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降1630》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空降1630- 第5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马金争辩道:“父王别听他瞎掰,我才不服他管,我是孩儿兵的副首领,只听父王的调遣。”

    马文和刘文秀也争着道:“我也听从父王的调遣。”

    高峻山摆摆手,要他们按高矮次序站成一排,然后开始给他们训话:“一个不守纪律的士兵不是一个好士兵,你看你们乱哄哄的,在父王面前争强好胜。我一再教导你们,要有担当,要沉得住气,你们这么张狂干什么?日后你们都要带兵打仗的,你们自己都不守纪律,你们的兵能守纪律吗?一支没有纪律的部队,能打胜仗吗?”

    马文举手道:“报告父王,孩儿有话说。”

    “嗯,你说吧!”

    “我肚子饿了!”

    几个孩子哈哈地笑了。

    高峻山严肃道:“先不提吃饭的问题!今天把你们召集起来是有重要的事情宣布,从明天开始你们就不再是孩儿兵的人了,像你们的李虎哥一样,我要把你们安排到军队里面去打仗。”

    “太好了!”四个孩子齐声道。

    高峻山把脸绷得更紧了:“都给我听好了,到了部队,你们要给我从士兵做起,严格要求自己。如果有谁耍少爷脾气,被我知道了,我定饶不了他!好了,现在宣布吃饭!”

    一大家子人其乐融融地坐在一起吃饭,大宝二宝都已经满四周岁了,三宝和四宝也半岁了,大家一边吃饭一边逗孩子,说些暖心的话,这个晚餐高峻山过得相当的愉快。

    饭后,蔡芝山带着周文江来见高峻山,高峻山把他们引入客厅,大家坐定后,家奴端上茶水,蔡芝山便开始向高峻山介绍周文江。

    蔡芝山道:“秦王,这是周文江,我的结拜兄弟,我们同窗四年,师从于李贽李卓吾。”

    高峻山点头:“李贽是当朝伟大的教育家,这一点中国人都知道,我也很尊敬他,可惜晚年被迫流浪,以‘敢倡乱道,惑世诬民’之罪,入狱而死。”

    周文江感慨道:“秦王先师也有所了解?”

    高峻山道:“略有所闻,他曾说过‘民为贵,君为轻,社稷次之’,他还说过‘天之立君,本以为民’。这些都是以民为本的治国之策呀!”

    周文江道:“秦王所言极是,这正是先师的主张。”

    蔡芝山恐打扰高峻山的休息,所以他长话短说,直入主题地对高峻山道:“秦王,我二弟此次上门拜访,是来投靠秦王您的。”

    “很好呀!”高峻山道,“我们正需要周先生你这样的人才,欢迎你加入到我们的行列当中来。”

    蔡芝山道:“秦王,请给我二弟安排一个职位。”

    高峻山明白,这是要官来了,他理解蔡芝山,只有蔡芝山知道周文江有几斤几两,也只有他才知道,怎样安排周文江才最合适,但是他不能自作主张,才上门来见高峻山的。

    高峻山直截了当地周文江问:“你与伯兰相比,孰高孰低?”

    蔡芝山不等周文江回答,便抢答道:“陆战他不如我,水战我不如他。”

    高峻山来了兴致:“很好,我一直以来都想组建一支水军,可惜的是找不到这方面的人才。”

    周文江道:“不才曾在江南水师担任提督。”

    高峻山对蔡芝山道:“伯兰,你选出一千青年,交给周提督训练,这一千人就是我义军的第一支水军,周提督,你就是我高峻山麾下的第一个水军提督。”

    周文江道:“多谢秦王信任!”

    高峻山对周文江道:“说到信任,我还有一件事情交给你办。”

    周文江道:“请秦王直言。”

    高峻山道:“我有个义子叫孙大海,今年十八岁,我把他交给你,你好好地培养他,让他成为一个出色的水军将领。”

    周文江保证道:“绝不辜负秦王的期盼!”

    于是,高峻山让人把孙大海叫来,孙大海来了后,高峻山对他说道:“大海,来见见你的师傅。”

    “我的师傅?谁呀?”

    周文江站出来道:“是我!”

    “你?”

    “对!”高峻山道,“从现在开始,我任命你为水军都尉。这个都尉相当与百户,你给我好好地干。”

    孙大海听说自己可以当个百户,高兴得什么似的,并向高峻山保证一定会好好干,跟着师傅好好学。

    蔡芝山的任务已经完成,他便向高峻山辞别,要带周文江离开,高峻山知道周文江是麻城人,便要求他们再多聊一会,他想多了解一点麻城的风土。

    于是他们就从书院一直聊到了麻城的大户之家,周文江道:“不才有一忘年好友,叫梅之焕,甘肃巡抚,梅抚军虽然是文士,却有武将的才干,善于射箭,排兵布阵很有一套。”

    一提到人才高峻山就两眼发光:“可否引荐?”

