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上的大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舌尖上的大宋- 第41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丹老头称兄道弟。

    出于礼节,杨怀仁还是说些恭维的面子话,也回敬了耶律跋窝台,而心里却是清楚的很,耶律跋窝台作为耶律洪基的堂弟,自然表面上会支持耶律洪基的国策,实际上人家心里想什么,不用说也都清楚。

    从来没听说过狼会和羊去结拜兄弟,道理就这么简单。

    也就是杨怀仁如今的身份是大宋派来出访辽国的使节,才让耶律跋窝台如此客气而已。

    让杨怀仁觉得有意思的是,今天南院夜宴喝的美酒,竟然也是他家出的随园春,看来早就有宋朝的商人把随园春卖到了辽国。

    这一点杨怀仁倒是不怎么在意,如果契丹人喜欢喝,只要他们出的起钱,随园春美酒要多少有多少,喝死才好呢。

    除了他能从这笔买卖里赚不少钱之外,那些把随园春卖到辽国的大宋商人们,一定也是在契丹人这里赚的盆满钵满,既然那都是宋人赚了契丹人的银子,那就是杨怀仁喜闻乐见的。

    祝完了一轮酒,耶律跋窝台才示意上菜。话音刚落,一帮身着民族盛装的契丹小丫鬟们便排着整齐的队伍,每人手上都拖着一个银质的托盘,步履盈盈地走了进来。

    杨怀仁仔细观察了一下,发现这次宴会所上的菜式,每一道都有点怪怪的。

    说是契丹人的传统菜式吧,它装在精美的瓷盘和瓷碗里,制作手法上有了不少汉人菜式的特色,可说是汉人的菜式吧,又没有那么精致和细腻。

    怎么说呢?比如那几道大菜,第一道手抓羊肉,最早就是草原上游牧民族的美食。

    羊肉也是选取的最嫩的小羊肋排来制作,但羊肉在制作之时,用了汉人厨艺中的花刀刀法来分割,羊排肉因此变得更加容易入味。

    调味料的选择上,也不像是寻常那样粗制滥造,闻起来便知道味道应该还说得过去,口味也不算重,从添加味料和烹制的时候,都融入了汉人的厨艺和制作手法。

    另一道牛腱子浓汤,也是类似的效果,杨怀仁便联想到,这很可能就是契丹人占据了燕云,一部分契丹人受到了当地汉人的生活习惯影响,除了开始从事农耕之外,也渐渐喜欢上了汉人的饮食风格和口味。

    所以他们在制作他们传统的牛羊肉的时候,开始向汉人厨师学习,逐渐把两个民族的厨艺融合到一起,才形成了如今的这些混合风格的菜式。

    耶律跋窝台这种地位的人,自然家中的厨子也是非常了得的,可以说在辽国境内,做这顿饭的厨子,应该也是厨行里名列前茅的高手。

    只不过和杨怀仁比起来,就还有不小的差距了。

    杨怀仁单从鼻子闻到菜的气味,便基本能猜出了这几道菜那位辽国的名厨使用了什么样的厨艺手法来烹制,而用了什么调味料,就更不在话下了。

    比如那道最具有代表性的手抓羊肉,腥膻味处理的就不够水平,由此便可以看出,那位辽国名厨想到了把契丹传统的手抓羊肉里融入汉人菜式的处理手法,但处理的还不到位,所以才露了怯。

    契丹人的口味和汉人的口味虽然有所不同,但也到不了大相径庭南辕北辙的地步,他太刻意的去融合两种不同菜式的精华,却导致每一种特色都融合得不完美,最后便成了不伦不类。

    杨怀仁脸上露出了一丝轻笑,抬起头来却发现一双眼睛不怀好意的盯着他看,那是个穿着契丹女子特色服饰的小丫鬟,可杨怀仁一眼就认出了她是谁,下意识的脱口而出道,“女……女刺客?”

    那女子见杨怀仁认出了她,不慌不忙地装作从托盘里望杨怀仁面前的几案上端着菜,还恶作剧得逞了似的带着笑意,淡淡地应了句,“慢慢吃,嘿嘿,慢慢吃……”

    杨怀仁心中有点后悔了,饮食界有个笑话,叫做千万别跟给你上菜的人结梁子。

    往小了说,你不待见人家,人家可能就会在给你上菜之前,找个没人注意的地方,往你的菜里打个喷嚏,或者喷上一口吐沫星子。

    其实这些菜吃了也没什么大碍,但是如果你知道了实情的话,保证你三天三宿睡不好觉,囫囵躺床上自己恶心。

    杨怀仁觉得他现在后悔也晚了,毕竟昨天夜里的事,也不是他要惹事,是这个自称不是契丹人的奇葩丫头找他的麻烦。

    结果一场闹剧之后,杨怀仁以为再也不会见到她了,可偏不巧在这里又遇上了她,而且还是那个给他上菜的人。

    杨怀仁再看那几道菜,心中忽然一阵恶心,再想到她那个得意坏笑的样子,便又觉得可怕了,不会……这丫头给我菜里下了毒吧?

