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运?呵呵,我们生下来命运就注定了!生在厨师家庭里,你还想找个有功名的读书人嫁出去?这梦做的也太没边了!”
这话倒不是妹妹瞧不起姐姐了,因为连她自己也说在话里,这年头三教九流身份高低分的清楚,娶媳妇找婆家都是讲究门当户对的。
厨师这一行一直就没什么社会地位,特别是在地位最高的士人面前,就更抬不起头来了。
那位姚公子恐怕也从来没把她真正放在心上过,因为人家知道,他们的身份悬殊太大,要走到一切根本就不可能。
宋五妹接着说,“爹爹三年前的了一场急病过世了,娘亲伤痛欲绝,不久之后也随爹爹而去。
不过爹爹是个明白人,知道把文武楼交给老三肯定会被她搞垮了的,所以临终之前千叮万嘱把文武楼交给了我打理。
而对老三,爹爹明显就是不放心她,所以才把家财分了一大部分出来给她,算是对她的一种补偿。”
宋三姐似是不满意妹妹这么说她,怒道,“老五你什么意思?你是说爹爹信不过我了?”
宋五妹幽幽一笑,“呵呵,原来你还知道爹爹信不过你啊,文武楼是爷爷和爹爹两辈人辛辛苦苦积攒下来的家业,爹爹自然懂得要把文武楼交到他最信得过的女儿的道理。”
宋三姐嘴唇都咬破了,看来对这一点她十分在意,她额头上青筋暴露,大怒道,“你乱放的什么狗屁?!
明明是爹爹知道我离开了文武楼也能活,而凭你的那点本事,离开了文武楼却很可能是要饿死的,所以才把文武楼交给你打理而已。
可你看看文武楼被你经营成了什么样?你还有脸说?!”
宋五妹也来了怒火,“我没有脸说?又是谁给你的脸这么说?你可真是能胡搅蛮缠,你自己怎么回事自己心里没点数啊?
按说你年长我两岁,爹爹应该把文武楼交给你的,但爹爹偏偏选择了我,你不想想为什么吗?肯定是不放心你啊!
我承认文武楼现在的经营状况不如爹爹在世的时候那么好,可在我手里,怎么都比在你手里强吧?
对面望湖楼的东家年老还乡,你便乘机盘下来人家的店面,你这是要做什么?
你不是觉得女子无才便是德,找个好婆家就能享受你少奶奶的美好生活了嘛,干嘛又回来开酒楼?
你开酒楼也就算了,我不跟你计较,可你好好的望湖楼的招牌不用,为何偏偏又来抢我文武楼的招牌?”
宋三姐据理力争,“我愿意怎么活,你管得着吗?钱是爹爹给了我的,我爱怎么花就怎么花,怎么,你眼馋了吗?
有本事去爹爹的排位前哭啊,每次你不都是在爹爹面前哭一哭,便讨了好处吗?你这辈子就讨巧在行,干别的你行吗?
还有文武楼的招牌,你是爹爹的女儿,我也是爹爹的女儿,为何你能用,我偏就不能用?
杭州城里你打听打听,谁又承认文武楼就是你老五一个人的?你好霸道啊!”
杨怀仁可算听明白事情的前因后果了,这才一会儿工夫,两姐妹又吵了起来。
杨怀仁吃到了两姐妹的手艺,便知道她们来做的西湖醋鱼是怎么回事了,宋五妹的西湖醋鱼煮鱼做的不错,可炼汁做的马马虎虎。
而宋三姐做的西湖醋鱼煮鱼煮的一塌糊涂,但炼汁的手艺却做的十分正宗。
相比起来,她们的手艺都不到家,可以说她们都掌握了一半西湖醋鱼的正确做法。
但煮鱼煮不好很影响鱼肉的味道和口感,吃起来鱼肉的味道就不对了,但炼汁做不好的话,食客就算有些挑剔,可大不了只当一道普通的糖醋鱼来吃好了。
所以从一个普通食客的角度讲,宋五妹的手艺似乎比她姐姐宋三姐要好一些,这应该就是造成了南街文武楼比北街文武楼生意要好的原因了。
杨怀仁身为一个厨师,回过头来慢慢再去体会宋大厨的心情,不难想到他为什么要这么做。
中国人讲究生儿子续香火,好像生了儿子就能传宗接待,而生了女儿便好像是给别人生的一样。
所以宋大厨在这种传统思想的束缚下,本来是想生个儿子,然后把自己的全部手艺悉数教给儿子,让儿子把手艺和文武楼传承下去的。
但可惜的是他没生出儿子来,却生了两个不让人省心的女儿,这俩女儿也是够他受的,宋三姐是个怨女,而宋五妹是个直性子愣头青。
两姐妹从小就争斗不断,宋大厨这个当爹的自然看在眼里,急在心里。
没有儿子,他也只好把手艺传给两个女儿,好让自己毕生所学能传承下去,特别是一道自家的传家拿手菜西湖醋鱼,更是不能在他这里断了传承。
