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降1630》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空降1630- 第22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已经抵达长岛的美洲军团,到了目的地之后,把急需的物资用电报报告给了高峻山,万吨巨轮所运载的都是马金他们急需等待的物资。

    马金所率领的舰队到达曼哈顿岛之初,果然看到有荷兰人出没,马金坚决执行高峻山的清岛政策,把这些荷兰人一个不剩地杀光了。

    这些荷兰人刚发现华夏庞大的舰队的时候,还耀武扬威地宣誓主权,战列舰用大炮回答荷兰人。

    所不同的是,荷兰人的领地并没有发生火光冲天、房屋倒塌的景象,登岛的海军陆战师士兵,用米尼枪把岛上的荷兰人一个个地点射击毙,他们的生活设施被完整地保存了下来。

    由于曼哈顿岛没有大型码头,华夏国的船只都停泊在海面,人员和物资都是靠小船转运上岸。

    马金一踏上美洲的土地,就命令报务员许庭坚向皇上报喜,高峻山命令他们把所占领的半岛改名为长岛,把荷兰人的新阿姆斯特丹改名为长安。

    长安就是后世的纽约,但是,现在已经叫长安了,而且将永远叫长安。

    惠延是海军陆战师师长,他先于马金登岛,当马金从蒸汽机快艇上了码头之后,正在码头迎接的惠延问道:“马司令,岛上八百一十三个男女全都变成了尸体,怎样处理这些尸体请马司令指示。”

    马金道:“皇上早有指示,岛上的所有人必须杀光,而且要毁尸灭迹,毁尸灭迹的最好办法就是扔进大海喂鱼。”

    惠延行了一个礼,道:“属下明白了。”

    马金不放心,又说道:“把这些尸体运远点,扔到深海里面去,今后就不会有人知道他们的存在了。”

    “遵令!”

    惠延转身去执行命令了。

    惠延离开之后,马金对身边的副参谋长林正刚道:“你去安排一下,除了陆战队将士,其他人一律不准上岸,让他们在轮船上再待两天。”

    “遵令!”

    林正刚返回了快艇。

    马金又对舰长赵正南道:“赵舰长,你回战列舰负责指挥海上的行动,我们通过电报保持联络。”

    “遵令!”

    赵正南敬了一个礼,转身向码头走去。

    马金对身边的公孙浩道:“今晚我们就在城里面住下。”

    公孙浩道:“行,我这就进城去安排。”

    此时,有七八名工程师也上了码头,他们看到马金,纷纷围了上来。

    马金笑容可掬地问他们:“辛苦啦!辛苦啦!这一路上你们没少受罪吧?”

    其中一位工程师答道:“辛苦一点无所谓,但是不让我们工作,比什么辛苦都难受。”

    接着大家议论纷纷,提出自己的意见。

    “对,我们需要立即开展工作。”

    “我们来的目的就是找矿,现在你让我们待在船上,我们怎么开展工作?”

    “我们是为了炼钢而来的,我们必须把工厂建设起来,一天都不能耽搁。”

    “我是电机工程师,来的目的就是为新的城市提供电力的,现在发电机都在船上,我希望马司令能够组织人力把船上的机械先搬到岸上来。”

    马金道:“你们的意见我都接受,有意见一个个提。但是,必须要在你们的生命安全有保障的前提下,我才能够接受你们的意见,现在,你们必须听我的,返回船上去,等待我的命令!”

    那位机电工程师道:“要使城市负有生机,就必须电力先行,马司令,您还是让我们先投入工作吧!”

    一位地质工程师也不甘落后,道:“马司令,我们是搞地质的,来这里的目的就是寻找煤炭和矿产,如果找不到煤,轮船就开不动,工厂也开不了工,如果没有矿,就练不成钢,打不了铁。”

    马金道:“你们说的都很有道理,但是,保证你们的安全是皇上给我的任务,也是皇上给你们的命令,难道你们连皇上的命令也不听吗?”

    马金把皇上的御旨抬了出来,工程师们都是崇文弟子,他们都是高峻山的子弟,对高峻山的命令那是百分之百的服从。

    好不容易把这些工程师们劝离之后,公孙浩骑了一匹马回来了,他下马来到马金的跟前禀道:“司令,城里面生活设施齐全,还存储有不少的粮食,还发现了一个大型的仓库,里面堆满了河狸的皮毛,这可是一笔不小的收获,这座城市可供二千人居住。”

    马金称赞公孙浩办事得力,并告诉他,这座城市荷兰人已经在此经营了二十多年,生活设施很完善就一点都不奇怪了。

    “我们现在就进城?”公孙浩问。

    马金开玩笑道:“难道你还想举行什么仪式?”

