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上的大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舌尖上的大宋- 第67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杨怀仁心中暗笑,每个人都有他的弱点,怕黑或许是女人共同的弱点,尽管阮氏很精明,也很聪明,也算有些胆量,但面对这样的处境,她还是身不由己的依靠了男人。

    过了一小会儿,管秋漓回来了,脸色有些不好看,只说了一句,“这边是条死路。”

    “死路?”杨怀仁随口问了一句。

    管秋漓本也没什么可对杨怀仁隐瞒的,解释道,“这边应该是一个供人暂时躲藏的地方,有一些生活用具,还有桌椅板凳什么的。

    但再往里边走,是一个大厅,大厅里有很多石床,应该是供建造了这座地下宫殿的工匠们休息的地方。

    可如今……如今里边堆积了一堆白骨,大概有一百多具吧,看样子他们应该死了几十年了。”

    杨怀仁默默点了点头,一想便明白了,这座地下的密室应该是很早以前就建造的,大概能追溯到当初李公蕴把交趾国都迁到升龙城的时候了。

    当初在升龙城建造交趾皇宫的时候,就应该同时建造了这处地下密室。

    不得不说李公蕴为人很谨慎,他的皇权是从前朝黎氏皇族中篡夺来的,所以他为了自身的安全考虑,在交趾皇宫中建造了这座可以藏身的地下密室以防万一。

    后来他的统治稳定下来之后,他便决定把这里变成藏匿家族宝藏的地方了。

    而那些枯骨,应该就是最初建造了这里的那些工匠们,为了这个地下密室的秘密只停留在本家族中,其他知情人都被他残忍的杀害了,尸体也没有运出去,所以留在了这里。

    照此说来,另一条甬道应该就是通下地下宝库的唯一道路了。

    管秋漓喝了口水稍事休息了一下,也平复了一下心情,继续查探另一条甬道。

    刚才的事情确实让人很难过,杨怀仁也心中暗骂这帮当皇帝的没一个好东西,不过也不是没有好消息。

    管秋漓重新回来的时候,说这里应该没有什么害人的机关,起码他还没有遇到,另一条甬道走下去七八丈的距离后,是一间更大的石室,只是他没找到宝藏在哪里。

第1548章:另一条秘密甬道() 
    杨怀仁觉得哪里不太对,作为一个安全躲藏的地点和秘密宝库,难道这下边一点机关都没有?好像有点说不过去。

    不过管秋漓探查的应该很仔细,他并没有遇上什么危险,很可能是还没有触碰到关键的地方,或者那些机关因为年岁太长已经失效了。

    尽管如此,杨怀仁还是叮嘱大家还是要万事小心,毕竟现在是在一处陌生的地方,而且还是在地下,还是小心为妙。

    众人继续往里走,为了安全起见,也是为了照明的需要,几乎每隔一段距离,杨怀仁就留下一个人负责照明和把守。

    很快来到管秋漓所说的那间密室,密室大约有三丈见方的大小,在地面上这么大的房子或许工程量还不算大。

    但在地下打造这么一间密室,那工程量就可想而知了。

    密室里四周依旧是人工切割的那种石砖砌成的石壁,石壁上也没有什么印记或者符号,石室四周有一些置物架,但上边并没有东西,只是积攒了厚厚的一层尘土。

    看上去好像很久没有人来过这里了,置物架的存在倒是让这里像一个曾经储存了不少东西的地方,只是现在东西却都不见了。

    阮氏有些失望,叹气道,“难道李乾德走的时候把他的宝贝都带走了?”

    杨怀仁道,“不可能的,你觉得在紧急情况下,他还顾得上带走他的宝贝吗?何况就算要带走,也带不走很多,总不可能把这里搬空。

    何况你来看看,这些置物架上积了很多的尘土,也根本不想存放过什么东西的样子。”

    阮氏还是难掩失落之情,“可这又是为什么?我明明记得最近一年来,李乾德来过这里最少不下二十趟!

    如果这里空空如也,他还来这里干什么?这些年李乾德东征西讨的,从邻国和那些野人手里抢了不少的宝贝的。

    可那些宝贝在宫里出现过,却又不见了,不是藏在这里,还能藏在哪里?”

    杨怀仁笑道,“道理是这个道理,你分析的也确实不错,但眼下已经走到头了,并没有发现什么宝藏,你问我为什么,我还要问你为什么呢!”

    阮氏好像梦想破碎了一般,竟有些吱吱呜呜,像是要哭出来。

    杨怀仁其实想到了为什么,也想过打发了这个女人之后再从新寻找的,但后来觉得整件事里阮氏也是帮了不少忙的,他实在也没有卸磨杀驴的必要。

    前边说的那些话,也不过是逗她玩罢了,没想到她竟然当了真,杨怀仁这才笑道,“行了,跟你开个玩笑。这间石室,其实并不是地宫的尽头。”

    阮氏转悲为喜,“你说的是真的?”

