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席卷天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席卷天下- 第53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此为大大的善政。”谢艾是西北人,刚才没有太大的话语权,是铁青着脸听众人讨论和刘彦裁决。有了后面的结果,他必须要觉得欣慰。

    那可是战功,可以凭借用来换取本土的土地,还能得到爵位。在常备军数量固定的前提下,郡县兵也很少有机会能外出征战,想建立战功对绝大多数人来讲基本是没有机会。参加军队外出征战是搏命建立战功,私自前往国外抢劫杀敌也能算是战功,对绝大多数人来讲是好事而不是坏事。

    “既如此,不在徭役或被征募之列,可否效仿之?”

    “外出?”

    众人又不得不看向刘彦。

    西北是中枢真的顾不上,采取了不得已而为之的策略,坏事变成了多数人认为的好事,可要是全国都一视同仁的话,事情就真的大了。

    刘彦却是看向军方的众人。

    徐正眉头完全皱了起来,也顾不得那么多就与身侧的冉闵低声讨论。

    战功之所以是战功,就是军队把持着建立的先决条件,算是军方碗中之物,怎么可能轻易地转让他人。

    西北的人可以到外面建立战功,军方没吭声是因为由刘彦亲口提起,他们不敢质疑刘彦的权威,但其余人来提就不是那么一回事了。

    “若全国可为之,臣以为不可使之没有组织。”徐正不得不为军方利益着想,却也知道压不下去,说道:“边境设立聚集驻地,遍民为组,从将士之命。如此可全国为之。”

    说白了就是,既然要那么干,想出去的人就得是在军方的统领之下,保证军方的最大利益。

    这一下却是换纪昌在皱眉。他认为汉国的军队已经是一头怪兽,大灾之年都无法完全停止战事,就算是进入到内政阶段对外征战也依然不休止,无论怎么看那一头怪兽就没有喂饱的那么一天。

    现在呢?军方要借这个机会向地方伸手,还伸得令人无话可说,某些方面来讲甚至是一种尽责,可军方的手就伸得太远了。

    “大汉有夏冬二季练兵的国策。”徐正也知道军方的手伸得太长,可以无视民政系统的不满,却不能无视刘彦,讲道理一般地说:“有将士带领和约束,可避免不必要之伤亡,再来可延续战略,为大汉开疆辟土前驱。”

    汉国在夏季和冬季的时候,乡间的青壮和妇人都是需要就地参加军训,那是刘彦仅有长广一郡之地时就有的习惯。当时汉人正处于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不但是将士随时要与胡人拼命,百姓也要时刻准备拿起武器自卫,习惯也就保留了下来。

    军训都是由军方来主持,要说军方伸手向民间,那就是早存在的事情,一直以来也没出什么乱子。而徐正提那一点的用意很明白,就怕刘彦多想。

    军方在汉国是头怪兽,但统兵将领却是没有自己的直属部队,汉军执行的是轮换制,避免了某支军队成为哪个将领的私军,要说刘彦对军方完全没忌惮属于不可能,可是也没忌惮到多大的份上。

    刘彦要琢磨清楚一点,一旦开放外出掠夺也视为军功会造成什么样的影响。

    “西北之地为无奈之举”纪昌声音有点大:“非常之时,行非常之事,却万万不可推广。”

    能够用刀枪来耕作,只要有能力就没人愿意辛苦劳作来获取。一年四季面朝黄土背朝天,却比不上某个谁出去抢一次,那时的汉国又该是变成一个什么样的国家?

第730章:灾年之下() 
    春天本该是万物复苏和一派生机的景象,西北之地的一些地区却满是一片黄土,地面能够看到龟裂的痕迹。

    干旱来临之前,长期在农田耕作的人,他们其实已经从天气的变化瞧出端倪。

    长期与土地打交道的人,他们或许不识字,可是不代表不懂得一些常理,比如一年四季的雨情和冬季的雪下了多少,大概就能判断来年会是什么样的农景。

    冬季时期,西北只是下了一场小雪,瑞雪兆丰年的场景是没有了。

    到了开春时期,人们一直盼着能够来一场连绵又大的雨季,可是只有少数地方下了几天的中雨或小雨,有些地方干脆就连一滴雨都没有下,他们就意识到糟糕了。

    “河床已经见底了!”

    “不下雪,没有雪融化湿润土地。”

    “没下雨,河肯定是要干掉。”

    “那可怎么办哟!”