第960章:鬼姐(上)() 
    这么一来,面前的那几道菜,杨怀仁是不敢吃了,更让他难受的是,这丫头到底是什么来路?干嘛又缠着他不放?她到底是不是契丹人?

    如果像她昨天表现的那样,那她应该不是,背上的刺青,也许是个巧合,或许有另外一个不为人知的故事。

    那她为什么又出现在这里?还穿着契丹女子的服饰?别忘了,这里可是南院大王的地方,虽然不能说这里就一个汉人没有,可绝大多数,应该都是契丹人吧?

    不论他如何去想,都找不到合理的答案。

    宴席开始之后,大家都痛快的吃了起来,这方面契丹人也没什么讲究,自顾的大块吃肉,大口喝酒,只有杨怀仁干喝酒,面前小几上的菜,是一口都没有动过。

    对面一个契丹官员似乎发现了这一点,他忽然站起来指着杨怀仁道,“宋使为何放着面前的美食不吃呢?”

    杨怀仁自然没法跟他解释,便随口答道,“本使最近肠胃有些不适,不便吃肉。”

    那契丹汉子略带戏谑的笑道,“既然宋使肠胃不适,那你还喝酒?”

    杨怀仁又答,“南院大王亲自设宴款待,盛情难却。”

    耶律跋窝台脸上非常诚恳地问道,“哦?杨郡公是不是初到辽境,有些水土不服,才导致了肠胃不适呢?”

    杨怀仁做出一副谦逊的样子,“大概是吧。”

    耶律跋窝台想了想,“来人啊,去寻个大夫来,给杨郡公瞧瞧。”

    杨怀仁心说你们契丹人的郎中,我可信不过,再说我也没病,真招来了大夫,立即就能露了馅。

    他抱了抱拳,“多谢南院大王阁下关心,本使已经看过郎中了,只是肠胃偶感小恙,并无大碍,休息两天便可痊愈。”

    耶律跋窝台又想了想,对手下人吩咐,“去令厨房熬一些清口的甜粥来。”

    接着他又笑着对杨怀仁道,“杨郡公若是身体不适,可先到暖帐少歇,本王的厨师一会儿便可熬制出暖胃的甜粥来。”

    杨怀仁心里正琢磨着怎么想办法暂时离开筵席,去找到作业那个怪丫头搞清楚些事情呢,既然耶律跋窝台先开了口,便没有推辞。

    杨怀仁客气的表达了谢意,命随行的几个兄弟陪南院大王饮酒聊天,便在天霸弟弟的搀扶下跟着侍从来到了大帐不远处的另一个小一些营帐。

    刚一进营帐,杨怀仁先四周观察了一下,确定了帐外并没有可疑之人,便吩咐天霸弟弟去帐外,看看能不能联络藏在暗处的小七等密探,让他们查探一下昨夜那个蓝衣怪丫头到底是个什么来头。

    天霸弟弟会意,便借口小解寻找茅房为名,找了门外站岗的一个契丹侍卫带他走开了,杨怀仁正坐在软塌上发愣,营帐的帘子忽然被掀开了,走进一个人来。

    杨怀仁猛然抬头,发现来人正是昨夜的那个丫头,她这次没有蒙面,杨怀仁这才看仔细了她的面容。

    说来这丫头生得也是水灵,年纪也不过十六七岁的样子,光滑嫩白的一张鹅蛋脸,和普通的契丹女子样貌的确有所不同。

    只是比起汉人女子来,她的一双大眼睛和浓眉显得格外突出,高挺的鼻梁让整张脸显得瘦削,杨怀仁觉得,如果她不是契丹人的话,那也绝对不是个汉人。

    “你到底是什么人?找我可是有什么事?如果有事,就请姑娘如实说来吧。”

    那丫头笑了笑,笑容像极了展开了白莲花,只是她还是没有正面回答杨怀仁的问题,而是轻笑道,“我当杨怀仁是个多么威武的大英雄呢,原来这么胆小,我就对你笑了笑,就吓得你连那几盘菜也不敢吃了?”

    看着她洋洋得意的样子,杨怀仁真想骂一句,“你是深井冰吧?”昨天晚上还又哭又闹的,今天就跟什么事都没发生过似的了,谁能确认这女人的精神是正常的?

    “我再说一次,英雄二字,我还真不敢当,也从没自诩过英雄,你说来说去,无非是要贬低我而已,那我就让你得逞一次,我是狗熊,不是英雄,这下你满意了吧?那你现在能回答我的问题了吗?”

    那丫头脸上的笑容忽然消失了,换上了一副吃惊的表情,显然她没想到杨怀仁竟然这么直接承认了他是狗熊不是英雄,似乎让她还有点想不到了。

    “你……还挺有自知之明。不过嘛……你要想知道我是什么人,现在还不行,我还信不过你。”

    杨怀仁被她搞得一个脑袋三个猪头那么大,心说这都哪儿跟哪儿啊?我就问你是什么人,你还推三阻四的,好像这是个多么大的秘密似的,这又跟信得过信不过有什么必然的联系?

