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怀仁察言观色,感觉到耶律迪迪已经非常相信他的话了,于是接着说道,“这道药膳之中,每一味药材都有它特殊的功效。
比如巧克力护心,咖啡养胃,可乐健脾,等等等等。不过这些都是次要的,如果你能找到,自然是好的,若是找不齐全,虽说对疗效有些影响,但是影响也不太大。
咱们最主要的不还是养肝嘛,先把你的怪病治好了才是眼下最重要的,至于活一百岁还是活九十岁,差个十年八年的不要那么计较嘛。”
耶律迪迪觉得杨怀仁说的有理,可是心中那个长命百岁梦想的火种一旦被点燃,就再也不可能熄灭了,他一定会想尽一切办法逼迫女人真给他弄到电视鸡啊,巧克力啊什么的,一定会追求最完美的药膳配方。
耶律迪傲指着药膳方子上最后一句,板着脸对杨怀仁质问道,“这最后一条,你写的药引是怎么回事?”
杨怀仁毫无惧色,淡淡的解释道,“用药需要药引,事半功倍,若是无引,则事倍功半。食用药膳也是同样的道理。
耶律迪傲,你能活在这世上,也是先有父精母血,才有了你的生命,你父亲辽使阁下如今身患怪病,精虚体弱,正是需要你的时候,怎么,你不愿意吗?”
“我……”
耶律迪傲面对杨怀仁的口气逼人的反问,还有父亲看过来的灼灼目光,竟一时语塞,不知怎么回答了。
他稍犹豫了一下,见父亲面露忧容,这才气短,恭敬地对他爹说道,“孩儿愿意用我的鲜血给父亲做药引。”
“哈哈,这才是孝顺儿子嘛”,杨怀仁大笑起来,对耶律迪傲赞道,“不过耶律公子也不用担心,这道药膳,你一样可以食用,保你百病不侵,长命百岁!”
第410章:神仙药方(下)()
杨怀仁临走的时候,对耶律迪迪千叮万嘱,这道人参鸡汤的方子千万不能传给别人了,还装作敬畏神明似的指了指头上,那意思好像是说这方子是来自天上的,正所谓天机不可泄露,不然会遭天谴。
耶律迪迪心中纳闷,既然你害怕泄露了天机会遭天谴,那你还不是为了五万贯钱就把这天机给泄露了?
他打趣似的那么一问,杨怀仁笑嘻嘻的答道,“要是没有钱,活着就是受罪,那还有什么意思?比起长命百岁来,我还是比较喜欢钱,有了钱之后,我还是先把这几十年命好好享受了才是真的。”
说罢便起身告辞离去。看着杨怀仁离去的背影,耶律迪迪笑着摇了摇头,自言自语道,“大宋就是这样贪图享受的人太多了,才会这么羸弱,不过也好,你这样的人越多,我们大辽将来统一天下就越是容易。”
对于杨怀仁的嘱咐,耶律迪迪自然也不会听,送走了杨怀仁,他第一步就是写了一封信送回大辽朝廷,把得到的“神仙药方”献给了辽帝耶律洪基,当做祝贺他六十大寿的礼物。
他这么做的目的也很明显,一是依靠他这位辽帝堂兄的力量去从女真人那里得到珍贵的药材帮自家治病,二是获得辽帝耶律洪基心中的地位极大的提升。
耶律洪基进入花甲之年,人到了这种年纪,会越来越担心自己寿命的问题,纵观历史,不论是中原的还是草原的,不论是皇帝还是可汗,但凡有点权力的,都渴望长生不老。
耶律洪基得了族中堂弟耶律迪迪的这副药膳方子,龙颜大悦,自然当做宝贝一样,立即便下令命太白山一代的女真人进贡大量人参、电视鸡、巧克力、咖啡、可乐和雪碧等物。
耶律洪基的圣旨到了女真人手里,可难住了女真人。往年给契丹人年年进贡太白山人参,已经让他们不堪重负,如今辽帝竟然下旨让他们进贡一些他们都不知道是什么东西的贡品,他们想破了脑袋也没想出电视鸡是什么鸡,巧克力又是什么玩意,自然无计可施。
可辽帝下的是圣旨,他们若是在规定期限内拿不出这些贡品来,那就是抗旨,抗旨的后果是怎么样的,女真人是清楚不过的。
这可难坏了当时刚刚接任女真人部族大首领不久的完颜颇剌淑,他立即召集了女真各部落首领商议此事。
部落首领们争论不休,可争来争去,也没想出个办法来,更没弄明白辽帝耶律洪基要他们进贡的到底是什么东西。
上一任女真部落大首领完颜劾里愕拇巫油暄瞻⒐谴蛱岢隽艘桓鲂碌墓鄣悖Я酥谌耍衔珊榛廖拊ふ椎耐蝗灰桥嫒私币恍┦郎细静淮嬖诘亩鳎芸赡苁瞧醯と朔⑾至怂桥嫒俗急附ü氖虑椤�
耶律洪基这一道圣旨,表面上是要贡品,实际上不如说是一种试探,试探女真人对契丹人的忠诚度。女真人不论能不能拿出耶律洪基索要的这些贡品,最终结果都是耶律洪基会找借口打压女真人。
完颜阿骨打的观点一提出来,就得到了大多数女真部落首领的认可。在女真人之中,有一种自然形成的相对原始的认知,那就是尊敬强者。
完颜阿骨打而是五六岁的年纪,天生神力,样貌威武不凡,公认是女真人中的第一勇士,不过按照部族规矩,他的父亲完颜劾里闳ナ篮蟮谝凰澄患坛姓呤撬氖甯竿暄掌呢菔纾琶挥谐晌嫒说牟柯浯笫琢臁�
