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万庆看到自己的部队已经冲过了河堤,他兴奋地一拍马屁股,策马上了浮桥,他要第一个杀进城去,他早就听说归德府里的八大家家家富得流油,自己先占他一家,吃喝玩乐都不用愁。
正当李万庆春风得意之时,突然间,火光冲天、黑烟滚滚,守军用火炮猛烈地轰炸攻城的义军,刹那间,浮桥被砸成两截,很多义军翻下河水里。
李万庆先是听到轰隆隆的炸响,紧接着就随着浮桥的断裂,河水掀起汹涌的巨浪,他也从马上栽倒下来,先是眼前一片的通红,紧接着又变成了漆黑,再接着救感觉到整个人都沉在水里,然后什么都不知道了。
炮声响的震天,义军被炸得尸横遍地,水面上漂浮着无数尸体,鲜血染红了整个护城河。
高峻山得到禀报大吃一惊,明军用的是什么炮,杀伤力如此的厉害?他要亲自前去看个究竟。
孙可望紧紧地跟在他的身边,刚走出大帐,就看见一队卫兵用担架抬着一个人从前面跑回来,高峻山上前询问:“担架上抬的是什么人?”
“是射塌天。”
“李将军怎么啦?”高峻山关心地问。
一个护卫边哭边答:“回禀秦王,我家当家的被明军的大炮炸到水里,两个眼睛全瞎了!”
高峻山走近前去看李万庆,那人轻轻地掀开盖在李万庆身上的毯子,“大当家的,秦王来看你了。”
高峻山看到李万庆仰躺在担架上,两眼都用蓝布包裹着。
“秦王在哪里?秦王在哪里?俺看不见,俺看不见,俺什么都看不见。”李万庆两手乱摸,不知他想干什么。
高峻山安慰道:“李大哥,好好养伤,会好的,会好的。”
前方的大炮声又响个不停,高峻山叫李万庆的亲兵把李万庆抬回去,自己又要往前走。
这是蔡芝山赶来了,他见高峻山向炮响的方向去,连忙上前拦住:“秦王,你不能上前去,很危险!”
“这是什么炮,这么厉害?”高峻山问。
蔡芝山答:“这是红衣大炮。”
高峻山道:“红衣大炮?伯兰,我命令你担任这次攻城的主将,你立即带领你的精锐,把归德府给我拿下来。我们很需要这些红衣大炮。”
蔡芝山道:“秦王,我们不能硬拼,必须马上撤离。”
“撤离?”高峻山火了,“要撤你撤,我不撤。”
蔡芝山禀报道:“秦王,据探马来报,洪承畴的十万大军已经到了开封府,他们分四路,正向我们这边追来,如果不赶紧撤离,后果不堪设想。”
两人正在争执,田文居过来禀报,曹操和过天星的人马到了。
罗汝才一见高峻山便告诉他,张献忠已经占领了凤阳,并自称“古元真龙皇帝”。
高峻山讪笑道:“想做皇帝是要凭实力的,不是你说是皇帝就是皇帝。”
罗汝才问高峻山:“现在打算怎么办?”
高峻山道:“洪承畴的人马很快就要到了,我打算去安徽。”
罗汝才道:“如果秦王要去安徽,我愿意与你一道。”
于是,高峻山命令撤出攻城的部队,并清点人马。这一仗,高家军损失一万三千多人。
惠登相(过天星)回归到高峻山的队伍,高峻山把李万庆的人马划拨到惠登相这边,因为李万庆接受不了眼瞎的事实,已经用剑自刎,其部属不愿离开。
高峻山的大队人马沿着马尚河南下,进入安徽向亳州进军。
……
亳州,草埔学堂。
十四岁的凤二少爷吃过早饭就往徐先生的私塾走去,徐先生私塾的门前有一条溪流,水宽不过五米,一块木板搭在两头就成了一座独木桥。
桥头上站着七八个孩童,堵住了凤二少爷去路,为首的孩子叫刘文秀。
刘文秀与凤二少爷是同窗,之前跟凤二少爷干过一架,现在他正虎视眈眈地看着凤二少爷。
凤二少爷走上桥头,刘文秀身边两个个子稍高的孩童用手推了凤二少爷一下,口出狂言:“狗崽子,你想过桥吗?这桥不是你可以过的,想过去就下水走过去。”
刘文秀身后的几个孩童,用嘲讽的口吻谩骂:“刘文秀的手下败将还想过此桥呀?想过去就用狗刨式游过去吧,哈哈哈……”
凤二少爷二话不说,拎起一个高个往右边的水里一扔,又拎起另一个往左边的水里一扔,“噗通、噗通”两个掉到水里的人恐慌地大喊救命,刘文秀身后的几个同学一看大事不妙,撒腿跑了,只剩刘文秀一人立在桥头。