    周文江道:“十分荣幸。梅抚军正好在麻城隐居,而不才知道他的隐居之所。”

    高峻山不明地问:“他是甘肃巡抚,怎就隐居家乡?”

    周文江道:“朝中派系争斗厉害,前几年,温体仁与钱谦益之间有利害冲突,梅抚军出于正义,站在了钱谦益这边,在钱谦益受到温体仁攻击的时候,上书保护钱谦益,温体仁记恨在心。去年冬,黄台吉进犯京师,皇上下诏让梅抚军进京勤王,由于甘肃匪患,耽误了行程,温体仁抓住梅抚军的这个把柄,停了他的职。无官一身轻的梅抚军便回到了麻城,过起了逍遥自在的隐居生活。”

    高峻山笑道:“好一个逍遥自在,我看他是不满朝政吧!”

    周文江道:“梅抚军如何想的,不才不敢妄加推断,不过,秦王如果想见梅抚军,不才可以先去探探梅抚军的口风。”

    高峻山十分赞赏周文江的机灵,道:“甚好甚好!那就辛苦周督军跑一趟。”

    此时红军友登门来了,蔡芝山不敢过多的打扰,就此告退。

    “秦王,这次又新收了不少的新兵,能不能再去让我组建新兵营?”红军友一坐下就请求道。

    高峻山语重心长地对红军友说道:“训练新兵的事就交给周世臣他们去办吧,把这拨新近接收的新兵全分到他们三个营。我另有事情要你去做,你是我少有可以托付重任的人,交给其他将领去办我不放心。”

    红军友心潮澎湃,道:“秦王托付的事,我一定全力以赴!”

    高峻山道:“在龟峰山有一支被打散了的义军,要来投靠我们,你带几个信得过的人,前去接管他们,具体有多少人我不清楚,你接管之后,可自成一军。”

第七十四章 智取应城() 
由于张献忠对襄阳的包围,湖广总督王家祯、总兵秦翼明集中湖广所有兵马,分兵阻隔张献忠的几路义军,这样,在麻城的高峻山反倒悠闲起来。

    襄阳战事正酣,高峻山决定出兵支援张献忠。

    这天,他在麻城县衙召集军师们开会。

    高峻山道:“今湖广形势一片大好,我各路义军云集于此,张献忠已经对湖广重镇襄阳展开了攻势。我们不能袖手旁观,要给襄阳之战添一把火,是驰援张献忠还是另辟战场,诸位可以各抒己见,畅所欲言。”

    田文居首先站起来:“据探马来报,罗汝才、刘国能的七八万人马,被襄阳总兵秦翼明阻隔在汉江对岸,我认为,我们利用骑兵的优势,对秦翼明进行突然袭击,协助罗汝才、刘国能过汉江,是为上策。”

    刘鸿儒发表不同的建议:“曹操为人狡诈多谋,定有渡江妙计,无须我们参与。要想在襄阳之战添把火很容易,我们可以攻打应城,给王家祯、秦翼明制造麻烦。”

    百里沙和李信都赞同刘鸿儒的建议,去应城虽然骑兵都要走三天,但是一路人烟稀少,更没有官军布防,便于隐蔽行踪,有利于突然袭击。

    高峻山采纳了攻打应城的方案。

    高峻山命令曹文诏的第二旅作为先锋,刘鸿儒为军师,提前一天开拔。第二日,全军整队告别麻城,在城外相送十里的是麻城十几家书院的学子,有些学子甚至跟着队伍不回去了。

    红军友接管的一支义军也有三千多人,高峻山正式任命这支队伍为第五旅,因为旅一级的将领有限,所以高峻山还是启用了红军友和马进忠,虽然第五旅只有区区三千多人,而且老弱居多,红军友和马进忠还是高高兴兴地走马上任了。

    周文江去探望过梅之焕,梅之焕借口年岁大了,身体不好,只想过隐居的生活。后来,朱由检追叙他的功劳,萌封他的长子,过了一年,他就病逝了。

    高峻山的队伍过了涢水,便派红军友、马进忠分别去攻打应城的西门和南门,高峻山告诉他们,这次只是佯攻,无须用命。

    应城县令张绍登得到贼寇来犯应城的禀报,急忙组织官兵上城防守,并动员全城百姓助防。

    忙碌了一天的张绍登疲惫的地回到府中,他的独生女张子婷一边替他斟茶倒水,一边问:“爹爹,你有没有见到过贼寇,贼寇都长得什么样子的?”

