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上的大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舌尖上的大宋- 第21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林冲捂着肚子,痛得他脸色苍白,“杨妈妈,万事都有办法解决,何必想不开呢?就算朝廷真下了旨意要捉拿仁哥儿,可保不定他们就抓不到他呢?”

    杨母泪如雨下,瘫坐在地上,“哪里还有机会?吾儿又如何逃得过官府的追捕?”

    林冲接着说道,“仁哥儿吉人天相,一定会化险为夷的。”

    话刚说完,传来一阵急促的马蹄声,殿前司的侍卫见马上之人的装扮,立即分拨开人群,给他让出了一条道路。

    等他策马直跑进宫里,林冲心中大喜,扶起了杨母兴奋地说道,“杨妈妈可看到方才跑过去的一骑?那便是边军传递加急军报的信使。”

    杨母听了大惊道,“难不成环州已经失守了?那吾儿……”

    林冲忙解释道,“看样子不像!若是环州失陷,送军报的一定是庆州的驿使,面容上看也应该是惶惶不安,面带惨色。

    可刚才快马跑过去的那个人,看打扮是个边军,背上背着八百里加急的红色小旗,脸色上虽然看上去疲惫不堪,却是略微带着些兴奋之色。”

    “你的意思是……”

    “对,他快马加鞭送到京城来的,一定是一条好消息,可能……或许西夏人已经撤退了?”

    “撤退?”

    杨母半信半疑,半信是因为她正希望结果是这样,只要西夏人退兵而去,杨怀仁就多了半分希望活下去。

    而半疑则是因为无缘无故的,夏军为什么要撤退呢?

    林冲只凭借自己军中的经验,猜出了这位送信的斥候送来东京城的并不是一条坏消息,可具体是什么好消息,他也猜不透,只好先安抚下杨母的情绪,不让她再寻短见。

    “杨妈妈稍安勿躁,等宫里传出来什么新的消息,再做打算不迟。”

    杨母点点头,痴痴地望着宫门的方向,不知道接下来,将会发生什么事……

    等了好一会儿,忽然从玄德门里跑出来一个小黄门,气喘吁吁地跑到被殿前侍卫阻挡驱赶的人群面前,眼睛扫了一圈,便看见了身穿诰命仪服的杨母。

    “官家有旨,命通远郡公杨怀仁之母,三品诰命夫人杨刘氏进宫觐见。”

    “通远郡公?杨怀仁?进宫觐见?”

    杨母一时没转过弯来,心道我家仁儿何时成了通远郡公了?官家要召我觐见,又是为何?

    还是林冲楞了一下,突然反应了过来,杨怀仁的名头改了,而且是爵位升了一级,他立即猜到了刚才那个边军的斥候,带来了是什么消息。

    环州一定取得了大胜!而且这场胜利一定不小,而且肯定是跟杨怀仁有莫大的关系。

    宫里不管是官家还是太皇太后,一定是听了这个绝好的消息,心情大好,才大喜之下立刻赐封了杨怀仁新的爵位。

    林冲琢磨明白了其中奥妙,便小声在杨母耳边说了出来,杨母听后大喜,忙起身跟着小黄门进宫。

    杨母进宫,无非是受到太皇太后的一番安抚。刚才要抓了杨怀仁交给西夏人换取夏军退兵也是她,现在情势大逆转,高太后立即又再拉拢杨家,可见这人心机之深。

    按说被进爵这种事,是要在大朝会上官家亲自赐封,以彰显皇恩浩荡的,可环州的大捷实在是让赵煦欢欣不已,这才没有按规矩,直接便下了圣旨。

    杨怀仁也立即从从三品的环县侯直接连升三级,成了正二品的通远郡公,同时还有了个正二品的职事,永兴军路节度使。

    节度使在宋朝已经是虚职,也是不用赴任只需遥领的职事,但名义上来说,他还是一路的最高军政长官。

    远在环州的杨怀仁,并不知道东京城里发生的这一切,若是知道杨母刚刚化险为夷,即便被加官进爵,恐怕也开心不起来了。

    现在的他,正在忙着给身负重伤的柯小川准备几道药膳,好让小川弟弟的伤势赶紧好起来。

    当日黑牛哥哥把柯小川从战场上带回来的时候,两人那副样子差点把杨怀仁给吓死。

    柯小川被绑在马背上,被颠簸地嘴里咕嘟咕嘟吐着鲜血,那时他整个人看上去,真的像是不太行了,呼吸极其微弱,全身因为失血过多而惨白如雪,模样甚是吓人。

    黑牛哥哥一路跟着马儿跑回来,整个后背也没法看了,血肉翻卷,就这么淌血淌了一路。

    不过好在他只不过是皮肉伤,并未伤及筋骨和内脏,一进城,便到处嘶吼着寻玄参。

    玄郎中知道柯小川身受重伤眼看就快奄奄一息之后立即疯了,要是他不能让柯小川起死回生,柯小巧估计会恨他一辈子。

    一帮人抢着把柯小川从马背上抬下来的时候,他已经出现了暂时性的休克,玄参查看过了伤势,从黑牛哥哥口里问明了他怎么受的伤,便立即开了一服救命的方子,熬药的时候又给他外敷了许多创药。

