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上的大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舌尖上的大宋- 第6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他不敢用牙齿嚼,而是静静的等待那一点河豚肝尖在舌头上,慢慢的被口腔里的热量点点融化。

    小犬陶醉地闭上双眼,那极致的鲜味让他脑海里回到了他的童年时光。

    他的家乡在京都郊外,初春的一片水田里,他的父母正在快乐的劳作,他在田边的地垄上遥望着远处的富士山,山下的樱花正在吐露粉红色的花蕾。

    蓝色的天空,白色的山顶,青色的山脊,粉色的山脚,还有眼前一畦畦嫩绿的稻苗,多重色彩一层一层的收入眼底,他感到整个人都被这美景融化了。

    一段小时候的歌谣响了起来,“家门口的樱花开了,白色的蝴蝶儿在飞,阿娘带着我去扑蝶……”

    人类的味觉,不单单是品尝到食物的味道,有时候,是能看的见,听的着的,甚至可以触摸,可以感应……

    小犬纯太郎再次睁开眼,泪水早已溢满了眼眶。

    他再一次对杨怀仁躬身致谢,“我会遵照约定,在杨桑面前自裁。不过我有一个请求,请杨桑帮助我的弟弟,让大宋重新考虑宋倭通商之事。

    对于杨桑,鄙人不敢隐瞒,我们的堀河天皇如今危机四伏,没有钱,就没有武士效忠于他,结果就是早晚会被藤原家族取而代之,拜托了。”

    说完,小犬纯太郎伏下身去行了个大礼。

    杨怀仁其实很想告诉他,在他印象里,藤原家族并没有取代堀河天皇,取代他的是他当了和尚还贪恋权力的老爹,只不过之后的几十年,以源氏为代表的北方武士阶层形成了新的权力集团,天皇成了傀儡,倭国的幕府时代即将来临。

    杨怀仁虽然心底里不喜欢倭国人的品性和所作所为,但是对于小犬纯太郎这个人,对于他对他主子的忠诚,杨怀仁是敬佩的。

    何况,以杨怀仁的判断,小犬纯太郎可能是个宋倭混血,否则他不可能长得跟他弟弟差距那么大,看在他亲爹隔壁老王也是汉人的份上,多少对他还是有些好感的。

    “你起来,我们大宋有句话,叫做男儿有泪不轻弹,还有一句叫男儿膝下有黄金。

    宋倭通商的事情,不是我这么一个小厨子能做得了主的,我个人觉得这是对两国百姓都有利的事情,所以我只能说如果有机会,我会尽量试一下,至于结果如何,你也别指望什么。

    今天是我大婚的日子,是我一生中最重要的日子,我不想看见有人死,血呼啦的也不吉利,不如我告诉你一个秘密,你就别自裁了吧。”

    小犬纯太郎感激的当场泪崩,连磕了几个响头才被杨怀仁硬扶了起来。

    杨怀仁走到小犬纯太郎的桌案前,拿起一块切好的金枪鱼鱼腹鱼片来看了看,然后跟桌子后边的几位将军穿戴的大臣问道:“哪位将军随身带了火折子,小生借用一下。”

    说完背后一个老将军从怀里掏出个火折子,拨开身前的几位大人走上前来,大声喊道:“我有,给你!”

    这一位正是刚才那个一惊一乍以为杨怀仁闭目养神实在功的那位老将军,火折子交给杨怀仁,他也不说站回去,好奇的瞪大了眼睛等着看杨怀仁要干什么。

    接过老将军的火折子又道了谢,杨怀仁又向端盘子的那位小公公问道:“不知宫中可有我家最新蒸馏的最高酒度的随园春?”

    小公公愣在原地呆了,不知道杨怀仁突然又要白酒是要干什么,赵煦伸着耳朵听远处他们对话,心里早好奇不已,忙催着身边的苏桂去弄了一坛随园春来。

    准备好一切,杨怀仁又转头向赵煦的方向望去,得到了赵煦的肯,他才把白酒倒入了一个小瓷碗中,然后用点着了酒精。

    杨怀仁飞快的用刀“当当当”在砧板上叉了几下,十几片切好的金枪鱼鱼片便被串在到细长的刀上,然后把这些鱼片架在酒精燃起的淡蓝色的火焰上快的转动着炙烤。

    当鱼片中的脂肪受热微微出“滋滋”的声音时,杨怀仁便收回了刀,用力一甩,动作十分酷炫地把那十几片鱼片甩落在了瓷盘里。

    杨怀仁端过来那个瓷盘,送到小犬纯太郎和那位老将军面前说道:“尝尝。”

    小犬纯太郎疑惑的捏起一块表面还带着微热的鱼脍放到嘴里,老将军早馋了半天了,好不容易站在杨怀仁身边,也不客气的抓了两块塞进了嘴巴里。

    小犬纯太郎咀嚼着杨怀仁重新微微炙烤过的鱼片,味道简直比炙烤之前得到了升华,不但金枪鱼鱼脍原来的味道更佳浓厚,而且多了种微微油腻的肥美,让人更加迷恋这种来自深海的鲜味。

    他忍不住再次恭敬的对杨怀仁躬身施礼,问道:“这是为什么?”

