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席卷天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席卷天下- 第33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此战若是得胜一切好说……”谢石面对孙绰一脸的怪异,解释道:“要是败了,我等不是战死沙场就是被俘,有些事情只能暂时放下。”

    汉军在这一场入侵之战中表现还算文明,没有像是在中原与胡人交战那样残暴,对于投降了的晋军不管是士卒还是军官只是看押,要是胡人就该宰掉头目将战俘变成低贱的奴隶。再来是,汉军每占一地也仅是处理当地豪强,对于普通百姓虽然做不到秋毫无犯,可是也没有茶毒地方。

    黎明前的黑暗是在密集的炊烟中换成了东方的鱼白,朝阳的光线重新淋浴大地,阵阵的鼓声分别在汉军与晋军两边被敲响。

    临开拔前往战场之前,晋军将士被通知己方水军已经撤离,谢石更是下令只分发三天干粮后尽焚粮秣,不断大呼:“将与诸君,胜则共赴辉煌,败则一同战死。”

    突然出现这么一出,晋军的将士其实是比较发懵,水军撤离意味着失去退路,仅有三天干粮代表无法久战,心里不慌绝对是假的。

    “汉军主将已经通告全军!”谢石的话自然会有人不断重复下去,他狂吼:“汉军此战得胜将会杀尽我等,绝对不留一人。胜利之后将会直扑长江以南。为驻军性命,为家乡父老,我军必须得胜!”

    徐正当然没有向全军通告那些操蛋的话,谢石这样昭示不过是为了让晋军士卒拼命。

    谢石的手段很恶劣,但是看晋军表现出来的模样似乎很有效?

    晋军先是陷入长久的沉默,一些事先安排的“托”带头呐喊,很快有士卒跟着高喊,片刻之间全军皆是喊杀之声。

    一样是刚刚吃完早餐出营不久的汉军这边,军官带领士卒走到该待的位置进行列阵,一片忙碌之中,震天的喊杀声传来。

    位于小山头观看己方大军和远处晋军的汉军将校,他们听到传来的喊杀声停止交谈,用着不同的表情看向远方的晋军。

    从交战以来,第一阶段的攻防战两军其实是互有胜败,只能说在损员上面晋军会显得严重一些,在士气上面很难分出一个明确的高低,可是晋军从来都没有在临战前表现出全军沸腾的时候。

    “不管敌军主帅用了什么办法,晋军的士气是真的被逼到了巅峰。”条攸此时此刻的表情很严肃,说道:“呼声之中能闻出死战求活的味道。”

    对于谢石在临战前搞了什么花样汉军将校这边只能是靠猜,看到那冲天的烟柱已经有聪明人大体猜出一些真相,条攸就是其中的一个。

    “撤走水军,焚烧军粮,可能还有一些谣言。”徐正与条攸满脸的严肃不同,是用着很轻松的语气在说:“他们想要拼死一战,且满足他们便是。”

    山头之上看不到谢安的身影,他与许多将校在昨晚就离开中军,其他人是干什么或到哪里很难说,他是受命连夜赶往淮水上游,得到的命令是一旦淮水主战场开打,他的这一路就直接进攻钟离,随后一路横扫南下。

    准备与谢石主力交战的汉军一直都是五万左右,徐正很守约地撤掉淮水的舰队,老老实实地将部队安置在距离淮水二十里之北的地方,哪怕是进攻寿春和当涂的汉军兵临城下也不算是毁约。外围战场那些即将发动攻势的汉军就不是约定中的一部分。

    徐正一开始就拿定主意,甭管谢石想干什么就先冷眼旁观着,外围战场该进行的图谋也一点没有放松,汉国的守信已经表现出去,东晋小朝廷仅是将目光放在主战场而忽视其它地方,追根到底只能说是东晋小朝廷那边再次表现出来的愚蠢。

    前往不要忘记汉军并不止是徐正本部这一路,一开始汉军的南侵就是布置了三路,徐正身在淮水战场不一定就是汉国将这边视为主战场,桓温那一路和谢艾那一路随时可以根据需要承担起主攻的主力。

    对于徐正来说,保证南侵有效进行才是主要,是他们这一边击败晋军杀进去,还是桓温或谢艾突破晋军的防御杀进去,过程并不显得重要,南侵汉军能够灭掉东晋小朝廷才是目标。

    战场之上,两边的鼓声从敲响就没有消停,先是晋军开始向北推进,后面汉军也是开拔向南推进,很快两军就相隔三里停顿下来。

    旌旗在各处的战场招展,旗面随风猎猎作响,双方将士站在不同的旌旗之下,可能会很努力地想要看清楚对面不同阵营的脸庞,可是看去就是模糊一片。

    一身华丽丽戎装的谢石,他骑跨雄峻战马越众而出,由五百同为骑跨战马的部曲保护着缓缓向前。

    原本待在山头的徐正也是来到阵前,他原本就预料谢石会搞出阵前会面,没想到还真的发生。敌军的主帅有那个胆子在阵前越众而出,他可不能表现出懦弱的一面,要不然又是白送谢石鼓舞士气的机会。

