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臣周彧蓝参加公主。”
“快起来快起来。”小香公主见我来了,立刻上前道,“师父,你快想想办法,予寒出事儿了!”
我本以为是什么大事儿,没想到是宋予寒出了问题。小香公主和御文王独子宋予寒青梅竹马长大,小时候我给公主做伴读的时候,经常和宋予寒厮混在一起。只是后来大了,也几乎不见面,只记得宋予寒长相性格都随他爹御文王,眉清目秀,心高气傲。
但是小香公主和宋予寒的关系好是朝中人尽皆知的,我曾经还想做媒给他俩牵线,可惜后来御文王反了,这事儿也就不了了之。
“别急,慢慢儿说。”我扶公主坐下,“王爷出什么事儿了?”
公主的眼泪在眼眶里打转:“他、他得了怪病了!”
“怪病?”我奇怪道,“他一直在家里,能得什么怪病?”
“昨儿他身边贴身的小厮来说,说他好像在一夜之间,就长大了。”小香公主有些语文伦次,说得我一头雾水,“就是、他长得比寻常人快。”
我叫她给说迷糊了,只得道:“这样吧,我现在就去趟御文王府瞧瞧情况,你在这里等我的消息。”
小香公主哭得梨花带雨:“王府求了陛下,陛下不给瞧病,只放他自生自灭,我觉着陛下可能是想以、以予寒为筹码逼御文王退兵,可是、可是予寒他是无辜的,师父,你一定要救他”
“好好好,我先去看看。”我又安抚了公主好一会儿,才从故人阁里出来,心里已经糊涂了,按照公主刚刚的说法,什么宋予寒一夜之间长大了,我实在也不知道是个什么意思。只是看公主急成那样,我心有不忍,立刻就骑马去往御文王府。
到了王府,见到了宋予寒,我这才真实了解到公主说的“一夜之间长大”是什么意思。
宋予寒躺在床上,面无表情,见我来了,也没什么反应,屋里已经跪了一大片,他的贴身小厮水文立刻上前向我行礼:“相爷!”
我摆摆手让他们都起来,走到宋予寒的床边,仔细打量他,心里暗暗吃惊。宋予寒明明小我六岁,如今看起来却好像比我年纪还大。
“你这是”我倒吸了一口凉气,“到底怎么了?”
“从半月前就这样了,我本来没有在意,谁知道我发现自己越长越大,速度比常人竟都快了许多,半个月过去,我好像已经长了十岁一样。”宋予寒语气平淡,“报了陛下,只是陛下不许太医来给我瞧,就这么一直拖着。这许多天来,都没人来瞧我,我没想到第一个来瞧我的人,竟然是你。”
我叹气道:“是公主让我来的。”
“你能来,我已很开心。”宋予寒淡淡扯出一个笑容,“多少人,连我的王府都不敢踏进来。”
我看到宋予寒这副模样,不禁想起以前一起在宫里读书的日子,心生凄凉,道:“水文告诉公主后,公主就在北宸殿跪了一夜,只是陛下不肯给你医治,她实在没了办法,也不能出来,就叫我来看看你。”
宋予寒摇摇头:“陛下不会救我的。”
“倒是看得明白。”我苦笑。
“我父亲在安澜兵变,陛下没有动我,就是为了有天能用我来威胁父亲,如今我病得正是时候,陛下如何会救我?”宋予寒说得豁达,“只是苦了晨儿,连累她在北宸殿跪了一夜。咱们这位陛下,哪里是知道‘祸不及子女’的呢?”
宋予寒这话让我想起了建德公主的事,心里一阵恶寒。
“我府里人的动向都受央日宫的监视,还能去哪里找大夫瞧呢?就这么熬着,过一日是一日罢了。”宋予寒年纪轻轻,说的话却好像饱经风霜的老人一样。
“我知道有个人,他可能可以救你。”我一个激灵,“陈立夏。”
既然太医都被拘着,孙雨霁我是无论如何叫不出来的了,国师对御文王的事情也不肯退让,去求他自然也是没用的。在辰国,我觉得医术和孙雨霁一样好的,只有陈立夏。
“我去叫陈立夏来给你瞧瞧。”我道,“他一定有办法!”(。)
第三十章·祸不单行(中)()
二。
宋予寒与我豁然开朗的我不同,还是一脸愁容:“你今日来我府上,若是陛下知道,心里已是要怪罪你了,你再找大夫给我看病,陛下肯定更加生气。”
“于公,你堂堂王爷,生了病,我来瞧你,合理;于私,我们在宫里读书的时候朝夕相处,你生了病我来瞧你,合情。陛下还能怎么责怪我?”我笑道,“我叫陈立夏装成我的小厮跟进来就可以了,就算你府里有什么陛下安插的眼线,看病的时候不叫外人在场就行了。”
宋予寒见我执意如此,叹了口气,脸上似乎是对我的感激:“多谢。”
我笑笑,转身就打算走,水文捧上一杯茶来:“刚泡的龙井,相爷喝一杯再走吧。”
我笑着接过,细细品了,就走出了王府。
宋予寒的事情关系重大,让别人去说我始终不太放心,还是决定亲力亲为,自己去找陈立夏。所幸我今儿骑了马来,来去也快,到了陈立夏的竹轩,里面有药香飘出来,伍墨就坐在外面画画,见我来了,放下画笔,笑道:“相爷怎么来了?”
