心中也是惊讶不已。

    杨怀仁也知道,他的身份是可以带亲卫进宫,但他还不至于带着这些亲兵进皇帝的寝宫,于是吩咐他们在殿外等候。

    走进紫宸殿,杨怀仁的心情忽然有些紧张,想到接下来他要对赵煦说的话,他要做的事情,难免会有这样的感觉。

    但他很快便调整好了心态,因为有些事是回避不了的,该做的时候,他绝不会犹豫半分。

    紫宸殿偏殿的一处暖阁之中,杨怀仁终于见到了赵煦,只是赵煦如今的样子,让杨怀仁大吃一惊,如果不是他身穿龙袍,杨怀仁还真差点认不出他来。

    回想起几年前他最后一次见到赵煦的时候,赵煦还是一个身体健康意气风发的少年,可如今的赵煦,身形瘦削,脸色蜡黄,当初的光彩早已不见了踪影。

    赵煦斜倚在一张软塌之上,见到杨怀仁的那一刻,似乎眼神里也露出来一些亲切的目光。

    只是他想自己爬起来,竟动了一下,又躺了回去,一旁的内侍忙上来一边一个把赵煦搀扶着坐起身来。

    杨怀仁行大礼,唱到,“微臣杨怀仁拜见陛下!”

    赵煦似乎很高兴,忙说道,“爱卿快快平身。”

    杨怀仁站起来,苏公公也不等赵煦吩咐,早就给另一个小内侍使了眼色,那小内侍立即搬了一把凳子过来。

    杨怀仁却并没有坐下,而是惊讶于赵煦现在的脸色。

    明明赵煦比他还小三岁,可那张脸看起来却像是比杨怀仁年长了十余岁一般憔悴的不成样子,赵煦虽然一身华丽的龙袍,却掩饰不了他身体的瘦弱。

    杨怀仁忍不住突然开口道,“陛下才二十三岁,何故身体如此虚弱?”

    这种话不是一般人能说的,杨怀仁这么毫不避讳的直接问出来,确实有点唐突圣颜了。

    但赵煦却没有被冒犯的感觉,反倒觉得如今也就杨怀仁敢在他面前说这种大实话了,甚至被他这么一问,竟有些惭愧之感。

    只是赵煦也不知该如何回答这个问题,难道实话实说告诉杨怀仁,是他贪恋女色,荒淫无度搞得身体如此虚弱?

    苏公公见赵煦为难,便在一旁帮衬着解释道,“皇嗣夭折,陛下伤心过度,才导致精神不振,龙体萎靡。”

    不料杨怀仁忽然板着脸指着苏公公和其他几个内侍大声喝骂道,“你们这些杀才,这些年是如何侍奉陛下的?!”

    苏公公傻眼了,可又不知如何回到杨怀仁的质问,只得低下头去不敢言语。

    其他的几个内侍资历尚浅,以前也没怎么接触过杨怀仁,只是他们习惯了一件事,但凡是大宋的臣子,哪怕是那些朝堂上地位最高的相公们,在皇帝寝宫里也没有人敢如此大声说话的。

    杨怀仁忽然大声喝骂他们,他们便觉得杨怀仁太无礼了,反倒一点儿没有羞愧之感。

    杨怀仁见他们竟然木然回望着自己,忽然间勃然大怒,抓住离他最近的一个小内侍,竟一拳冲着他的脸打了过去。

    杨怀仁如今早已经不是当年的瘦弱书生,军营里的历练让他虽然看着还是有些瘦,却非常精壮有力。

    这一拳他又用足了力气,那小内侍也没想到杨怀仁会忽然犯浑,也没来得及抬手抵挡,这一拳是吃了个实实在在。

    只听见“嘣”的一声,那小太监的鼻子已经被杨怀仁打扁了,最大的俩门牙都被打断了,他只感觉头晕目眩,嘴里鼻子里鲜血狂喷,接着便失去了知觉。

    其他几个内侍下了一跳,有人胆敢在皇帝面前大声鼓噪也就罢了,没想到这个杨怀仁竟然敢动手打人,这种事也着实骇人。

    赵煦面无表情,竟没有责怪杨怀仁的意思,装作没看见一般,表情依旧呆滞着。

    其他几个小太监这下知道传说中杨怀仁被京城里百姓叫做天下第一大愣子是怎么回事了,这简直根本不讲道理啊。

    见杨怀仁打倒了他们的同伴,却还不肯收手,还有继续追打他们的意思,他们也被吓得赶紧躲闪,离的赵煦近的几个则赶紧跪在赵煦脚下求情。

    杨怀仁道,“陛下便是太纵容他们,才让他们越来越没有规矩了。”

    苏公公在一旁浑身哆嗦,心说这种话也就杨怀仁敢说了,明明是他当着陛下面前大声喧哗还动手打人,偏偏说别人没有规矩,真不知道这人的脑子是怎么长的。

    赵煦叹了口一口气,“算了算了,不怪他们。”