    药煎好了,可一帮人怎么喂都没法让柯小川把药汤吞下去,玄参情急之下,只要嘴对嘴才勉强给柯小川喂了几口药下去,勉强吊住了他的性命。

    可这样也不是办法,他苦思冥想了半天,才想出另一个法子,命人寻了一个洗澡用的大水桶来。

    水桶里装满了热水,玄参便让几个兄弟扶着柯小川把他放到了大木桶里。

    然后玄参调制了好多药物,也一股脑儿投到大木桶里去,然后就是不断的添热水,不断的添药,就这么忙活了两天两夜,总算让柯小川化险为夷,慢慢转醒了过来。

第496章:黄芪人参鸡汤() 
人醒过来了,所有人都长舒了一口气。柯小巧最是欣慰,这些天她衣不解带在弟弟身边照顾着他,不知流了多少眼泪,恐怕他再也醒不过来。

    杨怀仁听了玄参的医嘱,在柯小川昏迷不醒的日子里也没法给他正常喂饭,只能熬了一些米粥勉强维持他的生理机能。

    如今他醒过来了,那就是可以正常进食了,杨怀仁便在自己脑袋里扒拉前世学过的一些药膳,看看那一种在眼下的条件下材料齐全,又能帮助阳虚体弱的柯小川尽快恢复体力。

    按照玄参的诊断,柯小川属于受到外伤而导致的缺血体虚,杨怀仁便由此入手,想出了一道比较常见的药膳菜谱,黄芪人参鸡汤。

    这道药膳所用的材料在环州相对比较好找,百姓家自家养的土鸡是现成的,几种主要所用的中草药,黄芪,当归,枸杞,药房里都有。

    人参原来找不到很大个的上等人参,好在杨怀仁在和玄参商量着找人参的时候,玄参说柯小川现在的情况还不适合用上好的人参大补,因为他虚不受补,用少量参须起到固本培元的作用就可以了。

    宰杀之后的土鸡去毛去内脏,洗净了剁成大块,先在煮沸的清水锅里汆水去血和其他沫渍,等汆煮的鸡肉块不再出现油沫之后,捞出来放到冷水中待用。

    找一个大砂煲,其中加满清水,以加入鸡肉块后的砂煲中汤不溢出为准,加入切成片的老姜后把水煮热,然后往砂煲中点一些白酒,点一些醋。

    有些人认为煲汤味道越是纯净越好,切忌加白酒和醋这样的调味品。

    实际上煲汤和煲药膳的不同在于,药膳的目的是让食物起到药物的作用,或者说把药物融合到食物中,更利于人们食用和消化。

    所以少许的白酒和醋,就能促进药物的成分和食物的精华融合在一起,味道上影响其实很小,但却能让人对药物的吸收更好一些。

    之后加入汆煮后的鸡块,然后大火把汤煮开。在煮沸的水中下入当归,黄芪和参须等其他几味中草药。

    这其中,黄芪和人参补中益气,当归补血活血,这三味是主药,另外加入少许的麦冬、地黄、陈皮、地骨皮等中药,起到滋阴、散瘀、清热以及补肝肾等脏器的作用。

    加入了药物之后的鸡汤先大火猛煮一小会,等药物均匀分布在砂煲内之后,在改文火慢炖约小半个时辰。

    慢炖之后的鸡汤会把药物的精华都吸收在汤汁中,但是汤中的药物残渣却非常影响鸡汤的食用。

    所以此时换另一个先预热过的砂煲,把肌肉块捞出来转移到新的砂煲中,然后用白绢过滤汤汁到新的砂煲中,剩下的调味料和药渣都可以舍弃了。

    新砂煲中这时应该有差不多半个砂煲的汤汁,此时依旧文火慢慢煮,加入几颗大枣,一小把枸杞子,再煮个小半个时辰,以半砂煲的汤汁再收缩一半为准。

    最后只需要加入少许盐调味即可出锅了。大砂煲实在是太大,即便四分之一砂煲的鸡汤依然非常多。

    杨怀仁也是早有打算的,这么一大份药膳一个病人也吃不了,所以他把鸡汤和鸡块都分成了两份,一份送去给柯小川,一份给同样失血不少的黑牛哥哥。

    人在生病或者受伤的时候,总是很难有胃口的,不过杨怀仁的厨艺解决了这个难题。

    柯小川闻到鸡汤的味道,似乎比刚刚醒来的时候精神了许多,柯小巧谢过了杨怀仁,这才给弟弟喂饭。

    淡黄色却相对比较清澈的鸡汤不仅闻上去惹人食欲,喝起来更是醇厚香甜。

    柯小巧一勺一勺地喂柯小川喝完了鸡汤,才又仔细的把肌肉块上的鸡肉用手撕成小块,然后扮着稠一点的稀饭,喂他吃了个干净。

    黑牛哥哥一直看着,也没喝了他那一份,等着柯小川吃完,便问他够不够,不够他这里还有一份。

    柯小川躺在床上,微微欠起身来,脸上露出了笑脸说道,“哥哥快吃吧,我已经吃饱了。”

