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上的大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舌尖上的大宋- 第4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本来从他嘴里说一句这次厨艺比试他志在必得的话,一个人对另一个人说了,另一个必定会增加些情节再传给下一个人,而且说得活灵活现,仿佛他亲眼看到了一般。

    就这么经过他们一次又一次的艺术加工,再传回随园的时候,又有了些传奇色彩。

    说是魏财的老爹和杨怀仁的老爹原本有同一个师父,两个师兄弟之间为了一较高下,早上几十年便比试过厨艺。

    那时候比试的菜式同样是一道鮓,结果当时杨怀仁的老爹赢了,结果魏财的老爹不服气,不知道使了什么阴谋诡计暗害了杨怀仁的老爹。

    后来魏财的老爹经营的魏家正店生意兴隆,杨怀仁的老爹无奈退出了厨行。

    但是杨怀仁的老爹苦心教导杨怀仁多年,为的就是有朝一日,让自己的儿子和魏家的后人重新比试一番,好报仇雪恨。

    所以杨怀仁最近几个月在东京城里得举动就很容易解释了,他先是秘密来到开封,暗地里查探到王家汤饼铺子跟魏家的渊源。

    通过救了王夏莲一家的事情,让魏老儿纳妾不成,先给他添了一堵。

    后来杨怀仁开了随园,就是为了和魏家正店对着干,所以随园的牛肉面方子转让了十三家京城著名酒楼,随园的美酒随园春的销售权出让给几十家酒肆,唯独没有魏家正店的身影。

    据说杨怀仁做了这些,还是铺垫呢。直到他亲手把魏财最疼爱的儿子魏岱严打成了生活不能自理,才算真正交上锋。

    魏财开封府状告杨怀仁的事,也被附和到这个故事中来。魏财告状不成,于是才立下了厨艺比试的赌约。

    杨怀仁觉得他本就是很能忽悠,很能编故事的人了,结果听了这个故事之后,他也对丐帮之中这些家们佩服的五体投地,甚至觉得他们抢了人家天桥上和茶楼里说书人的饭碗。

    一场平常的厨艺比试,能引出一个几十年家族恩怨的精彩故事出来,杨怀仁有些哭笑不得,不知道母亲听了他们把杨父也编排成一个厨子,心里会怎么想。

    虽然杨怀仁心里纳闷,这帮人是怎么知道他真正的父亲是个厨子的?难道他们做了时间机器去现代查了他家户口?

    想想有点可笑。

    不过更可笑的事情还在后边,青莲帮编造的这个故事,基本上把杨怀仁塑造成了个正面人物,但是魏财听了就不痛快了。

    他都六十多岁的人了,杨怀仁还不到十八岁,他们的老爹怎么可能是师兄弟?他凭什么就跟一个毛头小子成了平辈了?

    其实这一点杨怀仁倒完全不介意,也许这跟当初他把魏岱严喊成了大侄子有莫大的关系。

    魏老儿装病不出门,心里因为这事烦躁,只好又捎了信给汪老虎,让黑虎帮重新传一个新故事,他也要当正面人物。

    汪老虎其实不在乎外边人传了什么故事,只要这个故事能让别人觉得杨怀仁胜出无疑,都去他家地下赌庄投注就行了。

    但是既然现在还要利用魏财,那么伸手帮他一把,给他挽回些名声倒也无妨。

    所以在青莲帮的故事基础上,黑虎帮的故事里正反派就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不过他们依旧还是同辈,魏岱严那小子依旧是杨怀仁的大侄子。

    只不过故事里杨怀仁成了个无恶不作的恶人,比如搭救王夏莲之事,说她本来就愿意入魏府做魏财第十五个小妾,是杨怀仁非得多管闲事横叉一杠子,他们甚至还用了个文雅的词,叫横刀夺爱。

    至于魏二公子被打,也被说成魏岱严是上门求和,让大家放下过去的恩怨,结果被恶霸一样的杨怀仁施暴,才搞成现在的样子。

    后来公堂上的事,他们倒不敢编排开封府知府蔡京和嘉王爷的,总之就含糊不清的说是杨怀仁颠倒黑白才没有被绳之于法。

    原本横行乡里的魏老儿倒成了个安分守己的大善人。至于厨艺比试,也是魏财终于忍无可忍才答应下来,为的是破财消灾,希望大恶人杨怀仁从此之后不要再找他麻烦。

    这故事一传,那么比赛胜负就很明了了。

    本来下注魏财胜出的人就不多,故事的传到他们耳朵里让他们后悔不已,而现在基本没有人再下注在魏财身上,不管杨怀仁胜出的赔率已经降得一低再低,前来抢着下注的人依旧络绎不绝。

