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上的大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舌尖上的大宋- 第12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不管是不是她们亲手杀死了张老虎,结果是她们的仇人已经死了。

    梁二娘本以为大仇得报以后,她应该是十分轻松的,十分开心的,可是她内心里却没有感受到这一点。

    复仇的快意很快就烟消云散了,留在心中的,只有为逝去的青春和生命的感慨。

    她心中清楚,是杨怀仁看在柯小川的面子上,没有让她真的流放千里去服苦役,流放到环县的这个判决,从他环县侯的爵位名头上,就知道这是一种照顾了。

    杨怀仁其实不知道应该对她说什么好,只是虚扶了她一把,同样给她一个温暖的微笑,“人的心很奇怪的,背负仇恨的时候,就很累很累,我以前也认识一位,差点被仇恨逼疯了的女人。

    不过后来她释然了,现在应该活的潇洒快乐。你也是一样的,世上还有很多东西是美好的,值得你拥有的,与其在仇恨中疲惫的活一辈子,不如心怀希望,轻松的走过人生。”

    梁二娘琢磨着杨怀仁的话,脸上也没有表情,躬身行了一礼,一个字也没有说。

    杨怀仁也不知道她能听进去多少,不过起码她的眼神里,没有那种怨恨了。

    柯小川扶起了他姐姐,一齐到杨怀仁面前致谢。陶勇现在最想做的事情就是跟柯小巧父女相认,可他一个粗人,不知道话该怎么说出口,显得有些手足无措。

    杨怀仁悄声对姐弟二人说道:“你们不用担心,环县虽然在西北边陲之地,不过那边我有一个牧场,将来我会给那边的人打个招呼,你和你姨娘去了之后,就去牧场里帮忙养养牛,做做饭,不会让你们受苦的。

    不过小川他要遵守诺言留在我身边,我还有事情需要他帮忙。”

    柯小川虽然对姐姐有些不舍,但是他性格里是个说一不二的人,既然他姐姐有杨怀仁的安排,他也就答应留了下来。

    很多事情,柯小巧是受了梁二娘的影响,才去做的,她心中的仇恨其实要少了很多,对于陶勇,或许并没有那么的怨恨,特别是经历了这多么事情以后。

    杨怀仁也想帮陶勇一把,于是又悄声对柯小巧说道:“你母亲当年和陶勇是真心相爱,也正因此才有了你,很多事情不是像你想的那样的。

    陶勇当年没有为你母亲报仇,是有他的苦衷的,事情走到这一步,命运对你来说是不公平的,同样对他也是不公平的。

    他这些年没有娶妻,一直孤身一人,也说明了香玲儿在他心目中是一个什么样的地位。

    人生在世,亲人是值得我们去珍惜的,血脉这种东西,是永远不会改变的。”

    柯小巧微微瞧了旁边急的一头大汗的陶勇,低头嗫喏,“我懂大人的意思了,其实我心里,并不恨他。”

第273章:跟阎王老子叫板() 
柯小巧说完,轻扯了一下柯小川的衣角,带他去和她的姨娘正式见一下面。

    柯小川昨天还被那个女人演戏冤枉成了杀害张老虎的凶手,本来对她没有什么好印象,可现在又不同了,姐姐并没有犯下杀人罪,而且那个女人确实是他姐姐的亲生姨娘,他也就不再怨恨了。

    站在一旁的陶勇听到柯小巧的这句话,呆了一下,然后鼻子一酸,眼泪流了出来。

    一个平日里给人的印象是个身体粗壮又面相凶恶的汉子,江湖上还有个赤面阎罗的诨号,这一刻竟然就那么哭了,像个小孩子一样哭得那么纯粹。

    杨怀仁也是心怀感慨,陶勇大半辈子都在为了那些贫苦的羊屠户而活着,知道今天才知道他还有个女儿活在世上,难免情不自禁。

    他走过去拍拍陶勇的后背,安慰道:“人之初,性本善。柯家夫妇都是好人啊,不但把柯小巧抚养成人,更给了她一副好心肠。

    当然,柯小巧现在说不恨你,并不代表她立即就能接受你是她亲生父亲的现实,不过这已经是一个不错的开始了,人的心都是肉做的,只要你今后能尽到一个父亲的责任,相信她会逐渐接受你的。

    时间,其实就是仇恨最好的解药。

    以前你放不下的事情有太多,现在不同了。张老虎死了,他的老虎帮也解散了,那些跟着讨生活的乡亲们现在也有了自力更生的能力,不需要你照顾了。”

    杨怀仁用眼神给陶勇示意了一下站在另一边的柯小巧姐弟和梁二娘三人,“喏,那边那两个女人,一个是你女儿,另一个是你小姨子,他们现在才是需要你照顾的。”

    陶勇抹了一把眼泪,重新又有了精气神,“大人说的对,洒家以前觉得这辈子就要在这些俗事里度过了,今天既然知道还有个女儿,那今后一定会好好照顾她,努力补偿这十八年来对她的亏欠。

