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倏无奈之下叹息一声,微微点头。话说高方平撤销判决后虽然不算终审,但是这样的官司是打不赢的,就算打得赢,蔡倏也不会吃饱撑了为这事进刑部去告状。
目下已是自由之身的丁二起身,捡起了地上的手袖甩了甩,谁也不理会的扬长而去了。
不等众人散去,高方平再敲一次堂木道:“春耕临近,江州之主要精力,应该一切以农耕为中心,为一年之生产做足准备。基于此点判断,为国朝粮食安全计,本官决定废止大观二年江州州衙第三号政令,即响应东南应俸局之号召收集花石。”
全部列席官员纷纷色变。
“你!”蔡倏则是猛的起身怒视着小高。
大头百姓们纷纷挠头,一时也不知道这说的什么意思。
高方平又缓缓说道:“原则上本官不能主张政令。但我有义务对大家解读通判司行为。废止大观二年江州州衙第三号文告的意思是:你们该干嘛干嘛去,自家的事有得忙,就赶紧忙,无需在收集花石一事上服役,无需交钱,也无需浪费时间寻找花石。但凡吃饱没事的去收集了花石送来的,随便你们,然而没有所谓的‘选中’,也没有免税奖励。听明白通判司的决定了吗?”
到此基本听懂了,百姓们欢天喜地的吆喝了起来。
“还愣着干什么,该滚蛋的就滚蛋,这么多人聚集在州衙干嘛,赶紧的,提前修理准备农具,翻土除草下肥,预约耕牛用次,落实种粮。观察地形地势,为即将而来的春雨水源锁定做足准备。”
高方平这么说了后,百姓们有了些活力,一哄而散了。
到此大魔王把堂木扔给了蔡倏,起身扬长而去。
高方平走不见后,小蔡一个堂木朝着高方平消失的方向砸过去,戾气深重的样子。
其余全部人低着头,妈的这下好,神仙开始打架了,到底会误伤多少人目下还不好判断。
这个高方平果然戾气够重的,来到江州没低调了几天,第一次登场就君临天下的态势,驳回了蔡倏老大今年第一个判决,并撤销了州衙的第三号令。这真的是脑子有坑的表现,你说你和蔡家不对付,好歹也对其他政令动手啊,这么做更像是赤膊上阵,要和以东南应俸局为首的整个官场肉搏了。
一般人有这权利也真不会下这个令,应俸局是皇家部门,花石纲是为皇帝收集的,下令不理会花石纲基本就等于被解读为不给皇帝面子。然而,高方平这犊子真的这么干了,兴许朝廷又要为此骚乱那么一下了……
回到通判司后,丁二是有点见识的人,抱拳道:“小高相公,您废止州衙政令之举固然大快人心,但恐遭他们全体性反弹。我家就在苏1州,我太知道应俸局的猥琐之处了。很可能他们会为此统一立场,罢运花石纲对皇帝将军。其后他们会对朝廷解释这是江州通判司,在干扰皇家花石纲。”
“暂时他们还不敢,这些我心里有数。既然来了江州,要想做事,是不可能和他们和稀泥的,那是一定会正面刚的。这就叫唯物。总之他们要敢乱来,老子把他们的狗脑子打了掉一地,让他们的母亲来捡回去。”高方平戾气深重的样子道。
丁二道:“相公您可真够凶、真够奔放的。就是您的计策太极端了,我这次被他们打的真够惨的。”
“将来我会对你弥补,至于现在赶紧的,让鲁达带你去山里,挑最好的腐质土回来通判司,你丁二的春耕也开始了。立即在通判司内布置试验田,把那批种子播下去,进行水稻科技的攀升。要人你就说,要钱你就来拿,谁干扰你就来告诉我。我只要还没有倒台,就会一路对你开绿灯,三年之后,如果你没有足够分量的成果交给我,我就把你交给朱勔调教。”高方平摸着下巴道。
丁二开始有些习惯他的风格了,重重的点头道,“江南气候得天独厚,算是比较适合研究水稻了,效率会比北方高许多。可惜的在于,就算江南也只能一年两熟,我听人说,在更南方的地方,天土之外,有一年三熟的地方?”