第138章:弄巧成拙() 
杨怀仁笑了笑,看着周围人也像小犬纯太郎

    他拿起一块金枪鱼鱼腹鱼脍向大家展示了一下说道:“你已经是个刀工技术很好的厨子了,这一次的选材,也非常让我惊讶。

    只不过,你忘记了厨艺最根本的地方,就是上好的材料,要根据它自身的最独特的地方去处理它,才能让它最精华的味道展示出来。

    从我的角度看,你选的这条蓝鳍鲔鱼,比我选的河豚是要稀有得多的,按道理你应该有很大的机会胜出。

    但是这次我们之间的厨艺比试,你的优势同样也是你的劣势。

    正因为蓝鳍鲔鱼这种极品食材实在太罕见了,所以包括大宋的贵族在内,极大多数人都没有吃过,更不知道它的味美之所在。

    你已经知道选择这条鲔鱼的前腹那块最好的大肥作为鱼脍的主料,从而可以看的出来,你对鲔鱼的了解是有一定程度的。

    从这条鱼整个冰封“养熟”的过程来看,你都做到了完美无缺。只是你忽略了最关键的一点。

    对于一条上好的蓝鳍鲔鱼来说,不同的部分有不同的吃法。

    赤身因为全是红肉,有嚼头,可以加蘸料,比如芥末,也就是用你们倭国话说叫‘瓦萨比’的东西,可以通过更刺激的味道,让食客忽略赤身那种因为韧性极强而产生的难以咀嚼的感觉。

    而中肥呢,可以蘸酱油或淡醋,配上香喷喷的米饭,最能凸显它弹牙的口感。

    最精华的大肥,无需任何调味料,它本身就是一种极品的美味,但是大肥也要分不同的情况。

    相信你肯定知道,正常的大肥鱼腹,肌肉和脂肪的纹理是条纹形状相互间隔的,像是环蛇的腹部,所以它也被叫做‘蛇腹’,这种大肥因为肌肉纤维和脂肪是一层层相间分布的,所以直接食用,能给食客以层次分明的口感和交叉的味觉享受。

    你再看看这一块鱼腹,是极品中的极品,脂肪是杂乱分部在红肉之间,像点点飘落的雪花覆盖在红瓦之上,所以也叫‘霜花鱼腹’。

    这种极品鲔鱼鱼腹大肥,非常的娇贵,对于厨师的处理方法要求也更高,解冻的时候,如果融化的不够,就容易让收缩的脂肪没有完全膨胀而导致失去了原本的肥而不腻,鲜而不韧的口感。

    如果解冻得太彻底,置放上小半个时辰,最鲜美的味道就流失了。

    你切好的这一块,就是因为解冻的还不到时候,反而弄巧成拙了。

    对于这种极品霜花鱼腹的处理,就是用火快的炙烤一下,让星星点点的脂肪溢出来,封住最精华的鲜味,趁着微热入口,就是食用的最好的方法了。”

    杨怀仁无法给他们说明空气的氧化作用对食物味道的作用,也无法给他们说后世用焰枪快喷一下的方便制作方法,只能用他们能理解的说法来解释。

    大殿上所有人都听得出了神,当然,以当下人们的知识,去理解这个问题,或许太难为古人了。

    不过不管有没有听明白杨怀仁说得话,有人已经开始若有所思的在点头,而这个人身边的人也仿佛受到了感染,也跟着点起头来,心里却琢磨着你都点头了,我不点头好像我很笨听不懂似的。

    点头的人越来越多,像是平静的水面上丢了一块小石子一样,逐渐呈波浪状开始扩散,转瞬之间的功夫,大殿上所有人都在点头,一张张脸上都是我听明白了我骄傲,我很聪明我自豪的表情。

    这么一来,不管是王公贵族还是那些文武大臣们,对杨怀仁这个年轻厨子的看法,无形之间就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原来也许这些锦衣玉食的贵人们,只知道对好吃的食物趋之若鹜,却从来没好好想过好吃的东西是为什么好吃的,更从来没看的起过为他们烹饪了美味食物的厨子们。

    如今听了杨怀仁一番大道理,才觉得原来一个小小的厨子,也需要这么深奥的知识,一样美味食物的制作,原来也蕴含着人深省的大道理。

    只不过当大家反应过来,想去尝尝杨怀仁刚用酒精炙烤过的那十几块极品霜花鱼腹的时候,现盘子里又空空如也了。

    什么叫近水楼台先得月呢?那位老将军活了大半辈子,第一次吃到这么好吃的鱼脍,加上杨怀仁说得那么神奇,老头不知道是不是会无影手的功夫,唰唰唰几下就把剩下那几块鱼脍都塞到了自己嘴巴里。

    不过这为老将军不太地道的地方远不止如此,剩下那点鱼脍你吃了就吃了吧,就不要再显摆了,可是他却满脸的不在乎,嘴巴里被鱼脍塞得满满的,还能留出舌头来说话,也是个有才的老头。

    “太好吃了!太好吃了!太好吃了!”

