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彦听得愣了一下,拿桓温和李广利作比较,徐正这是在诋毁还是诅咒桓温啊?
第900章:等寡人变成了朕()
李广利?就是西汉的那位贰师将军嘛!他是刘彻当政后期冒尖的将军,就是人生充满了各种污点,结局更是最大的污点。
徐正也就是下意识拿桓温和李广利做比较,说出来就知道言辞不当,有心挽回一下,却是被截胡了。
“拿贰师将军与征南将军比不恰当。”冉闵并不喜欢桓温,是不喜欢所有南边出身的人,但他不会因为厌恶就进行诋毁:“桓温是个能打的将军,也就他的功绩能与某比一比。”
瞬间,徐正露出了瞠目结舌的表情,另外那些在场的武官表情就像是吃了苍蝇。
认真说起来,他们之中做到统兵灭国的也就那么几个,徐正是有统兵灭小朝廷的功绩才当上了太尉,冉闵是主导灭掉石羯赵国才升任骠骑将军,桓温从征南中郎将爬上征南将军是率军灭掉李氏成国,谢安更是到了西域灭国无数才成为征西将军。
像是李坛和吕泰,连他们都认为自己的“征”字级别的将军衔水份有些大,原因就是没有率军灭国的功劳。
李坛现在是逮着柔然可了劲地刺激,想的是怎么都要灭掉柔然才能挤掉自己征北将军的水份。
上一次的草原大火算是让柔然看清楚汉人是什么样的存在,郁久闾跋提已经绝了跟汉人混的心思,再有李坛越来越没有下限的逼迫,柔然部落联盟距离和汉军正面开战已经进入倒计时。
吕泰则是红着眼睛死盯拓跋残部和慕容残部,要是让他知道冉闵想要去摘桃子,疯掉的可能性并不是没有。
“短时间不会再动用十万以上的军队进行战争,不代表你们会很闲。”刘彦从来不去参与臣下的斗嘴,今天这场合也不是让他们斗嘴的:“等寡人变成了朕之后,你们会更加忙碌。”
所有人都是站起来,恭恭敬敬行礼,口呼:“唯天子能作威作福!”
不知道什么时候“作威作福”成了贬义词,但目前阶段绝对不是纯意义上的贬义词,用在天子身上就是理所当然,要是天子不能作威作福,或是有太多的人能作威作福,国家也就乱套了。
刘彦称帝之后,就会对三公九卿制度进行大动刀,国家将会转到三省六部的制度上去。
进入到三省六部时代也是顺应潮流,越来越复杂的国家政务已经让三公九卿这个制度有些不堪重负,再则是刘彦也有意要进行一波分权。
开始转换为三省六部这一个制度之后,九品制也会同一时间“上线”,他们的确是不会闲下来,甚至会更忙。
除了中枢的大手术之外,关于军事也会进行必要的划分,现役部队不会有什么大变动,但是预备役就会设立专门的军区。
搞军区只有一个目的,就是真有必要的时刻,任何一丝丝的战争潜力都应该被挖掘出来!
中原王朝很多次基本是原有的军队打光了,明明还有那么多优良兵源却连新的军队却还没有组建起来。
这个跟皇权不下乡有着直接关系,任何一个王朝末期,地方上的豪强和乡绅就越和中央离心离德。
他们会很乐意武装私军自保,却一点都不愿意将小伙子集中起来送到战场去进行国战。
那就很简单了,国家还有数百万可征召兵源,关键是中枢下达了命令,但是到了县这一级别之后,再火急的命令不被执行,中枢再怎么着急都是白搭。
光还有优良的兵源,问题是特么调不动,有什么屁用啊!
一些时候就反过来了,明明地方的豪强和乡绅很希望出人出力,可特么该办事的官府却是只会干点欺压百姓和剥削财富的事,对一件正事都不干。
像是五胡能够猖狂,一来是司马一家子包括那些达官贵人觉得着实顶不住先逃了,长江以北明明还有足够的兵源和财富、资源,可他们很利索地逃了。
被司马一家子和那些逃亡者丢下的那些人,一个德高望重的人带头,几个家族或几个乡子结寨自保,胡人竟然奈何他们不得。很多结寨(包括建立坞堡)自保的人,他们(后代)甚至都支撑到了杨坚代周。
就是到现在,汉境之内还是有“与世隔绝”的寨子和坞堡,他们谢绝官员的管理,想要的是过自己的小日子。
对于这种现象,位处北方官府会以最大的耐心来进行处理,南方有这种现象则是基本挥军扫平。
不是官府喜欢搞区别对待,是北方和南方的性质不同。
北方人那么干是胡人肆虐的后遗症,他们或许不相信现在这个汉国能持久,也许是认为接受官府管理之后会遭遇各种狗屁倒炉的混账事,也就是经历抛弃之后产生对官府的不信任感。
官府在对待北方依然搞“自治”的群体,会查清楚是什么原因,要是名声足够坏,自然也是直接铲平,但要是其它原因更倾向于和平解决。
南方并没有遭遇五胡肆虐,被划拨为蛮子的那批人威胁并不大,他们结寨自保和建立坞堡是小朝廷时期的产物。
说白了南方人能那么搞的不是世家就是豪强,祖上必然是丢下北方同袍搞“衣冠南渡”的那些人,愿意接受新汉的怀抱都要遭受惩罚(比如难以做官),更别说还想着脱离政权之外享福,不搞他们还搞谁?
