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上的大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舌尖上的大宋- 第22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他们都穿的边军的军服,虽然没有禁军的军服那么好看,也许没有禁军看上去那么英姿飒爽,可是那种威武冷峻的气质,却是不曾真正参加过实战的禁军所不具备的。

    东京城的百姓对于这样的军人是没怎么见过的,一时间街头巷尾对路过的这支队伍议论纷纷,猜测城里可能要发生什么大事。

    濮王府位于内城东北的马行街上,大门朝西,整个院落大约占地五六十亩。

    听起来濮王府的规模是比不了南阳郡王府和嘉王府的规模的,但是它的地利位置却比前边提到的两个王府要好了许多。

    濮王府的门外就是宽阔而繁华的马行街,周边多是些商铺楼宇,在寸土寸金的马行街上,有这么大的一个府邸,也可以看出濮王府的尊贵。

    要是单独拿地价来计算,面积并不是东京城里诸王府中不是最大的濮王府,却是价值最高的。

    濮王府的大门也是气派的很,一对两人高的汉白玉大理石的团头石狮子分居左右,门楼的地平面修的也是高出门外的地面三尺多高,门楣上一面巨大的匾额,红底金字写着三个大字——濮王府。

    濮王赵宗晖也享有开府的待遇,所以府内有自己的侍卫,门前便一左一右各站了六名王府侍卫,他们手持一丈长的钺戟,身上整齐的甲片在阳光里反射着耀眼的银光。

    侍卫们本来享受着路过王府门口的百姓们羡慕的目光,可突然之间,从南边来了数百全副披挂的兵丁,转眼之间就围住了王府门口。

    王府侍卫大惊,看这一批人马的样子不像是禁军的装束,也不像是五城兵马司和殿前侍卫营的装束,一时猜不出是谁敢胆大包天堵住了濮王府。

    杨怀仁策马“哒哒哒”地缓缓行至王府门前,立即有一个王府侍卫站了出来,手里钺戟一横,指着杨怀仁骂道:

    “哪里来的不长眼的厮货?光天化日之下竟然胆大包天堵在王府门口,你可知道这是什么地方?!”

    杨怀仁面色冷峻,也不答他话,骑在马上望着王府内,说道,“让赵宗晖马上出来见我!”

    王府侍卫听了这话,心道今天可算开了眼了,如何也想不到这世上还有如此大言不惭之人。

    他虽然不认识杨怀仁是谁,可也知道在这世上,除了官家和太皇太后好像还没有能让自家王爷出门来迎接的人。

    “大胆!我家王爷的名讳也是你能叫的?”

    杨怀仁还不看他,冷冷地又说了一遍,“让赵宗晖马上出来见我!”

    王府侍卫见这些人来者不善,心中却也没把这帮人放在眼里,接着骂道,“老子劝你哪里来的滚回哪里去,别等着我喊了兄弟们出来,到时候让你好看!赶紧滚蛋!”

    杨怀仁扭头看了一眼身旁的小七,说道,“哪里来的看门狗乱吠,给我掌嘴!”

    话音刚落,小七像灵猴一般从马上飞了起来,连身形都没看清楚,便听见“啪啪”两声脆响,那个说话的王府侍卫脸上已经被打了两个耳光。

    王府侍卫没想到来人还真的敢打他,而且不仅打了他,他连打他的人是谁都没看清楚。

    濮王府门外从来没有这么热闹过,二百多命全副披挂的士兵手持长枪短刀围住了门口,引的周围不少过路的行人和做买卖的店家都赶过来观看这场难得一见的热闹。

    当着这么多人面前挨了打,王府的侍卫脸上挂不住了。他捂着脸后退了几步,嘴里还大叫着,“好,你小子给老子等着,今天我倒要看看你是怎么个死法!”

    他转身往王府里奔去,看样子是回去禀报或者喊人去了,而剩下的十来个侍卫生怕这帮兵丁们冲突了王府,急忙并成了一排,挡在王府门前。

    他们也没见识过这样的场面,手里钺戟冲着门外来人的方向,虽然他们也是出身禁军,可是并未参加过真正的战斗,眼见来人气势汹汹似乎并不畏惧濮王府的名头,他们心中也是有些打鼓。

    只过了半盏茶的工夫,从王府里奔出来近百名王府侍卫,一样的甲胄鲜明,手持丈长的钺戟。

    那名被打了的王府侍卫脸上似乎有些得意,走出门来便指着杨怀仁对另一个像是侍卫队长模样的汉子说道,“王都头,就是这个小子带人堵了王府门口,还大言不惭说要见王爷,却是完全没把咱家王爷当回事,出言极其轻蔑。”

    那个王都头听罢点了点头,再看向杨怀仁,却是眉头紧蹙。

    他是认得杨怀仁的,去年归雁楼杨怀仁和魏财比试鮓的时候,他曾经跟着他家小王爷去归雁楼观看过。

    杨怀仁是个什么人,像他这样的人还是比较清楚的,比如官家就比较喜欢这个人,而且这人和嘉王赵頵的关系好似也不一般。

    作为一个军人,对于杨怀仁身上在最近发生的事情,他就更清楚不过了。

    杨怀仁在环州,设计以三千边军击溃西夏猛将野利图里的两万静塞军精锐,斩敌六千余,俘获一万的消息,这几天早就传遍了东京城的大街小巷。

    老百姓听了这样的消息欢呼雀跃,而当兵的对他这种富有传奇色彩的一场对外战争的大胜,却是另一种感觉,是充满了敬仰和崇拜的。

    如今不知为何,听说这个杨怀仁刚刚回到京城,怎么他忽然带兵围了濮王府大门,这又是什么意思?