    杨怀仁道,“我有骗你的必要吗?”

    管秋漓疑惑地说道,“王爷,属下刚才仔细查探过了,这件石室的四面墙后边都是实心的,并没有其他的道路继续走下去了。”

    杨怀仁现实点了点头表示对管秋漓查探工作的认可,接着才说道,“我相信你,但是这里是地下,并不是地面上。

    所以接下来的道路,并不一定在一个平面上,四周的墙壁没有了路走,不代表这里就是地宫的尽头。

    如果这间地宫这么小,入口处也没有必要设计的那么复杂了。”

    管秋漓恍然大悟,“王爷说的意思,这里是地下,除了前后左右四个方向,还有上下两面可以走?”

    杨怀仁笑着点点头,“对!要是我来设计这样一座地宫藏匿我的宝贝的话,我也不会把整个地宫设计在一个平面上。

    能上能下,让这座地宫变得立体起来,不是更容易隐藏吗?

    除了地宫入口的设计精妙外,还有一个理由也让我不得不往这方面想,还记得你刚才查探的另一面吗?

    你说另一边堆积了超过百具工匠的白骨,我觉得单从这一点来看,这座地宫也不可能这么小。”

    管秋漓问,“不对啊,刚才王爷还说这么一间地下密室,开凿建造的工程量可能是同等面积的地面上的房屋的几倍甚至十倍呢!

    若果盖一间房子需要十个人,开凿建造这么一间密室需要上百个工匠,这好像不算奇怪啊?”

    杨怀仁道,“管秋漓,这就是经验主义错误了,没见过人家盖房子,也总能想象的出来吧?

    在地面上盖房子,十个人可以从不到的角度去建造,但在地下开凿洞穴并建造装修,工作面却很少。

    所以这种工程量的大,体现在工程难度和工程进度上,同样面积的房子假如需要三天盖一间,而在地下开凿地下密室,却需要几乎十倍的时间。

    并不是说人多就能大幅加快工程进度的,因为是地下,能开工的工作面就这么大点地方,所以显得整个工程非常困难。

    像这间石室的建造,或许只能容的下十到二十人同时开工,再多就容不下了。”

    管秋漓道,“原来如此,照此说来,既然建造这座地宫用了百余名工匠,那么也就是说,同时开工的地方,不仅仅是这里还有对面两处这么简单了?”

    杨怀仁笑道,“说的不错。我们前边走过来,或许是因为刚刚来到地下不论身体上还是心理上都有些不适应,所以勘察得还不够仔细。

    所以现在要做的,一是大家分散开,重新勘察整间密室,除了墙壁之外,头顶和脚下也要勘察仔细,什么地方都可能存在另一套密道,引领我们去到另外的空间里去。”

    几十名亲兵散开,重新开始勘察从阶梯到石室之间的这段甬道,除了四周的墙壁之外,也重新勘察头顶的天花板和脚下的地板。

    功夫不如有心人,果然如杨怀仁猜测的一样,在最开始下来的那间小室里,在一处不引人主意的墙角处,又发现了一条往下走的密道。

    杨怀仁既开心他能想到这一点,同时也佩服当初建造这里的那些工匠们,有可能是懂一些心理学的。

    人在刚走过一条螺旋状下降的阶梯来到地下之后,心理上多少都有些慌乱或者畏惧的意思,所以在小室中只会注意到两条明显的甬道,却不会静下心来仔细查探其他的可能。

第1549章:发现宝藏!() 
    这一处角落还真是不太起眼,但走近了仔细观察,还是能发现一些端倪,只是刚才大家刚下来的时候,下意识的只会注意到两条明显的甬道,不会注意这里罢了。

    杨怀仁再回头想想刚才,才发觉自己太蠢了,说别人只顾了四周没顾上看头顶和脚下,他不也是这样?

    现在重新打量这间螺旋阶梯下的小室,其实还算干净,比起两边的甬道来,明显是有人打扫过的。

    要是他刚下来的时候能发现这一点,或许两边幽深的甬道也根本不用冒险派人去查探了。

    不过还好,冤枉路走的不是很远,终究回到了正确的道路上。

    其实对于这种地下石室,杨怀仁也不是第一次经历了,当初在大理的时候,也不是没在这种地方呆过。

    只是地下石室里太压抑,给人的感觉往往有种难以言表的压迫感,所以犯些错误也不打紧,一笑了之好了。

    正好一个亲兵小声骂道,“这交趾小矬子们要是长高点好了,长这么矬,连建个地宫都建的天花板这么矮……”

