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芝山还在坚持:“秦王放心走吧,芝山一定把一营安全带回去见你。”
高峻山嚎道:“废话少说,你马上去前面布防!”
“遵令!”蔡芝山再没没有二话,骑马奔前线去了。
一阵的马蹄声响,一队人马由远及近,高峻山抬眼望去,是他所盼的冯双礼。
这队人马在高峻山的百步之外停了下来,冯双礼下马跑了过来,他向高峻山禀报了荥阳大会后各路义军的去向:
革里眼、左金王没有南下,而是去了东面的安徽;曹操和过天星没有按高迎祥的指派,而是往安慰庐州方向去了;负责往来策应的老回回、九条龙却去了延津。
“看来他们谁都指望不上了。”高峻山非常不满,又问,“有没有射塌天、改世王、横天王的消息?”
“没有。”冯双礼答。
田文居不满道:“过天星怎么也跟着曹操跑了?秦王有难也不说回来增援一下。”
过天星就是惠登相。
高峻山向他解释:“惠登相是我派他去罗汝才那里的。”
田文居一跺脚:“这么说我们连个援军都盼不到了。”
他们正说着,又有一队人马向他们这边奔来,高峻山扭头一看,前面两匹大白马上骑着他的二位娇美如花的二夫人和三夫人,后面紧跟着的是她们的护卫乌力吉和沙伊尔,再往后看,是曹文诏领着一队人马。
“发生了什么事?”高峻山不禁发问。
在一旁的田文居胡乱猜测:“是不是被曹文诏追杀?”
高峻山也在狐疑中,只听吉雅喊道:“秦王,我也要留下。”
“我也要留下!”苏叶娜也在喊。
两匹白马冲到高峻山的面前才停下来,从马上跳下两位气喘吁吁的女子,一个是吉雅,一个是苏叶娜。
此时,曹文诏的马也到了,他飞速地下了马,来到高峻山面前禀报:“秦王,二夫人和三夫人不肯随老营离开,说是死也要和秦王你死在一起。”
“胡闹!”呵斥吉雅和苏叶娜,“谁说要死啦?你二人赶快跟曹总兵离开。”
“我们不走!”吉雅耍公主脾气。
“我也不走!”苏叶娜道。
“我会骑马打仗。”
苏叶娜也道:“我也会骑马打仗。”
高峻山气得七窍生烟:“花拳绣腿的,过家家还差不多。赶快走!你们不走这里的人会死的更多。”
孙可望跑来向高峻山禀报:“秦王,敌人来了。”
“这么快呀?又是左良玉?”高峻山问。
“骑兵,骑兵。”孙可望急切道,“是大同参将刘迁的骑兵追上来了。”
高峻山连忙看了一下表,果然出现了很对快速移动的红点,他抬头问曹文诏:“老营开始撤退了吗?”
“已经在撤。”
“把这二位夫人带走!”高峻山头也不回地去骑他的乌龙驹。
吉雅和苏叶娜流着泪与高峻山告别,高峻山没理她俩,策马就往前线去,孙可望紧跟在后。
高峻山现在手头上所掌控的兵力有一万人,用一万人来抵挡近七倍的敌人,那只是找死,虽然明军的先头部队只有一两万,但是后续部队会连连不断地到达。
他赶到战场,敌我双方已经展开厮杀。因为是蔡芝山匆忙中选择的战场,地势上并不占优,只是义军这一方所处的位置地势稍高而已。
没有火器的优势,义军将士们唯有与明军进行肉搏战。高峻山身先士卒,骑着乌龙驹杀入了混战中的沙场,手中的中微子能动手枪,首先射倒了两个明军小校。
刘迁的骑兵也就一千人,蔡芝山的三千重骑兵在这里占据了决对的优势,蔡芝山分出一千骑兵左右包抄刘迁,自己轻率二千骑兵与之对阵。步兵则在后方摇旗呐喊,为骑兵将士打气。
风卷着残叶飞在天空,几片乌云遮挡着刺眼的日光,不多时,天空飘洒下蒙蒙细雨,气温也随之下降。
寒冷的空气并没有影响到战场上相互绞杀的热度,冰冷的刀锋划破一道道的血管,沙场的血腥更加激发义军将士杀敌的勇气。
高峻山的中微子能动手枪,由于气温下降,所发枪的时间间隔越来越大,令他十分不满,他又杀了三个明军骑士之后,索性收起手枪,捡起一支长枪,奋不顾身地杀入敌群。
冲杀之中,他忽听对面一声战马嘶鸣,一彪形大汉怒目圆瞪,嗷嗷叫着向高峻山这边冲来,高峻山提抢策马迎了上去,那大汉手中长矛一抖,直指高峻山,道:“大胆贼寇!不要命的过来!”
