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峻山从瞭望棚中看到没死的官军乱成一锅粥的景象,现在不冲锋还等何时?他向身边的周世臣下命令,赶紧发令旗,擂起战鼓向山下的敌军冲杀。
震天的战鼓把将士们的斗志唤醒,他们像猛虎般地冲下山谷,与没有被掩埋的官军展开了厮杀。
却说明军的主将左良玉,今天他正好走在队伍的尾端,当认为滑坡发生的时候,他没有处在被泥石流冲刷的地方,所以没被泥石流埋了。
轰轰的巨响,把官军们吓的四处躲藏,左良玉眼看着滑坡的发生,洪水般的泥石流从半山腰滚落下来,把他前面的人马埋在了泥石之下。他自己也被一阵狂风吹下了战马,等他爬起了的时候,满天已是尘埃,呛得大家又是流泪又是咳嗽。
参将刘迁跌跌撞撞地来到左良玉面前问:“左帅,你知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
左良玉很冷静,他跨上战马,望了一眼山腰:“应该是山体滑坡,巧的是正好被我们碰上。”
“我们现在怎么办?”
“组织人马立即撤回竹山!”
左良玉的话音刚落,猛然听到满山的喊杀声,高山上旌旗漫舞。战鼓擂得咚咚响。
刘迁道:“左帅,我们中了埋伏。”
“不可能,不可能。”左良玉否认道。
刘迁狐疑道:“真是见鬼了,这贼寇他就能知道今天有滑坡?”
左良玉道:“少啰嗦,赶紧走吧,不然我们就走不了啦!”
一个亲兵过来告诉左良玉:“禀报左爷,左少不见了。”
左良玉着急道:“他去哪了?赶紧把他找出来!”
亲兵往前面的泥石流一指,道:“我看见他冲往前面去了。”
这不明摆着是被埋了嘛,左良玉无奈地摇了摇头,又问:“你们可看到罗副总兵?”
“罗副总兵也被埋了。”有人回答。
左良玉摆摆手:“回吧!”
亲兵又补上一句,左良玉差点从马上摔下来。
“禀告左爷,您的官印也在左少身上。”
……
高峻山此战大获全胜,斩首八千七百六十五人,只是逃脱了左良玉千余人。
回到房县,高峻山立即召开总结会。
议事厅上,高峻山居中而坐,左手边坐有:百里沙、刘鸿儒、田文居、徐以显、李信;右手边坐有:蔡芝山、曹文诏、贺人龙、周世臣、红军友、白文选、马进忠。
开场白当然非高峻山莫属,他环顾一圈,不满地说道:“此战有着近一个月的准备时间,临战还是出现了违反命令的士兵,你们这些将领是怎样带的兵?战前再三强调,爆炸之前一定要保护两耳,既然还有人违反我的命令,这次震聋耳朵的有三十四人吧?彻底聋掉的虽然只有几个,他们不执行我的命令,那就是咎由自取!这些违反命令的人必须惩罚,让他们好好长点记性,怎样惩罚你们商量好了呈报上来,由我来定。”
百里沙道:“不用商量了,直接把他们开除,永不录用。”
高峻山赞同道:“就这么办!一支军队,军纪不严,就别想打胜仗。下面我要说说你们这些将军们了,作为一支队伍的将领应该是临危不乱,就算是遇到突发事件,也必须坚定地执行战斗命令!你们在爆炸后的一段时间里都在干什么?你们一个个都在发呆,看着滚滚的泥石流不知所措,忘记了带你们的人马杀下山去,给了左良玉充分的逃跑的时间。”
刘鸿儒道:“秦王,这不能完全怪将军们,这种壮观的泥石流谁也不曾亲眼目睹过,现在这种场面就摆在他们眼前,谁看见都会震撼心灵、惊愕无比呀!只可惜让左良玉跑了。”
“总之,你们要吸取这次教训。”高峻山就坡下驴,换了一个话题,“下面我们研究下一步的行动方针,大家各抒己见,你们都发表发表想法。”
贺人龙最先亮出自己的想法:“秦王,我们应该乘胜追击,攻占竹山,生擒左良玉。”
徐以显反对:“现在去打竹山,左良玉早就跑到郧县了。依我之见,不如直接去打郧县。”
百里沙道:“据我所知,现在驻守郧县的是已经投降了朝廷的王国宁、常德安、杨友贤、王光恩等五营人马,特别是王光恩这个人,诨号‘小秦王’,是个能征善战的将领,而且对我们义军的作战习性非常了解,很不好对付,我不主张去打郧县。”
蔡芝山提议:“我们可以先打竹山,然后再西入四川,在蜀地寻求发展。”
田文居反对:“这样绕来绕去的,不如直接跟在曹操的后面去大宁好了。”