    大家哄笑一声,开始继续探索,气氛倒是缓和了不少,也或许是渐渐习惯了目前的环境,原本紧张的心情也渐渐不见了。

    墙角的上方并没有凸出来的东西,所以只能从脚下明显宽了一些的地砖缝隙开始撬动。

    撬了几下,也不知是谁触碰到了什么,地砖“唰”地一下缩进了墙里,露出一条往下走的阶梯来。

    越往下越是黑漆漆的,依旧是管秋漓走在前头探路,其他人才尾随着他的步伐往下走。

    这一段阶梯是之字形的,来回三趟,大概往地下又走了两丈的深度,是一间和上层的小室差不多大小的石室。

    不过这里和上边又有所不同,石壁上开始有一些灯架,管秋漓掏出火折子点着了一盏油灯,又吩咐另外几个亲兵点着了其他的壁灯。

    按说在相对密闭的地下石室中点燃油灯,是会消耗掉大量氧气的,但杨怀仁发现油灯燃烧散发出来的烟气,似乎被一股轻风吹着似的,竟都往同一个方向飘。

    顺着这些烟气,果然发现了胳膊粗细的空气流通的气道,气道似乎非常多,而且不仅仅是向上,还向四面延伸。

    这提醒了杨怀仁,顺着气道的方向寻找,就一定有其他的石室,而这些石室,很可能就是地宫里藏匿财宝的地方。

    地宫的设计还算不错,不过结构其实不算复杂,有了光亮,顺着气道走,果然在面前出现了一道石门。

    管秋漓试着推了一下,但没能推动,正在他摸索石门四周寻找打开石门的机关的时候,不知道触碰了哪里,忽然从石门两侧的石壁上探出几个孔洞来。

    每个孔洞都射出来一直短箭,目标便是站在石门前的人!

    幸好管秋漓轻功不错,发现不对劲的那一刹那,他果断向后翻转,躲开了暗箭的袭击。

    杨怀仁惊出了一身冷汗,不论是谁受了伤,这次探宝之旅的气氛可就完全破坏了。

    杨怀仁赶紧让大家后撤一点离开石门附近,然后四处打量,正好遇上了阮氏的目光。

    阮氏大概错误地理解了杨怀仁的目光,忙解释道,“我也是第一下来这里,绝对不知道石门前有伤人的暗箭。”

    杨怀仁微微点头示意她镇定一点,其实他想到的是,既然现在找到这里应该就是李乾德藏匿宝藏的地方,有机关暗器防止入侵者是很正常的。

    上边一层大概是生活区域,所以比较安全,下边藏了东西,所以一定是有机关的。

    既然李乾德能带人进出,那说明在石门之前,一定有打开和关闭那些机关的地方。

    李乾德进出的时候,肯定是先关闭了机关然后进出,等离开的时候再重新打开机关。

    杨怀仁命令众人从走来的路上寻找,不出他所料,在距离石门二十步外,一个小兵发现了墙壁上一块石砖可以翻转。

    翻转过来的石砖里边有一根手柄,拉开手柄之后,出现了一些“吱嘎吱嘎”的声音。

    管秋漓觉得石门前的机关应该被关闭了,再一次去试的时候,果然没有暗器射出来,而且石门似乎也可以推动了。

    石门被管秋漓用力推开,立即从石门内的一间暗室里反射出一片金银色的光芒,尽管油灯的光线不算很亮,但经过了金银的反射,那一刻的感觉依旧特别晃眼。

    众人都兴奋了起来,石门内是一件三丈见方的石室,和上层那件石室大小相仿,同样有排列整齐的置物架。

    但这间石室里的置物架上,却摆满了大大小小的金银锭!

    管秋漓很小心,他先进去试探了一下没发现异常和其他的机关暗器之后,才让众人走进了这间石室。

    杨怀仁长出了一口气,可算是找到地方了,他走到一个置物架前拿了一块金锭瞅了瞅,质地还算不错,和大宋的金锭纯度差不太多。

    不过这些金银锭的样式却各有不同,有做成了饼子形状的,也有做成了小块的砖石形状的,甚至还有一些具有动物的造型。

    想来这应该是交趾李氏皇族开国以来,从不同的国家或者部族手里抢来的金银。

    这年代金银只能用于大宗交易,所以不同的国家或者部族,在得到了金银之后,会把它们熔炼,然后重新浇铸成他们喜欢的模样,有的还会打上具有个性的印记。

    像大宋最主流的就是把金银做成饼子的样子,而且重量也有相应的标准,方便在大宗交易的时候使用。

    而在中南半岛的某些国家和部族,则喜欢把金银浇铸成动物的形状,还有那些来自中东和南亚的海商,则各有各的记号和习惯。

    杨怀仁大致看了一下,也颠了颠不同的金银锭的重量,根据置物架的数量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