    杨怀仁内心里劝自己说,这丫头有病,脑袋不灵光,不能跟她一般见识,也不能把她当做了一般人来对待。

    “那名字,总能说出来的吧?”

    “你……就叫我鬼姐吧。”

    “桂姐?”

    “不,是鬼姐,鬼魂的鬼,姐姐的姐。”

    杨怀仁面露疑惑,“你不会是为了骗我喊你姐才故意胡诌了一个名字吧?还随便编了一个什么鬼姐,这世上会有人以鬼为名字的吗?

    我说丫头,你才多大点人,整天跟我勾心斗角的有意思吗?咱们往日无仇,近日无怨,你要是没正事,不如你离我远点,成吗?”

    鬼姐的脸上闪过一丝的失望,接着又怪异地笑了出来,“杨怀仁,你问我名字,我不告诉你并不是要故意隐瞒你什么,是因为我名字太长,你记不住,也念不准,告诉你何用?

    对你来说,只是需要一个对我的称呼罢了,所以我告诉你可以喊我‘鬼姐’。

    鬼姐这个称呼,在你听来也许太离奇,可你别忘了这是在辽国,这里的游牧民族和部族多了,叫什么名字的都有,在他们看来,鬼字也许并不奇怪,还是一个很好听的名字呢。

    你就从来没有想过,我告诉你的,也许这就是我真实的称呼呢?”

第961章:鬼姐(中)() 
    几句话把杨怀仁给整糊涂了,他开始琢磨,也许正如她所说,鬼字在一些少数民族里,也并不是可怕或者肮脏的鬼怪的意思,甚至和神之类的词汇差不太多。

    如果是这样,那么杨怀仁就真的误会人家鬼姐了,在这里,很多情况下也不能单纯用汉人的文化和思维方式去判断游牧民族的风俗习惯和思维方式。

    “我就当你名字里的这个鬼字,是真的存在的,但是看面相你好像应该比我小一点,你让我喊你鬼姐,是不是不太合适呢?不如就叫鬼妹吧。”

    “哈、哈、哈、哈!”

    鬼姐又发出了她标志性的带着节奏的大笑,“杨怀仁,你是真傻,还是装傻在这里消遣我呢?”

    “咦,你这话又什么意思?”

    “什么意思?我说的很明确,我的名字里,有‘鬼姐’两个字,并不是名字是鬼,故意诳你喊我姐姐赚你便宜。

    你单凭样貌就判断一个人的年龄,也许大多数时候是对的,但也有小部分时候,是完全犯了经验性的错误。

    就像昨夜你房间里那个藏在房梁上的小子,我一开始也觉得他不过十来岁出头,还是个丁点孩子,可他的武功,绝不是一个孩子可能有的。

    如果我没有猜错,他应该比你年纪还大一些吧?既然你身边已经有这样活生生的例子了,你还这么以貌取人,你说你傻不傻?”

    “我……”

    鬼姐没让他打断,继续说道,“你先别说话,听我说。我如果告诉你我年纪比你还大一些,你信吗?

    我也是多余问这种问题,虽然在你眼里不太明显,可事实就是事实,你今年也才二十岁吧?那我肯定是比你大的。

    当然,你若是想喊姐姐,我也不排斥,不过记得要叫清楚了,不是鬼姐,而是鬼姐姐,明白吗?”

    平时都是杨怀仁忽悠别人,眼下第一次被人这么忽悠,杨怀仁还真分辨不出从这个鬼姐嘴里说出来的话,有几分真几分假。

    有可能这丫头就是装大,凭杨怀仁的经验,就算不看脸,看看这个身材发育的情况,她也完全不像超过了二十岁的成熟女子。

    就算面相上有可能是她生来就长了一张娃娃脸显小,可身高是正常的啊,身材没怎么发育,说不过去吧?

    还有一条,昨夜她那场大哭大闹可是让杨怀仁记忆犹新啊,一个成熟的女人,又怎么会因为人家说你是契丹人就嚎啕大哭呢?你解释不就完了吗,需要那么性情刚烈耍小性子吗?

    这不眼前的她,还是一副契丹女子的打扮,这又作何解释?

    杨怀仁心里那个乱啊,一切都太不合常理了,喊这个鬼姐作鬼姐姐,那简直不可能,这仨字从嘴里说出来,骨头都得酥了半截,一身鸡皮疙瘩能把衣服给扎透了。

    杨怀仁不耐烦地指着自己的脑袋瓜子说道,“别整这些没用的了,总而言之,你是不是这里有病?”

    “你才有病呢!”

    “那你没事老跟着我做什么?问你要干啥你也不说,就这么折腾我个什么劲啊?”

    鬼姐想了想,忽然一本正经的说道,“你想知道我是干什么的,又为何缠着你,其实不难,你帮我做一件事,你想知道什么都行。”

    杨怀仁听完觉得这对话太怪了,我也没说非要知道,就是你这么老纠缠着我,我怕我家里几个老婆误会,我就算喜欢美女,可也绝对不会娶个鬼回家。

    但转过头来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