“我是有事相求,陈立夏在屋里么?”
“在屋里熬药看书呢,相爷直接进去吧。”伍墨起身,“我去泡茶来。”
我大步走进竹轩,见陈立夏坐在雾气里看着书,一手拿着扇子,就像我第一次见他一样。不知道他今天熬的什么药,味道怪难闻的。
“无事不登三宝殿啊,相爷今儿来找我,想必是出了什么事儿吧。”陈立夏放下书,一边悠悠地扇着火炉,一边问我。
我捂着鼻子:“可是有事儿来求你嘛。你这熬得什么东西,臭死了。”
陈立夏打开盖子,用长筷子挑起一张皮来给我瞧:“蛇皮。”
我吓得后退几步:“你赶紧关上。”
陈立夏笑了,还是老实把蛇皮放了回去,把盖子盖上。继续扇着炉火。我捂着鼻子道:“你名气那么大,还是陈寒食的族人,怎么这么寒酸,用这么个小破炉子。我改日换个给你。”
“旧炉子好用。”陈立夏悠悠道,“而且我虽然和陈寒食是一个爷爷,但是他经商我学医,本是分了两个不同的支,自然没有什么交集了。相爷若是要给我换个好的炉子。我也是很高兴的。”
说着伍墨已经端了茶来,道:“相爷,有事儿就说吧。”
我把宋予寒的症状和陈立夏说了,陈立夏也迷糊了,低头思索了好一会儿,道:“我从未遇到过这样的病,也从来没在书里见到过,只能先去瞧瞧小王爷的情形了。”
“你愿意跟我去王府么?”我问,“陛下万一怪罪下来,可能是要杀头的。”
陈立夏已经去取了金针:“相爷你都不慌。我慌什么?走吧,既然是相爷的请求,我自然全力以赴。”
我心上一阵感动,就和陈立夏一起往王府去了。
陈立夏给宋予寒把了脉,也用金针在穴位上扎了几次,也不知道他到底瞧出些什么,水文一脸紧张,希望这神医真的能救好宋予寒的怪病。
陈立夏皱着眉,从怀里掏出一本破旧泛黄的本子,翻得很快。上面的字我也不认识,画了许多药草,我是一点儿也看不懂,只是陈立夏一脸严肃地研究着这书。想来是本非常厉害的书。
“天老爷,小王爷,你这病可不简单。”看了半天,陈立夏冒出这么句话来,“我家先祖也只是在书里预测可能会有这么一种病出现,然而百年来并无实例。全天下,只有你一个人得过这病。”
“这可怎么办?”水文急道,“陈大夫,我家王爷该怎么办?”
“小王爷的脉搏比常人快许多倍,除此之外并无异样,也无中毒迹象,如今我也只能尽力让小王爷的脉搏趋于正常,不过这也不是长久之法。”陈立夏道,“我得回去找找医书,就算真要用药,也不能直接在王爷身上用,给我几天时间,让我回去好好想想。”
“予寒不知道有多少时间。”我担忧道,“拜托你,尽快。”
陈立夏脸上似乎还有发现一种新病的大夫特有的兴奋,点头道:“我一定尽力而为!”
过了几日,陈立夏就来府上找我了,我见陈立夏面露难色,心里已经凉了半截,只是仍抱着陈立夏有法子的想法,让秋茗招呼他坐下。
陈立夏捧过茶喝了两口,才开口道:“相爷,办法我倒是在书里找到了,只是”
“只要有希望就行。”我听他说有办法,心里松了口气,“你给我说说。”
“说这事儿之前,相爷,你听说过血浮屠么?”陈立夏试探道。
“血浮屠?”我总觉得这个词非常耳熟,一拍脑袋想了起来,两年前天下大旱的时候,国师曾经说过,灵王年间因用了血浮屠,天下大旱,“是座佛塔么?”
