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降1630》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空降1630- 第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众反叛朝廷。我百里沙堂堂七尺男儿,不能战死沙场,在此苟且偷生,岂不毁我一世英名?我只求一死,别无他言。”

    高峻山还没开口,就被百里沙堵死了劝降的路,他打消了争取百里沙的想法,决定对这个人进行冷处理,也就是说暂时放一放,以后再来对他进行劝说,并派人专人看守这个百里沙,一是防止他自杀,二是防止他逃跑。

    一切都收拾完毕之后,部队就开始下山了。高峻山把没有受伤的俘虏分成二人一组,负责抬受重伤的俘虏。这一举动着实让俘虏们感动了好半天,如果按常规,受了重伤的敌人是要被处死的,一是节省口粮,二是减轻自己的负担。

    下山的速度比上山时快了许多,太阳还未落山,高峻山的队伍就开进了临汾,他的队伍就驻扎在城西的一户大宅院里,闯王高迎祥的大队人马也同时进了城。

    第二天,李自成听说蔡芝山在高峻山的队伍中,他带着侄儿李过和三十几个弟兄,来到高峻山的驻扎地,气势汹汹的要带走蔡芝山,因为李自成在攻打临汾的时候,付出了三四百人的代价,他要杀了平阳府的最高军事指挥官——蔡芝山,替死去的三四百弟兄报仇。

    一见到高峻山,李自成就囔着要带走蔡芝山,高峻山断然拒绝:“不行!蔡芝山现在是我的部下,自成兄,你不能把他带走。”

    李自成蛮横道:“不行也得行。我白白死了三四百个兄弟,一定要拉他回去,用他的人头来祭奠我死去的兄弟。”

    高峻山哪能允许李自成擅闯军营,他一挥手,身边的白文选就上去拦住了李自成。

    张从、庄有福、孙可望、冯双礼分别带着四五十人围在四周,李过因为与高峻山是结拜兄弟,他没有什么过激的反应。

    李自成哪是白文选的对手?白文选像一堵墙似的横在他面前,他毫无办法,只好收兵,跑到高迎祥那边去告状。

    高迎祥找到儿子高峻山,高峻山死活不同意交出蔡芝山,高迎祥没有办法,他担心自己的儿子与李自成发生太大的摩擦,于是解散了第八队,同时提拔了高峻山和李自成。

    高迎祥将三四五队划给了高峻山统领,高峻山属下第八队改成直属队;又将二六七队划给了李自成统领,李自成也将自己原第八队的人马改成直属队。

    这样一来,三队长高见、四队长郝摇旗、五队长马志安就成了高峻山的部下;二队长刘芳亮、六队长高一功、七队长高杰就成了李自成部下。

    高迎祥自己领着第一队驻扎在临汾,李自成驻扎在了临汾西南的襄陵,高峻山驻扎在了临汾东北的洪洞。

    却说高峻山驻扎洪洞之后,立马将蔡芝山提拔为直属队队长,并成立练兵所,蔡芝山为练兵所的总教官,蔡芝山十分感激高峻山的不杀之恩,又感念高峻山对自己的重用,自然成为了高峻山的忠诚将领。

    高峻山在洪洞,再一次使用了中微子大米…蔬菜交换仪,而且此次交换的数量是历次以来最多的一次,换取了十万斤大米,不但自己的部队人人可以吃饱饭,还把部分大米分发给了洪洞城四周的饥民。高峻山的队伍受到洪洞百姓的热烈欢迎,并有大批的青壮年加入到高峻山的队伍中来,他的队伍已经发展到三千人马。

    高峻山一直将百里沙带在身边,百里沙对义军接触多了,渐渐对义军也有所了解,知道他们是因贫困才揭竿而起的,情感上开始偏向这些义军,特别是亲眼目睹高峻山的部队纪律严明,高峻山本人重情重义,并能够切实地救民于水火,便渐渐地改变了自己头脑中的一些固有观念。

    刘芳兰与高峻山新婚不久便夫妻分离两地,到了洪洞他俩才再次相聚。韩雨烟一直跟在高峻山身边,而刘芳兰并没有什么异议,不是说她不吃醋,而是当时人们三妻四妾的观念还是深根蒂固的。

    原本高峻山是想在洪洞建立自己的根据地的,但是计划没有变化快。高峻山在洪洞练兵不到二个月,山西的局势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崇祯四年(公元1631年)四月初,延绥总兵曹文诏在山西的阳城县与义军王嘉胤的主力展开了激战,王嘉胤有个小舅子叫张立位,在曹文诏帐下为兵伍,张立位对曹文诏说他是王嘉胤的妻弟,可用假投王嘉胤的办法,等待时机谋杀王嘉胤。这样,张立位受曹文绍的派遣,就到了王嘉胤那里,被王嘉胤封为帐前指挥。