曾经就有中枢官员一再提起过,要是逮着南方的士族杀,十个全杀必定是有冤枉鬼,但十个里面至少有八九个属于该死的。
“便宜他们了。”冉闵就是认为南方士族都该死的人之一:“能去中南(半岛)肆意掠夺,现在又多了一个阿三大陆。”
刘彦肯定是不能杀绝南方士族,甚至为了全国大团结还得违心给予一定的好处,不过这一次阿三大陆可不会开放,他都不知道冉闵为什么会说那些话。
“既然说起了阿三大陆,众卿就谈一谈该怎么来划分封邑。”刘彦是第一次在正经的会议上谈到这个话题:“只有惠及侯爵,还是达到一定的爵位都能享有封邑?”
众人很明显被刘彦突然讲到这个话题给整懵了一下,随后不由自主集中起所有的注意力,呼吸也情不自禁开始变得粗重起来。
第901章:分封扩大化()
阿三大陆很大,原属笈多王朝的疆土也不算小,想要在那边进行分封的话,不可能是某个谁完全继承下来,必然是会进行地盘分割。
“恒河流域以及信度河流域,臣的意见是不作为分封之土。”纪昌多少个日日夜夜在研究笈多王朝的地理位置,清楚哪些地方是菁华所在,属于绝对不能是为人臣子掌握:“其余土地,臣建议以山川河流为界,进行分封。”
阿三大陆也是一个多山地的的板块,就是平原地区要比汉国本土这边多得多。
汉国才刚刚征服笈多王朝没有多久,却是从笈多的宝库中找到了足够的材料,比如一些记录矿产分布的一些资料。
相比起诸夏这边在公元前就大肆开采矿产资源,尤其是铜矿资源,阿三大陆那边的文明对矿产资源的开采并没有诸夏这边那么过度。
诸夏的历史就是一部战争史,大大小小规模的内战和外战几乎是天天都在打,青铜时代对于铜矿的需求可以说是是一个无底洞,探勘出来易于开采的铜资源连一点残渣都不会剩下。
后面是走进了铁器时代,铁矿资源也如同铜矿资源的待遇,但凡是容易探勘到且没有多少开采难度的铁矿资源必定是被动工,完全是没有给子孙后代留点的想法。
汉国现在的疆域很大很广,但是说句丧气话,什么地大物博完全就是用来骗人的,官方压根就没有记载多少能被轻易就能探勘出来的金属类矿产,更不存在多少易于开采的金属类矿产。
想要获得新的金属矿产资源得是进入深山老林,还不一定能找到!
诸夏这边从来都是一个什么某类资源过剩的情况,唯一能够称道的地方就胜在种类丰富。
感谢老祖宗们没研究出煤的真正用法,要不然煤资源也会像铜资源和铁资源那样被大量消耗,留下的基本都是深入地下难被探勘到的那些矿产,要不然到现代可就难以看到煤老板这么壕的存在了。
“相比本土,阿三大陆的矿产少有被挖掘枯竭!”蔡优才是管山川资源的治粟内史:“我们在靠近沿海的区域,发现了分布很广的铁矿!”
所谓的沿海区域就是现代印度的加尔各答,那里本来就是印度的重工业区,还是本身具有丰富铁矿资源的区域。
“并不比在草原发现的那处少!”蔡优说的草原就是白云鄂博附近的大铁矿,后世天朝就在附近的包头给弄了重大钢铁企业:“初步勘探的结果是,绝对比本土任何一处要多!”