一年三熟有是有的,然而一个地方在越南,一个地方在海南岛,譬如后世类似植物科技一般就选择在海南去攀升,然而目下那是野人待的地方,高方平是红人又不是罪人,暂时没必要去考虑。
“这些以后再说。”高方平又扭头对杨志道:“带人在江州城中寻访,城内绝不能有任何的耕地,不论谁家都不列外。但凡在自家院子里有耕种习惯的,不论用什么方法,必须让他们停止。当然了,建议用钱而不是用拳头。别把我好不容易积累的名声给坏了。另外通判司方圆二十丈范围,不能有农人接近,不许把他们身上的花粉带到这里来。”
“得令。”杨志抱拳道。
高方平看向林冲道:“根据丁二的要求,专门划地给丁二建设密闭棚子。一定要在风季之前完成,严加看管后院,除了丁二的人谁都不能进入。否则几百里外的花粉都可能被带来污染种子血统。另外调集灭种农药,随着天气逐渐升温,通判司尽量的杜绝虫子的飞舞,这些家伙也最喜欢带着花粉到处乱窜,妈的比流窜犯更可恶。”
关胜道:“我干什么呢?”
“你和鲁达带人去挑土,要远处,高处,山里密林覆盖的那种腐土,用来布置后院的田地。”高方平道。
“为毛不是杨志他们去挑土,而要我和鲁大师去?”大胡子不服气的道。
“因为你们两个头脑简单力气大,别怀疑,下一步你们还要去挑粪的。”
关胜两人一阵郁闷,挑土还成,挑粪的话打死也不干……
大观二年江州州衙第三号政令被通判司否决后,那收集花石的文告已经在各县统一的撤换了。
都变为了通判衙门的通告:废止第三号政令。
这是标准做法,然而老百姓谁知道什么东东是第三号政令。
高方平虽然不能去乱政主张。却有义务帮助治下百姓理解通判衙门的条令。于是就犹如当初的情形,江州治下但凡贴有文告的地方,都有神卫军士兵在旁把守,顺带以大嗓门给百姓解释:无需收集花石,该干嘛的就干嘛去。
州衙的力量高方平请不动,所以这个工作由毕世静所部负责。
气氛开始变得有些不同以往了,有好多的百姓围观,并且他们积极的询问担心的、不明白的地方。
毕世静麾下的大头兵们是一群粗鲁的棒槌,连骂带吆喝的解释,有时会扇百姓的脑壳。然而这群家伙的好处是他们接地气,他们的叫骂百姓完全能够听懂并领悟,真个是派些文士来拽文,百姓多数就不明觉厉了。
比方说这个文告起初换一些秀才来解释的,他们就文绉绉的谈理想,谈皇权什么的,顺便高深莫测的说两句官场门道什么的,老百姓听得懂个蛋啊,许多东西都被文人解释的很模糊,那是用来在特殊时候推卸责任的惯有手段。
然而大头兵来解释就干脆了,一掌抽百姓的后脑勺道:“你管那么多有个蛋用,总之不需要收集花石了。”
……
第399章 应是肥绿红瘦()
♂
“奇怪,这次真是破纪录了。江州的百姓从来没那么爱说话,从未那么积极响应过官府文告的。”
“是啊,这的确是近些年以来少有的奇景。自小高相公强势驾临州衙,雷霆手段否了知州大人的政令和判决后,消息传的很快,百姓们不是不想说话饶舌,只是他们以往不敢,不爱。小高号称大魔王,果然有两下子,他一来,做事似乎很接地气。”
“是的,他官声不错是有原因的。他虽然流氓,但是他所做的东西都是老百姓最关心的东西,自然挺他的人就多,关注他的人就多。兴许多年以来,江州官府的公信力,将在大魔王的身上重现。”
百姓们围观、询问听解释的同时,各处也围了很多的读书人在对此进行讨论。
这些读书人就牛了,他们无需去听什么文告解释,仅仅看到通判司“否决江州第三号政令”的文告事件后,就短时间内有了几百个解读。
最大的猜测就是,大家开赌大酷吏高方平到底用几个月,大发神威,一举架空整个江州官场固有的坐塘鱼势力。这就是一场官场内部的狗咬狗,具体谁咬死谁他们真的不关心,这类事比他们去观看相扑或者斗狗精彩多了。
高方平现在真的很有声望,算是大宋的一线名人了。他的德行是去到什么地方,就以雷霆手段抓权,架空所有固有权贵,然后把他们按到在地上狠怼一方……
“大家也不要太期待。以往黑山老妖的作为,一般都占据了天时地利人和,加上他心黑手狠杀伐果断,所以无往不利。但是这次尽管带来了军队,却是外系军队,并非他的嫡系永乐军。此外,大观二年江州通判司的第一个作为,就开始和整个东南官场扯台,最大的对手除了宰相蔡京的宝贝儿子之外,还有当今国舅爷。以及朱勔等几个宠臣。所以啊,此番黑山老妖未必会占据上风了。”
“猪肉老仙出仕起便保持了不败记录,自东京来,纨绔子弟出生,号称东方不败。他应该是有实力的,我还是看好他。”
“这么说来你又给他取新外号了?东方不败?保不齐他这次就在南方失败了吧?”