    公孙浩扰扰头道:“城里空无一人,举行仪式给谁看?”

    马金问:“你知道这座城市叫什么名字吗?”

    “不知道。”

    马金得意地说道:“她叫新阿姆斯特丹,但是,她现在不叫这个名字了,她现在叫长安。走,全体都有,目标长安!”

    来到长安,这里是一片寂静,因为所有的西方人全被海军陆战师枪杀了,连尸首都没有留下,拖到海边,装上船运走了。

    马金看到建筑物上面西方人的标志,下令把这些标记统统拆下来,换上汉字。

    在公孙浩的引领下,马金来到了新阿姆斯特丹不,是长安的市政大厅。

    市政大厅办公设施十分的齐全,马金走进市长办公室,办公室的台面上还有一封没写完的信,原来的主人在临死前还在这里办公,他信信还没有写完,就被枪杀了。

    马金来到办公桌前,他不懂荷兰文,但是,这是一封没写完的信,一眼就能看得出来。

    此次出征,高峻山专门派了几位荷兰语翻译跟马金来美洲,虽然马金看不懂,他请来了一位翻译,让他把这封信翻译一下。

    翻译们也是跟着司令部一起行动的,不像那些工程师,被保护在轮船上,所以,公孙浩很快就叫来了一位翻译,翻译看过信之后告诉马金,这是荷兰总督给西印度公司董事会上半年的报表,信的确没有写完。

    马金在荷兰总督的座椅上坐了下来,他拿起那份报表,对公孙浩道:“你负责把这里的文件统统保管起来,这些文件对我们今后也许有用。”

    此时,马金的侍卫官走了进来,他在马金耳边低语道:“司令,要不要请工程师们来化验一下这里的水源,看看有没有被污染。”

    马金听出侍卫官的意思,他是担心这里的水被荷兰人下过毒,他摇摇头对侍卫官道:“没有这个必要,如果你实在是不放心,可以抓些小动物给它们试一试。”

    侍卫官得到了启发,敬礼转身离去。

    马金坐在总督椅子上,用手指不停地击打桌面,感叹地对公孙浩道:“今晚我们将在没有电灯的黑夜里渡过了!”

    请记住本书:。阅读址:        

第四百三十八章 在美洲建市() 
虽然长安没有电,马金住的却是豪宅。

    他的住所离市政厅不远,是荷兰总督的私人住宅,现在理所当然被马金所拥有。

    二层的欧式建筑,有前院后院,院子里有草坪、鲜花,前院还铺了一条红地毯,看来这位前总督还挺会享受生活。

    楼下是厨房餐厅和佣人的住所,二楼才是主人的卧房。

    马金把一楼变成了他的警卫室,他的侍卫官和一个班的警卫就安置在了楼下。

    马金的夫人张子婷也跟随一起漂洋过海来了,张子婷是张绍登的女儿,张绍登是南城人,崇祯年间的举人,在应城做知县,高峻山破应城之后投降了义军。

    长安的夜晚并非一片漆黑,如果你在街上走一圈,还以为自己是身在欧洲的某一个小镇。这里有街灯,用油作为燃料,也就是说点的是油灯。

    这种油灯用的是动物油,确切的说就是用美洲河狸炸出来的油。

    在美洲,河狸是随处可见的动物,鼎盛的时期数量高达两亿多只。在欧洲人到来美洲很久之前,北美印第安人就把河狸当作自己的食物来源了。他们将整只河狸烤熟,作为鲜美的肉食。印第安人也会把河狸肉切成一条一条的,在小火上烤,或放在被太阳晒得发烫的石头上,直到肉条变得又干又脆。之后他们会将肉干和浆果放在一起捣碎成糊状,再加上动物脂肪,做成一种能够保存几个月甚至几年的干肉饼。印第安人到野外去的时候,就可以带着这种食物作为干粮。

    就在荷兰人仓库里就存有大量的这种动物油,以提供照明之用。

    为了防止有漏网的荷兰人,马金命令陆战师在半岛上进行拉网式地搜查,两天之后,才逐步让船上的人进城居住。

    第一批进城的人就是那批工程师们,这次来的工程师有二百多名,他们都被安排在长安城里居住。

    马金首先成立了长安市城市规划管理处,他自任长安市市长,并用电报向高峻山备案,高峻山也及时给予答复,任命马金为长安市代理市长,因为马金的职务是远远高于市长的职务的,这位市长他只能是代理。