    两军的统军人物带着必要的保卫队伍向前,战场之上除了旌旗猎猎作响和战马的嘶鸣再无其它声音。

    徐正是与谢石在相距大约十步的距离互相停下,两人都在打量对方,各自的护卫力量则是全神戒备以防不测。

    谢石很认真地打量徐正,自己脸上的表情是越来越坚毅,故意留在后面的手向后面发出什么信号,他自己也是非常突然地抽出战马一侧的弓和箭一言未发就射。

    徐正不是瞎子,他就是没预料到谢石会这么无耻,他几乎是在晋军射箭的同时就和众多随行护卫发现不对劲也是抬弩就射……

    谢石其实是射完调转马头就狂踢马腹,不看结构就来一个绝尘的策马狂奔,一边还不断重复高喊“汉军主将已死!”,随后就是大吼:“进攻,进攻,全军出击!”

第491章:强大既是真理() 
不管是早有预谋,还是仓促反击,双方刚才都是仓促射箭,被命中的人很少,丧命的人也不多。

    徐正当然没有死,不过他的身上还真的插了两杆箭矢,要不是身上将军级别的甲胄防御力足够好,可真的是要交代在这里了。

    战场之上已经爆发出震天的吼叫之声,晋军听到“汉军主将已死”的呼声,且不管汉军主将是不是真的死了,他们就是瞬间进入狂暴状态。

    汉军这边依然沉静,将士们听到敌军的喊声并没有发生骚乱,不是说士卒没有被谣言冲击到,是不管己方主将有没有死,反正主将死了还有战场副将会接任指挥,就是副将死了也还有行军长史,甚至是行军长史也死了不也还有一层层以下可以替补的将领吗?

    说到底,刘彦在建设汉军的时候就一直在杜绝军队成为某人私军的可能性,军方将领没有可能长期统率同一支部队太久,基本就是谁得到什么任务前往某个地方接收哪支部队,真正长久不被抽调走的只有那些中低层的军官,中低层的军官形成了一支军队的指挥链,他们听从军令来有所行动也就是了。

    刘彦的建军理念造成一种现象,那就是汉军会显得很教条和刻板,不过这样对于汉军没有坏处就是了,毕竟那些将领只有极少数出身有文化底蕴的家族,没有足够文化底蕴的将领想玩计谋什么的,可不要玩得太难看或是弄巧成拙才好。

    沉默中的汉军给人一种不动如山的感觉,不为外物所动,不因不知真假的消息而乱,接受的教条就是有什么军令就执行,刻板到近乎于是深入骨髓。

    晋军真的就是全军出击,所导致的就是方圆一二十里到处都有晋军活动的身影。他们在呐喊在奔跑,步伐有快有慢之下很快就自行脱节,跑得最快的晋军士卒都能看到对面汉军的五官。

    不止一个晋军士卒在看到汉军士卒的表情后会思考一个问题,那就是明明汉军的主将都被杀死了,可为什么汉军士卒看着却是无比的冷漠,半点没有惊慌失措该有的样子?

    沉默有时候比呐喊更有力量,至少是在当下汉军的沉默就给予冲锋中的晋军带来无与伦比的压力,那些跑得飞快的晋军士卒会下意识地放慢奔跑的脚步,内心也是每随着一次迈步而增添一丝的忐忑。

    晋军杂乱的喊杀声中,汉军首次发声,那是由鼓声先行带动,随后五万左右的士卒在同一时间高喝“汉军!”,顿一顿之后,五万左右的士卒再次齐声高喊“威武!”。

    汉军整齐的呐喊声瞬间压下了晋军所发出杂乱的声音,对于晋军士卒来讲就好像是天上突然压下一片无形的威压,迫使他们情不自禁停顿脚步。

    回到本阵的谢石已经调整好战马,他发现前方的己方将士被汉军的气势压迫得停止冲锋,急促声吼:“擂鼓,擂鼓,擂鼓!”

    不知道多少面的牛皮鼓被擂动,一片“咚咚咚”的鼓声大作,那些被震慑住的晋军士卒才算是回过神来再次迈开双腿。

    竭尽所能要为己方取得至少是内心优势的谢石,他看到汉军的表现后心里其实升起了深深的无力感。

    “汉军……着实强大。”孙绰根本无法掩饰内心的丧气:“是他们没有思想,还是我们所有的图谋都事先被预料,早就将可能发生的事情通告全军?”