    说着他还打了个饱嗝,“仁哥儿做的鸡汤实在是人间的美味,即使加了不少药材,可还是香甜如饴。”

    黑牛哥哥憨憨地笑了笑,这才吃他那一份。

    天霸弟弟在一边看得直流口水,喉咙已经干咽了好几回。

    杨怀仁看着就想笑,于是在他背上使劲拍了一把说道,“就知道你看见好吃的就走不动道,你去厨房里看看,我其实还顺便做了好几份煲鸡汤,不过是没加药材的,就是专门给你做的,可别说哥哥偏心,没做你那一份。”

    天霸弟弟听了眼睛都亮了,脸上却是一副不好意思的怪样子,他拍着自己脑袋笑道,“哥哥说的哪里的话,洒家怎么会怪哥哥偏心呢?哥哥向来都是有啥好吃的都记得小弟的,哈哈……”

    话一说完,没等杨怀仁答话,他便迈着大步子跑出了好几丈远,众人笑着叹气的工夫,估计这小子早吃上了。

    柯小川生命无虞,可毕竟是受了重伤,特别是内脏受到了些损害,玄参说幸亏不算太重,不过也需要几个月的调养,才能恢复到原来的强健体魄。

    夏军是打退了,可通远城内长时间内都无法恢复往日的平静,向西的商路暂时也停了下来。

    将士们因为打了胜仗而感到非常鼓舞,可同时也为逝去的几百名将士感到惋惜。

    日落时分,杨怀仁独自走上城头,望着城外日暮下的战场,一时说不出话来。

    记不起哪位哲人曾经说过,战争,永远没有胜利者。

    杨怀仁这一刻渐渐理解了这句话。

    春天终于来了,城外的土地上,渐渐冒出了些绒绒地嫩绿。偶尔有一小片淡黄色,仿佛刚刚才盛开的小黄花。

    小黄花的不远处,是一片新坟,那里边埋葬的,是那几百名战死的边军将士们。

    杨怀仁不知道他们的名字,可脑海里仿佛有着挥散不去的他们的面孔,他只愿意,那些坟冢里埋葬的不只是逝去的生命,还有无尽的仇恨……

第497章:圣旨到() 
世界和平,终究是一个不知道何时才能真正实现的美梦,起码杨怀仁知道,一千年以后,世界和平还只是许多人挂在嘴上的美梦而已。

    城外的小黄花迎着春风开得越来越旺盛的时候,圣旨到了,杨怀仁和通远县军政官员们像模像样地跪了一片。

    传旨的内侍还是老样子,把圣旨唱得比说的要好听的多,只可惜杨怀仁大多数是没听懂的。

    等到童贯在他背后提醒他领旨的时候,杨怀仁才朝着东方拜了三拜,口里念叨着“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臣领旨谢恩”。

    可杨怀仁心里想的却是,千年的王八万年的龟,当皇帝的是不是没学过这个至理名言,怎么都喜欢别人喊自己万岁,当个龟不知道有什么好的。

    给传旨的小内侍打赏的是童贯,这一次童贯似乎很大方,掏了一块拳头那么大的银块塞给了小内侍。

    小内侍说着客套话,一开始没敢接,又给推了回来。童贯挤眉弄眼地又塞了过去,小内侍才感恩戴德的接了过来,眼睛都不看一眼,只上手掂量了一下,便堆着笑塞进了自己怀里。

    杨怀仁不服气了,这官家的旨意虽然是给大家的,可主要还是给我的,怎么打赏传旨的小内侍这种事,让童贯给抢了先?这小子平时没这么敞亮啊?

    哥们这么趁钱,还用你替我打赏?我我我……我今天没带钱,就让你相信自己装一回暴发户好了。

    童贯是个灵巧人,早看出了包括杨怀仁在内,还有一些识字不多的武官根本没听明白这道圣旨说的什么意思,等打发走了小内侍,这才赶紧给众人又翻译了一遍。

    杨怀仁这下懂了,他这是被加官进爵了。通远郡公的爵位,他十分喜欢,反正是比环县侯听起来好听了不少。

    而永兴军路节度使的名头,就比较吓人了,之前通远县的官员给他面子只是看他的侯爷身份,如今可是实打实的永兴军路的最高长官了。

    对于自己的顶头上司,恭喜的时候,那就笑得更卖力了,只可惜一个个的用力过猛,笑起来跟哭似的,不知道的还以为杨怀仁欠了他们多少银子似的。

    童贯官升一级,被调回了京城,而杨世虎等将军们,也都各有提拔和赏赐,而通远军所辖的各营将士们,赏赐可谓丰厚,除了原有的按军功该得的赏赐之外,旨意里又额外给所有参与了保卫环州的将士们每人一定数额的金钱赏赐。

    不过杨怀仁听完了所有人的赏赐,还是觉得太不公平了。

    他只不过是动动嘴出了个点子,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