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席卷天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席卷天下- 第73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不知道是谁第一个到天坛广场摆下文斗擂台,官府并没有驱离或是追究,那么在这种严肃的地方进行文斗也就成了最佳的理想,不少文人甚至会想,他们在这里施展自己的才能,也许能够被上天感应到。

    一直到某个有才华的人应招前往宫城给皇室子女讲课,还真是应了他们的期盼,上天有没有不可名状的神秘存在谁也不清楚,可是被天子召去给子女讲课了,等于是与被上天宠幸没什么区别。

    有了第一个例子,认为自己有真才实学的人,他们就更热衷去天坛广场,期盼自己的才能也可以被天子发现到,成为又一个扬名天下的存在,导致的是一年四季不绝,甚至是无论日夜,天坛广场都是有那么些人像孔雀一样开屏的人。

    “今天是什么回事,怎么会有那么多达官贵人过来?”

    “你怎么发现他们是达官贵人的?”

    “那还用多说吗?不是达官贵人,够资格带着那么多的护卫嘛!”

    “啊,你说得好有道理,令我无法反驳。”

    在汉帝国,什么样的爵位才能拥有多少护卫是明摆着的事情。

    同时,要是爵位不够高,可是当前的官职足够高,依然是能够拥有临时增加的护卫名额。差别是他们一旦从官职上卸任,爵位是什么待遇,立刻就打回原形了。

    那么多一看就是达官贵人的大人物来到天坛广场,原本就在展露自己的人瞬间亢奋,以最佳的姿态来展现自己。

    同时,一些人开始呼朋唤友,告知他们天坛广场来了许多的达官贵人。

    等待刘彦到来,讶异地发现一点,天上飘着白雪,广场之上的人却是多得有些夸张。

    “原本人并不是太多。”纪昌在刘彦到来后,发现了就聚了过来:“应该是发现今天高爵者数量多,来找机会吧。”

    天坛广场这边,一眼望去就是一片大约八十万平方米的面积,中央就是高耸的天坛,每时每刻都有甲士在四周值岗。

    整个广场除了天坛之外就没有其它建筑物,全是平坦的石板地面。

    文人来这边摆下擂台,并不是说筑起高台什么的,其实就是找个地方,靠着嗓子挑衅。

    他们的挑衅并不是说进行谩骂,更像是商贩那样吆喝,差别是商贩吆喝的是商品的名字,他们却是大声地念自己的文章。

    之前刘彦有来过几次,对于文士所谓的文斗有一些了解。

    此时此刻,刘彦仅是站在外围便能听到激烈的争锋之声,一眼看去能够看到好些个被围观人群聚拢形成的圈子。

    这个年头没有电视,一些公众人物或许名声非常响亮,可是长成什么模样就不知道了。

    刘彦露面的次数不多,每次露面都是在极为重要的场合,只不过离普通人太远,足够远的距离没可能让人看清楚,再来就是他露面的时候基本是穿戴冕服,脸基本上也是被珠帘串成的旒遮挡。

    相比之下,一些大臣则是经常性地在公众面前露脸,消息越是灵通的人认识的高官就越多。他们互相转告确定,得知三令、六尚书至少一半来了,军中的一些大人物也出现在天坛广场,内心既是激动也是困惑,着实猜测不出那么多的达官贵人今天怎么凑堆了。

    汉帝国正处于一再的改制当中,原先的举荐孝廉因为体制的转变被取消,科举制度因为没有完善而没有上马,国家取才其实是陷入了一种谁也不想看到的停顿状态。

    在正规取才的渠道暂时“消失”的时候,必然是会有另外一些不是那么正规的渠道出现,来到天坛广场展现才能就是其中的一种。

    天上下着雪无法阻止有进取之心那些人的热情,他们内心的火热甚至能够蒸发寒冷的冻气,刘彦亲眼所见一些正处于辩论中的读书人脑袋上腾腾地冒着热气。

    “大汉不是没有才能之辈,是我们没有挖掘人才。”纪昌对于那么多读书人争锋是一种开怀的态度:“他们是大汉的未来啊!”

    刘彦脸上带笑,内心却是不置可否的态度。

    听听辩论的人大多是在辩论什么,基本上就是“仲尼曰”、“孟子曰”、“旬子曰”之类的,很少有“自己曰”的人存在。

    那些动不动就某某谁“曰”的人,搞得好好的辩论不像辩论,根本就是在学舌般的背书,能显示自己的能耐的不过是展现死记硬背的能力,出彩一些就是死记硬背了还理解先贤话中的意思,除此就没点属于自己的想法。

    “大汉的未来若都是这般,那就呵呵呵了!”冉闵走过来刚好听到纪昌话语的一个尾巴,满脸嫌弃地说:“他们又不是孔丘,也不是孟轲和荀况。便是这些先贤,对如今的大汉又有何益?”

