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着管秋漓看向阮氏眼神中的杀意,杨怀仁很想开口说句话的,比如“算了吧”,可到最后还是没有说出口。
内心里是挣扎的,但理性告诉他管秋漓才是对的,某些情况下一时的心软,很可能会酿成追悔莫及的大错。
管秋漓也瞥见了杨怀仁的眼色,作为一个曾经的杀手,他明白杨怀仁的心境,所以更坚定了自己的决心。
管秋漓是个很简单的人,活了大半辈子,武功足够高,心思足够密,可从来都是为了别人而活。
几十年前或许是个行走江湖,劫富济贫的大盗,为了那些穷苦的百姓而活。
后来误入歧途成了内卫的杀手,为了他的师兄,还有他师兄在意的女人而活。
大半辈子就这么荒废了,还留下了不少身体上和心理上的创伤,到最后遇见了这世上第一个在意他的人,然后又决定为了那个女人而活。
杨怀仁依然记得管秋漓为了孟皇后的一句话而选择自杀的事情,他这么做在别人眼里很傻,但在他的世界里,这就叫做忠诚。
杨怀仁和胖和尚救了他之后,他为了活下去,又找了一个别的目标,开始为了那个孩子而活。
所以他虽然听杨怀仁的,也处处为了杨怀仁着想,但实际上还是为了他内心里的那种执着和忠诚。
想明白这一切,杨怀仁便知道阮氏是不可能活过明天了,这让他觉得很可笑,精明的女人没想明白一件事,与虎谋皮的人,向来都是做了老虎的晚餐。
杨怀仁也管不了那么多了,只想着接下来该如何安排这么多的宝贝。
密室中的珍宝,必须拿出三分之一来交给皇帝。
杨怀仁率军灭了交趾,宰了李乾德,要是什么东西都不给皇帝带点回去,那就太说不过去了。
或者从另一个角度来说这件事,就是用这些宝贝来讨好皇帝,同时也封住了那些朝堂大佬们的口。
另外三分之一,也就是那些人类文明的瑰宝,杨怀仁决定占为己有。
不是他贪,也不是他真的要占为己有那么简单,而是他觉得这些东西应该带回大宋,然后找一个隐秘的地方好好封存起来。
这些瑰宝之中有一部分原本就是中原文明的宝贝,不知什么时候和什么原因,才来到了交趾,现在杨怀仁把它们带回去,属于物归原主。
至于将来怎么安排,杨怀仁的打算是在中原找个秘密的地方,也建造这么一座地宫,把那些宝贝藏起来,然后让它们等待千年后的后代们慢慢发掘。
原本他也想过把这些宝贝送到宫里保存的,但后来想想,宫里看上去很安全,实则不然。
尽管现在历史的发展看起来,靖康之难似乎不会遵循原先的历史轨迹发生了,但历史还是哪个统治者的交替,总是伴随着战争和混乱,谁敢说把宝贝放到皇宫里就安全了?
中国历史上被付之一炬的皇宫还少吗?就更不用说后来外国侵略者做的那些事情了。
所以东西放在皇宫里是不安全的,杨怀仁考虑再三,还是觉得由他来藏匿这些宝贝更加保险。
最后的三分之一,留作将来发展大宋军事的财富基础来使用。
外头七间石室里的金银,早就有了归属,一半留给武德军作为军资,另一半按照当初战争投资的比例,当做红利分别交给风神卫假扮的投资者以及黄百万和白银海这些商人们。
要运走这些宝贝,似乎一天的时间是绝对不够的,而且要掩人耳目,就更加困难。
不管运走这些宝贝被吴监军他们看到还是被交趾百姓看到,那就不好处理了,现在的好局面可能都会发生很大的改变。
于是杨怀仁想了一个主意。
未来的三天,由管秋漓率领一千精锐将士负责秘密运送这些宝贝出城,然后运送到战舰上去。
吴监军和黄公公那边,只要把交给皇帝的那三分之一的宝贝让他们看到就好了,相信他们见了那些宝贝,足够让他们兴奋得顾不上别的事情了。
而升龙城中的百姓,杨怀仁的办法是未来三天开战一场大规模的防疫大行动。
一边张贴告示,一边让圆法大师和城中的僧人帮忙,在城内的大街小巷宣传疫病的根源还并没有清楚干净。
为了城中百姓的安危着想,三天内由圆法大师带头,宋军作为辅助,在全城范围内进行大防疫。
原来的交趾禁军给他们制定一块地方,其他城中百姓则留在家中不得外出,在家中清扫卫生,同时等待医官上门检测是否感染疫病。
而宋军则在城内的街道上进行大扫除,并喷洒药物和生石灰,以及其他防疫措施,以达到彻底消除疫病再次传播的情况发生。
而管秋漓则趁着这三天的时间,带人把东西运出皇宫和升龙城去。
安排好一切,杨怀仁看着这座隐秘的地宫,犹豫了一下之后还是交代了下管秋漓,在把所有东西运走之后,这座地宫的入口要填埋并破坏掉。
外头的宫院则彻底改造成一个真正的宫中花园。
记住网址:
第1552章:运出宝藏 第1/1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第1553章:战争就是打劫()
一切都进行的很顺利。
吴监军和黄公公见了成箱的宝石和珍珠翡翠之后,并没有比将士们第一次见到这些财宝的时候好多少。
吴监军算是个清官,但不管他多么矜持,在巨大的财富面前,还是惊诧得语塞了。
而黄公公本来应该算是见过大世面的,在大宋皇宫里呆的久了,见得宝贝也应该不少,可东西摆在他面前,差点又让他吓尿了。
当然,这也不怪他,当了太监的男人没有了那话儿,平时走路都会时不时漏出几滴来。
吴监军还有些担心,把交趾皇宫中的财富带回大宋去,会不会不太好?