    汪老虎看着这些下注的钱财,好似这些钱都落入了自己的口袋,他非常满意黑虎帮里也有这么个能编故事的人,起码比起青莲帮的那些人来,黑虎帮似乎又占了上风。

    不过这样一来,黑虎帮变盘的余地也就没有了,这也让杨怀仁达到了目的。

    这个把魏老儿的人品夸成了菩萨的故事传回到杨府的时候,杨怀仁正在吃晚饭,他听了之后把今天一日三餐全吐了出来。

    其实故事里他被说成了恶贯满盈的恶人,他倒不怎么在意,只是莲儿妹妹只不过是个小姑娘家,她的名声传成了这样,杨怀仁就十分不爽了。

    杨怀仁想安慰下莲儿,让她不要介意外边人的胡说八道,可是莲儿自从听了这事就委屈的躲在了自己房里,再也不肯出来了。

    杨怀仁一个大老爷们,不好自己去人家一个姑娘家闺房里去说话,何之韵明白他的苦衷,决定替他去开解莲儿。

第九十二章:最后的准备() 
从杨怀仁第

    她最初住在杨府,作为一个大姑娘家,本来就容易被人说三道四了,只不过她心底里早偷偷许给了她的恩人杨怀仁,她还可以不在乎。

    如今外边传的沸沸扬扬的故事里,却把她说成了个水性杨花似的女人,这就让她非常委屈非常苦恼了。

    莲儿这样的平凡女子,实在没有力量去跟外边那些好事的人去解释,即使知道在杨府上下的人心中,她是个身家清白的好女子,可是她仍旧无法不在意这些话,只有委屈的躲在自己房间里默默的哭泣。

    何之韵性格则是直爽有余,圆润不足,她并不是个能说知心话安慰别人的女人。

    这几个月跟莲儿住在一个房间里,两个年龄相仿的女孩子建立起了姐妹般的深厚情谊。

    即便当初知道了何之韵的真实身份,莲儿也没有刻意远离曾经是山贼头子的何之韵,不但接受了她,而且生活中帮助她从新开始新的生活。

    想起两个人相处的一幕幕,让何之韵打心底里对莲儿很感激。

    何之韵鄙视了一阵外边那帮以讹传讹的人不知所谓,让莲儿不必在意,可惜她大大咧咧的性格可以不在意,莲儿怎么会不在意呢?

    何之韵轻轻抚着趴在床上哭的泪人儿般的楚楚可怜的莲儿妹妹,忽然想到一件事可以让她不再伤心了。

    “莲儿妹妹,外边人说是仁郎是迷恋你的美色才与魏老儿那厮交恶,仁郎不在意这些话,并不是他觉得这种事不可能,而是因为你在他心里早晚都是他的女人,才不去理会。

    只是碍于姐姐和他的婚约在先,他才没有在姐姐面前提起,其实他心里想什么,姐姐又怎么会不知道呢?

    你想想平日里对你咋样?有好吃的是不是都先给你和二丫吃?连我都放在了一边了呢。

    咱姐妹俩住了那么久,还不知道你的心思嘛,等姐姐过了门成了夫人,第一件事就是跟老夫人提一提,让仁郎抓紧把你也收了房,只不过要妹妹做妾,实在委屈了妹妹了。”

    何之韵经过这些天的事情,似乎想明白了,莲儿这么住在府上,其实早晚都是杨怀仁的人,与其让他自己提出来尴尬,不如自己主动点先提出来,还显得她为人宽厚大度。

    王夏莲收了哭声,怔怔的爬起来看着何之韵的眼睛,那双眼睛里清澈的像一泓清澈的湖水,并不像是故意说些违心的话去安慰她。

    王夏莲被说破了心事,毕竟她还是一个十六岁的少女,对男女感情的事还懵懵懂懂,想起如果真像何之韵说的那样,杨怀仁一直就把她当做了自己的女人,那么……

    忽然之间那些委屈全部烟消云散了,她的心里甚至有点小小的开心,连何之韵都大大方方的接受了她,那么外边那些无聊的人怎么议论都无关紧要了。

    她对何之韵是又感激又羞愧,扑倒在何之韵的怀里,嗫喏的叫了一声“姐姐……”

