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京早看出这是杨怀仁的诡计,王爷纯属在胡闹,却不好说破了扰了王爷兴致,装作没事人一样低下头去,仔细数起了自己到底有多少根胡子。
魏岱严又吓尿了,也不知道这小子大早上到底喝了多少水,竟然这么多尿。
杨怀仁是个好人,有一颗菩萨心肠,特别是对对他有恩的人,比如惠民堂的孙大夫,当初就是这位孙大夫给莲儿父亲治好了多年抑郁之症。
这位孙大夫还有位弟弟,也是个郎中,杨怀仁就想既然遇上病人了,就指点人家去专治肾虚阳痿早泄的小孙大夫那了去仔细瞧瞧,不要耽误了治疗。
不过他还没有对魏二公子说出口,几个很有眼色的衙役早就拣了哨棒准备去掀翻满裤裆屎尿的魏岱严打他屁股。
于是杨怀仁改了本来要给小孙大夫打的广告,大叫一声“且慢!”
赵頵会意,不用杨怀仁提醒他也知道该怎么一套说辞了。
“其实也可以不打,赔偿本王些损失就可以算了。本王是个厚道人,不像他杨怀仁那么贪得无厌,不用你出五万贯,随便来个四万八九千贯的也就够了。”
魏老儿后悔的肠子从红变白,又由白变紫,当年怎么就生了这么个败家儿子?
杨怀仁看老头表情其实心里很同情,很想告诉他九百多年后有种东西叫套套。
可如今是怎么也逃不过了,俗话说贫不与富争,民不与官斗,他就是长了二十个脑袋,得罪了这么个任性王爷,也不够砍的。
魏老儿面如死灰,只得应允,答应今天天黑之前就把两份银钱送到王府和杨府,绝不敢迁延。
杨怀仁叹了口气,还是人家王爷会赚钱啊,自己忙了一大早晨,冒着被打板子的危险,嘴巴都说的口干舌燥滴水未沾,才好不容易从抠门的魏老儿牙缝里挤出那么点钱。
人家王爷随便几句话,啥力气不用出,一点不比自己赚的钱少。
这件事再次印证了一个道理,你就是再能说会道,再有本事哪怕能上天入地,也不如人家的老爹曾经是皇上好使。
蔡京数完了胡子,觉得今天这件事可以告一段落了,拍马屁这种事,得有限度,拍的太多了,马屁股拍紫了就不妙了。
老蔡巴不得这两位爷赶紧离开他开封府这一亩三分地,王爷待久了,指不定又闹出什么事来,万一对他开封府的太师椅子有了兴趣,今天的案子都叫王爷来审,不知他要嫌弃多少人长得恶心而赔光了家产。
其实人家赵頵也没打算在开封府多呆,这地方杀气太重,站一会就觉得身上冷飕飕的,所以为了御寒,他决定让杨怀仁请客吃酒。
杨怀仁看看天上高高的日头,明明是秋老虎肆意横行的天气,赵頵还非说冷,明摆着学了自己的办法准备去他家里连吃带拿一通。
不过嘛,杨怀仁也不是小气的人,大不了……请他去随园,牛肉面管够。
两个人乐呵呵地走出开封府大堂,却被魏老儿拦住了去路。
“杨公子留步,老朽早听说杨公子厨艺冠绝京城,老朽不才,不知杨公子是否愿意跟老朽比试一番厨艺?”
杨怀仁没来得及说话,赵頵就替他答应了魏老儿。
魏老儿眯着眼,露出了一丝冷笑,“既然是比试,总有些彩头才好,不知王爷意下如何?”
这次人家问的是王爷,杨怀仁想搭话也不成了。
这年头宋人都酷爱赌博,无论蹴鞠,赛马还是角抵,各式各样的可供赌博的比试天天都在发生,赵頵这种逍遥王爷,自然也不能免俗。
“不知你想拿什么作为赌筹?”
魏老儿激动地好似见了亲爹似的,扔了虎头拐杖,双手抬起来伸出十个手指,“十万贯钱!”