刘文秀一脸的不肖,仗着自己人高马大,力量过人,伸手就想把凤二少爷推下水去,凤二少爷死死地拽住刘文秀的衣袖,两人便拉扯起来。
被激怒了的刘文秀像只发怒的狮子,拉住凤二少爷滚下桥,两人同时掉掉入冰冷的水中……
四个人爬上对岸全身已经湿透,双方只是怒目相视,没再发生激烈的冲突,走进了徐先生的私塾。
在私塾的大门后面,有几个人在那里探头探脑,他们像什么事也没有发生过一样,径直走入院子里。
不知是谁告诉了徐先生,徐先生弄来几套干净的衣服叫他们换,于是四个人在院子里脱光了衣服,换上徐先生拿来的干衣。
徐先生龙颜大怒,决定罚这是个学生留堂。
上课时间到了,学子们鱼贯进入学堂,学堂内总共可以容纳二十来个学子。
徐先生踱着方步进来了,衣冠楚楚的他,黑冠红袍绿领袖,穿戴整洁干净,肤色细腻白嫩。看上去二十出头,细眉小眼阔嘴巴,摆出一脸的严肃。这个徐先生就是后来加入雪苑社被称为“雪苑六子”之一的徐作霖。
吵闹的学堂在徐作霖的威严之下安静了下来,他一拍戒尺,慢条斯理道:“今天学习新的一章,请大家翻到第十六章,跟我一起读。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
学堂上的学子们一句一句地跟着徐作霖读了起来。……
放学后徐作霖果然把凤二少爷和刘文秀留了下来。
徐作霖手里拿着戒尺,指着刘文秀开始教训起来:“你爹有病缠身,家里所租的田产又被东家收回,已经陷入了釜中生鱼,吃了上顿没下顿的境况了,你还不知道好好用功,整天和这个纨绔子弟打打闹闹,”徐作霖说到纨绔子弟的时候,就用戒尺指着凤二少爷的鼻子,“今后如果再发生打架的事情,你们就不要来我这里读书了,我没脸做你们的先生。”
两人都低头不语。
徐作霖又将戒尺指向凤二少爷的鼻尖:“你依仗家里有钱,天天捣蛋生事,在外面不是踩坏人家的屋顶,就是弄坏人家的菜园,还偷吃乞丐家的千家饭,把别家的猪赶得满街跑。还跟刘文秀打架斗气,你也不掂量掂量自己一下,你是刘文秀的对手吗?你被刘文秀打,害得我都给你家里赔了钱。”
徐作霖教训了一番之后,便让他们到院子里罚站,他自己独自吃起午饭。饭后,他哼着小曲自娱自乐,刘文秀站在墙根下正对着徐作霖家的窗口,所以徐作霖的动静刘文秀是听得一清二楚。
就在此时,有一个人来找徐作霖,徐作霖热情地将这个人迎进家里,两人的对话,被刘文秀听得清清楚楚。
“秦王要打亳州!”来人兴奋地对徐作霖道。
“好,我们准备接应,你都准备好了吗?”
“准备好了,我已在北城门备好了干柴,只等秦王的大军一到,我们就点起火来。”
徐作霖道:“很好,我们以火为号,打开城门迎接秦王。我已经联络了几支官军,只要看到北城头上的火光,就会同时动手。”
来人道:“我的人会去打开北城门,迎接秦王的队伍进城。”
……
要打仗了,刘文秀早就盼着这一天,十多天前张献忠在凤阳那边打起来的时候,他就想去投奔的,没想到自己那天正好和凤二少爷打架,被徐作霖留堂,错过了和其他伙伴出发的时间,这一次说什么都不应该错过了。
徐作霖放了他的堂后,他立马就去召集他的六七个小伙伴,道:“你们都听好了,秦王很快就要打亳州,你们都给我去准备干柴火把,秦王攻城的时候,我们要为秦王立一功。”
第六十一章 车裂之刑()
这天,刘文秀带了七八个小伙伴,拿着干柴火油溜到北门墙角,这里是他们经常来玩躲猫猫的地方,所以,哪里有个洞,哪里有条缝,他们是一清二楚。
趁着没人的时候,他们把干柴火油藏在他们熟悉的洞中,然后悄悄地离开。
过了两天,果然有义军来攻城,刘文秀连忙召集起他的小兄弟,来到北门一个角落里躲藏起来。
突然,城墙上的炮声轰隆隆地响了起来,几个岁数还小的孩童急忙用手捂住耳朵,刘文秀探出头去看城外的情况,他看到城外有成群结队的士兵正向这边冲来。
“刘文秀,快看!”一个小伙伴捅了一下他的腰,他回过头,顺着小伙伴手指的方向,看到有个四十多岁的人往他们这个方向跑来,这个人跑的很滑稽,一瘸一拐的。
“后面有人追他!”另一个小伙伴发现了新的情况。
刘文秀也看到了,这个人的腿中了一箭,难怪他跑起来一瘸一拐。