正巧走进杭州茶坊来听消息的李清照,听闻几个诗友名士的议论时算好没有喝水,否则就一口喷出来了,这下好,挚友高方平又有新外号产生了。但是看起来,到底新外号是“东方不败”还是“南方失败”,要等他的江州之行结束后才能判断。
有好事者见男装打扮的李清照进来,赶忙道:“人逢喜事精神爽,易安的红颜知己猪肉平到达江南之后,虽然没能来杭州露脸,却是也能明显看的出来,易安整个人都有劲了,皮肤又靓白又美,眼睛之内神采飞扬,烂漫滑稽气息暴涨。”
另外一杭州名士摇头晃脑的笑道:“长严兄说的极是。‘知否?知否?应是肥绿红瘦’。这正是应酷吏高方平南下江州之际,易安才出的绝妙神句。”
那个叫长严的文士楞了楞道:“原来是高方平南下才出此神词。在下还以为……是去年夏季所做,至今才放出来。因为此作明显在惜海棠,隐喻风雨无情,花虽好却不能长久开放。”
刚刚那个名士笑道:“长严兄浅读了。易安此作说的的确是花,但真是今冬所作。她把花季的心境保留到了冬天。听闻高方平南下之际便有了此作。更像是隐喻了他和高方平之间的神奇际遇。肥绿红瘦……肥和瘦对比,绿和红对比,反差,矛盾,更是她以前对高方平的评价。红花绿叶,我也未能读懂易安所指,如今的江南谁是红花,谁又是承托的绿叶。这除了是易安对盛夏的向往,更有隐喻是高方平南下江州后,兴许江南的‘盛夏将至’。肥瘦,有些官肥了自己,瘦了百姓。更像是隐喻,高方平人瘦,却会肥了百姓。今番:官场瘦子高方平,肥得流油东南系,齐聚东南登台……呜,易安之惊才绝艳实在令人叹为观止。绝了,绝了!”
“哪有这么夸张,你想多了吧?”
李清照自己都不知道自己隐喻了这么多,却被他们解读出了这么多的东西。汗,这些家伙可真会脑补的……
江南名士们是一群脑子有病的傻子。李清照则是个裱。
这是朱勔等人的评价。
因为这些吃饱没事做的名士们,几乎在一夜之间,便异口同声的声援高方平那怒怼应俸局的通判令。这一切是因为受到那个祸国殃民的李清照的影响。
“加油啊,整死这些东南蛀虫!”
“高方平到处都好,就是太流氓了。”
“我觉得还不够猥琐,真流氓应该直接带军队打进苏州来,把朱勔那个祸害吊路灯。”
“你脑子有病吧,那叫造反不叫福祉哈?”
“说说而已,还不让人说话了?”
“还真不能说了,江州已经出现了一个秀才因胡乱言语,险些被刺配一千里的案例。”
“那不是被猪肉平否决了吗?他保护了咱们读书人的说话权利。”
“汗,说起这事,有消息,蔡胖子判的时候高方平措手不及,他竟是不知道大宋律有这法条。”
“但他却以奸诈无耻,官字两张口的特性,弥补了他读书之不足,最终胜出了不是吗?”
“这倒是,然而知道这么一个棒槌被钦赐同进士登第,总觉得不是事,太讽刺了。”
一时之间不但江州,高方平在整个江南地界的热度开始慢慢的攀升了。
有声望,或者说有争议的人不论在什么地方,永远是最被关注的。高方平当初说的好,褒贬并不是特别重要,最重要的就是要有关注度,否则啊,再好有个卵用,你做了什么,说了什么,都没人知道,也没人想知道。
高方平出道至今,自来是个风云人物。包括没有“魂穿”前,高衙内就是一个不折不扣的过街老鼠,拥有绝对的关注度。
所以高方平走至今天这个地步有一定的侥幸,正因为当初的关注度,让人们很快就发现了这个人忽然转变,于是产生了猎奇心理,更加的关注。于是在这种情况下,小高还真的做成了一些事,惠及了一些人,这些造就了他今天那无出其右的声望人气。
“厉害了我的猪肉平,上任不到一月怒怼东南系,虽然大可能被脑子打掉了,不过勇气是可嘉的。”
“要逆天的节奏,说的对,虽然他大概率被按到,不过一但他此番爬出东南这个大坑,新一代之中、相位路途之上,再也无对手。”
“未必就被他们按到,不要忘记曾经几次对他四面楚歌时,其后最终的大反转。猪肉平要是这么好对付,他十三岁大闹青楼的时候就该被吊路灯了,然而现在他不是好好的,那个受到太祖皇帝保护的柴家子弟现在蹲在刑部大牢中没人管,这又不是假的。”
“是啊,说起来这犊子害人的能力那是杠杠的,柴氏子孙都栽他手里了。”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