高峻山对这几个人的意见都不满意,他说道:“罗汝才这次离我们而去,明摆着就是要和我们分道扬镳,所以去大宁与罗汝才会合是不可能的。向四川发展当然是我最希望的,经过这几年的南征北战,我认为现在还不是入川的最佳时机,我们还是要先立足于湖广,然后在向四川发展。”
第一百零五章 大略方针()
高峻山在会上提出了立足湖广,抢占四川,袭扰河南的战略大方针,把攻打襄阳作为立足湖广的第一战。
他之所以如此有自信地在这个时候提出立足湖广,盖因刘理顺、赵士春给他传来李自成、罗汝才等几路义军的动向,天下的局势已经装在了他的胸中。
自穿越以来,历经九年,他经历大小战斗上百次,转战陕西、山西、河南、湖广,多次创建地盘又丢失地盘,在实践中积累了许多经验,也集攒了与明廷抗衡的实力。
刘理顺、赵士春的秘信中说,李自成从商洛山出来,一路招兵买马,又收了一斗谷、瓦罐子等几家小股义军,目前拥兵数万,现已打到南阳城下,朱由检又开始寝食不安。
罗汝才、马守应跑到四川的大宁、巫山一带,把个夔州府闹得是天翻地覆,杨嗣昌已经调集重兵亲自前去围剿。
秘信中还说,洪承畴和陕西巡抚孙传庭率十万军北上入卫京师。朱由检听从了枢辅杨嗣昌的提议,进洪承畴为兵部尚书兼右副都御史总督蓟、辽军务,孙传庭总督保定、山东、河北军务。这样一来,高峻山又少了两个宿敌。
而湖广的左良玉经罗英山大败,已经失去与高峻山交战的实力,其要恢复元气至少一、二年。
在这样一个大背景下,高峻山完全相信,凭自己的实力是能够掌控整个湖广。
这个大的战略方针在会上一提出,李信首先站起来表示支持:“信以为最重要的莫如乘此时机,经营湖广,作为立脚之地。有了立脚之地,则进可攻,退可守。以目前情形,明廷确如大厦将倾,无力可支。然战场上,变化万端,不能不思及意外变故,预立于不败之地。倘有一个立脚地方,纵然一时战事不利,亦可以应变裕如。兵法云:‘昔之善战者,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不可胜在己,可胜在敌。’因此。立足湖广乃上上之策。”
徐以显向来都自比诸葛亮,他更是赞成以荆楚为根基,向川蜀发展,这样就暗合了诸葛亮的隆中对,李信才说完,他兴冲冲地接过话茬:“湖广熟,天下足,湖广四面环山,内有江汉、洞庭两大平原,兼有罗宵、雪峰之险,只要立足湖广,募兵屯田,缮器积粟,然后再图川蜀,川蜀乃天府之土,沃野千里,秦王若跨有荆、蜀之地,大事可成。”
曹文诏道:“我以为,立足荆楚之后,应先图河南。图河南应先图洛阳。洛阳号称后天下之中,西有函谷之险,东有虎牢之固。函谷关就在灵宝西边,以一旅守函谷就可以使陕西官军不能出潼关向东。况且崤函两山对峙,地势险要,处处可以设伏。虎牢关在汜水县境,自古为防守洛阳的东边门户,断崖百丈,中间一路可通,易守难攻。洛阳城北十里是邙山,邙山之外是黄河,只要守住孟津,就隔断了官军北来之路。洛阳南面有龙门,古称伊阙,也很险要。其实自洛阳往南,处处可守。熊耳山、伏牛山,绵亘数百里,成了洛阳的天然屏障,而汝州是通往东南方面的重要门户。倘若在攻克洛阳之后,分兵南丁汝州、叶县,夺取南阳及其附属州县,就可与湖广连成一片,到那时,横扫整个河南,便可使我军立于不败之地。”
周世臣也是力主入豫作战的,曹文诏说完他也跟着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兵法》云:‘先至而得天下之众者为衙地。’孙子所说的行地就是地广人众,四通八达之地。河南对全国而言,就是衢地,所以自古为兵家所必争。今以河南全省而论,豫东豫中尚人口众多,土地肥沃,宜于农桑。如果与湖广连成一片,完全可以与明廷一争高下。”
高峻山笑道:“先取湖广是大家的共识,而下一步是再取川蜀,还是再取河南,我认为还是取川蜀为上,同时可遣一偏师据豫东。我之所以这样打算,是因为李自成也到了河南,我们要和他分河南这块肥肉呀!独据河南是不现实的,我们只能与李自成分而治之。”
红军友问:“我们为何不抢在李自成的前头去占领洛阳呢?”
百里沙道:“这势必会与李自成发生冲突,现在我们还需要靠他来牵制官军,否则的话,谷城那一次,秦王就不会对他那么客气啦!”
高峻山颔首道:“茂呈所言极是。我们现在还不能动李自成,还要和他友好往来,一旦时机成熟,我就不会和他客气。”
马进忠问:“那要等到啥时候?”