以当前的技术而言,非常多的矿产资源压根就没有能力去开采,同时能不能探勘到资源都还是一个问题。
像是后世天朝的鞍山吧,刘彦明知道那里有着丰富的铁矿资源,可是派人过去探勘到的都是一些次要的矿脉,发现不了矿主脉。
“大汉缺铁矿吗?”冉闵刚才一直在琢磨是不是请求将封地安置在非洲来着。他的印象中,国家好像从来都没有为铁矿资源苦恼过:“抓了那么多的战俘,死命用,挖出来运回来不就得了。”
蔡优翻了一个白眼表示不想搭理冉闵,自顾自往下说:“恒河下游的那一片土地,显然也不适合进行分封。”
他们对刘彦自然是有忠诚之心,可是忠诚到什么程度就只有自己知道。
不将一些地区作为分封地,是他们保持着最大的理智。
众人私底下达成的共识就是,分封之地不需要有多么强大的天然优势,那是滋生不臣之心的土壤,绝不能出现有那么一个害群之马破坏分封成为既定国策!
所以说是理智,清楚一旦谁被分封出去,享受着真正意义上的独立,却是积累实力要造反,分封国策必然是会成为泡影。
能够成为产粮大区的地方只能归于中枢,拥有丰富矿产资源的区域也不能作为分封之地,本着的还是强本弱枝的策略。
他们这一代人就好好的当一名忠臣,安安生生地享尽荣华富贵才是该做的事情,就别想着玩“皇帝轮流做明年到我家”的游戏,以后是怎么样,那就是子孙后代的事情了。
刘彦对于众人的识相感触并不太大,一切会发生的事情,无论是怎么避免都会发生,并不会因为人为的干扰而就不发生了。他也许能够管到孙子乃至于重孙子那一代,再久远的基本是管不到咯!
在刘彦这一代,他构建了认为合理的制度,为子孙后代打下了足够辽阔的疆土,操着样的心就够了,再多也是有心无力。
纪昌和蔡优先后又划出一些不能安排分封的区域,等他们说完已经是过了将近两个小时。
“这样的话,能够分封的土地大概是原来的扬州大小?”刘彦刚才已经在问是不是只分封侯爵,话题还没有正式探讨:“众卿,就如何分封有何议题?”
众人很快用眼神交流完毕。
在这种事情上面,纪昌来开口比较合适,就说道:“臣以为,可借鉴周武旧例,再扩大化。”
周武旧例讲的是周武王灭商和周公东征后,面对殷朝留下的土地、财产、人口、官吏、军队及其故属国,采取了分封诸侯的政策,以达到屏藩周室的政治目的。
纪昌也只敢说借鉴,绝不会提议进行照搬。
分封扩大化,就不会只是侯爵才享受到这一个待遇,接下来就看他们认为从第几级爵位开始分封为好了。
“古时候大夫便是一个大爵,享有食邑。”纪昌显然是认为从第五级爵位合适:“大夫可得一乡食邑,爵位再高者封地愈高?”
他们肯定是有私下讨论过,纪昌开了个头,后面能发表意见的哪怕不表态赞成也没有反对。
从第五级的大夫开始分封?刘彦脑海中瞬间就出现了当前各个爵位的人数,那是一个非常庞大的数字!
“异域之土,异族之人,可代天子牧之。”纪昌是有成熟的想法:“如臣先前所讲,大夫食一乡之邑,至侯国。”
就是有大夫爵位的人带着自己的一个团队去管理自己的一片土地,那里的土著显然也就成为他的管辖范围之内?
刘彦有些纳闷了,他怎么都觉得这个方案有点熟悉?好像是在哪看过。
第902章:是不是太丧心病狂了()
是你把敌人引到这儿来的?
呃。队长。皇军托我给您带个话儿……
……?
呃……,只要你能够投降皇军……
白日做梦!你这个叛徒!
……
想着想着,不知道为什么刘彦脑海里浮现了很久以前看过的一个小品,满是笑点和包袱,但背景其实是充满了可悲。
占领一地,几个人就能管理一个乡子,几十号人就能管理一个县城,那不就是小鬼子对沦陷区的既视感吗?
没有经历过那个时代的人,难以理解一个县城数万人怎么就被几十号人给轻轻松松监视着,也不会理解明知必死为什么却不拼死一搏。
刘彦看过一些笈多王朝之战的战报,通常是一个伍的汉军就能管控起一个数千人口的乡子,一个队的汉军就能压制一个城市的阿三不敢反抗。
为什么那么些士兵就能做到那样?是士兵背后有着一个阿三惧怕的国家,大多的阿三认为自己在反抗中死了绝对是白死,还不如就那么苟活着。
第五级爵的大夫,军中大概就是屯长左右的军职,地方官体系大概是县里某个部门的主官。算是整个汉国体系里面的中坚群体,支撑着国家的基础运作。
“我们有多少大夫?”
“回王上,今岁的数据还没有合计,去岁共有七万余人。”
“今年大概会增加多少?”
“该有两万?”
刘彦心里有数了,整个国家有九万左右第五级爵位的大夫,认真说起来并不能说太多,甚至是有些少了。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