    廖村,百姓大多是廖姓,村内的廖姓是从蜀地迁徙到西凉,相传还是蜀中大将廖化的后裔,就是没人能拿出有力的证据来。

    坐落山脚的廖村有三十七户拢共一百六十七人,他们属于日勒县管辖范围,日勒又属于张掖郡辖下。

    张掖郡是在西汉时期立郡,属于河西四郡之一。张掖郡辖区原为匈奴昆邪王地,汉武帝元鼎六年(公元前一一一年)分酒泉郡东部置张掖郡。取“张国臂掖,以通西域”的意思。

    长期以来张掖郡的人口就不算多,历朝历代就是国之边疆,虽然是位处通往西域的必经之地,可是真没有得到过重视,该服的徭役不会缺,该交多少税官府也不会忘记,可说一句姥姥不爱舅舅不疼的话完全不为过,国家有什么好事的时候从来没他们的份。

    不止是张掖郡,类似的地区有着太多太多,都是平时没有什么存在感,默默无闻之中承担着国家的义务,出了什么事之后却很难在尽了义务之后得到官府该有的责任。

    廖方看着满是龟裂的土地一脸的愁苦。他家有一百多亩的田,地处山脚之下的平坦地带。

    有一条溪水就在不远处,祖先开掘了一条引水的小渠,到了廖方手里一直很用心在维护水渠,可是今年溪水枯了,水渠压根就引不了水。

    没有水浇灌土地,老天爷也不下雨,农田失了水份自然是要枯燥,再有春季就反常有了烈日,土地怎么就不枯燥出现裂痕呢?

    站在田头的人不止一个廖方,该片区域就是农田区,明知道田中的土地已经枯裂到无法耕作的地步,可农田的主人还是会每天都过来看一看,再一个又一个愁眉苦脸地蹲在田埂边上。

    春季了啊,本来是该忙碌起来的时候,该除草的除草,该翻整的翻整,就等着日子到了开始孕苗,再带着一家能干活的人下田插苗。

    今天尽管已经发现干旱的端倪,官府也一再派人下乡通告,可是该孕苗的人家还是孕苗。

    不是他们不相信官府的通告,也并不认为自己的眼睛出了毛病,可谁都是抱着“万一”的侥幸心态。等真正到了该插苗的日子,家中的苗一天天见长和耗水,期盼中的雨没有落下,谁也不用笑话谁傻,是全部都傻了眼,内心的绝望越积累越厚。

    “去上游的人回来了!”

    “怎么样?”

    “溪全枯,连接溪的河也枯了!”

    “那可怎么办!”

    他们原本是抱着侥幸,认为是上游的村子截断了水源,以往就发生过这样的事情,每家每户的青壮都准备好再次械斗抢水的准备。

    这一下好了,没有村子截水,是连河带溪全枯水,他们就是想找谁拼命都不知道该和谁拼命。

    “全完了!”

    “完了,是真的完了!”

    溪水干了,河水枯了,村里倒是还有水井,就是水位也是深得很。

    从水井里面弄水到农田的事不是没人想过,村里的老人却是流泪说不能,明白事理的人也反对,他们说水井要到很深的地方才有水,打水之后水重新注满也很慢,要是把井都给弄枯掉,人也就没法活了。

    “不止咱们村,临近好几个村都这样子。”

    “几个村的乡老一直在商量,不知道能商量出对策没有。”

    廖方抬头看了看烈日,头顶上的阳光自然是非常刺眼,眼睛看了一小会就被刺激得失去视线,眼泪也会控制不住流淌下来。

    一阵“”的铜锣声从村里传来,那是召集全村人的信号。

    廖家村满村一百六十七人,没有多久就全聚在了村里的小广场。

    村长廖余就像往常聚会的时候那样,站在木头架子垫起来的高处。这一次他的身侧也是站着一名身穿皂服的官府中人,来人手里捧着一卷黄纸。

    “爷们老少都静下来。”廖余的话还是很管用,稀稀落落的说话声停下来,就是每个人看得不是他,是他身侧身穿皂服的人。他对着身穿皂服的人行了一礼被避开,也不磨蹭就直接说:“这人大家伙都不陌生,是县里的官上。他带来了县里的告示。”

    黄一并不算是官,他是县里的一名小吏,没有具体官称,隶属文无害(秦制的巡查官)编制之列,干的就是行走乡里**和张贴布告的事。

    “廖村的爷们、妇人,黄某不赘言了。”黄一被一张张眼巴巴又满是忐忑的脸看着,怀疑自己多废话都引起一场暴动,很直接地摊开布告念了三遍,后面又不得不挑简要的着重讲:“今上体恤免除三年之税,今岁、明岁、后岁不再缴税。乡里徭役不停,出徭役吃喝都是公家的。不出徭役的人,可以到县里募工。”

    灾年之下,谁家都没有产出,要是还得交税,温和的百姓就该卖儿卖女卖媳妇,逼不得已将土地也卖掉,甚至连自己都卖了。要是暴烈一些的人,他们就该将自己武装起来,呼朋唤友虎啸山林还算是好一些的,占据乡村或攻打县城演变成了造反也不是不可能。

    遭遇灾年的时候,官府通常是会免除掉税,不是官府多么的仁慈,其实就是税根本就收不上来,再将百姓逼反该倒霉的还是地方官府,不傻的县长或是县令会求郡里,郡里只能是向中枢苦求,要不然百姓活不下去造反,到时候又该算是谁的错?

