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爱民,也要做到不光爱汉族百姓,那些边地的如今生活还很困苦的少数民族百姓,也要真心爱惜他们。
做这些,并不非得需要多少人力和物力,我们要做的,就是帮助他们脱贫致富,逐渐过上好日子。
这次微臣巡访西南,便在大凉山里做出了一个试验,杨家庄子的,还有两位王爷皇庄里种植的新式蔬菜,看上去产量已经很多了,但依旧是供不应求。
特别是中原之外的地方,路途遥远,运输成本很高,那些地方上的普通百姓,根本享受不了新式蔬菜的好处……”
第928章:团结就是力量(下)()
赵煦明白了杨怀仁的意思,“你是说,你想让他们帮着你种菜?”
杨怀仁道,“对,就是这样。蔬菜对土地的要求不高,干旱的土地可以种土豆,山间的薄地可以种番茄。
我打算将来在大宋各地建设食材种植基地,像一些山区和边地的少数民族人民,优先找他们合作。
这样一来,各地都有新式蔬菜的产出,将来不久之后,全大宋的人都可以享受到新式蔬菜带来的好处。
百姓如果都能吃上这些新式蔬菜,对他们的身体健康有了好处,就等于咱们大宋人民的身体素质得到了提升。
而那些边地或者山区生活的贫苦百姓,还有少数民族民众,则能够通过种植蔬菜得到更多的收入,他们的生活也会渐渐富足起来。
陛下您想啊,自古以来那些造反的反贼,是因为什么造反?臣第一个想到的便是国恨家仇,可这些也毕竟是少数,最大的原因还是百姓日子过的苦,一日两餐不继,连饭都吃不上了,他们能不反吗?
大反过来呢,如果让他们的日子过的一天比一天好,一天能吃上三顿饱饭,享受美好生活还来不及呢,谁还有心思造反呢?”
赵煦重新露出了满意的笑容,“不错不错,爱卿此举,颇合朕心。特别是边地的百姓,他们的日子过的好了,自然会守护自己的家园,也就是会在受到外敌入侵之时,会主动帮助朝廷守卫边疆。”
“嗯嗯,陛下说的太好了,要的就是这样的效果,环州之战时,就是因为百姓心向朝廷,心里念着陛下的皇恩,才帮助了通远边军,也才有了后来的一场大胜。”
“朕现在有点懂了,你刚才说的那个团结就是力量,就是这个意思吧?”
杨怀仁猛点了几下脑袋,“陛下圣明,举一反三,微臣敬服。”
果然是天底下没有不透风的墙,更没有不愿意被拍几下才舒服的马屁股。
赵煦这个当皇上的,特别在意自己的政绩,生怕天底下百姓不认为他是一个明君,所以重新掌权这段日子以来,还真是兢兢业业,日理万机。
只不过他推崇的他爹那一套革新,如今的局面之下,并不一定能行得通,这一点杨怀仁虽然知道结果,却不敢实打实的说出来。
每个人都有自己最在意的人,最在意的事,杨怀仁既然知道自己没有能力改变这个时期的改革大潮,就算是个愣子,也不会傻到抬手去打皇帝的脸。
赵煦算计了一下,摇了摇头道,“这件事,朕很放心交给你去做,只是朝廷目前花钱的地方很多,没有多余的银子来帮你这个大计划。”
杨怀仁一听这话便明白赵煦这是耍心眼了,事情是国事,做好了归根结底那是皇帝的功劳,可赵煦忙着改革,今年还计划在西边跟西夏人大战一场,实在没有多余的钱来做这件需要很久之后才会看到效益的事情。
所以赵煦装为难,就是等着杨怀仁自己开口了。杨怀仁心道你是装聪明,我也不是真笨蛋,这件事利国利民,也是我梦想的一部分,我出钱出力可以,但可不是为了你一个皇帝的名声。
“陛下放心,微臣这两年攒了些家财,拿出来在大宋各地建设食材基地,将来微臣家里也会赚钱的,所以这事的花销,不劳朝廷费心了,臣一个人就负担的起。”
赵煦装出一副你真是个忠臣的赞许脸色来,心里想着你肯出钱就好。
“朝廷虽然拿不出多余的前来支持你,不过朕年后会跟户部知会一声,将来你到了地方上,无论是买卖土地还是用人上,都给你优惠和扶持,让你把这件事能顺利的做下去。”
杨怀仁装作感激涕零,“微臣多谢陛下。”
赵煦想起大理的事情来,又问道,“大理国的事,也太奇怪了,不过这种事咱们大宋也不好干涉,只不过,你觉得大理真的不会因此乱起来吗?”