第六十七章:鮓()
魏老儿疯了,或者因为他平白无故丢了十万贯钱,他急切的想把钱捞回来,才想出了比试的主意。
杨怀仁对魏家正店的了解,仅仅是他们的镇店之宝——鮓。
大宋开国初,魏家祖上只不过是一个摆摊卖些小食的摊贩,之前因为北方战乱不断,他们家逃难到长江中游一带,学习了当地人一种腌鱼的制作方法,后来经过不断的改进,形成了自己的招牌美食鮓。
等北方安定下来之后,他们家才迁移回到汴梁。经过几代人不断更新这道菜的做法,才形成了自家的特色,成为享誉东京城的一道名味,魏家也因此发达,财富的不断积累,让小摊逐渐发展成名列二十四正店的魏家正店。
烹饪技术发展到宋代,由原来各地单一发展形成地域特色,到各种地方特色相互影响相互交融,又形成了新的食物烹制技术。
这道鮓,便是长江流域的地方特色同黄河流域制作手艺的结合,说白了就是平常百姓家里的咸鱼。
百姓把咸鱼当做下饭菜来食用,苏轼就曾经说过“江南人好做盘游饭,鮓脯脍炙,无有不埋在饭中。”
但是咸鱼和咸鱼之间是有不同的,江河湖海沿岸以打渔为生的普通人家,收获了大量鱼获之后,为了保证吃不了的鱼不会腐烂浪费,便用盐把鱼腌制晾干,当做日常的菜肴或到集市上出售换取一些钱财。
这种粗糙的制作方式只能保证多余的鱼获不会腐烂,但味道上来说,只是当咸菜吃,谈不上什么美味。
但是魏家正店能把最普通的咸鱼做得好吃,自然有他们家祖传的精致工艺。
杨怀仁曾经吃过他们家的鮓,除了选用新鲜黄河鲤鱼用盐以外,腌制过程中他们还用了其他的香料,最明显的一种就是加入了籼米发酵而成的红曲,让发酵后的鮓有了一种米香和酒香混合的独特香味。
杨怀仁觉得如果是他家普通出售的鮓,他有十成的信心能战胜魏老儿,随园后园里那一池子鱼,可都是喝饱了三十年绍兴陈酿女儿红的,用些鱼做原材料,做出来的成品绝对的美味。
但是魏老儿既然敢开口拿十万贯做赌注,肯定也是胸有成竹的,说不定他有独门的制作方法,把鮓做成你想象不到的东西。
杨怀仁正犹豫之间,好事的赵頵早就替他接下了这个挑战。
“十万贯就十万贯,今日你欠本王和杨怀仁的钱财加一起正好有十万贯了,如果杨怀仁输了,这笔账就算清了,如果你魏财输了,可要拿出二十万贯来,哈哈。”
魏老儿想也不想就答道“一言为定。”
王爷的五万贯钱来的轻松,几句话就到手了,他自然不在乎,东京城里好久没有厨艺比试了,这么精彩的热闹,他绝对是不肯错过的。
魏老儿和王爷很快就约定了比试方式,一道以鮓为主材的菜式定胜负,地点在王爷的归雁楼,时间定在八月十五中秋节的中午,而王爷自然就做了见证人。
判定胜负的规则也很简单,东京城里早有饮食行业的商会,从商会里选五个有名望的业内知名掌柜,再从有地位的达官贵人中邀请五位有名的食家,作为这次比试的裁判,总共十个裁判一人一票,得票多者为胜。
杨怀仁站在一边看着两人讨论比试的事宜,好像参与比试的是他们两个,自己倒成了个看热闹的。
定了半天规则,好像最关键的一样对自己十分不利,人家魏老儿最拿手的就是做咸鱼,这不以己之短,对敌之长吗?
真是不怕神一样的对手,更不怕猪一样的队友,怕就怕猪一样的队友从来不知道自己是猪一样的队友,明明一副猪样子非要扮成嘴强王者你说气人不?
魏老儿冷笑着带着屎尿一裤子的魏二公子走了,而且老头走起路来跟刚补了钙似的,腰不弯了腿脚也利索了,信心满满的连虎头拐杖也扔在了一边。
杨怀仁一脸黑线,气呼呼地跟赵頵抱怨,“我说老赵啊,你问都不问哥们一下就给我拿主意了?
你可知道用鮓制作菜肴是他魏家的看家本领,白白把优势送给了人家,这不明摆着给兄弟我挖好了坑让我往里边跳吗?”
赵頵满不在乎的拍拍杨怀仁的手臂,“贤弟太过自谦了,贤弟正值少年,魏财都活了大半辈子快入土的人了,难道还怕他不成?
俗话说的好,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代更比一代强,为兄对你有十成的信心!
别愁眉苦脸了,大不了输了算我的,赢了咱兄弟俩平分,为兄够意思吧?”
够你妹啊!杨怀仁心里恨不得把这小厮孩子王爷拖回开封府大堂里脱了裤子痛打八十八大板,你还真敢说,输了你啥损失没有,赢了你白白赚十万贯钱,我耍了半天猴戏,你在一边光看热闹,真当我杨怀仁是傻子呢?