    历史上再精锐的部队,只要是主将完蛋都会出现混乱,更别说晋军这边打了一套“组合拳”,但汉军真的像是由无心无肺的士兵所组成的军队,他们所有的图谋可以说根本没有影响到汉军,倒是己方的士卒的士气有鼓舞到。

    “不可能的……”谢石才不愿意相信汉军真的不为所动,他用着坚定的表情说:“哪怕是事先有做准备,汉军的军心士气也必然遭受影响,只是我们目前的推力还不够大,再加把劲就好了。”

    对于东晋小朝廷的将领来讲,战争中使用什么手段都是谋略中的一部分,狡诈等于聪明,无耻等于心忧韬略,越狡诈越无耻其实才算是合格的统帅。

    事实上,华夏文明的战争史里面,不折手段和各种阴暗才是主流,也就是狡诈、阴暗、狡猾等等只要能够达成目标的手段才被当成智慧,差别就是阵营站在哪一边,上当了会骂,成功了会赞扬。相反是秉承君子之风的守约和守信才是愚蠢,并且是无比的愚蠢。

    并不开玩笑的讲,不管是真实还是虚幻,千年第一妖的诸葛亮就是华夏智慧的化身,发明地动仪的张衡、整合并成功弄出造纸术的蔡伦、等等一批发明家并不代表智慧。在西方……那些会发明和改进技术的人……算了,不说也罢。

    谢石已经决定要将智慧发扬到底,很快晋军又得到通知,友军在寿春和当涂已经取得大胜。

    更大的欢呼声从晋军的士卒嘴巴里被喊出,一再被刺激到差点癫狂的晋军士卒投入百般的热情,刹那间腰不酸、腿不疼、跑起来更飞快,谁都想要在注定取得胜利的战争中立下些许的功劳。

    汉军那边只是一阵齐声的高吼就没有了声息,处于前沿的汉军各兵种士卒是在军官的口令声中做出反应。

    破天荒的,汉军的军阵前沿不是塔盾兵,是一排又一排的长矛手,五排的长矛手已经将长矛平放而出。处于第二阵列的是强弓手、强弩手、连弩手,一声又一声的口令声中做出预备发射的姿态。在更后面的位置是静立不动的各个兵种。

    在冲锋的晋军士卒进入到汉军远程武器的覆盖范围时,急促而又密集的梆子声被敲响,刹那间先是不知道多少弓弦发出的嘣动声,随后平地升起了一朵又一朵的乌云,空气里响彻着尖锐的破空声,等待箭矢到了一定的高空则是因为箭杆的晃动变成连片的“嗡嗡”声响。

    回到山地的徐正没有将身上的箭给拔下,他是这么对条攸说:“这个教训必须牢记。”

    身为半路才加入汉军的条攸,他对于老牌汉军将校的那种刻板有意见不是一天两天了,就是因为出身的关系不好过多的说些什么。他和很多冉闵军半路加入汉军的人都有一个共同的想法,很想告诉那些刻板的将校,这一片土地的战争讲计谋,每一次想要证明这个道理却被现实打击得有些不轻,原因是汉军就是用平推的方式一次又一次获胜,怎么有机会开那个口。

    “同为汉家后裔,原以为会讲究……,好吧,本将是粗心大意了。”徐正被条攸用怪异的眼神看得有些不得劲,嘴硬地说:“哪知道谢石无耻起来连胡人都不如。”

    “……”条攸直接将视线移开。

    战场之上,跑得最快的晋军已经在挨箭,他们面对汉军密集的箭阵覆盖,有盾的只能举盾,没有盾的直接闭目等死。

    汉军布置下的箭阵规模颇大,军阵前方三百五十步之内处处可以覆盖,远的就是强弩,近一些是强弓,再近就是连弩。而这个是汉军还没有搬出更大的杀器,比如床弩、车弩、投石车之类的器械。

    晋军在横渡淮水的时候倒是搬运了一些八骏弩,不过因为八骏弩体积庞大不好运输,步兵冲锋之后它们还在后面慢慢地挪,不知道什么时候八骏弩才能投入战场。

    面对汉军密集且波次迅速的箭阵,晋军的冲锋直接被打断,跑得快又没来得及逃回来的士卒,不是在那密集得仿佛是丛林的箭枝战场成为尸体,就是受伤留在原地哀嚎或是呻吟。

    以汉军箭阵可覆盖的距离为界,晋军士卒停止下来不再向前,一些晋军的将校发挥作用,像是刘建就在尽力集中拥有盾牌的士兵,打算组织盾阵再接着上。

    谢石很快也向前方传达命令,以刘建所部为选锋,命令刘建哪怕是付出再大的代价都要冲锋抵近汉军展开肉搏。

    整个战场并不是在一马平川的平原,其实是分割为平地和山地,两军开打之后形成多个局部。其实哪怕是在一马平川的地方,双方参战将士超过十数万的话,战场也是分割为多个局部,可不是所有人就挤在一个地方。

    刘建所部都是后面谢石为其补充的兵源,就指挥链上面都没有形成磨合,军械上面与本来的部队也存在差别,但他就是有一颗敢于征战的心,也是抱着要为本部报仇的意志,在其它友军大部分裹步不前的时候依然尝试突击。

    得到来自谢石的命令,甚至是得到八百骑兵的补充,刘建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