    再看他带来的二百名军士,王都头一看他们的军服和武器便猜出了这些人都是些边军,猜想这些人一定就是杨怀仁从环州通远军带回来准备接受官家亲自嘉奖的将士。

    这下他就更搞不懂了,杨怀仁和濮王爷又有什么恩怨,竟然能让他不顾身份和法度,全副披挂的要和濮王爷交恶?

    王都头毕竟在禁军里呆过十几年,为人处世没有刚才那个守门的侍卫那般狂傲,他猜出了这里边可能是有什么误会,于是走上前来,抱拳给杨怀仁施了一礼。

    “不知通远郡公爷为何要围了濮王府门口?”

第503章:你是要造反吗?() 
杨怀仁骑在马上,只是轻轻点了下头算是见过了,接着对王都头说道,“你回去喊赵宗晖出来见我。”

    王都头大愕,心道这是碰上不讲理的了。

    要是按照官职来说,面前的杨怀仁是新任的永兴军路节度使,而赵宗晖是镇南节度使,听起来两个人都是节度使,可这官也是个假职,是名义上的,实际上作不得数的。

    而从爵位上来说,杨怀仁就没法跟赵宗晖比了。

    杨怀仁虽然是官家刚刚赐封的通远郡公,可赵宗晖可是嗣濮王,兼领宗正寺卿,检校司徒,无论爵位还是勋位都最少比杨怀仁高尚好几等。

    说句不好听的,北宋末年爵位很多,老百姓听个什么名头心里觉得怪吓人的,实际上什么侯爷公爷在朝堂上多了去了,那些朝廷上站在前排的人里边,谁还没个爵位啊?

    可到王爷这一级别的人就没多少了,郡王里还算又几个不是赵氏皇族里的外姓人,可亲王这种之高无上的王爵的,就官家的亲叔叔和亲兄弟那么几个,而赵宗晖的嗣王爵比较特殊,笼共就这么一位。

    要论起这些来,杨怀仁是无论如何也不够格这么猖狂的在濮王府闹事的,就算比较在朝廷里的根基,那杨怀仁就更不是个儿了。

    王都头算计了很多,可这些都没有用。杨怀仁还就是实打实的站在他面前,口气也没有半点畏惧的意思,就是冷冷地直接喊赵宗晖的名讳让他出来见他,好似他杨怀仁才是地位高高在上的当权者一样。

    跟着杨怀仁来的那些边军的将士,听着身边围着看热闹的老百姓们的议论,也明白这是谁家的门口了。

    濮王是谁,天下没有人不知道,那是当今圣上的亲堂叔祖,那地位可不是能让他们这帮人围在家门前闹事的。

    可他们见杨怀仁骑在马上昂首挺想毫无惧色的样子,反而也跟着没有任何顾虑了。

    在他们心里,大宋缺少的就是这种不畏强权的人,虽然杨怀仁不会武功,不能带兵打仗,可他们就是觉得这个年轻的郡公爷就是值得他们誓死追随的人。

    王都头原本是看不上边军的,认为他们军纪涣散,军容邋遢。可今日见到这些通远军的将士们,他看到了的是他们脸上有一种说不出来的决绝和冷峻,眼神里则是一种他从未见过的坚毅和杀气。

    好似他们不是血肉之躯,而是一副机器,只等着长官下达了军令,他们不管前方是什么敌人,都要坚决地扫平一切障碍冲杀过去一般。

    王都头忽然心中一紧,头皮感觉发麻,这要是不能制止,说不定就是一场大事要发生。

    他转变了口气,略显恭敬的又说道,“若是通远郡公要找我家王爷有事商议,不如请杨郡公让这些兵士们回去,末将这就回府去禀报王爷,请郡公爷先入府等待片刻如何?”