    城市规划管理处全都是有工程师们组成,担任管理处正副处长的就是学的就是城市管理专业,一个叫虎兴华,一个叫刘长庚,一个叫蔡思杰。

    虎兴华是虎英的儿子,马金任命他为城市管理处处长;刘长庚是刘鸿儒的儿子,马金任命他为城市管理处副处长;蔡思杰是蔡芝山的儿子,也是担任城市管理处的副处长。

    管理处下面又细分了十个科室,这十个科室分别主管城建、码头、交通、电力、治安、农业、渔业、工业、矿业、林业。

    这十个科室马金也分别任命了正副主任,任命书下达之后,马金就召见长安市的第一次会议。

    这次会议就在市政大厅举行,参加会议的一共有二十六人,后来的华夏史把这次会称为“美洲二十六人会议”。

    林正刚作为市长助理也参加了这次会议,参加这次会议的还有公孙浩,他被马金任命为长安市市政厅主任。

    马金首先在会上发言:“诸位同仁,我们美洲军团经过千难万险来到了美洲,美洲是个美丽的地方,但是她又是一块没有开发的处女地。你们都看到了,这里虽然被荷兰人经营了二十年,但是,城市的基础建设十分的落后,码头就更不用说了,就连我们的三千吨的轮船都不能靠岸,你们再看看郊野,更是荒芜一片。这都须要我们来经营,来发展。现在我们来了,我们就必须把这里建设好。我来之前皇上嘱咐我,要把长安建设成一座国际的大都市,要有大型的码头,要让西方人看一看我们华夏的能力!对于城市建设我是门外汉,在坐的不乏专家学者,希望你们能够踊跃发言,就如何建设新美洲提出你们的建议!”

    马金说完之后,林正刚站起来发言:“就长安的城市建设,我们市里面十分重视,马市长已经给你们颁发了任命书,希望你们利用你们所掌握的专业知识,就长安的发展,发表你们的意见,这次会议将对你们的提议来制定今后发展的道路。请大家积极发言!”

    会议持续了三天,最后制订出了长安市建设方案,这个方案一共有二十九条三百七十三项,每一条、每一项都具体到了科室。会议结束之后,便开始进行城市大建设。

    第一个项目就是码头建设,现有的码头是荷兰人留下来的,完全不符合华夏船只的要求,所以必须进行改造和扩建。

    在轮船上存有建设码头所需要的钢筋水泥和工人所需要的工具,在第一批移民当中,就有码头建筑工人,这批工人大约有三百人,马金让这批人及其家属搬进城里居住,这有利于这些码头建筑工人安心工作。

    安排完这批码头建筑工人之后,马金又把轮船上的一千名建筑工人调上岸来,他们的任务是对长安城进行扩建,目前的长安城只能容纳二千人居住,当务之急必须解决移民的居住问题,所以,在城市规划的蓝图下面,首先进行的是城市扩建,让华夏子民有一个安身立命之所。

    而这一千名建筑工人的家属也可以下船来居住,由于城里住不下那么多的人,也只能委屈家属暂时住在工人的窝棚里面,等这第一批房屋盖好之后,优先安排建筑工人居住。

    第三个项目就是铺路,铺设码头至长安城的马路,只有交通便利了,城市建设才会有突飞猛进的发展。

    铺路工人是自愿报名的,十天为一期,一期只需要一百人。参加铺路的工人食宿还是在轮船上,因为住房条件所限,只能每天坐渡轮往返与轮船和码头之间。

    电力工程师们从华夏带来了二台蒸汽机发电机和二台水力发电机,蒸汽机发电机是要烧煤的,目前来说,煤要提供给轮船和军舰使用,在美洲找到煤之前,二台蒸汽机发电机是绝对不能使用的。

    现在只有考虑使用水里发电机,好在长安城边有一条河,这条河后世称为哈德森河,为了不至于名称混乱,也称其为哈德森河。

    电力科主任叫太史亮,为长安提供电力就是他的责任,他首先向城市管理处申请调拨两台水力发电机,城市管理处给他的答复是同意他们提取两台水力发电机,但是由他们自己组织人力从轮船上卸下来。

    搞搬运这不是太史亮的长处,他把这个重体力活的工作交给了副主任叶鼎先去完成,自己带了一个五人勘探小组去了哈德森河流域,勘察水情,准备拦河筑坝。

    

第四百三十九章 勘察哈德森河() 
太史亮带了工程师准备出城去勘察哈德森河。

    他们走到城门口被守门的哨兵拦住了。

    “站住!你们要去哪里?”

    “我们是城市管理处的,有公务要出城。”太史亮拿出证件给哨兵看。

    哨兵没有接他的证件,问:“有路条吗?”

    “对不起,今天实在是太忙了,所以没有没有向管理处申请路条。”太史亮连忙解释。

    哨兵面无表情道:“没有路条一律不准出城,这是马司令的命令。”

    “我们只是去河边走走,不会走远的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