    五月三日的晚上,鏖战了一天的王嘉胤在醉酒中熟睡在帐内,张立位一看时机已到,就悄悄溜进了王嘉胤的大帐,当时在王嘉胤身边只有王国忠一人。

    王国忠和王嘉胤是同族、同村,王嘉胤的义军到了府谷县黄河东岸山西省河曲县时,王国忠就投奔到了王嘉胤义军队伍里,成了王嘉胤的亲随。而王国忠原本就与张立位相识,当张立位来投王嘉胤的时候,二人就打得火热,张立位趁机对王国忠以封官许愿相诱惑,把王国忠拉拢了过去。

    潜入帐内的张立位与王国忠一同谋杀了王嘉胤。

    张立位和王国忠杀死王嘉胤后,趁乱逃出了义军大营,张立位被朱由检封为左卫协副将,他在山西杀虎口与清军的战斗中,负伤重伤不治而亡,死后被明廷追赠为龙虎将军。王国忠被封为蒲州协副将,后来在与李自成的交战中失败被明廷免职,白身的王国忠不敢回原籍府谷,只能隐居于绥德,在后来,李过攻破绥德后,将杀死王嘉胤的凶手、义军的叛徒——王国忠,行车裂之刑。当然这些都是后话。

    王嘉胤死后,义军众首领推举王自用为盟主。

    高迎祥得到这个消息,内心五味杂陈,他未被推举为盟主,内心耿耿于怀。因此,他做出了一个决定,全军开拔,与义军主力会合。此时义军主力在王自用的带领下,被迫南下,在山西南部的稷山、闻喜一带活动。

    高峻山得到高迎祥要移师南下的消息,连夜赶往临汾,劝说高迎祥不要离开平阳地区,并向高迎祥提出了以平阳地区为根据地,逐步发展壮大的战略方针。

    高迎祥哪里听得懂什么根据地,他只知道不能远离义军主力,否则自己就会被边缘化,就会成为孤军,这次他没有被众首领推荐为盟主,就是一个很好的证明。

    高峻山理解不了高迎祥此时的心境,所以说服不了高迎祥,只好请求最后撤离,为高家军殿后,高迎祥同意了他的请求。

    高峻山请求殿后,目的是想拖几天再走,看看有没有转机不走,如能不走,慢慢地治理洪洞,然后扩展壮大自己的势力。

    高峻山后来才明白自己想错了。在当时,几百几千的人马是很难单独立足的,只要你成了孤军,很快就会被蜂拥而至的明军所剿灭。因为高峻山马上就要面临这种局面。

    高迎祥走的是水路,从李自成的驻扎地襄陵出发,顺风顺水一路南下,他带走了临汾大量的物资,把所有的船只都装得满满当当,没有给高峻山留下一条船。

    就在这年的初夏,朱由检不但调动了曹文诏,还调动了宣大总督张宗衡,参将李卑、艾万年等多路关中兵马增援山西。

    高迎祥走了没两天,曹文诏、张宗衡的两路人马,近八千人,就杀入了临汾,切断了高峻山南下道路,与此同时,山西巡抚宋统殷的二万人马,正在对洪洞形成包围的态势。

第九章 出现叛徒() 
六月二十三日,夜晚,一轮弯月时隐时现地躲藏在乌云的后面,一支骑兵部队突然出现在洪洞县城郊外,负责巡哨的孙可望将其拦截了下来,原来是一支被打散的义军,他们是来投靠高峻山的。

    这些义军,人人都骑着战马,是一支不成建制的散骑,这里面有三位重量级的人物,一个是王嘉胤的军师田文居,一个是王嘉胤的手下大将马进忠,绰号混十万,还有一个是惠登相,绰号过天星。

    高峻山听到这个消息,急忙出城迎接,田文居一见到高峻山,下马踉跄地来到他面前,没有多余的寒暄,急切道:“秦王何故在此?”

    高峻山道:“田军师,我受闯王之命,在此留守。”

    田文居摇头道:“此地不可久留,请秦王速下命令,南下稷山,与高闯王会合。”

    高峻山解释道:“我已没有一条船可用,如何行得?”

    田文居叹了口气,道:“我们被明军冲散,又迷了道,好不容易打听到秦王在此,特地前来投靠。没曾想曹文诏行动神速,两天前就进驻了临汾,走水路南下已是不可能。我还听说,宋统殷的人马正向洪洞集结,准备对秦王你实施南北夹击。如今人为刀俎,我为鱼肉,看来只有受抚一条路矣!”

    高峻山知道,受抚即为投降,他绝不可能走投降这条路的。大兵压境之际,作为指挥官,必须有个冷静的头脑。所以,高峻山冷静片刻之后,才道:“田军师既然来到洪洞,暂且安下心来。我们先回营帐,下一步如何行动,等我召集众将,开个军事会议,再作打算。”

    田文居点头道:“如此也好。”说完他就把马进忠和惠登相介绍给高峻山,“秦王,此二位是先王麾下的骁勇之将,你也是认得的。今次能够得以与秦王相见,全仗二位的神勇,才摆脱了曹文诏的追兵。”

    高峻山用客气的语气道:“二位的英名我早有耳闻。只是战事频频,我们甚少见面呀!”