“死!”高峻山闻言,更是怦然大怒,口中只说了一个字,手中长枪一抖,夹马直向大汉杀去。
一枪刺出,枪尖直往大汉心窝。
借着战马冲刺之力,高峻山出枪迅猛。
“嗖!”枪风灌耳。
大汉也是恐惧,不敢与高峻山碰硬,一手拔转马头,跳着避开了枪锋。
“不错,躲闪倒是及时!”高峻山奚落道。
大汉躲过一击,抖擞精神,大喝一声,拍马再战高峻山。
这人手中长矛探出,来个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依样画葫芦地直刺高峻山的心窝。
高峻山并不躲避,就当没有看见,舞枪也刺向大汉的心窝。
不待大汉反应过来,只听两声闷响,两人的枪尖都刺中了对方。
大汉“哎哟!”一声,掉落下马,高峻山岿然不动,大汉哪知,高峻山穿的是超薄的石墨烯材料制成的防弹背心,刀枪不入,再加上高峻山的枪比那大汉的长了半寸,就是这多出的半寸,收了他的小命。
此时的大汉就是要懊悔,也只能去阎王爷那边懊悔去了。
高峻山大喝一声,枪尖又向左侧的一个骑兵刺去,这个骑兵早已被高峻山的气势所震慑,拨马便往回转,想逃脱这地狱之门,但终究没有逃出被高峻山捅穿后腰的命运。其余几骑哪见过此等恶神,早吓的四下逃窜。
此时,两翼的骑兵齐齐杀到,明廷参将刘迁不敢再战,丢下三百多具尸体仓促回逃。
此战义军只伤亡了二十余人,初战告捷,将士的士气大振。
正当将士们清扫战场,救助伤员的时候,突然,西北角出现一支军队向这边奔来,刚刚松下劲来的义军一下又紧张起来,大家纷纷骑上战马,等待下新轮的拼杀。
一个负责警戒的百户跑过来喊道:“不要慌张,是自己的兄弟!”
众将望去,原来是一支打着射塌天旗号的人马,李万庆的万余援军杀到。
“秦王,俺老李来迟了。”李万庆一见高峻山便自个检讨起来。
“不迟,不迟!”高峻山紧紧地搂住李万庆。
两人松开后,李万庆道:“秦王,俺老李敬佩你的为人!咱十三家七十二营,就你一家在此阻挡洪承畴,他们全都往东而去,就是改世王和横天王也在两天前去了阳武,并且鼓动俺一起走。俺思来想去,还是觉得秦王是个顶天立地的好汉,值得俺李万庆敬佩。”
高峻山再一次拥抱李万庆,道:“李大哥更值得我高峻山敬佩!”
“不要这样说。”李万庆向高峻山一抱拳,“秦王,从今往后,俺李万庆就跟定你,只有秦王你这样有度量的人,才是天下之主。就连曹文诏、贺人龙这样的骁勇之士,都愿意臣服在秦王的麾下,就证明俺老李没有跟错人。”
田文居在一旁拍了拍李万庆厚实的肩头,道:“李万庆,你这话就说对了。”
高峻山大喜,拉着李万庆的手道:“好,我高峻山热烈欢迎!”
田文居道:“眼看天就要下大雨了,我看洪承畴一时不会向我们进攻,乘这个时机,我们赶紧撤退。”
高峻山道:“李大哥,你带着你的人马立刻退往大周山,我们的老营也以在那里,二日后我们在大周山汇合。”
“李万庆谨遵将令!”
第五十八章 不得了呀,这个人刀枪不入!()
正月十三日,汜水,大雨。
“秦王,红军友回来啦!”孙可望兴冲冲地进到高峻山的军帐。
高峻山听到这个让他高兴的消息,连忙催促孙可望:“快,快领我去见见他!”
孙可望道:“是探马送回的消息,红军友昨天在乱军之中迷路了,昨夜找了一晚的路,今晨总算跟我们派出的探马联络上了,现在还在回来的路上。”
“哦……”高峻山一颗悬着的心总算放下了,“红军友一到,马上向我禀告。”
“是。”
半个时辰过去后,红军友回到了军营,高峻山热情地拉着他的手道:“总算回来啦,可担心死我了。”
红军友自我检讨道:“都是我不好,让秦王替我担忧。”
“可别这么说。”高峻山让红军友坐在火盆边上烤火,又递给他一杯茶水,“说一说你为什么被左良玉打得如此惨?”
红军友叹口气:“都怪我太轻敌了,只顾往前去,谁想到左良玉事先有埋伏,害的我几乎全军覆没。”
高峻山安慰道:“只要你没事我就放心。其他的事你就甭考虑了,先抓紧时间休息,好好睡上一觉,下午咱们就起程。”
红军友问:“曹变蛟安全回来了吗?”