不过在女真人心中,特别是年轻一代人心中,完颜阿骨打才是最值得崇拜和追随的领袖,他说的话,在族人心中也最有份量。
他提出来这个观点之后,认为女真人的建国步伐应该加快了,不过此时还不能盲目地就跟契丹人翻脸,面对这次耶律洪基索要贡品,他们只能先尽力应对,聚集族中有经验的猎人,去太白上上寻找能应付的山珍先进贡给辽帝,而后再从长计议。
他们当然不可能找到电视鸡和巧克力等东西了,只好寻了一种比较罕见的山鸡,还有些深山里十分难见到的山蘑或者树茸来充数。
结果就是他们凑足了耶律洪基索要的贡品,进献给了辽帝。耶律洪基收到这些东西的时候,自然也是不曾见过这些稀罕玩意的,便当了真。
不过面对着一堆花花绿绿的各色蘑菇,耶律洪基也生气,他气女真人一直就有这么好的东西,连神仙都稀罕的药材,以前竟然从来不进贡给他,真是其心可诛。
为了能长期食用这道药膳,他便下令以后每年都让女真人想大辽朝廷进献这些东西。
女真人也由此开始,年复一年感受到了契丹人带来的压迫感,同时也加速了建立金国和反对辽国的过程,当然,这些都是后话。
杨怀仁拿着聚园的房契和两箱子金银回到家中,立即就吩咐人去对面接手了聚园,莲儿也建议把聚园的牌子拿掉,另换一块随园的牌匾。
杨怀仁却没有同意,他想了想,决定保留聚园这块招牌,在他的计划里,多一间酒楼虽然在是意外之喜,但是多一块招牌,可以让他的产业发展更加细化区分。
比如眼前面临的问题,就是蔬菜大棚里的蔬菜,很快就可以上市了,而随园这家酒楼实在是空间太小,限制了它的发展。
虽然他现在还没有自己开一家连锁饭馆的计划,但是想提供更多的菜式,还是需要一家空间足够大的酒楼来承担,聚园的营业面积是随园的四倍左右,正符合了他的要求。
在他的意识里,对于随园和聚园的分工,也有了一个雏形,那就是把不同档次的食物,在不同的酒楼提供。
以后随园还是以一个亲民的形象,以主要提供牛肉面汉堡包等大众食品为主,并联合其他十三家加盟酒楼逐步扩大影响力。
而聚园,则改造成一家专门提供高端美食定制的酒楼,专门服务高消费群体。
第411章:牦牛来了!()
拿到了聚园的产权之后,杨怀仁第一步就是贴告示告知广大顾客,聚园现在也是他的产业了,将来聚园和随园在提供的食物上会有所不同,但是不管聚园还是随园,都会有一面金字招牌,那就是怀仁出品。
客人们很自然就会觉得原来的聚园因为在和随园的竞争之中败下阵来,原来的老板不堪经营压力,才把聚园转让给了杨怀仁。
对于这一点,杨怀仁也不用过多的解释什么,既然那普遍的这种说法对于提升他和随园的品牌有帮助,那就让这些流言继续发挥作用。
借着这个势头,原来随园两边卖书和文房四宝的铺子,也被杨怀仁买了过来。
两间铺子原来的主子其实也挺郁闷的,以前的及第楼买卖不行,一天也没几个客人上门,对他们的生意也没有多少影响。
可自从杨怀仁开了随园之后,人家是门庭若市了,可也影响了他们的生意,大家来这里都是来吃饭的,来购买文房四宝的人却少了。
至于箇中原因,可能自恃清高的读书人觉得书店和文房四宝店里应该是恬静高雅的,门前总是排了些三教九流的吃货们,让高雅的事情变得不堪而庸俗。
所以说越是有文化的人就是越是毛病多,两位老板生意日渐冷清,当杨怀仁提出来购买他们的铺子的时候,钱给的又很到位,他们自然也就不会拒绝了。
稍作改造之后,于是随园的店面一下变成了原来的三倍,不过随园门前排队进店吃饭的队伍依旧没有减少。
自从杨怀仁卖了一道药膳的秘方给了辽使之后,他们倒也没有再强迫契丹的牛肉贩子们禁止出售牛肉给随园,既然聚园都送给杨怀仁了,再做这种事就没有了必要。
但是这些契丹人认识到了牛肉对于随园的重要性,在牛肉的价格上又提高了三成。杨怀仁倒还真不在乎涨了这点价格,但是他在乎的是,这种受制于人的感觉,他非常不喜欢。
所以即便这些见钱眼开的胡商自动送货上门,杨怀仁也严词拒绝了,随园的地窖里两头大黄牛拆解的近千斤牛肉可以撑上五六天的,加上穿插着提供几天红汤面,捱到环县牧场的牦牛送到京城是没有问题的。
果然,在杨怀仁给托掌柜送信要他运送牦牛入京的十八天后,第一批一百头牦牛运到了,因为不方便直接进城,所以就把牛群赶到了杨家庄子里。
杨家庄子临时圈起一块荒坡把这群牦牛圈养起来,在官府报备了这批牦牛的来源之后,就可以宰杀了。
除去内卫加急送信的三天,托掌柜把第一批牦牛运送到京城,恰好用了十五天。
对于这次牦牛进京,杨怀仁亲自去迎接了风尘仆仆一路赶牛过来的托掌柜,两人半年未见,当杨怀仁家见到托尼贵沧桑了许多的时候,心中难免感喟,引进牦牛的事情自己只不过是出了点主意,人家托掌柜可是真正付出了太多。
“托掌柜,真是辛苦你了!”