“不好,他又中了一箭!”小伙伴惊呼。
“你们都不要出声!”刘文秀像一个小将军似的吩咐,“看来点火的事情只有靠我们来做了。”
刘文秀再看那个人,他已经跑不动了,被后面的追兵赶上,一刀劈死在大街上。
“行动!”刘文秀发出了行动的命令,三个大一点的孩童胆子较大,每人抱起一捆干柴就往城头上跑,刘文秀自己走在最后,他的力气很大,可以一手提一捆,登登登,三步并作两步往城头上跑,城上的官军注意力全在城外,没去在意几个孩子的行为。
一堆火在北城墙头熊熊燃烧,城头上正在炮击义军的官军突然发生了骚乱,刘文秀他们点燃的大火,就是他们的骚乱的信号,刘文秀看到他们既然自己人和自己人打起来了。
这是有人要阵前倒戈的节奏。
紧接着刘文秀看到有一群人把北门给打开了,这时候城楼上的炮声停止了,城下几个捂耳朵的小伙伴也跑了上来,他们是来看热闹的。
城门一开,大批的义军士兵涌入了城里,城头上的官军看到这种情形,知道再抵抗已无实际意义,于是,纷纷放下了兵器。
高峻山进到城来,第一件事就是寻找点火的人,不用去找,刘文秀就自动找上了门。
“是你点的火?”高峻山问。
刘文秀点头道:“正是。那个点火的人被官军杀死了,我们就主动承担了这个任务。”
“你们?”
“是呀!我还有我的同伴。”
“你叫什么?”高峻山问。
“刘文秀。”
高峻山一惊,历史上的刘文秀不是张献忠的养子吗?他为了证实眼前这个刘文秀,又问:“你是哪里人?”
“延安府。”
“你不是去投张献忠吗?”高峻山突然问道。
刘文秀很惊讶:“是呀!我是准备去的。我听徐先生说你们要来,我就没去了。”
“哦,”高峻山似乎明白了,“你要参加我的队伍?”
“你不要我吗?”
高峻山故意拉下脸道:“你还小呀!”
刘文秀着急道:“我都十四岁了,怎么还小?就是还小,你们也不能不要我。”
“为什么?”
“我为你们立过战功!”
高峻山玩笑道:“如此说来,我还要用八抬大轿把你抬来哟!”
“那当然!”
高峻山突然问:“我收你为义子,你可愿意?”
刘文秀连忙下跪:“义父在上,请受儿子一拜!”
高峻山不是见到谁都要去把人家收为义子的,因为眼前这个刘文秀,在历史上就是张献忠的义子,而且是张献忠的抚南将军,与孙可望、李定国、艾能奇并称为四将军。
高峻山欣然接受了这个义子,并任命为孩儿兵的头领。
占领亳州之后,高峻山对他的文武将领进行了具体的分工:
一,蔡芝山、百里沙负责扩军、治安和税收;
二,红军友、刘鸿儒负责清点州府的财物和衙门及监狱的接收;
三,曹文诏、田文居负责城防;
四,白文选、孙元化、田芳负责亳州的大炮、火药及兵器、马匹的接收管理;
五,马进忠、惠登相、李信负责新兵营的筹建。
六,李部司、贺人龙负责孩儿兵的组织管理。
高峻山宣布了这道命令之后,就出了衙门去新校舍看望崇文弟子,据田芳的禀报,崇文弟子已经发展到三百人的规模,高峻山心里清楚,这些人才是他战胜明廷和鞑子的中坚力量,他现在必须好好培养……
“喝!喝!喝!”
“哈哈哈哈,今朝有酒今朝醉,莫使金樽空对月!”
靡靡之音,一群少女在轻歌曼舞中。罗汝才正与部下山吃海喝。
一身的绫罗绸缎,两撇鼠须,额宽嘴阔的罗汝才坐在太师椅上,左右两旁都是美女,当然,如此美酒盛宴少不了他的文臣武将,元珪、王龙、王光恩、杨承祖、李汝桂、宁德忠一干人等全都在坐,就连徐作霖也成了罗汝才的座上宾。
“此次能够顺利拿下亳州,徐先生功不可没。”罗汝才举杯走向徐作霖,“我敬徐先生一杯。”
徐作霖连忙起身道:“不敢当,不敢当。应该是我敬曹帅。”
罗汝才一脸的笑,先昂首喝下了杯中酒,徐作霖也把一杯酒喝得一干二净。
武将宁德忠是徐作霖的表哥,他正坐在徐作霖的旁边,他举杯向罗汝才罗汝才敬酒:“大帅胸文韬武略,且运筹有方。这次能够拿下亳州,全在大帅的英明决策。”
众人纷纷举杯表示赞同,罗汝才满面红光,又干了一杯。
其实罗汝才是很善于调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