杨怀仁知道赵煦关心的不是大理,而是大理的事会不会给大宋带来负担。
“大理国保定帝要禅位于高升泰相国,确实是他自愿的,这么做,也许是保定帝觉得这样才能对的起自己的良心,对得起祖先,对得起百姓。
听起来虽然有点不好理解,不过这是他自己的选择,咱们是外人,就更管不了了。
以微臣的亲身经历看来,大理国内部还是有些诸如乌蛮王等小势力会对大理的政局稳定造成一定的影响的。
不过高升泰此人精明的很,臣相信大理国的事情他自然会处理的井井有条,几个有野心的蛮夷小部落,还不会影响到大理,也就更不会影响到大宋了。”
“如此甚好。今年朝廷要对西北用兵,其他地方,万万不可以出什么乱子。”
杨怀仁听赵煦说起了此事,便知道他接下来要说什么了,既然如此,与其让他说出口,不如自己先一步说出来。
“臣之前见过范吕两位相公了,两位相公也提起此事,忧心北方契丹会趁火打劫,便当着微臣的面上,给陛下写了分别写了一道署名奏折,说是要微臣出使辽国,设计稳住辽国。”
赵煦笑了,他最欣赏的就是杨怀仁这一点,该精明的时候精明,该装傻的时候他装得比谁都好,从来都是顺着赵煦的意思去说,去想,去做,也正因此,赵煦把他当做了一个知心的朋友,一个可信任的臣子。
“那你可想到如何拖延辽国,为西征争取时间了没?”
杨怀仁也不伪装什么,很自然的摇了摇头,“眼下还没有想到。”
赵煦也知道策划一件事,谋划一个计策,不是一天两天之内的事情,便安慰道,“无妨,如今还是正月,照往例二月初会给你旨意命你出使辽国,一路走过去也要一个月时间。
加起来还有近两个月的时间可以利用,爱卿可以慢慢合计。”
“多谢陛下。”
杨怀仁一听还有两个月的时间,便稍稍松了一口气。
赵煦谈完了正事,忽然又想起一件事来,“知义,朕在宫里发现几个有趣的东西,实在搞不懂是用来做什么的,今天特地拿出来让你瞧瞧。”
第929章:秘密(上)()
见赵煦唤一个贴身的内侍去寝宫里取东西,杨怀仁稍稍放松了下来,心道赵煦虽然如今已经重掌皇权,可年纪上也只有十七,说来还是个孩子。
尽管现在的他成熟了不少,言谈举止也尽量表现出成熟稳重来,可杨怀仁每次看着他那张还带着青涩的脸,才想起来赵煦还是有些孩子般的脾性的。
杨怀仁猜想大概是赵煦过年的时候得了什么宝贝,既然现在谈完了正事,便要拿出来宝贝来在杨怀仁面前显摆一番。
小公公去取东西的工夫,赵煦忽然压低了声音说道,“你知道为什么这次要你带着两位夫人和一双儿女一同进宫吗?”
杨怀仁心说不是你说想看看孩子长什么样吗,怎么又问起我来了?
他摇了摇头表示不知道,赵煦半边脸嘴角微微上扬,“孟皇后也有了身孕了。”
杨怀仁楞了一下,随即也跟着微笑了起来,知道这是朋友间在说各自的秘密的姿势了,便站起身来道喜,“恭喜陛下,贺喜陛下。”
赵煦摆了摆手示意他坐下,“你也知道的,孟皇后是当初太皇太后给朕选的,朕一开始的时候,心里对她是非常拒绝的。
成亲之后,朕发现她这个人,怎么说呢,还不错,性格挺安静的,倒让朕不怎么讨厌了。”
杨怀仁嘴上说着恭喜,心里却在惋惜,记忆里孟皇后的确是个奇女子,一生经历了三立两废,她的一生,几乎经历了宋朝从强盛走向衰弱,从衰弱走到灭亡,然后从灭亡走向苟且重生的历程。
第一次被废,正是一个类似“狸猫换太子”的宫廷阴谋,杨怀仁叹息既然她已经有了身孕,那么半年多之后,就要经历她人生第一次转折了。
从眼前赵煦的表情里,杨怀仁读到的是他因为即将有了第一个孩子而开心,但他对孟皇后的态度上,虽然说不上是像最开始那样排斥和讨厌,可也是在谈不上是喜欢。
杨怀仁也没法说什么,因为目前他所知道的,都是秘密,这样的秘密说出来,有点太惊世骇俗了,说了别人也很难相信,只会把他当做一个怪物来看待。
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命,也可以说个人的命都掌握在自己手中,杨怀仁那点本事,也就能掌握自己的命运,至于别人的,他也只能让他们听天由命了。
小公公把东西拿来的时候,杨怀仁只抬眼看了一眼那个木匣,顿时紧张得牙都酥了,因为那个精美的木匣杨怀仁太熟悉了,里边装的不是别的东西,正是被高太后蜡封了的那几枚“九天玄铁”。