    杨怀仁听了无法不去怀疑重要的事情说三遍,这个习惯早在一千年前的宋朝就流行了。

    老头乐坏了,他的同僚们却馋疯了,不知用眼神把老头子杀了多少刀。

    幸亏老将军上朝穿了一身披挂,苍老的脸上可以看得出肯定是久经沙场,老而弥坚的强健身躯又是皮糙肉厚,文臣们的这等花枪绣刀,他倒是完全不在乎。

    高太后没吃到杨怀仁的河豚鱼脍,也没吃到极品霜花鱼腹鱼脍,自然是恨得牙痒痒,不过她高就高在能把自己的欲、望压制在心底不表露出来。

    比试算是结束了,大宋的厨子获得了压倒性的胜利,她还是很满意的,她假做咳了一声,大殿上失神的大臣们才回过神来,正了正自己的衣衫,从新装作一副淡定的样子。

    “厨艺比试嘛,总是有胜有负,”高太后朗声说道,“不过不论谁胜谁负,也只是一场切磋而已,先前两位大厨精彩的厨艺展示,都让本宫和在座的所有人叹为观止。

    两位都是厨艺界的典范,都应该得到嘉奖,不知两位大厨,想要什么样的奖励呢?”

    杨怀仁一听太皇太后有奖励,立马就兴奋了起来。

第139章:赏赐() 
高太后要赏赐他们,杨怀仁自然不好自己开口说他想要什么,小犬纯太郎想到他远在倭国危机四伏的天皇陛下,也只好厚着脸皮说出来了。

    “大宋高贵的太皇太后殿下,鄙人知道大宋不能答应倭国自由通商的请求,但是鄙人还是想请殿下开恩,能扩大宋倭之间通商货物种类,以及提高每年的限额。”

    高太后想想倭国恼了这么久,如果一点儿好处也不给他们,说不定他们还要继续闹下去,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获得宁静。

    再者说了,现在她需要做的,只不过是做出一个姿态,既然已经表明了倭国如果不向大宋称臣纳贡,大宋就不会完全开放两国海上贸易的立场,那么适当提高一下货物总量的限额,表明大宋仁义的同时,又不让其他各国觉得大宋太不近人情。

    “大宋乃礼仪之邦,倭国使节多次提出这个请求,我们大宋可以适当的提高一下两国每年的贸易份额。

    这件事,就由礼部和户部商量着去办吧。杨怀仁,你呢,你要什么赏赐?”

    杨怀仁心道,我不想当官,你侄女今天就要嫁给我了,我就想要钱,这一点你个老太婆应该清楚嘛,还问什么问,难道当着文武百官的面前,我开口跟你要钱,显得哥一点都不矜持。

    当然,大公无私的形象还是要树立一下的,杨怀仁肃然而立,朗声说道:“草民什么都不要,作为一个大宋子民,为大宋效力是草民分内之事。

    不要说官家和太皇太后要草民进宫来表演厨艺,就是让草民上刀山,下火海,上去九天揽月,下去东海捞虾,无论受多少苦,受多少累,草民眼都不眨一下,屁都不放一个,就算粉身碎骨,血溅七步,草民都甘之若饴,草民……”

    杨怀仁也不知道从哪里来的那么多酸词,稀里哗啦说起来没有个完,而且说着还自带表情包。

    只见他一会儿似是慷慨激昂,一会儿似要黯然垂泪,比勾栏里唱戏的还要惟妙惟肖,俨然一副为了国家为了朝廷,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然后死了还不肯闭眼仍然要为了大宋再死几次的英雄形象。

    高太后蹙着眉头听他没完没了的说个不停,心道这小子又犯浑了,问你要什么赏赐只不过是客套话,到最后给你什么你老实拿着就行了,哪来的这么多臭毛病?

    倒是赵頵觉得好玩,在他心里,也只有杨怀仁有这个胆子在大殿之上耍贫嘴了,换作别人,无论是太皇太后还是官家随意赏了个铜板,还不是恭恭敬敬拿回家当是宝贝给供起来?

    小皇帝赵煦听得有点蒙,他第一次见有人能把自己的忠心表达的这么又韵律感,比起宫里那些唱小曲的妃嫔们唱的可好听多了。

    只是让他这么没完没了啰嗦下去,这早朝算是散不了了,杨怀仁才十七八岁正值年少,可朝堂上的许多这尚书那侍郎的,大都是是些年过花甲的老人了,站了一上午,有哪个不是腰酸背痛腿抽筋?

    对于杨怀仁精彩的厨艺,大家确实是看得赏心悦目,但是他们看了半天好吃的东西,却一丁点儿都没吃着,白白吞了三五斤口水。

    吞了这么多的口水,胃里却依旧空空如也,比吕宋使节舔的那个釉下彩的瓷盘还要干净百倍,早是饥饿难耐,已经有不少张肚皮开始“咕咕”作响表达抗议。

    就算这些都不顾,喝了那老些水下去,总得理解人有三急的道理吧?万一有哪个家里妻妾如云或者像蔡大人那样喜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