    杨怀仁这才停了下来,但脸色却非常难看。

    苏公公忙再给其他人使眼色,让他们把那个被打昏了小太监拖出去,又清理了一下地上的血迹。

    他虽然对杨怀仁的冒失举动有些不满,但心里却忽然觉得,杨怀仁虽然脾气暴躁,可他毕竟对陛下非常忠心,这种时候陛下召他回京,倒是解除了陛下最大的心病。

    起码有他在,朝堂上那些整天叫着议储的大臣们,似乎也能消停一些,也省的陛下想起这件事来就心烦。

    杨怀仁带兵多年,早就有一种不怒自威的气势,之前那些小太监们察觉不出来,把杨怀仁当做那些普通的臣子看待,也活该他们倒霉挨打。

    本来杨怀仁刚刚回京便被皇帝召进宫来,按道理因该是皇帝说一番安抚的话,杨怀仁则向陛下述职,可现在闹得如此混乱场面,连苏公公也受了点惊吓。

    不过转念一想,杨怀仁和陛下之间的关系,很难用普通君臣之间的关系来形容。

    杨怀仁其实心里明白,赵煦这个样子,看来是真的身体不行了,现在也不是对他有所保留的时候了,有些该说的话,他应该直截了当的说出来让赵煦知道才行。

第1736章:杨怀仁大闹皇宫(二)() 
杨怀仁大义凛然道,“陛下,有些事,微臣觉得现在不说已经不行了,若果微臣接下来说的话里有什么冒犯了陛下或者让陛下心情不快的,请陛下听微臣说完,再给微臣降罪不迟。”

    赵煦愣住了,杨怀仁的表情很认真,看起来他接下来要说的事似乎是件很严肃的事情。

    而且他这话也不合常理,一般就算有什么直言敢谏的臣子要说些皇帝不爱听的话,也会先请罪,再说话。

    但杨怀仁表达的意思却是接下来我说的话可能很混账,但陛下先不要生气,等我把话说完了,你再生气也好,给我降罪也好,我都不在乎。

    换了旁的皇帝,遇上这样当面说混蛋话的臣子,估计早就气炸了,好在赵煦了解杨怀仁是个什么人,也知道他敢冒犯龙颜准备说些浑话,更证明他是个忠臣。

    或者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赵煦现在这副病恹恹仿佛一阵风都能刮飞了的身子,也没有多少力气跟杨怀仁置气了。

    赵煦如今别说行动了,就是多说几句话都喘的厉害,便化繁为简说道,“爱卿尽管说。”

    杨怀仁也不绕弯子了,直接说道,“陛下,有一件事微臣到现在也没有想明白,陛下正值青年,就算生活上有些放荡不羁,也不至于把身体搞成这样。

    微臣虽然不是那么精通医理,但因为是厨子出身,对于人吃了什么东西会有什么样的身体反应,还是有一些了解的……”

    “咳咳……”

    赵煦咳了几下,似乎没想到杨怀仁竟然要跟他说他的身体是怎么搞成现在这副样子的。

    本来这件事赵煦不愿多提,毕竟荒淫无度,是一个昏君的所作所为,他也知道他有段时间事情做得过火了。

    现在虽然也有些懊悔了,但还是不愿被别人提起,似乎他更愿意给朝臣和百姓留下一个明君的形象,让大家多想想他这几年来做的好事,而不是对他的私生活妄加评判。

    但杨怀仁的话和他预想的还不太一样,似乎杨怀仁察觉到了还有另外的原因似的,这让赵煦也有点怀疑,难道他的身体真的那么弱吗?

    只不过是多宠幸了几个妃嫔而已,那也是他想着能再让其他妃嫔怀上龙种而做出的努力罢了,就算他吃了一些药,也不至于把身体搞的这么狼狈。

    虽然心中还是极其不愿意,但赵煦想着如果杨怀仁真能解开这个谜团,他倒是也想听听。

    杨怀仁等赵煦咳完,接着说道,“微臣看陛下的脸色,不仅仅是颜色蜡黄没有血色,而且皮肤没有光彩。

    再仔细瞧的话,还能隐隐看出来陛下脸色里略微带着些浅灰色,这就不对了,如果只是单纯的阳虚精弱,那陛下的脸色应该是惨白没有血色才对。

    可现在看来,陛下却不是这种情况,以微臣的个人拙见,陛下应该是……应该是……”

    赵煦自然不想别人说自己阳虚精弱,听杨怀仁说还有其他可能,急不可耐道,“爱卿有话便说好了,朕不怪罪你。”

    杨怀仁这才斩钉截铁道,“应该是有人给陛下下毒!”

    这话一出仿佛晴天霹雳,赵煦被吓得目瞪口呆,苏公公被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