    就是向中枢请求免税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是要中枢派人实地考察一下,怎么搞定下来考察的官员让汇报实情是一道坎,通常搞定下来考察的官员都不容易,哪怕是能搞定考察官员,也要耗费很长的时间才能得到中枢的免税公文。

    吏治严格的时候,下来考察的官员或许不敢贪,可要是伺候不周到少不了被使绊子。他不敢瞒报实情,却能一直拖,拖到实在无法拖了才上报,等中枢有了处置还不知道又该多久。

    要是国家的官员烂透了的情况下,下来考察的官员不贪够了就绝对不会走,就算是走了也不一定会真的拿钱办事,还是他本来就该尽责的事。

    国家中枢不会轻易免除某个地区的税收,倒也不是中枢不像人样,是地方上总能想方设法地请求免税,中枢真的同意免税,地方上的百姓却还是在缴税,可税都到了地方官员的私人腰包里面去了。出了事的当地官府必然死命掩盖或推脱,会向中枢上报百姓的刁蛮,地方百姓则是会认为管理国家的官员全坏透了,锅全让无法真正看到基层情况的高层背了。

    “黄官上。”廖方是等待进入可以询问的环节立刻高声请示,得到允许才问:“官上可带来了服徭役的名单?”

    廖村一百六十七人,男子年龄在十六以上和三十五岁以下有近五十号人。他们都是服过徭役的人,自然知道服徭役不超期没有补贴,人去了吃喝却都能用公家。

    汉国的徭役还是非常人性化,该服徭役的期限虽然必须服满,还允许人超期服徭役,算是一种另类的打工,更通情达理的是领了工钱可以直接向相关机构购买粮食或是布匹。

    总的来说,归于汉国治下的百姓不像之前那样恐惧服徭役,他们服徭役会因为劳动所在的场景或事情不同存在风险,死了却能得到之前历朝历代没有的抚恤,愿意延长徭役时间通常还多少能带点东西回家,导致百姓对服徭役有着之前各朝代所没有的热情。

    “自然是有。”黄一也不墨迹,收了重新卷起来的黄纸布告,等一下他得去旁边的土墙上张贴,从怀里拿出一块木质的文牍就开始念名字,点完名看着底下一片失望的表情,喊道:“除却该服徭役的七人,其余人也不必失望。今上挂念郡里百姓,今岁特意传命下来,不但男子青壮可以前往县衙募工,老少妇孺也可前去。”

    廖方不在服徭役的名单之中,失望之余已经抱定去县衙募工的决心,要不家里没多少储备粮食,田地干枯龟裂也无法农耕,待在家里纯粹是等死。他没有想到的是不但自己可以去,官府还接受老弱妇孺。

    “今上仁慈啊!”廖余是村长,其实也是官方编制,每年都能从县里领工资来的。他却不是单纯因为有工资领才说好话:“以往天灾之年,没人会来管咱们。今上不一样,他会管咱们!可要都听好了,哪家哪户的爷们要是灾年不求活,饿死自己自寻,饿着了父母妻儿非人!”

    包括廖方在内的很多一家之主都在思考着,他们本人肯定是要去县里募工。是不是全家都去就看家庭成员构造,家里要老到不能动的老人或没幼童基本上都觉得该去。要是家里有无法劳动的老人和幼童,理所当然媳妇就该留下,带着能劳动孩子一块去。

    各村都有像是黄一这样的人传达官方布告,很清楚灾年不能在家等死的人自然是要响应起来,没到召集徭役的日期,该服徭役的人也不等了,是向着县里而去。另外那些想要募工的人,他们是连等都不需要等,甚至还要赶早出发,要不然怕没自己的份了。

    日勒成县已经有数百年之久,不过因为是在西北边疆真没有多么繁华,县城有着十足的西北特色,城墙黄色,地面黄色,里面除了屋顶也都是黄色,干旱灾年下哪怕是到了春季也难得能看到绿色。

    知道灾年到了,脑子正常的人都不会等死,各乡各里汇聚向县城,原先只是居住两千来人的城市人数急速增加,却是让城市显得极度热闹,就是那种热闹是沉闷的一种。

    “兄长。”廖方今年三十二岁,父母已经去世,有媳妇和一个十三岁的孩子,全家都来了县里。他称呼兄长的人是县里县尉的一名下属,两人原是同袍:“兄长所说,募工名额只有五百?”

    被称呼兄长的人叫张勇,就是一名普通士卒罢了,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