高峻山提醒道:“你们都给我记好了,只有等他走上了最高峰,我们才能跟他翻脸。现在我们是他最铁的盟友,只要他有危险我们都要向他伸与援手。”
红军友问:“他什么时候才算是最高峰?”
高峻山秘而不宣:“这个到时候你们自然会知道,总之,一切都要听我的号令,不许擅自与其翻脸。”
只有高峻山才知道,所谓的最高峰,就是他进京朱由检上吊。
立足湖广,抢占四川,袭扰河南的战略大方针敲定下来之后,下一个议程就是筹划攻打襄阳了。
当时驻守襄阳的是湖广副总兵杨世恩约有三千人;驻防谷城的是死心塌地为明廷卖命的刘国能,五千人;另外,在南漳的副总兵戴国柱正与贺人龙对峙,宜城有郭金城把守。
高峻山命令贺人龙牵制戴国柱,不让他抽身北援襄阳;曹文诏负责阻击刘国能的援兵;马进忠、惠登相留守房县;高峻山亲自带领蔡芝山、周世臣、白文选、马元利、张化龙、王尚礼等主力,五万大军开赴襄阳城下。
他的几位文臣也有分工:徐以显、李信留守房县,百里沙、刘鸿儒、田文居跟随高峻山。
孙元化在谷城的时候铸造出了二十门红夷大炮,高峻山这次出征把二十门红夷大炮也带上了,其目的是很明显的,第一,他要用大炮来轰开襄阳城门,第二,他要测试一下红夷大炮的威力。
……………………………………
PS:南方的天气高温不下,一直都影响码字的速度,不过还好,很快就进入九月了,那时我会加快码字速度的,多谢诸位点击看我的书。
感谢给我推荐票的:淡淡云动、豆V浆、刺客1046、书友160204205432212、天空的人、看看你有肥了、冰蓝斩妖剑、山窝农民、好想去桂林、JY19454、龙爸555、书友20170506130115862、你二大爷的大哥、提剑闯天涯、清奕居士、白天不懂一额汗、怎么没起名、迷糊团鱼、紫龙盛世;
感谢太易道尊给我的评价;
感谢一直支持我的:太极阴阳小鱼、琳宋、水缘居、恶魔觉主、夏侯皓月、夜雨三月、爱笑的比目鱼
、hkle、lllred、worhuaweipp。
第一百零六章 又发了一笔横财()
军令如山倒,高峻山的将领发出第二天,各部就开始动起来了。他派白文选为先锋官,马元利殿后,二十门笨重的红夷大炮也跟随马元利的人马一起行动。
高峻山自领中军浩浩荡荡地向襄阳进发,这天,来到一个叫王家沟的地方,他命令队伍停止前进,休息一天,等待后面的红夷大炮。
才安下营寨,先锋官白文选派了一队人马回来了。原来白文选在前面抓了一个杨嗣昌的使者,他在使者身上搜到了令牌、文书,上面盖着杨嗣昌行辕的大印,他知道事关重大,于是派人把杨嗣昌的使者送到高峻山的中军大营来了。
高峻山打开文书来看,原来是杨嗣昌要杨世恩在襄阳坚守待援的命令。他看完文书之后,又把这个使者审了一遍,一个智取襄阳的方案在他的头脑中形成了。
他找来百里沙、李信、田芳制定出了一套详细的行动方案,然后派他的干儿子李定国、刘文秀去执行。
李定国、刘文秀打扮成杨嗣昌的使者,带了几名“随从”和杨嗣昌的令牌、文书,骑上快马向襄阳城出发了,当他们赶到襄阳城边,已是夜深人静的时候。
刘文秀策马来到城门前,抬头向城楼喊道:“快开城门!快开城门!”
城头上先是有人伸出一个火把,然后又探出一个带着锈迹斑斑头盔的脑袋来尖着嗓门问:“干什么的?”
刘文秀道:“紧急公文!快点开门,耽误了大事,你的脑袋还想不想要啦!?”
那颗脑袋缩回去不久,又探出一个带着上了铜漆头盔的脑袋出来问:“你们是从来里来的?”
“我们是杨阁部的使者,送紧急公文给杨副总兵。”
这个铜漆头盔也缩了回去,等了一会儿,城门轰轰地被打开了一半,那个铜漆头盔带着二十多个人把住了大门。
刘文秀下马上前拱手道:“这位大哥,我们是杨阁部的使者,有紧急公务要入城。”
“可有令牌、文书?”铜漆头盔冷漠地看着刘文秀。
李定国也下了马,取出令牌、文书给铜漆头盔检查。
铜漆头盔看了看确认无误,就交还给李定国,问:“平时都是一个人来的,今儿怎么来一双呀?”
刘文秀连忙回答:“我兄弟他没来过襄阳,他非要跟我来开开眼不可,这不,�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