黄公公可不管这些道德上的问题,在他心里,这些都应该是大宋皇帝陛下的。
杨怀仁给了一个理由,让吴监军和黄公公能把东西带走的心安理得。
他说道,“如今交趾都是大宋的,交趾人也会慢慢变成大宋的子民,那么交趾皇宫里的东西,自然也是大宋的皇帝的!”
吴监军还在犹豫的时候,黄公公给杨怀仁点了一百个赞,虽然听起来霸道了点,但他听得很舒服,忍不住又漏了几滴尿出来。
反倒因为吴监军的犹豫不决让他十分不爽,“咱家觉得大帅说的有道理,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交趾本就应该是属于大宋的,交趾的人和东西,自然也是属于大宋的!”
其实不管吴监军怎么想,黄公公是绝对不会放弃这些宝贝的,他已经派人把东西往战舰上押运了,而且郑重其事,也搞得神神秘秘。
杨怀仁看得想笑,要是被他们知道更多的宝贝和金银早就被他偷偷运走了,不知道会是什么样的反应。
圆法大师虽然有些迂腐,但智力上其实一点儿也不亏,杨怀仁忽然搞防疫,听起来是为了保险起见,也是为了升龙城内的百姓好。
但他心里清楚的很,杨怀仁在偷偷做什么不为人知的事情。
后来老和尚也想到了什么,找到杨怀仁,说既然交趾以后会是大宋的国土,那交趾的财富,就应该留在交趾。
交趾以后向大宋皇帝缴纳税赋,那是应该的,但如果杨怀仁把交趾的财富统统带走的话,那就是抢劫了。
杨怀仁觉得老和尚的理论更好笑了,他本来就是来抢劫的,只是没想到财物抢劫完了,也把土地和民心顺手牵羊抢到了而已。
不过这话不能跟老和尚说,万一老和尚发飙,他还是很危险的,老和尚为了这片土地上的百姓,做出点什么更激烈的事情来,也会给自己冠上舍生取义的名头。
杨怀仁摆出一副受了委屈的样子来,“大师你太小看我了?我是那样的人吗?我来交趾,是真的有道伐无道,是为了交趾万民的福祉而来的。
虽然也因此死了不少人,但这都是不得不牺牲的代价,大师回忆一下,如果李乾德主动出城投降,还会有这么多事,还会死这么多人吗?
还有,交趾朝廷原来的府库里,本帅可是一文钱都没动过,不信你去府库的官员那里问问,我派人去动过一文钱吗?”
