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上的大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舌尖上的大宋- 第71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还有如今隔海相望的倭国,说不定将来的某一天,就是一头无恶不作的大恶狼。”

    老道士砸吧着嘴,“西夏,或许还算的上,不过这头狼已经被打死了,以老道看来,党项人是无论如何也翻不起什么浪花儿来了。

    至于倭国嘛,呵呵,也许王爷真有的多虑了,倭国不过弹丸之地罢了,就算放开这一点不提,单单是汪洋大海,就阻隔了倭国成为恶狼的可能。”

    杨怀仁不知道怎么反驳他,老道士提出来的理由,确实有他的道理,在这个年代的人看来,倭国太小了。

    大家认为的小,不是说他们真正见识过倭国的风貌,知道倭国弱小,而是从他们自己的意识里,就没有把倭国放在眼里。

    而且在这个时代,人们对海洋的宽广没有具体的概念,只是觉得大海一望无际,更没法想象从海上来的军队能有多少人,又有多么强大。

    可对杨怀仁来说,他知道历史发生了什么,所以是站在更高的高度上看,所以才有了这么一番话。

    他想了想,没法跟古代人说未来会发生什么事情,国土的广阔与否,或许是判断一个国家大不大、强不强的标准之一,但绝不是唯一的标准。

    国家的强大,而不仅仅是以军事力量来衡量的,标准很多,也很复杂,综合国力的概念,古人是不那么容易能理解的。

    这一点杨怀仁找不到合适的话来说服老道士,只能改变方向,去说辽国的事情。

    “真人,我只能说,这世上从来没有一个固定的标准去衡量一个人,或者一个国家。

    我原来只是一个小厨子,几年时间过后,我已经是一位位高权重的王爷,变化和改变之快,难道不能说明问题吗?

    这世上的强弱分明,是会随着时间的变化和历史的变革所改变的,现在的强者将来可能一文不名,现在弱者也可以变得无比强大,这都是说不准的。

    交趾本来在宋人眼里,同样是个弹丸之国,也不过是个臣属国罢了,可在我率军征服交趾之前,交趾和大宋之间的摩擦,大宋哪一次赚到便宜了?

    如果没有让交趾灭亡,让它重新成为大宋疆土的一部分,将来会怎么样,谁又能说得准呢?

    所以未雨绸缪,总是不会错的。江湖上有句话,叫先下手为强,相信真人一定听说过,这句话说的也许粗鄙了一些,但道理是没错的。

    比如辽国境内,许许多多的游牧部族,契丹人也一直很忌惮他们,一直都用一种高压政策压迫着他们,就是这种危机意识在作怪。

    可正因为有这种危机意识,才让辽国的军事一直很强大,反观俺们大宋,就是因为危机意识太淡薄了,所以才导致不太重视武人,更不重视武备。

    孟亚圣还说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呢,这个道理,相信大师和真人不会反驳吧?”

    老和尚和老道士虽然脸上还是有些疑惑,却也走心地点了点头。

    杨怀仁接着解释,“我之所以说我要拯救契丹人,就是因为辽国背后的恶狼,已经蠢蠢欲动了。

    目前看俩,对契丹人在北方草原的统治造成威胁的,一个是女真人,一个是蒙古人。”

    老道士忽然插话道,“女真和蒙古?王爷是不是多虑了?蒙古人倒是不少,有几十万之众,只可惜蒙古部族众多,他们之间还在为了草场而不断争斗,怎么可能威胁强大的契丹人?

    就更不用说女真人了,表面上女真人所生活的区域非常广阔,但不论白头山还是它东面的广阔区域,实际上都是蛮荒之地。

    女真人的生活也极其艰苦,还在为了生存和大自然搏斗,他们的人数也不过区区十几二十万人,如何能成为千万契丹人背后的恶狼?”

    杨怀仁笑道,“真人你还别不信,如今蒙古和女真或许看起来还很弱小,但用不了几十年的光景,他们会变得比契丹人更强大的。”

第1563章:猛虎与恶狼(中)() 
笑天老道撇嘴一笑,“呵呵,王爷的假设还真是大胆啊,这一点嘛,贫道也是不能苟同。”

    杨怀仁也不介意,老道士没说杨怀仁白天发大梦,已经是很客气了。

    老和尚在一旁琢磨了一下,道,“王爷的想法也许听起来的确有些夸张,不过谁又敢说这样的观点不是暮鼓晨钟呢?”

    杨怀仁知道老和尚在他家里住的久了,对他的一些观念还是有些理解和接受的,他对老和尚点点头,接着道,“暮鼓晨钟不敢说,但是我对我的看法,很有信心。”

    “也就是说你对蒙古人和女真人很有信心?你真的觉得他们能推翻契丹人的统治,成为北方草原上新的霸主?”