    所以洒家想让杨大人帮个忙,洒家愿意陪她们去环县,以后好好照顾她们,请杨大人允许。”

    杨怀仁眼神忽然有些暧昧,轻笑着说道:“你没完全明白我的意思,你照顾你女儿是你一个做父亲的责任,而且我家的养牛牧场刚刚开始建设,也需要像你这样精通屠宰的人来帮忙。

    你跟着去环县,绝对没有问题,我的意思是,照顾柯小巧是一个意思,照顾梁二娘嘛,是另一个意思,嘿嘿……”

    “咳咳,”杨怀仁清了一下嗓子,又恢复了一本正经的模样,“梁二娘虽然嫁给了张老虎,但现在也不可能回到张家了,张妈妈方才也大度的表示不再怪她做过的事情,又遣散了张老虎所有的妻妾。

    她现在是个自由的人,你又是个光棍,你俩年纪都不小了,所以你要也要好好照顾她,你懂我的意思没?”

    陶勇本来只有半张脸是红色的,现在突然整张脸都红了,“呃……洒家,有点懂了。”

    杨怀仁开怀大笑道:“不错不错,你懂了就好。”

    缘分这种事谁也说不好的,杨怀仁冥冥之中就觉得陶勇和梁二娘会是一对,两个人性格中有些东西,是可以相互弥补的。

    案子总算有个圆满的结局,杨怀仁胃口大开,中午要亲手下厨做一桌美味好好庆祝一番。

    虽然说伤筋动骨一百天,杨怀仁回家之后,第一件事就是让玄参给他拆夹板,因为他感觉他的胳膊已经好了。

    说来也怪,自从他左胳膊受伤骨折,只用了将近一个月的工夫,就好的差不多了。

    玄参的在治疗这种外伤方面确实有一手,加上兰若心给的珍贵的治疗骨伤的良药,杨怀仁的左臂虽然还不如以前那么活动自如,但是也可以用力了。

    既然回了老家,当然要做几个有当地特色的地方美食,鲁菜作为历史最悠久的菜系,在千年以后的国宴之上,仍旧是主流的菜系。

    而在大宋,由于人们对海鲜和海产品的食用还不广泛,所以沿海菜还没有开发普及,鲁菜主要还是以孔府菜为代表啊的官府菜为主。

    糖醋鲤鱼自然是必不可少的,糖霜,也就是白糖,中国自古以来就有食用的记载,不过知道北宋,糖霜的产量才剧增,逐渐进入到寻常百姓家。

    酸甜口的调味方法,也在这个时期被创造出来,并受到百姓的欢迎,无论是配合哪一种动物蛋白,都能让肉类别具风味,又方便人们的肠胃吸收其中的营养。

    坛子肉是另一种食用猪肉的典型做法,大明湖畔疯长的蒲菜,割一把就可以做一道奶汤蒲菜。

    烟熏鸡脯,是把多种调味料腌制过的鸡脯肉用烟熏法烤制焦黄,也是在食物制作方法上开创是的做法,那味道光闻一闻就让人口水横流。

    一顿大餐之后,杨母高兴地拉着儿子开始给他展示她为回乡祭祖做的准备。

    杨怀仁来到后院里,被眼前的一幕吓了一跳,住进新家才一天的工夫,母亲已经把祭拜杨父的东西准备了差不多了。

    黄纸折成的元宝堆了满满两大车,把这些纸元宝烧了要真能在阴间变成金子,起码有五十万两,杨父立马就能成为鬼界十大富豪。

    最夸张的是,有几个工匠糊了一个足有两人高的七层宝塔,另外还有几十个纸糊成人形的仆子,上百个手持长矛的护卫和马匹。

    杨怀仁满头黑线,母亲也太夸张了,这些东西全烧给先父,就不是在下面做富豪那么简单了,简直就是要在阴曹地府造反,跟阎王老子叫板的节奏。

    杨怀仁本想劝母亲低调一些的,可是当他看到目前脸上骄傲的笑容的时候,他又开不了口了。

    造反就造反吧,反正那是另一个世界的事情,杨怀仁心道,为了这一位老爹的安全,烧些刀枪剑戟可能用处不大,不如一会哥们亲手做几个飞机坦克给老爹送去比较靠谱。

    想到这里,杨怀仁有点玩心大起,立即挑拣了许多合适的篾条和绢布,开始糊飞机坦克,何之韵、天霸弟弟和小七几个,也学着杨怀仁的样子做了起来。

第274章:超级大场面() 
老人们有句俗话,说初一出生的孩子,一生的命运都是坎坷,却又非凡的。

    好像后世的一句俗话,“脑袋大脖子粗,不是大款就是伙夫”相似的道理。

    杨怀仁就是那个初一来到人世间的孩子,现在的他既是大款又是伙夫,而且还是个侯爷,所以在他生日这一天回乡祭祖,场面必须高大上。

    杨母吩咐丫鬟们把御赐的诰命夫人的仪服都取了出来,她和何之韵两人都打扮得跟贵妇一样,唯独让杨怀仁和二丫穿了普通的白麻布衣服,说这样才能显示他们兄妹的孝心。