高峻山答:“昨天他就回来了,他这支人马没受到什么损失,主要是你带的这一队,跑回来的几乎都伤痕累累。”
红军友十分内疚:“对不起秦王。我指挥不当,请秦王责罚。”
“别多想了,你好好地睡一觉。”
红军友含着热泪道:“秦王,我都知道了,你是为了等我才没有走的,要不然昨日你们就可以离开这里。我一点都不困,趁现在大雨,洪承畴不敢追来,我们赶紧去大周山与曹文诏汇合。”
“你不睡一觉行吗?”
红军友眼神坚定:“没问题,精神着呢!”
“好,准备一下,马上起程。”
红军友却没动身,道:“秦王,我还有一件事要向你禀报。”
“请讲!”
红军友道:“我这次迷路,幸遇一人,得其相助,方及时回到这里。”
“哦?”高峻山好奇地问,“什么人?”
红军友道:“时间紧迫,只简单向你禀报,请别见怪。我迷路一直去到了河内,闯入了一个村子,在村子里遇见此人,此人听说我是秦王的部将,不但给我指点迷津,还亲自领路。”
“你有没有多谢人家?”
“他说要见你。”
高峻山问:“说了半天,他是谁呀?”
红军友答:“他叫李信。”
高峻山无比惊讶:“李信!”
红军友惊异的眼神望着高峻山:“秦王,你认得他?”
高峻山当然知道李信这个人物,历史上李信投奔了李自成,辅佐其成就霸业,建立大顺。可惜的是,因牛金星诬陷,李信惨遭冤杀。高峻山还知道他是河南河内人,还是个举人。
“我只是听说过他。”高峻山随口回答道。
“他可认得你。”
“他认得我?”高峻山甚感奇怪。
红军友道:“秦王的威名远播,天下谁不知道你呀!”
高峻山点着红军友笑道:“你老哥……”
红军友站起身来:“我这就去请李信进来?”
“快去!”
红军友出去后,高峻山又往火盆里加了柴,让火烧的旺些。
李信其实就在外面,红军友很快就把李信带了进来,大家寒暄了几句,红军友便自觉地退了出去。
高峻山与李信坐在火盆旁后,便开始进入了正题。
高峻山谦逊道:“我乃一介草民,因朝廷无道而起兵。今李公子来投,与我共举义旗,救民于水火,实乃明智之举。”
李信道:“秦王思德在人,声威远著,义旗所指,莫不欣然鼓舞。我李信早有投靠之心,只是无人引荐,多亏有红将军,方能与秦王得此一见。”
高峻山喜不胜收:“我知李公子有文武之才,早有结交之意,只是天地茫茫,不知君在何处。今日能得一见,乃天意也。”
李信也是惊动万分:“秦王如此抬爱,信愿追随秦王左右。”
高峻山拉起李信的手道:“太好啦!今后军机大事,还请李公子多多赐教。”
李信道:“信愿效驰驱,虽赴汤蹈火,亦所甘心。”
……
正月十八日,大周山,晴。
大周山因宋仁宗曹皇后建塔于山上,故又名塔山。其山嵯峨嶙峋,雾则皎然如玉,晦则空蒙隐约。
这天,高峻山的人马汇合于此,山脚下,连营十数里。高峻山领一班文武在中军帐内开会。
在坐的有百里沙、田文居、李信、蔡芝山、红军友、曹文诏、李部司、贺人龙、李万庆、曹变蛟、刘成功。
高峻山决定把现有的队伍分为左路军和右路军南下汝宁,因为冯双礼传来消息,我东进分队也在向汝宁进军。另据冯双礼的情报,洪承畴的主力在陕西的路上,还没有入河南,在汜水一带的是先期追击义军的左良玉等部,被雨水阻挡了几天之后,现在正忙于追击老回回、九条龙,顾不及高峻山这边了。
高峻山命令道:“蔡芝山、红军友、李部司、李万庆为左路军,共一万三千人马,百里沙为左路军军师,田文居为副军师,沿尉氏、扶沟、西华、商水,进入汝宁,左路军总兵官为蔡芝山;曹文诏、贺人龙、曹变蛟、刘成功为右路军,共一万人马,以及老营的三千家眷,军师是李信,随我一同沿登封、郏县、舞阳、进入汝宁。我为右路军的总兵官。”
会议结束,便开始分兵南下。
各部纷纷起程。之所以要分兵,是为了提高部队的行军速度,队伍精悍了,就不容易造成拥堵的现象。另外,也利于队伍的发展,可以沿途征召饥民。
高峻山的队伍一天时间就到了登封,这里的几百守军早已闻风而逃,部队只是休整一晚,第二天就向郏县开拔。
二天的行程,高峻山的义军就到了郏县近郊,在这里,高峻山的右路军遭到了顽强抵抗。
高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