    王夏莲被哄好了,杨怀仁自然开心,只是他不知道他那个自己还没有过门的未婚妻,已经事先给他纳了妾。

    杨怀仁重新建立了战胜魏财的信心,现在他忙着准备八月十五当天所需要的食材和工具。

    这些事看起来简单,实际上一点差错也不敢出,如果因为自己的马虎导致了失败,那么可就真是太蠢了。

    腌鱼的大缸里算好了日子腌好了的半缸鱼块,到八月十五那天开封刚刚好。

    而大米他选用了上好的江南的新米,各种调味品也是准备的市面上最好的。另外他还吩咐好了几个徒弟四处去准备了几样特别的东西。

    厨房里的老汤大都是牛骨汤和猪骨汤,这种骨汤配拉面还可以,但是配鱼的话,会影响鱼肉原来的鲜味。

    所以他又用几只鸡熬了另一锅老汤。

    四五只鸡去毛洗净,剔下鸡胸上的瘦肉,先大火熬出鸡皮中的脂肪。

    然后捞出来放入加入了冰块的冰水中冷却,等鸡表面凝结了一层冰片后去鸡皮,然后重新放入一锅水中,加入精盐从新慢火熬制两个时辰。

    快加热之后的鸡肉冰镇,会锁住鸡肉味道的精华,又让鸡肉细胞的细胞壁在冷热交叉之间遭到破坏,再次慢火熬制,盐分激鸡肉细胞,让鸡肉味道的精华完全被释放出来。

    熬完之后取出整鸡,把实现剔来的鸡胸肉用刀背敲打成鸡肉茸,再放入热汤中,不必开火,慢慢的去搅拌整锅汤,让鸡肉茸吸附留在汤中的碎的很细小的鸡肉颗粒。

    等鸡肉茸被汤水的余热加热熟的时候,把整锅汤过滤到另一个容器中,一锅清香无比,清澈透明的老汤就算熬制完成了。

    材料准备的差不多,一种特殊的材料和刀具也按照杨怀仁的嘱咐从杨家庄子里送到了随园。

    这个年代的厨房常用刀具只有两种,切肉剁骨用的骨刀和切菜用的片刀。

    杨怀仁在后世,他自己的的专用厨房刀具却多达十六种之多。而且现在的生铁刀虽然不能说不锋利,但是无论手感还是重量他用起来多少有些不习惯。

    所以上次去涡河庄子里的时候,他就曾经画了图样,让庄子里的铁匠给他打造新的刀具。

    庄户里的铁匠平时都是做些粗陋的农具,精细的刀具他们也不是很有经验。幸好何之韵原来的山寨里有一对专门打造武器的工匠父子,有着高的粹钢技艺。

    杨怀仁根据后世的粹钢工艺跟他们原来的技术结合,产生的最新的粹钢技术,并嘱咐他们用这种新技术打造一批新的厨房用的成套的刀具。

    新的刀具在他看来,虽然没法跟后世机械化锻造出来的刀具相媲美,但是在这个年代,能有这样全套的厨房用刀,杨怀仁已经非常满足了。

第九十三章:可笑的武举结局() 
八月十四。

    再有十二个时辰,就是杨怀仁和魏财厨艺大战了,也是各大赌坊里下赌注的最后一天,街市上到处都是谈论这次大战的人们,互相询问下了多少筹码。

    不论随园里还是杨府上下,气氛都有些紧张,作为此次比试主角之一的杨怀仁反倒没有感到一丝的紧张,照例被何之韵喊起来锻炼身体。

    半个月的锻炼,虽然时间不算长,但是杨怀仁却明显感觉到了身体的变化。

    之前他这副身子太瘦弱了,在厨房里站半个时辰都会感到疲乏,如今习惯了每日早上早起晨练,隐隐产生了他也有肌肉的感觉。

    当然,让一个身体底子那么薄的小书生,练成阿诺舒华那样的魔鬼筋肉人是不可能的,杨怀仁要的只是有足够的体力和力量能把他满腹的床上功夫套路施展出来,他也就满足了。

    李黑牛的伏魔十二式棍法经过周同的一番指点之后,已经大有精进,只不过今天本来是最终擂台比武选出武状元的日子,可惜他已经没有机会参加了。

    看着黑牛哥哥闷闷不乐的一言不的耍着手里的哨棒,杨怀仁也不知道怎么安慰他。

    其实早在认识兰若心之后,他便从兰若心那里听说八个小组出线的一百二十八位武举人,大多对武状元之位不是那么看重。

    或者说即便看重了,也没有办法凭本事去争取的。

    前几日杨怀仁埋怨兰若心和她的青莲帮整日里不让他安静,就跟她说过武举正在进行,你们青莲帮不应该只盯着八月十五的厨艺比试,擂台比试的赌盘虽然小,但是比赛数量多啊,也可以赚不少钱。

    兰若心就笑话他不知道其中奥妙。

    原来武举初试,复试,大家都很关注谁能中武举,但是百姓们却不关心最后的终试谁能中武状元。

    所以赌庄在复试擂台比武的时候,基本每一场都开了盘口,也是有不少利润进账。反而到了终试,是一个赌盘也没开。

    实际的结果也证明了这一点。武状元的归属,基本属于内定的,赌盘若是开了盘口,那纯属于明着撒钱。

    表面上看,最后进入终试的一百二十八名武举,每一轮都是通过抽签决定谁和谁对阵,通过比试武艺高低而晋级下一轮的。

    而这个抽签是牢牢掌握在兵部官员手中,并不是公开透明的。等公开了结果,看看对阵表,只要不是傻子,也明白这么回事了。

    复试中表现突出的一些民间高手,都被分在同一个半区,而公侯勋贵的子弟们,被分在了另一个半区。

    这样一来,上半区的竞争就空前的激烈,参加比试的武举使出了浑身解数,才能惨胜晋级下一轮,而下半区好像耍猴戏一样,大多假赛保送那些高官子弟们晋级。

    从上半区过关斩将脱颖而出的人,都是有真本事的人,只可惜即便晋级了两轮,也已经是伤痕累累,早早就耗尽了元气。

    等到再面对下半区轻松晋级没有耗费多少心力的那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