    杨怀仁这才知道母亲也是装逼界的一位高手,不难想象,当两位身着诰命仪服的贵妇和一位披麻的侯爷同时出现在父老乡亲们面前的时候,是何等的场面。

    一大清早一支几百人的队伍从齐州城里出发,浩浩荡荡的向只有十几里之外的历城县进发。

    队伍的最前边是一支雇来的锣鼓队,敲敲打打的热闹声中,是个人都能知道这是某家人衣锦还乡了。

    锣鼓队后边是杨母请来念经祈福的和尚,足有五六十人之多,他们一路唱着响亮的梵音,倒是恰巧和前头的锣鼓队伍配合出了交响乐的效果。

    再后边几辆装饰华丽的马车,杨家的三位主人便分别坐在这几辆马车里,后边跟着的是另外几十辆装满了各种祭祀用品的马车,最显眼的就是那座纸糊的高有一丈的七层宝塔。

    最后边才是穿成了侯爷侍卫模样的内卫们骑着高头大马的队伍,每个人都精神抖擞,显示了主人的地位。

    光队伍里新添置的马车啊,马匹和各种祭祀物品,以及请和尚的花费,杨母就足足花费了一万贯,这排场,就算是真钦差来了也没有这么夸张。

    队伍穿过历城县城,把整个县城的人都惊着了,围观的百姓像是夹道欢迎一样站在街道两边指指点点。

    每一个看到这排场的人都在猜测这是谁家的祭祖队伍,除了感叹人家这气势之外,也对大车上装载的那些纸糊的飞机大炮加坦克非常感兴趣。

    杨母对目前的效果非常满意,杨怀仁只有苦笑,倒不是心疼钱,只是觉得花了许多钱弄了这些东西一会儿就要全烧了,真不如买点好吃的划算。

    队伍穿过历城县县城,再往东几里地就是老家杨家村了。杨家家族世代生活着在这里,全村超过一半的人是杨姓。

    杨母没有事先通知任何人,她要的就是这种效果。队伍也不进村,从村口直接向北来到杨家家族的祖坟地。

    村里这样一来可炸了锅,谁也不知道这几百人是来做什么的,为什么来杨家村,全村老老少少都好奇的走出村子跟在队伍后边想看个究竟。

    村北有一个土丘,土丘上是一片杨树林,林地中间便是杨家村祖坟所在的地方。

    队伍在树林的边缘停了下来,围观的乡亲们才明白这是回乡祭祖的队伍。

    杨母和何之韵身着诰命仪服走下马车,老百姓们也不认识她们穿的这是什么衣服,但是那种高贵和庄重却是让每个人都感到羡慕。

    这时有人认出了杨母的身份来,惊讶的说道:“这,难道是老六家的媳妇?”

    有了这个提示,众人也都看清了杨母的面容,认除了她却是是老六家的媳妇儿,这才疑惑的相互议论起来。

    “老六家不是家族里最穷的一房了吗?怎么今天回来祭祖,这么大的场面?”

    “听说他家就一个小子,夏天的时候进京参加秋试去了,难道是……他家小子中了状元?”

    “哎,不对,要是咱们村里出了状元,官府早就来贺喜了,怎么会没有动静?”

    “那就是人家发了财了,看看那些元宝蜡烛,十几个大车装满了拉来烧,这排场,啧啧……”

    杨母耳朵里听了这些议论,只是对着围观的人群挥挥手示意,并没有走过去打招呼。

    她心里其实已经万分的激动,却强忍着不表现出来,何之韵心情却是紧张,作为杨家新妇,她怕折了官人的面子,所以也极尽地配合着杨母摆谱。

    杨父在杨家家族里的这一辈,排行老六,只算是个偏房的子孙,虽说也是有房子有地,却因为家中人丁单薄,在家族里并没有多少话语权。

    杨父前几年离世之后,他们孤儿寡母的在家族里就更没有地位了,虽说勉强能够温饱,在家族里其他人眼里却是最穷的最没有前途最没有面子的一房了。

    杨母想着儿子如今贵为侯爷,已经是杨家家族里最有出息的一支,这回回乡祭祖,还不把以前丢了的脸面全部找回来?

    杨父的坟头孤零零的坐落在家族坟地的边缘,自从杨母领着二丫进京寻子之后,就没有人打扫,积雪之下干枯的杂草布满了坟头上,连那座青石墓碑之下也是堆积了许多干枯的树叶。

    杨母命人打扫了一下,才摆下蒲团,领着儿子女儿以及儿媳进行祭拜,对着墓碑诉说起了最近几个月发生的事情,特别是儿子争气,现在已经贵为侯爷,还娶了个好媳妇,说着说着竟忍不住感慨地啜泣起来。

    杨怀仁、二丫和何之韵恭恭敬敬的给先父磕头,旁边的一块空地上,家里的仆子们开始给杨父烧祭品,那十几车的元宝啊,宝塔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