托尼贵虽然和杨怀仁身份上差距很大,但是他听得出杨怀仁这句话并不是跟他客套,而是走了心的一句“辛苦了”,所以心中感动,忙感激地见了礼。
“托掌柜,牧场的事情多亏你的日夜操劳、殚精竭虑,才有了今日的局面,小弟杨怀仁今天必须先敬你一杯。”
说罢杨怀仁把手中的酒一饮而尽,托尼贵同样饮尽了杯中美酒,才惭愧地说道,“侯爷言重了,能为侯爷效劳,是我老托的荣幸。”
杨怀仁接触的胡商还真不少,卖牛羊的,卖香料的,可这么多各国的胡商虽然各有不同,但是他们最大的特点就是做起买卖了都有些奸猾,人家远离乡土来到大宋,就是来赚宋人的钱财的,经商之中油滑一些也是正常。
只有这位托尼贵,跟宋人做生意最是实诚,把那一套胡人与生俱来的油滑手段留给了其他胡商。
一开始他也许是因为报答当初嘉王爷赵頵在他落难之时的无私救助,自从帮杨怀仁做事以来,他兢兢业业不辞劳苦,或许是因为杨怀仁把如此重要的事情交给了他一个胡人,他想报答这种知遇之恩吧。
二人亲切地聊了些家常,托掌柜也把环县建设牧场的事情大致向杨怀仁汇报了一番。
杨怀仁忽然想起一件事,忙问道,“运送这百头牦牛一路进京,路上可否遇到过什么怪事?”
杨怀仁知道前段时间耶律迪傲和杨怀仁进行竞争的时候,为了阻止杨怀仁得到牛肉,他肯定会派人对牦牛的运送做一些破坏的,虽然如今牦牛安全抵达京城,但他还是担心托掌柜这一路上受到了什么伤害。
托掌柜仔细想了想,说道,“说起来这还要感谢侯爷的照顾,侯爷派去环县送信的人,应该是官府的人吧?
他们这次也是一路护送我们来到京城的,走的一直都是官道。一路上经过各州各县,由他们出面,倒是没遇到沿路官府的刁难。”
“那就好。”杨怀仁颔首应道。
“不过嘛,半路上倒还真有件怪事。”
“哦?说来听听。”
托尼贵回忆了一下,接着笑了笑道,“其实也不是什么大事,就是我个人觉得有些怪异罢了。
刚开始运送的那几天,我们赶着牦牛一路往京城赶,总觉得背后好像有人盯着似的。这个还是侯爷派去保护我们进京的那几个兄弟最先发现的。
这几位兄弟本来想跟这些盯梢的人会一会的,但是我担心这些人来者不善,又怕耽误了侯爷要求的运送期限,所以跟他们说运送牦牛进京要紧,所以才没有跟那些暗中盯着我们的人正面交锋。可能是那些人也发现了我们赶牛的人之中有些高手,才没有轻举妄动。
可是过了几天之后,这帮人就不再盯梢了,侯爷的人只说他们又转头向西去了,我也就没有再在意了。”
“恩,你做的不错。这件事你不用计较了,我自然会处理。”
第412章:麻辣牛肉条()
吩咐人安排托掌柜先去沐浴休息,杨怀仁琢磨起那些半路上盯着运送牦牛队伍的契丹人。
这帮契丹人如果是奉了耶律迪迪父子的命令去破坏托掌柜运送牦牛进京的队伍,那么这件是很好理解。
可是他们居然只是盯梢,并没有做出什么激烈的举动,这就让杨怀仁十分好奇了。
古代通讯极其不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