“赵兄这么够意思,不如你去比吧,八月十五大过节的,我还不如在家过节呢。”
“哎呀你看你说的,好像为兄占你便宜似的,要不输了算我的,赢了算你的总行了吧。”
算你识相,省了哥去抢衙役手里蓝白相间的大板子跟你拼命。
王爷在外边一副高贵的样子,到了随园跟鬼子进了村似的,一副见啥拿啥的熊样,牛肉面就着汉堡包了个饱,走的时候卤蛋卤豆腐叶子啥的当宝贝拾掇了整整一车。
杨怀仁满头虚汗,看着山贼一样的王爷捂着鼓鼓的肚皮上车走了,同样围观的还有满眼怒火的各路随园的食客们,因为供应午市的卤味全被他打包带走了。
杨怀仁看着一群愤怒的人群,指着王爷马车离去的背影说道:“大家别怪小弟,是那小子抢走的。有仇报仇有怨报怨,诸位客官可以记住那小子模样找他算账。”
说完了背过身来偷笑,有来而无往非礼也,叫你今天坑老子,老子也坑你一回。
杨怀仁乐完了开始闭着眼睛念咒,求神拜佛希望愤怒的客人里能有三五个见义勇为的好汉,能在他回王府的半道上把赵頵这小子给非礼了。
第六十八章:无敌的榜样()
八月里天,秋老虎正是厉害的时候,这种燥热让人全身不舒服,哟时候脑袋瓜也会受影响。
十几天后就要跟魏老儿比试厨艺,杨怀仁觉得材料得早早准备,鱼得先腌上一批,万一味道不好的话,还有时间补救。
本来好好的午市生意,叫嘉王爷给搅和了,现在来随园的食客们也不比从前,吃惯了好饭食,一个个的嘴也刁了,只有牛肉面没有卤味下酒,似乎已经不能满足他们。
没办法,都是熟客,杨怀仁只好答应每人送一壶随园春才算安抚了他们躁动的情绪。
可是二三百号人呢,一人一壶随园春啊,一壶三百文钱,七八十贯钱算是白搭上了。
杨怀仁生气,想找点什么东西揍一揍出气。
罪魁祸首赵頵是万万打不得的,以后还指望这小子给随园的美食做形象代言人,所以只好打鱼。
反正厨子们也不忙,杨怀仁就领着徒弟羊乐天他们几个在后园的池塘里打鱼。
一帮人围着池塘大眼瞪小眼愣了好一会儿,才想到他们是专业厨子,却并非专业渔民,放眼看去池塘里各色的鱼儿游来游去玩得欢快,可真要抓上来,就不是一件简单的事了。
最大的问题是没有工具,第二大问题是即使有了渔网,这帮人也没会使的。
后来不知谁出的馊主意,把叉肉的铁叉子绑木棍上做成临时的鱼叉,可那些红的白的鱼儿们成了精似的,看到鱼叉,早躲到池塘下面去了。
杨怀仁和羊乐天对着满池子鱼发愁,总不能一条一条往外钓吧,那得钓到啥时候?
二丫今天不知咋了想抓蝴蝶玩,可是她太小了,后宅子里跑得一头汗,半天也没抓住一只,只好到何之韵和莲儿那里撒娇。
韵儿和莲儿闲来无事,决定陪着杨大小姐折腾。
莲儿如今是杨府的大管家,却还是觉得自己的身份去后宅不太好,韵儿知道她的心结,所以几个人就到随园的后园里来扑蝶。
二丫才十岁,还是小孩儿脾气,对啥游戏都三分钟热度,比如扑蝶。
扑不着的时候发脾气,可现在有韵儿和莲儿两位姐姐帮忙,不大会工夫就扑了不少,她却没什么兴趣了。
看见哥哥和他的徒弟们围着鱼池子发呆,不知道他们在玩什么游戏,她也凑过来看。
看了一会儿,二丫就觉得哥哥好笨,不就是捞鱼嘛,多么简单的事情。
她伸手从口袋里抓了一块吃剩下一小半的汉堡包,把烤炊饼揉碎了往池塘里扔。
转眼的工夫鱼儿们便从池底游了过来抢食,一堆一堆的,场面十分好看。
二丫拾起扑蝶用的扑网一下子冲着鱼儿最多的地方罩下去,再收回来,麻布网里就多了一条大红的锦鲤在扑腾。
杨怀仁抬头看见二丫那么容易就抓到了,才意识到抓鱼不一定非要渔网去网或者用鱼叉去叉,鱼是可以捞的。
他开始拍脑门,怪自己太笨了,但是守着这几个小徒弟们,他这个当师父的怎么好承认自己笨呢?
杨怀仁清了清嗓子,指着抱着一条大鲤鱼的笑嘻嘻的二丫,做出一副老师父的样子开始教训他的徒儿们。
“你看你们一个个笨的,知道狗熊是咋死的不?笨死你们算了!看我家二丫多能干,轻轻松松就抓到一条,还是我们老杨家的闺女聪明。”
几个徒弟们心里腹诽师父也不过是刚刚看到二丫捞鱼,才想起来有这个简单的办法,可又不敢说出来惹师父生气,只好低着头撇着嘴不服气。
羊乐天那是大师兄,师弟们不敢说的话,自然由他来说。大声说当然是不敢的,只好斜眼瞅着师父嘀咕。
“刚才师父不是也和我们一起发愁没想到办法嘛,怎么只说我们笨啊……”
靠!杨怀仁心道,我当师父高大威猛,聪明绝顶的光辉形象全让你小子给我揭了,看我不揍你。
找了半天也没找到趁手的家伙扔他,杨怀仁现在才明白后世的老师们为什么那么喜欢拿粉笔头丢学生了。
想到后世他的一位喜欢丢粉笔头的老师,杨怀仁又想到这位老师的另一件事,或许学那位老师的做法就可以给他解围。
他那位老师姓胡,同事们喊他老胡,自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