内卫的存在,赵煦是早就知道的,当初杨怀仁被逼成为内卫一员,也曾暗中给赵煦提起过,赵煦当时知道他也是身不由己,所以并没有说什么。
而至于当时高太后让杨怀仁加入内卫,还成为一名堂主,让他做的具体事情,杨怀仁没有提起过,赵煦应该是不太清楚的,也许只是当做高太后只是像往常一样拉拢人才罢了。
高太后过世后,她的东西自然也就落入了赵煦的手中,除了个人的财富,高太后的秘密收藏也没有例外。
杨怀仁目前也只能强作镇定,因为他不知道赵煦到底知道多少实情,万一赵煦知道高太后搜寻这种九天玄铁的目的是什么,而杨怀仁在这个过程中又做了什么,不知道赵煦会怎么想。
我会有杀身之祸吗?杨怀仁脑子有点乱,毕竟高太后当初搜罗这些九天玄铁,为的是名正言顺的当另一个女皇帝。
但杨怀仁仔细回想了一下,觉得他身为内卫之前做的那些事,应该可以跟赵煦说的明白,而高太后发动宫变之时,杨怀仁当时的做法也是一直站在赵煦这边,而且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的。
如果那一日不是他和杨世虎镇守城门阻止亲近高太后的禁军入城,也许眼下就是另一种截然不同的局面了。
所以杨怀仁笃定了赵煦就算知道了他曾经做过的事情,也能理解他的苦衷。
赵煦从木匣里取出了一枚硬币,伸手递向了杨怀仁,示意让他看看,认不认得这是件什么物件。
杨怀仁一时之间搞不清是赵煦真的没搞明白这是什么东西,又是拿来做什么用的,还是他什么都知道,现在做的,只不过是在试探杨怀仁。
那一刻杨怀仁的感觉,时间仿佛停了下来,空气也似乎都凝固了一般,心里只有一个念头,老子死了大不了十八年后又是一个厨子,可我的老婆孩子呢?
如今她们就在宫里,如果她们因为这件事受到了牵连,命丧于此,那种痛苦比杀了杨怀仁还难受,孩子还那么小,还没有看清楚这个世界是什么样子的,如何让他们就此离去?
仅仅不久之前对赵煦的看法,杨怀仁头顶上忽然打上了一个巨大的问号。他真的还是那个曾经天真率直的赵煦吗?
杨怀仁还不是蠢货,自然知道生在帝王家的孩子,不管多么愚钝,应该有的心机,是一定少不了的。
在宫里这种阴谋争斗不断的环境下成长,再简单纯真的人,也难免多长几个心眼,倒不是故意抹黑了纯真的心灵,而是在这种不是你死就是我亡的大环境里,为了能生存下去,必须要心狠手辣,无所不用其极。
掩饰自己的内心,表现出人畜无害的样子,几乎是宫里皇子和后宫妃嫔们必备的也是最基本的生活技能。
赵煦虽然当皇帝的时候还是个孩子,可他能在高太后的阴影下隐忍这么多年,在这种情况下还能积聚自己的力量,拉拢所有能拉拢的能量,终有一天重新把皇权掌握在自己手中,他的内心有多么强大,也就可想而知了。
世上没有谁是真正的蠢人,当一个人很轻易的把别人当做了蠢货的时候,也正是这一刻,他才是那个最蠢的蠢货。
杨怀仁也只能把那枚硬币从赵煦手里接过来,双手双臂的没一条肌肉都要强忍这不要紧张地抽搐,听起来容易,设身处地的做起来却很难……
第930章:秘密(中)()
杨怀仁心知他编造的“九天玄铁”的谎言,赵煦是一定能从高太后身边的宫女或内侍口中得知的,他唯一担心的,是让赵煦知道是他编造了这个大逆不道的谎言。
什么人会拿出这些奇怪的东西来,又编造一个如此似模似样的故事呢?他又为什么编造这样的故事?
细思极恐啊,其野心之大,居心之不良,是任何一个皇帝都无法容忍的。
杨怀仁也不曾想到,当初只不过是为了骗奸商钱财的一个小小谎言,到如今竟然成了他最大的弱点,也是他最大的负累。
所以,就算是牙齿都咬碎了,也不能承认他认得这些壹元的硬币。
“陛下,这什么玩意?亮闪闪的到算是好看,外边又用蜡封起来是怎么回事?”
赵煦便把这几枚九天玄铁的故事给杨怀仁讲述了一遍,并告诉他这几件东西,是高太后的秘密遗物,当初老太婆命内卫寻遍天下搜寻此物,便是为了集齐了七块九天玄铁,好召唤神龙出来,实现她的愿望。
杨怀仁装作非常好奇,不过听完了自己胡编乱造的整个故事还是很自然地笑道,“这世上哪里来的什么神龙?根本没有人见过嘛。
再说了,就算是有,官家贵为天子,神龙也应该是上天派来守护陛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