    纪昌对于冉闵指名道姓地说出先贤的姓名有些炸毛,怒道:“冉将军就不知道尊重先贤吗?”

    “某很想尊重啊。”冉闵只差挖鼻孔表示自己的不屑了:“可是他们有能让某尊重的地方吗?”

    “先贤传承文化,研究文学,才有如今的诸夏。”纪昌胡子都快气得翘起来:“难道还不能让冉将军尊重!?”

    “好吧,某承认他们有贡献,只是大多只会叨叨念,没有实际的作为。”冉闵做出思考模样,问道:“先贤可有研制优良器械,使诸夏抗击异族多了利器?”

    纪昌:“……”

    “研制百工的先贤,好像是被瞧不起,甚至踩在脚底板一再辗?”冉闵见纪昌说不上来话,乐呵呵又再说:“那历代兵家,可算先贤?”

    “诸多先贤没有研制百工,亦无挥军偃师……”纪昌差点被绕进去,反应过来硬气地说:“他们丰富了诸夏的文化,用文化武装了意志。华夷大防便是诸夏的坚盾,华夷之别便是最锋利的矛戈。”

    这一下换冉闵无话可说。

    “中书令言辞犀利啊。”谢安低声对刘彦说:“只是难以解释为何薄待儒家之外的先贤。”

    先贤曾几何时是指那些对诸夏有过贡献的所有人,不止是儒家的那些大能,还包括任何一个为民族付出的人。

    可是随着儒家独大,儒家门徒就打倒了所有的不是“自己人”,搞得诸夏能够存在下去完全是儒家的功劳。

    在儒家独尊到无懈可击的年代,任何一个人要是敢蹦跳出来说实话,没两三天荒郊野外绝对是能看到尸体,甚至是连尸体都找不到的人间蒸发。

    后面怀疑儒家是不是真的有用的反而是儒家门徒自己,他们在东汉的时候已经发现儒家陷入桎梏,企图进行改良和完善,才有了东汉当代大儒假借先贤名号的重新录书和注经行为。

    东汉的儒家大牛所做的事情是让这个学阀得到续命,但是仅仅不到百年过去,到了两晋时期儒家又再一次陷入迷惘,尤其是面对胡虏武力的时候,不止是儒家的学问显得软弱无用,甚至是拿不出半点能从物质上来自我武装用以抵抗的东西,搞得儒学都快和平演变成为玄学了。

    冉闵几乎是全程参与了长江以北的神州沦陷,有绝对的资格对儒家产生足够的厌恶。他不是那么懂得儒学给民族带来了什么或是会有什么传承,只知道儒家在面对异族入侵的时候没有任何的作为,甚至是一些所谓的儒家名士争先恐后效力胡虏荼毒同族。

    “泰安兄,我不是单独针对谁……”冉闵环指周围一圈,稍微昂起下巴:“任何只会无病呻吟之人,对大汉增益国力无用之学说,皆是垃圾。”

    讲道理,纪昌并不是忠贞的儒家门徒,他甚至都没有研读多少儒家巨作,只是出于文人的情操下意识会维护那些在文学上有崇高成就的先贤。

    “骠骑将军莫不是疯魔了吧?”桑虞从来都不怵冉闵,来了听一小会,见冉闵说得太过偏执与绝对,问道:“依骠骑将军所言,是否要禁绝文字?再将诸多文学付之一炬?”

    冉闵答道:“大半皆可烧。”

    他们在这边近乎于争执地争锋,慢慢吸引了围观,不少人是跃跃欲试,知道其中一人是冉闵却是退缩了。

    冉闵的名声在早先的时候就被长江以南的文人给搞臭了,后面他又主持对羯人的灭族之战,十分两极化地有了战神和屠夫的名号。

    认为冉闵是战神的人,是同样仇视和痛恨羯人,要说长江以北至少是百分之九十九持赞扬态度,那么长江以南则是至少有四成人认为冉闵是屠夫。

    长江以南的人虽然是长期面临羯族的威胁,可是真没有太大的切肤之痛,更没有亲身经历过羯人的统治,他们是将自己摆在“处身事外”的位置才那么看。

    不管是将冉闵视为战神还是屠夫,谁要是面对冉闵都会心里发怵,文人讲究审时度势,只有极少数的人才会因为坚持而不惜身,看来周边的那些文人并没有为学术而直接呛声冉闵的胆量。

    刘彦有自己的看法,对于一个国家(民族)来说,纯粹的文学在大多数其实是没有用的,可又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像是小说或电影、连续剧之类,除了创作者和参与者能够获利之外,它们能够创造出什么吗?恐怕绝大多数作品连给人带去思考都无法办到,只是为了达到娱乐的效果。但能说它们就不应该出现吗?