陈立夏摇摇头:“简单来说,是一种秘术。”
“秘术?”说起秘术,我只知道辰国有一种秘术叫画中仙,是一种能把人弄到画里去的秘术,神乎其神,据说早已经失传,这血浮屠又是个什么秘术?画中仙好歹听起来还蛮好听的,这血浮屠一听就怪说摹
“想必相爷知道,在晴州,就有一座浮屠塔。”
我点点头,晴州是辰国的佛教圣地,这一切都始于灵王年间,灵王下令在晴州造了一座极大的浮屠塔。奇怪的是,造了浮屠塔之后辰国就大旱了,民不聊生,不过好在后来天公终于下起了雨,这浮屠塔就从那时开始,一直矗立在辰国北边的晴州,成为了晴州的标志性建筑。
陈立夏叹了口气:“那座浮屠塔建好后,辰国就大旱了,因为这座浮屠塔,承载了太多的罪孽。”陈立夏说着起身道,“相爷家里有辰国地图没有?”
我点头,领着他往书房去。我书房墙上一直挂着一幅辰国地图,没事儿的时候我就一个人对着地图琢磨,琢磨应仲卿会从哪儿打来。时日久了,这地图也就旧了。
陈立夏指着晴州边上道:“曾经,在晴州边上,有座小城。叫扬灵,飞扬的扬,灵芝的灵。”
“望涔阳兮极浦,横大江兮扬灵”我想起以前读的屈原的湘江,“好名字啊。只是名字这么好听的地方我以前怎么没听说过?”
“因为在造浮屠塔的时候,这座城就消失了。”陈立夏看着我,一字一句道,“简言之,相爷,这浮屠塔,是用扬灵一城百姓的姓名造出来的。”
“你、你说什么?”
“世间万物,生命轮转不息,却有个平衡,若有一个人要多活十年。就会有另一个人要少活十年。”陈立夏看着我道,“血浮屠就是转加性命的秘术。”
“你等等,你等等。”我脑子里很乱,“这世上竟真能有这样的事?把一个人的性命,转加给另一个人?”
“不知道相爷有没有听说过,道行高的算命师傅,有的会续阳寿。续阳寿并不是没有代价的,这个人身边的人,必然会减少相当的寿命,如此天地阴阳才平衡。”陈立夏说得一脸认真。不像是开玩笑的样子——可是,我实在不能接受这件事,这太过荒唐了。
陈立夏见我不相信,道:“相爷。有些事,不是不存在,只是你不知道。国师和陈道长,他们都活了许多年却不见老,还有当年天下大旱的旱魃,这些你都见过。你也信了,为何偏不信这血浮屠呢?”
“你的意思是”我感觉到自己的声音在发抖,“只有用血浮屠,为宋予寒续命,借此来抵消他快速老去的病?”
陈立夏点点头:“只有这个办法。”
“没有、没有别的方法了吗?”我问,“吃药吃不好吗?”
“相爷。”陈立夏认真道,“世上并不是所有的病,都可以用药来医治,我是真的没有一点办法了。”
我呆在原地:也就是说,如果要救宋予寒,就得牺牲别人的生命来为他续命?宋予寒是无辜的,但是其他人也是无辜的,凭什么要求他们为他续命呢?况且辰国已经许多年没有死刑犯了,就算是判了死刑,那也是个活生生的人,无亲无故的,为什么要用来救宋予寒?
陈立夏走了之后,我在府里想来想去,还是想不出办法来,想去找杜暮祯,又想起上次的不辞而别,心下纠结不已,更不想把这个消息告诉宋予寒,以宋予寒的性子,他一定宁愿自己去死。宋予寒是御文王的独子,若是宋予寒有个好歹,谁知道御文王会做出什么事来。
我正难办的时候,杜暮祯自己找我来了。
上次不欢而散后再见面,气氛很尴尬,至少我认为是这样。杜暮祯比上次我见他时脸色更苍白了,虽然还是个风流倜傥的公子,只是觉得精神头远不如从前。
杜暮祯不等我开口,开门见山道:“我知道你去看过小王爷了。”
我一惊,低头不说话。
“我也知道,你找了陈立夏。”杜暮祯双手抱胸,看着我,“彧蓝,抬头。”
“你既然什么都知道,又来找我做什么?”我冷冷道。
杜暮祯微微一愣,笑道:“陈立夏是不是和你说了血浮屠才能救小王爷?”
“你又知道了。”
“我当然知道,小王爷一病,国师立刻就派人去看过情况了,国师的结论也是,只有血浮屠能救小王爷。”杜暮祯笑道,“陈立夏只是从玳瑁诀里找到了血浮屠的记载,却并不知道灵王年间真实发生的事情,恰好我知道,你想不想听?”
我哼了一声,不说话。
杜暮祯挑挑眉:“既然你不想听,那我就走了。”
杜暮祯走出去好几步,我忍不住道:“说!”
杜暮祯满脸笑意地走回来,伸伸懒腰,道:“这一切,都要从西边的一座小城未央开始说起了。”(。)
第三十章·祸不单行(下)()
三。
未央是辰国西南部的一座城,说大不大说小不小,和左将军镇守的无忌城靠近,为无忌提供粮草。辰国西南部,到了三月,总是下雨,是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