    杨怀仁还是面无表情,心里平静的像一潭湖水。他眼神淡然,没有理会王都头提出来的建议,“这里没有你说话的份,不如赶紧去喊赵宗晖出来见我,告诉他,若是他不出来见我,后果自负。”

    这话太狂了!王都头也有些听不过去了,可人家地位摆在那里,现在又是风头正胜之时,他一个王府侍卫都虞候还没有资格让人家听自己的建议。

    王都头思量了片刻,叹了口气,嘱咐属下的王府侍卫们不要轻举妄动,说完赶紧回府去禀告王爷。

    一直守在杨怀仁左右两侧的黑牛哥哥和天霸弟弟,也觉察出了杨怀仁今天有点不太对劲。

    他们二人从外表上看,都是傻大憨粗的粗汉样子,可人不能貌相,外边憨厚粗壮,不代表就不如别人聪明,相反的,他们还都是心思机敏之辈。

    天霸弟弟知道仁哥儿因为赵宗晖的孙子赵士暅在杨府危机之时,假意说赵宗晖在朝堂上为杨怀仁求情为条件,实际上他根本就从来没这么想过,目的就是巧取豪夺杨家的产业。

    不仅这样,赵士暅为了达到目的,竟然指使王府的一个管事赵奎,领了四五十个市井里的泼皮无赖围堵杨府,大声叫骂,以及诅咒杨怀仁和杨府上下众人。

    更可恨的是,赵士暅似乎对何之韵有些歪心思,在外边和他那些狐朋狗友们吹嘘,将来杨怀仁叫西夏人宰了,杨府破败了之后,他便要接手何之韵这位美人儿。

    这样的话在京城的纨绔圈子里疯传,让杨怀仁和何之韵的声誉极大的受损。

    作为一个男人,诅咒自己这种事或许还可以忍,可对自己的女人出言调戏,还在外边损毁她的清誉,那就是不能原谅了。

    天霸弟弟以前也许还不懂那种感受,可如今他也有了心上人了,要是换做了赫斯缇雅被别的好色之徒在外边胡乱编排,陈天霸想想也不能忍。

    黑牛哥哥自然也想到了这一点,从杨怀仁送走了杨母等人回庄子上,又召集人马开始,他就想到了杨怀仁是要找濮王府讨回公道了。

    可他没想到的是,杨怀仁和以前找人报仇出气的情况还不同,这次杨怀仁闹出来的动静太大了,这样的事情恐怕很快就会传遍全城,宫中也不会不知道。

    而他的目的似乎不仅仅是找赵士暅报仇这么简单,似乎他的报仇之心太重了,也太猛烈了,行事也太过不留后路,这跟杨怀仁以前思定而后动的性格似乎有些不符。

    黑牛哥哥有点看不懂,不过他是最坚定的站在杨怀仁身边的那个人,自己的兄弟今天就算要跟濮王拼命,他也会一直站在他的身边,哪怕一起死也绝不分开。

    杨怀仁坐在马上依旧纹丝不动,像一尊石佛一般宁静。

    濮王府里走出来一个身穿华服的中年男子,他面带愠色,眼神里却是一种严厉之色。

    此人正是赵宗晖唯一的一个儿子赵仲璲,他走出门来,见这样的局面,心中的怒气更重了。

    他背着手站定,仰头口气不善的说道,“姓杨的,你这是什么意思?竟敢带着数百全副衣甲之士在东京城里横行,还敢包围濮王府正门,这是要造反吗?”

第504章:你要做主了吗?() 
赵仲璲作为赵宗晖唯一的儿子,将来的嗣濮王,说话分量感十足。他说的这几句话,听起来很简单,可是里边的意味可就非常厉害了。

    他没有像刚才那个守门的王府侍卫一样先大骂杨怀仁胆大包天围堵濮王府,而是先说他纵兵在东京城里横行,就是先安了一条天大的罪名在杨怀仁头上。

    东京城周边屯驻着二十多近三十万的禁军,这些禁军的作用就是卫戍京畿。可历朝历代的当权者,绝没有一个人因为在京城周边屯驻几十万禁军就安枕无忧。

    因为纷乱之始,不一定是来自外部,很多时候这些禁军,对当权者的安全就是一个最大的威胁。

    所以禁军人数虽众,却往往被掌握在不同的利益集团手中,比如龙武卫的军官可能出自某位开国的勋戚,而龙骧卫的将军则出身自另一位新崛起的文官集团的家族中。

    就是利用相互制约相互监督的关系,来平衡朝中各方面的势力。

    另一方面,制定了严格的制度,来限制禁军的行动和权力,比如在禁军之中,即便是一卫的将军,如果没有皇帝的虎符为证,是无权调动超过百人的禁军的,擅自调动了,那就如同谋反。

    而东京城内,同样规定了严禁整编制的禁军同时进城,人数限制同样是以百人为限,不管是谁,哪怕是个宰相或者王公,超过这个限制,御史台的谏官们足够以图谋不轨的罪名参你一本了。

    这也是为帝王者非常忌讳的,同样是朝中百官不敢逾矩的一条禁令。

    赵仲璲来到门前看到杨怀仁带了这么多当兵的,便立即想到了用这一条来禁令先给杨怀仁来了个下马威。

    这样一来,赵仲璲就觉得他已经站在道德规矩的制高点了,如果杨怀仁知趣,立即带人散去,或许这件事只不过是报奏到官家那里,对他稍作惩戒。

    如果他不知趣,不肯散去,那么赵仲璲就以意图谋反的罪名将杨怀仁告上朝廷。

    黑牛哥哥意识到了赵仲璲这句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