    马进忠拱手道:“秦王,我混十万敬佩您秦王的大勇,今日落难于此,如秦王肯收留我等,我愿听候秦王调遣。”

    惠登相也跟着向高峻山施礼表态度:“秦王,我过天星也愿意听候您的差遣。”

    “好!”高峻山大手一挥,“今日有二位相助,我秦王如猛虎插上了双翼。走,跟我进城喝酒去!”

    高峻山领着一干人回到了军营,在营帐中摆下了酒宴,一边饮酒一边商议下一步的行动,高峻山属下的所有将领全都到了会场。

    众人你一言我一语,就是没有一人能够拿出一个可行的方案,军师田文居醉眼朦胧的一言不发,看来他也没有什么好计策。正在高峻山暗暗着急之时,一个亲兵前来报告,说是百里沙求见。

    “快请!”高峻山放下手中的酒杯,起身就往帐门走去,出了营帐正好迎到百里沙,百里沙见到高峻山磕头就拜,高峻山急忙将其扶起,道:“茂呈兄,无须如此多礼,你来得如此匆匆,莫非有急事?”

    百里沙在这段日子,目睹了高峻山的所言所行,高峻山年岁不大,却是个义薄情天、豪情满怀的英才,高峻山的魅力折服了百里沙,他在内心里十分佩服高峻山,他心想,与这样的人一起,也不枉此一生。所以决定加入高峻山的队伍。目前义军所面临的局势,百里沙是有所了解的,他现在来找高峻山,就是献计献策来的。

    田文居看到这个师爷模样的人,好奇地问高峻山:“他是何人?”

    高峻山拉起百里沙的手笑道:“这是我的军师百里沙。”

    田文居听说是高峻山的军师,十分有礼貌地向百里沙行礼,百里沙也很有礼貌地回礼。

    “茂呈兄,有何要事?”高峻山等他们寒暄之后再次询问。

    百里沙向高峻山拱手道:“秦王,我听说您准备走陆路南下稷山,我知道一条小路,可以避开曹文诏。”

    高峻山诚恳道:“请军师赐教。”

    百里沙从怀中取出一张山西地图摊开在高峻山面前,用手指着裕家岭道:“秦王,裕家岭的位置你是知道的,在裕家岭的西面,有个一废弃的驿站,原本是有一条路的,因为驿站的废弃,路也就没人走了。我想曹文诏一下还想不到这个废弃的驿站,我们可以走裕家岭,翻过西面这座山就能够找到通往驿站的路。”

    “太好了!”高峻山兴奋地搓着手掌,对身边的张从道,“行之,快去请韩雨烟过来,她一定熟悉这一带的山路。”张从领命而去。

    有了路,事情就简单多了,高峻山立即制定了南下的计划,由郝摇旗的第四队为前锋,第二天饱餐一顿之后开始行动。

    翌日,炊烟过后,各队人马集结完毕,郝摇旗作为全军的先锋,已经出发了半个时辰。这时,高峻山才发现第三队队长高见不见踪影,派人去第三队的营地打探,派去的人很快就回来了,报告说不但高见不见了,就连第三队的五百多号人也不见了。

    田文居分析道:“高见很有可能带着他的人马去投曹文诏了。”

    高峻山当机立断,派快马传令郝摇旗,停止前进,然后对田文居和百里沙说道:“此事不妙。高见如果投了曹文诏,我们的行踪必定暴露,如果我们还按原定计划行动,死路一条。”

    蔡芝山在一旁提议道:“秦王,兵法言:夫兵形象水,水之形,避高而趋下;兵之形,避实而击虚。”

    高峻山问道:“何解?”

    蔡芝山道:“带兵的基本战术要象水往低处流那样,避其锋芒,从敌人的薄弱处打击之。今南有曹文诏、张宗衡,北有宋统殷,实力强我十数陪。我们何不避其锋芒,往西走蒲县、大宁,过黄河进入陕西地界,再绕道韩城,东渡稷山。”

    田文居皱眉问道:“如此绕圈,何时能到稷山?再说,从这里去蒲县,要翻山越岭,至少走十几天的山路,一路上渺无人烟,没有粮草的补给,我们还没到蒲县,就累死饿死了。”

    高峻山经蔡芝山这么一提醒,茅塞顿开,他赞同道:“蔡队长所言极是。我意已决,西走蒲县。”说完,他又问田文居,“田军师,你如果不想走蒲县,可以自行离去。”

    田文居连忙解释:“秦王误会了。我没有弃秦王而去之意。秦王去哪里我田文居跟到哪里。”

    “传令下去!”高峻山对传令官道:“郝摇旗的第四队立即转向西行,马志安的第五队留下来断后。其余各部更改行军路线,西进蒲县。”

    …………

    高峻山的部队跨过了汾水,消失在了群山峻岭之中。

    六月二十七日,天气异常的炎热,高峻山的�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