    老道士也开始认真思考这个问题。

    杨怀仁很自信地答道,“是啊,我真的是这么想的。自古以来北方草原就纷争不断,从匈奴到突厥,再到现在的契丹,包括更早时候的一些部族,草原的霸主已经变换了许多次了。

    当时的匈奴和突厥,难道不比现在的契丹强大吗?但最终的结果是他们都被后来者所取代了。

    咱们今天不说他们为什么会忽然间被取代,只说一个盛极而衰的道理,相信大师和真人不会否定吧?”

    老道士微微一笑,“世道轮转,不论在佛家还是道家的思想里,这都是有定数的,这个贫道自然不会否认。

    只是眼下契丹的局面,王爷真觉得他们到了衰落的时候了吗?但贫道实在看不出女真人和蒙古人有取代契丹人的势头。”

    杨怀仁道,“看不见的原因有两种,要么是离得太近,要么是离得太远。我们自然属于后者,而契丹人,便属于前者了。

    我们在大宋,在当下讨论北方的事情,毕竟能得到的消息有限,时效性也不能保证。

    而契丹人是因为过于自负,才没有把女真和蒙古放在心上。

    蒙古虽然部族林立,纷争不断,但他们并不比契丹人弱,只是还没有一个人站出来,把整个蒙古部族统一起来而已。

    统一的蒙古也有百万余众,而且他们同样是马背上的民族,下马放牧,上马成军,如何就奈何不了契丹人?

    而女真人也有类似的情况,只不过比起蒙古来,他们的种群不够大,但他们如今已经有了一个有心一统女真部族的首领。”

    “王爷所说的,可是女真现在的首领完颜乌雅束?贫道听闻此人并无如此大的志向啊。”老道士还是不太相信杨怀仁的话。

    杨怀仁笑道,“完颜乌雅束作为守成之人,倒是可以维持女真人的现状不会再坏了,但是要想同意女真各部,他还没有那个本事。

    我说的,是他的二弟,完颜阿骨打。去年我出使辽国的时候,见过此人,还与此人有过几次接触。

    在我看来,此人不光一身勇武之力,还有一颗让人无法看透的野心,加上他性格阴翳毒辣,正是帝王之才。”

    老道士陷入了沉思,好似忽然想起一件事来,“关于完颜阿骨打,贫道倒是道听途说了一个小故事。

    话说在阿骨打年少的时候,曾经到纥石烈部的活离罕家中赴宴,一众女真部族子弟在门外散步,往南望见一座高高的土山。

    不知是谁提议,众人向土山射箭,谁能射到土山那里,大家便推举他为勇士。

    一众年轻人纷纷拉弓搭箭,使出了各自的本事,可土山有点远,谁都射不到土山那里。

    阿骨打最后上场,一箭射过了那土山,众人惊呼,派手下人量了一下箭到的地方,竟超过了三百二十步远!

    贫道当初听到这个故事的时候,只当是女真人为了吹嘘自家首领的次子,才编造了这么一段故事,或者说故事里吹嘘的成分太大了。

    眼下听王爷说起此人来,再来看这个故事,似乎倒是有了八成可能是真的。

    如果完颜阿骨打真的有如此天生神力,真的会隐忍,懂谋略的话,那他真是有可能成为一代枭雄。

    只是他毕竟是次子,如今的女真首领是他兄长完颜乌雅束,他连本部的首领都谈不上,如何要一统女真诸部,并成为打首领呢?”

    杨怀仁笑了笑,“真人请相信我,他一定会的,一个故事或许还说明不了太多的问题,如果真人真的见过此人,便能知道我说的话,绝对不是空谈。”

    杨怀仁接着把他算计了女真人的事情,以及在大辽中京的时候他和完颜阿骨打之间的接触说了出来。

    老道士忽然抚胸大笑,“王爷果然机智,没想到你们还有这样的交锋。”

    杨怀仁也惭愧地笑了笑,“我之所以那么做,一来是挑起契丹人和女真人之间的矛盾,二来是想看看这个完颜阿骨打究竟有多少本事。

    完颜阿骨打是女真贵族,我们能看到契丹人是如何压迫女真人的,他自然有更深刻的体会。

    契丹人对女真人压迫的更甚,女真人的心里,就会越是想反抗,这是人类最原始的本能。

    为了生存,女真人一定会想方设法的反抗契丹人的统治,但一个女真部族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