    不管是什么文学,既然存在肯定是多多少少会有用处,一般的作品可以丰富思想,优良的作品则能给人带去思考,传世的作品则是成为整个民族精神文明的一部分。

    刘彦不断观察周边的人,等了一小会还没看到谁站出去参与争论,甚至都没看到谁露出若有所思的表情,要说不失望是假的。

    “永曾没疯魔,亦非偏执。”桓温站在刘彦身侧已经有一小会:“他初窥何为工业,认定只有能创造的学说才是真正的学说。”

    “科学。”刘彦说了一个名字,转头看一眼桓温,问道:“你与永曾持相同看法?”

    桓温低声念了几遍“科学”这个名字,笑着答道:“科学能强军,亦能投入建设,臣以为科学才是国之未来。”

    刘彦又哪能不知道科学才是未来,其余的虽然是传承,但也只是传承。

    “首先要知道我们是谁。这一点不能望。”

    刘彦想了起一些事情……

    某个谁要消灭汉字全面使用拉丁字母。

    又发生了全面否定本身文化的大事件。

    一件又一件的事情,有些是发生在了诸夏大地,有些则是发生在了周边国家。

    所谓的中华文化圈就是随着周边各国抛弃汉字,要么是使用拉丁字母,要么是自己瞎几把造字,没多少年就“清洗”掉了自己身上的华夏痕迹。

    “一定要知道我们是谁!”刘彦异常坚毅地说:“不知道自己的根,任何强大都能被随时颠覆。”

    他的话就已经讲出了那些看似无用文化的重要性了……

第977章:抛弃一个时代?() 
一个民族跌入深渊的时候,重新爬起来的那一刻最容易产生民族觉醒。

    但是既能产生民族觉醒,又能再次变得强大就要拥有最基本的基础,那便是拥有属于自己民族特色的文化。

    任何一个民族都有属于自己的文化,只是文化也分层次。

    “据臣所知,西方有一文明曰希腊,乃是欧罗巴首强之国?”桓温知道希腊并不稀奇,他甚至是做过很详细的了解:“传闻,西方文明皆出希腊。”

    刘彦当然也知道希腊,要说有多么了解则不尽然。

    如桓温所说的那般,希腊的的确确是西方文明的摇篮,甚至可以说到现如今希腊文明依然是西方最高层次的存在,差别是希腊人没落了,罗马人用着希腊人一代又一代创造出来的文明层次处于巅峰。

    希腊人在很多方面取得了不俗的成就,认真算起来他们研究天文学的时间要早于诸夏一千多年,同时也更早诞生思想家和哲学家。

    至于说希腊文明和诸夏文明哪个更早创造出文字,可真的就有点不好说了,有着太多可以争论的地方。

    “另有一文明,名曰埃及。”桓温已经无视火药味越来越浓的一伙同僚:“相传五千多年前便已经存在,辉煌了数千年之久,最终被大秦人征服。”

    史学界有一个观点,古埃及早在公元前五千年的时候就已经创造出文字,那么不管史学界承不承认诸夏这边有个夏朝,世界上第一个拥有文字的民族就是埃及。

    桓温就开始讲一些自己都不知道是不是真实的传言,发现刘彦听得很是专注,讲得非常起劲。

    刘彦还真的是认真在听,他就想知道桓温所说与自己的了解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一听之下,还真的是有许多不同的地方,例如缺失了美索不达米亚文明的一些建树,或者干脆是一些文明的成就被转接到另一个文明身上。

    所谓的美索不达米亚文明,就是位处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所产生的文明,最为辉煌的是一个叫苏美尔人创造的文明。

    苏美尔文明在公元前三千二百年左右就取得了惊人的成就,后世的考古学家发现在大多数民族还是原始人阶段的时候,他们就有了三十九个“世界之最”的成绩。

    刘彦等待桓温停下来,问道:“元子可曾听闻一个名为巴比伦的文明?”

    “便是如今的波斯西部,很早之前就亡国亡族的那个?”桓温还真知道,用着相对不确定的态度说:“臣听闻巴比伦帝国很强大,创造了空中花园,只是空中花园毁于叫亚述的国家手里?”

    刘彦对桓温的见多广识有那么点惊喜了。

    “听说他们(巴比伦人)还建造了一个叫通天塔的建筑。”桓温既然对巴比伦有过好奇,知道通天塔就成为很正常了:“他们要建造一座可以通天的高塔,听说没有建完就毁于洪水了。”

    桓温对巴比伦的理解是,一个对建筑学发展到很高层次的文明,要不然就绝对造不出空中花园,同时也没有那个底气想要造一座能够通天的高塔。

    “巴比伦人没有灭族,伊拉克人认为自己就是巴比伦的后裔。”刘彦想到了老萨,那是一个不断发誓要恢复到巴比伦文明高度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