可让他为难的是,聪明一些的姐姐心思不在学厨上,整天坐着美梦要嫁个如意郎君,而妹妹虽然愿意学,可资质有限,又不能把他的手艺全部发扬光大。
当爹的自然希望自己的女儿将来能生活美满,同时又能和睦相处,所以他想了这么一个主意,幻想着可以让两姐妹相亲相爱,合作把文武楼的招牌继续传扬下去。
宋大厨可谓用心良苦,可惜他的两个宝贝女儿到现在都没明白她们父亲的一片苦心。
说起来她们之间有什么不可调和的矛盾吗?显然不是的,她们争吵的,也往往只不过是些鸡毛蒜皮的小事。
但就是在这种日日争吵天天对骂的生活状态下,她们的关系便变得越来越差,从亲生姐妹变成了冤家对头。
。
第1421章:合则双赢(上)()
妹妹这边,虽然资质不算很好,但她肯吃苦肯用功。
尽管创造性略显不足,但只要是她学会了某一道菜的正确做法,也许一遍两遍不容易学会,但在她勤加练习之后,烹制出来的味道也算是中规中矩。
就像龙井虾仁那些西湖附近的酒楼都会烹制的菜式,她就做的不错,尽管没有多少创新,但他却非常擅长这种熟能生巧的菜式,因此也保住了文武楼的金字招牌。
姐姐这边呢,因为当初学艺的时候就朝三暮四,所以尽管他天资好一些,可基础太差,导致她的北街文武楼买卖就差了一些了。
不过杨怀仁觉得,她没有把宋大厨临终之前交给她的钱财乱花,而是盘下了原来的望湖楼,还特意挂上文武楼的招牌继续经营酒楼,内心里应该也是希望把爹爹的手艺传承下去的。
这么说来,两姐妹的人生目标其实是一致的,只是她们俩谁也不肯低头,又缺少平心静气的沟通,所以才造成了这种奇怪又好笑的局面。
“够了!”
杨怀仁大喝一声,“你们俩啊,我都不知道怎么说你们,你们这么吵闹下去真是白费了你们爹爹的一片良苦用心。”
两姐妹安静下来,可还是谁也不服谁。
杨怀仁本想直接把宋大厨的心思说出来的,可一想这么简单说出来似乎太没有说服力,便想了一个主意,让她们自己去体会父亲的用意。
“你们俩想知道西湖醋鱼的正确做法吗?”
宋家姐妹的眼神里忽然来了神采,虽然有些不好意思,但还是急切地淡了点头。
杨怀仁笑道,“那好,你们跟我来后厨。”
两姐妹对视一眼,这会儿倒是想到一块去了,这个客人是要亲自动手烹制一道西湖醋鱼教给我们知道?
二人赶紧起身陪着杨怀仁来到文武楼后厨,不用杨怀仁吩咐,宋五妹已经呼唤着厨房里的帮厨杂役准备好了制作西湖醋鱼的所有材料,然后又把他们赶了出去。
自家的绝学,自然不能让旁人知道,宋五妹和宋三姐都知道这个规矩,便分头去关门关窗,还恐吓着门外的帮厨们,都离厨房十步之外,谁敢靠近,立即开除谁。
帮厨和杂役们自然不想砸了自己的饭碗,赶紧紧张的离的厨房远远的。
等他们回到杨怀仁身边用期待的眼神望着他的时候,惹得杨怀仁忍不住笑了出来,他笑骂道,“你们俩也配说自己是厨子,这厨房被你们捂得严严实实,一会儿做菜弄出油烟来,是要呛死咱们三个吗?”
宋五妹想了想,觉得他说的对,可西湖醋鱼对她来说太重要了,又不好被旁人偷学了去,这才不情愿的走到一扇窗户边,把一面对着墙的窗户打开。
杨怀仁心说你只打开一扇窗户,还是冲着墙没有多少空间的,空气依然不能流通,效果和不打开真的没什么区别。
可现在说什么也没用,她们俩都太紧张了,不可能打开窗户打开门让旁人看见的。
杨怀仁心说幸亏也就是俩女人和他在同一间房子里,如果只有一个,指不定让外人说什么闲话呢,而且自己的老婆就在二楼雅间里用餐,这也说不明白啊。
准备好了一切,宋五妹又找了一身干净的围裙和厨帽过来,甚至想亲自帮杨怀仁换上。
杨怀仁赶忙拒绝,“我没说我要动手。”
宋三姐呆了一下,问道,“那大官人的意思,是您来说着,奴家来烹制?”
宋五妹抢话道,“什么你来烹制,我的手艺比你好,自然是大官人教导着,由我来烹制才对。”
见两姐妹又要争论不休,杨怀仁大体瞧了瞧这间厨房,同样是分了几个房间的,像宋五妹这样的大厨,自然会有一间独立的小厨房。
于是他说道,“你们俩也不用争,你们俩都要下厨来做这道西湖醋鱼,一个人一个房间,我分别指导你们一下,没问题吧?”