圆法大师还真信了,因为事实是杨怀仁表面上真的没从交趾的国库里拿走一文钱。
至于洗劫了皇宫,就更不存在了,从宫里放出来的宫女太监的,没有一个人说杨怀仁纵兵劫掠的。
老和尚以为自己想错了,冤枉了杨怀仁,竟还客气的认了错,然后尽力去帮杨怀仁办事去了。
对于骗了老和尚这点事,杨怀仁虽然觉得非常不要脸,但也不会往心里去,当初是老和尚先算计了他,他又不计前嫌救了老和尚的命。
而现在对他说一个善意的谎言,这个……就算他们之间扯平了。
主要是秘密宝藏的事情老和尚也肯定无从得知,所以这时候要脸,那就真是傻子了。
事情进行的很隐秘,管秋漓在这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也不知道和他以前是内卫有没有关系,说到杀人越货偷鸡摸狗,内卫敢认第二,没人敢认第一。
如果有,内卫也会宰了他。
现在没有内卫了,改叫了风神卫,大家待遇提高了,业务能力却没有丢,管秋漓就是最好的例子。
何况这并不是叫他杀人,偷偷带走一些宝贝而已,这事他干起来游刃有余,小菜一碟。
阮贵妃后来去了哪里,杨怀仁不知道,但那天她带走的那一箱子珍珠,杨怀仁又见了一次,是一个宋军小兵欢喜地抱着往战舰上搬的时候。
杨怀仁早已经知道会是这样的结果了,所以也不问,只是希望阮氏死的痛快一点,没有那么多哀怨。
武德军对杨怀仁的忠诚明显比对皇帝要高得多,这种事军中的将士们大概都清楚的,给皇帝的宝贝和截留的宝贝金银什么的都在往战船上运,可谁都知道怎么回事。
没有人去跟监军以及那些皇族子弟解释那么多,他们只认杨怀仁这个大帅,也只相信身边那些曾经并肩战斗过的兄弟们。
虽然具体情况那些军中的皇族子弟不太了解,但大帅截留了这次征伐交趾的所得之事,他们是心中有数的。
不过他们心里这也是正常情况,大帅带兵作战,将士们不远万里来到交趾,也是冒了生死的危险的。
总不能打了胜仗了,抢了财富回来,就全部要上缴朝廷和皇帝,武德军将来需要钱来养,将士们也需要奖赏来抚慰战争带来了的苦痛。
而且他们即便是皇族子弟,也必须遵守军中的规矩,若是谁敢多说什么,怕是小命要不保。
这么说显得武德军的将士们有点无法无天,但事实情况就是这样。
人都是自私的,将士们分得清是非,也看得清谁和他们才是利益共同体,不管谁来破坏,他们是真的会拼命的。
那些随军的商人们,一直以来也没觉得他们这次来交趾会像杨怀仁说的那样赚大钱。
单单是开辟了海上的商路,未来他们得到的利益,就足以抵消这次对武德军的投资了。
但当杨怀仁把他们那一份分红交给他们的时候,他们才知道一件事,这世上做什么买卖,都没有战争来钱快,因为战争,就是披着华丽外袍的打劫!
。
第1554章:李乾德伏诛(上)()
地宫中的宝贝是混合着清理出来的城内的各种垃圾和尸体一同运出城的,在这样的伪装之下,并没有引起任何人的怀疑。
升龙城内也大搞卫生防疫,玄参领着医官们,圆法大师领着一种僧人,几乎是挨家挨户检查老百姓家中的防疫工作做得怎么样。
偶尔遇上几个身体不适的,玄参和宋军医官也主动送医赠药,还打着杨怀仁的名头,这让宋军和杨怀仁在升龙城中的声望更是如日中天。
早先囚禁起来的交趾兵马大元帅李振图在得知升龙城失陷之后,就不再牛比哄哄了,一个劲的求饶,甚至愿意把家中的十几个老婆拿出来犒劳宋军。
杨怀仁本来还没想杀他的,暂时他还需要一个傀儡来稳定当前的局面,但因为李振图毫不犹豫的出卖了自己的家人老婆,让杨怀仁实在接受不了,也看不起他这样的男人。
于是决定斩了这个小子,然后抄了他的家,从他家中还搜出来价值二十几万贯的家产。
杨怀仁给他安了个搜刮交趾百姓民脂民膏的罪名,然后把抄家得到的钱作为防疫基金来用,更进一步证明了李氏皇族不是东西的同时,也更聚集了民心。
老百姓现在心里都恨毒了李氏皇族的人,反而对杨怀仁和宋军充满了感激。
这样的结果让杨怀仁很开心,花了不算多的钱能办这么大的事,可是省了他不少的力气,为大宋未来对交趾的统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而且将来李乾顺他们再想延续李氏皇族在交趾的统治地位,显然也已经不可能了。
杨怀仁也早就想好了对策,如何让李乾顺他们兄弟几个为了一个不可能交趾郡王地位争得头破血流。
李乾德被抓回来了,杨怀仁的大舅子兰若弼在这件事上立了大功。
据说李乾德很不要脸的扮作了太监,然后用几个长得和自己比较相像的太监扮作了自己,想借此蒙混过关。
李乾德看来是早有准备啊,这搞得那些在城外围堵李乾德的将军们一开始有些措手不及,竟抓回好几个李乾德来。
但最后还是让兰若弼抓住了真的李乾德,把这份功劳赚了下来。
兰若弼也是个自幼在富贵家庭里长大的,尽管没亲眼见过李乾德,但还是一眼就从一众逃亡的太监里找出了他来。
讲起这件事的时候杨怀仁很好奇,兰若弼话还没说便先笑岔了气,“哈哈,妹夫你听我说,可笑死我了。
本来我把守升龙城外向北的一条小道,结果抓住了十几个从皇宫里逃出来的太监,问他们李乾德在哪儿,他们异口同声的说那小子从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