    他们试过之后,自然会明白只有所有的女真人团结起来,才真的有可能反抗契丹人的统治。

    完颜阿骨打在知道是我故意算计了他们的时候,表面上表现出了对我的敌意,可我却发觉,在他骨子里,虽然他一样把我当做一个对手,可他并没有恨我。

    原因是什么?因为在那件事之前,他同样想过要团结和统一女真各部,只是以他现在的地位、名望和能力,还不足以办成这件事。

    我算计了女真人是,让女真人知道了团结在一起的意义,实际上也是帮助完颜阿骨打解决了统一女真诸部最难的第一步,集聚人心。

    只有女真人的心开始往一起想了,才能有他们团结起来把劲往一处使的局面,以前部族之间的那点摩擦和隔阂,在生死存亡的危机面前,也就不算是什么事儿了。

    照这么说来,我还是帮了完颜阿骨打一个大忙呢。”

    。

第1564章:猛虎与恶狼(下)() 
老道士哼了一下鼻子,“如果蒙古人或者女真人将来真的有那么大的力量,那王爷如今削弱契丹人的计策,是不是也有潜在的隐患?

    将来若是降服了猛虎,却又来了群狼,对大宋不是同样没有任何好处?”

    杨怀仁道,“这一点我也不是没考虑过,不过目前来看,群狼还不够强大,而猛虎却依然强悍。

    只有削弱了猛虎,然后暗中资助群狼,我们大宋有了喘息发展不断壮大的时间,同样群狼也有了积聚力量的时间。

    用不了几年时间,猛虎越来越孱弱了,群狼却越来越强大,到时候不用我们做什么,群狼自然不会甘愿继续被猛虎压在身下,他们会主动找机会跳出来反抗。

    到时候,我们可以坐山观虎斗,虎狼相争,不仅仅是两败俱伤了,那时候我们大宋可以先收复燕云,断猛虎一臂。

    然后停止资助群狼,让残缺的猛虎和饥饿的群狼去斗到两败俱伤,我们便可以那北方大片土地划归大宋治下。”

    老道说道,“驱虎吞狼,驱狼伤虎,这计谋着实不错,只是看着不错的计划,实施起来应该没有那么容易吧?

    就算到了时候真的出现他们两败俱伤的情况,要把北方数不尽的游牧民族化为宋人,这一点也不现实啊。

    王爷还是太理想化了,塞外番夷,不可以宋人度之。就说交趾,交趾多年来行宋礼,学大宋的文化。

    这样的民族教化起来,也相对容易一些,只用二三十年,他们便可以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宋人。

    但塞外的野人便不同了,他们千百年来养成的野性,并不是一朝一夕的教化能轻易改变的。

    千万不要到了时候教化不行,反倒被其反噬。贫道看来,大宋只要能收复燕云之地,然后重新修葺长城,有了天堑的保护,中原百姓可报数百年无虞。”

    这一点杨怀仁也不得不感叹,不论老和尚还是老道士,对于“中国”的理解,还是太有局限性了。

    在他们心中,只有中原的土地才是汉人的地方,塞外也好,吐蕃、西域或者难免的中南半岛,都是蛮夷化外之地。

    这种地方在他们内心里是充满了嫌弃的情绪的,从来都没有把他当做汉人的地方。

    直到后来元朝不断开疆拓土到夸张的程度,他们才有了新的观念,当然,元朝时候不断的征伐,蒙古王朝实际具有控制权的土地也并没有那么夸张。

    老和尚的理解似乎有些不同,他说道,“王爷的意思,应该是想让中原王朝得到北方草原的控制权,从此一劳永逸,再也不用担心来自北方游牧的威胁。”

    杨怀仁道,“大师说出了我心中的第一个层次的想法。总管汉人的历史,从炎黄时代,中原的炎黄子孙就要面对来自北方野人的侵扰了。

    后来的汉唐虽然强大,也从来没有真正杜绝过来自北方的侵袭,从春秋时代开始,汉人就在北方不断的修筑长城。

    可长城只是一道墙而已,能阻挡了一时,却阻挡不了一世,当北方游牧强大的时候,长城也从来没起到应有的作用。”

    老和尚和老道士同时点头,老和尚问道,“那王爷更深层次的意思,又是想如何?”

    杨怀仁认真道,“难道二位大师就没想过,我们汉人也好,北方的游牧也好,其实追根溯源,都是来自一支。

    我们同样是黄皮肤黑头发的,虽然有民族之分,但在血缘上却没有根本的区别。

    如果将来大宋可以平定北方,通过先占领土地的方法,然后不断同化那些北方的游牧蛮夷。

    或许这个过程是艰难曲折的,但只要有人去做,不断的去做,谁又敢说不会出现民族的融合呢?

    回顾历史,汉人的血统真的那么重要吗?汉族也并不是单一血脉传承的民族,在历史的发展中,汉族同样在不断的同化融合其他的民族。

    看看西夏的例子,西夏的汉人并没有很强的血脉概念,他们和党项,以及其他西北的少数民族通婚,逐渐壮大了种群。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