    张绍登叹口气:“爹很快就会见到了,因为他们已经渡过了涢水,正在向我麻城而来。”

    这时张绍登的夫人走了过来,她拉起女儿的手道:“你爹刚回来,已经很辛苦了,你别再打扰他,让你爹好好的休息一下,等一下就可以开饭了。乖女儿,你先去花园呆一会,吃饭的时候你想问什么,尽管去问你爹。”

    张子婷听话地自己独自去了花园赏花。

    张绍登的夫人低声对张绍登道:“听说贼寇里面有个叫曹操的,见到年轻貌美的女子就要纳为小妾,他所纳的小妾已经有好几百了,到现在还不满足,还在不断地寻花扑碟。”

    张绍登安慰夫人道:“放心吧!我会看好我们的女儿的,不会让她有事。”

    “你说得轻巧,”张夫人不安道,“万一城破,我看你怎样保护我们的女儿。”

    张绍登道:“妇人之见,应城不是谁说要攻破就能攻破的,有我张绍登在,我一定……”

    张夫人一撇嘴,道:“你就别说大话了,你还是为我们的后路早做打算的为好。”

    张绍登赌气道:“大不了我与应城共存亡。”

    张夫人轻蔑地说道:“你与应城共存亡?就把忍心我们母女俩也一起搭上?”

    “这,你要我如何是好?”

    “总之,你不能把我们母女俩落在强盗的手里!”张夫人丢下一句话,就走进了厨房。

    第二天,张绍登得到报告,说是贼寇来攻城了,他急忙登上南城门,指挥守城部队抵抗来敌。

    守备龚元祥前来禀报:“张大人,贼寇的攻势不是很盛,看他们的来势,根本不可能攻破我守的坚城,你放心地回去睡安心觉吧!”

    张绍登还是不放心,探头在女墙边向外观望了一阵,见到这伙贼寇衣衫不整,老弱居多,心里多少放心了一些,嘱咐了龚元祥几句,便打道回府。

    龚元祥立功心切,他见城外的贼寇光打雷不下雨,认为是他们胆怯,于是组织一千精兵,冲出城去与贼寇挑战。这些贼寇见官军杀出城来,丢下辎重四处逃散,龚元祥得意忘形,在贼寇的后面谩骂道:“兔崽子,有胆量就过来跟老子真刀真枪干一场,别他妈见了老子就吓得乱跑!”

    千多兵卒也跟着起哄,嘲笑逃跑者。

    一连三天,贼寇都是一追击溃,就在第四天的头上,城门四周突然出现了大量的贼寇,无数的云梯架上了城墙,贼寇分东西北三个方向猛攻,守城官军乱作一团,有人慌忙跑去向守备龚元祥报告,龚元祥正在睡懒觉,他听到报告,伸了伸懒腰,道:“什么贼寇如此大胆,待我龚谋前去取其性命。”

    他花了好长的时间才披挂整齐,懒洋洋地走上城去,这才发现情况不妙。

    此时,高峻山的三个旅全都摆了出来,他们是曹文诏、贺人龙和白文选,分别从东西北三个方向登上了城门。

    曹文诏第一个登上东城门,此时龚元祥正好走了出来,曹文诏举枪便向这个守备冲杀过去,龚元祥自知大事不好,转身便溜,他这一溜,立即涣散了守城将士的军心,原本战力就不如人的明廷守军,失去了战斗意志之后,更是摧古拉朽般地败退下去,北城门被曹文诏占领。

    龚元祥在张绍登面前夸下过海口,现在城门失守,他已无脸去见张绍登,自知难逃失城之责,便决意以死报效朝廷。

    在大街上,他解下盔甲,从容地整理好衣冠,端端正正地坐在当街等待贼寇前来。

    义军破城门而入,冲到龚元祥面前,也不知其为何人物,他却出口辱骂,满嘴喷粪,惹得义军将其斩杀于街口。

    张绍登听说城已破,龚元祥被贼寇杀死在街口,便领着万余人投降了高峻山。

    高峻山的队伍驻扎在城外,此时有个叫潘独鳌的来投。

    潘独鳌是个秀才,在应城萧家畈湖扎了一个水寨,训练出一支三十人的队伍,准备抗击义军,应城落入高峻山之手,潘独鳌主动来投。

    高峻山知道历史上潘独鳌是投了张献忠的,现在阴使阳差,高峻山比张献忠先到了应城,这个潘独鳌被他收在了麾下。

    高峻山在中军大帐召见了潘独鳌。

    潘独鳌是由曹文诏陪同一起来见高峻山的,因为他现在暂时住在曹文诏的第二旅部。

    潘独鳌一见高峻山便拜:“不才潘独鳌拜见秦王!”

    高峻山道:“潘先生,请起!”

    高峻山让曹文诏坐在自己的旁边,以示对他看重,然后再问潘独鳌:“今天下之大势,不知潘先生有何高见?”

    潘独鳌道:“秦王如今拥兵十万之众,完全可以割据一方,成就千秋伟业。”

    高峻山虚心求教:“还请潘先生指教。”

    潘独鳌端出诸葛亮与刘备隆中对策的架势,向高峻山侃侃言道:“现中原大地经十年兵燹,已成焦土,争之无益;巴蜀乐土,尚未重创,可据而有之,以待天下有变,成就大业;江南数十州府,民殷物富,乃未经兵祸之区,仅有小股流军,若派人连结,则传檄可定。为今之计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