两姐妹又瞧了瞧对方,宋三姐自然没有什么意见,这里是妹妹的文武楼,她是客场,而且这一趟还是老五喊她过来的,自然不好多说什么。
宋五妹想了想,这位大官人这么做,应该是怕她和姐姐一起学又要吵闹起来,所以才把她们分开,然后分别进行指导。
如果是这样的话,她心里其实很满意,她自信凭她现在的厨艺基础,只要杨怀仁把制作西湖醋鱼的正确方式说出来,她就能做出来。
而宋三姐可就没有这样的实力了,就算她知道了这道菜的做法,但凭她那点道行,恐怕还制作不出来。
她自然也知道,凭宋三姐的天资,回去仔细琢磨琢磨然后多加练习,过一些日子也能做得出来。
不过这几天的时间对她来说,可就是极大的优势了。
只要她抢先一步学会了西湖醋鱼的做法,利用这几天时间搞一个美食品鉴会之类的活动,把杭州城里的同行和有头有脸的人物请来先行品尝她的手艺,将来就算宋三姐也做出来西湖醋鱼,别人也会说宋三姐是偷师的她的手艺。
一来一去,她家文武楼的招牌就更鲜亮了,外人也会觉得南街文武楼才是正宗的文武楼,而北街文武楼只不过是个可怜的山寨货罢了。
二人既然都同意了,杨怀仁便让她们俩各自取了材料,分头去一个独立的小厨房里烹制。
不过杨怀仁去指导的时候,却没让她们制作完整的西湖醋鱼。
他吩咐宋三姐只制作西湖醋鱼的炼汁,而吩咐宋五妹只需要制作西湖醋鱼的煮鱼出来即可。
二人听了杨怀仁的指令也有点迷糊,不过她们都看出来杨怀仁刻意这么要求她们应该是有某种深意的,所以心里虽然觉得疑惑,但还是按照杨怀仁的吩咐去做了。
杨怀仁只给了她们俩一炷香的时间,说完便回到了后厨的大房间里,找来了一个空盘子摆在面前备菜的案板上,然后便寻了个板凳坐了下来。
两边的小厨房里都忙碌起来,很快便有动刀、起灶以及起锅的声音传来,杨怀仁也不着急,笑着等着她们完成他交代的任务。
。
第1422章:合则双赢(中)()
杨母等杨家的女眷们已经吃完了饭了,本来想继续沿着西湖南岸东行继续游湖的,可下楼后却不见了杨怀仁。
听随行的亲兵上前禀报,这才知道杨怀仁又去掺和人家的家事了。
杨母倒是没说什么,儿子的性子她是了解的,嘴上总是说不愿意多管闲事,可哪一回碰上了闲事,他从来都是忍不住要管一管的。
何之韵这个大妇这时候自然要站出来问个明白,悟能大师笑答,“王爷今日做的是好事,南街北街两家文武楼看着别扭,他便是要人家合成了一家。”
何之韵瞅瞅街对面也有一座文武楼,心中也觉得奇怪,其实她不用搞清楚这里边的事情,杨怀仁这个官人做的事情,她都无条件的支持。
既然和尚不远多说,她也不好细问,如果官人愿意,将来自然会当故事一样讲给她听。
倒是鬼姐心里好奇,想去后厨里看看,可还是被老和尚拦住了,杨母明白这里边的意思,便拉着鬼姐去外头看鱼,并留下一句话,“王爷做完了事情,让他来寻我们好了。”
……
也没用了一炷香的工夫,宋三姐的醋汁和宋五妹的煮鱼便做好了。
当她们俩从厨房里走出来的时候,看到对方手上的东西,也觉得很是奇怪,为何对方只做了一半?
杨怀仁摆摆手示意她们走过来,把宋五妹刚煮好的鱼盛出来放入早已准备好的盘子中,然后从宋三娘手里接过刚熬制好还烫手的醋汁碗接了过来,小心地倒到了煮鱼上。
红亮的醋汁浇在煮鱼上,立即便包裹了整条鱼,热气腾腾里,一股鲜香的味道也升腾了起来。
杨怀仁等着浓稠的醋汁渐渐浸入到改刀形成的鱼肉缝隙中,凑上去用鼻子仔细嗅了嗅,最后才满意的点了点头。
“你们想知道你们爹爹烹制的西湖醋鱼的正宗味道吗?”
宋三娘和宋五妹呆呆地看着杨怀仁,又看了看那一盘西湖醋鱼,疑惑道,“难道是……”
杨怀仁笑得很得意,“没错,这就是,如果你们不信,可以亲自尝一尝,看我说的有没有错。”
宋家姐妹还是有些半信半疑,不过她们嗅到的那种气味,确实有一种非常熟悉的感觉,而且和她们俩各自做的西湖醋鱼有一些不同。
两人分别拿起一双筷子,夹了一块鱼肉放进嘴里,先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