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成功道:“‘武昌九号’事件难道曹爷就忘记了吗?”
曹文诏没有听明白刘成功的意思,他问:“炳然你这是什么意思呀?”
第四百零一章 召见宋州王()
刘成功叹息一声,道:“周文江和潘世玉这两个人都被皇上杀了,难道还不足以让曹爷您警醒吗?”
曹文诏怒目圆睁,道:“你一边去!老子可是封疆大臣,镇守一方的武将,你拿老子跟他们比,他们有资格吗?”
曹变蛟劝道:“曹爷,炳然也是好心提醒才这样说的。”然后他转头对刘成功道,“你也真不会说话,姓周的他们能跟我们比吗?你就忘记了皇上当初是怎样的重用你的?难道你老糊涂了吗?”
刘成功是曹军当中一位年纪最大的将领,现在已经是六十五岁高龄的老人了,他被曹变蛟说得地下了头,不敢再说话。
曹文诏道:“不是皇上心狠,而是周文江、潘世玉非死不可。这两个人犯的可是泄露国家最高机密罪,把这两个人撤了下来,你们说还能把他们安排去哪里?把他们流放到西疆?或者送去修铁路、修公路?他们身为海军的最高将领,海军部的所有机密他们都知道,如果不杀他俩,那么皇上就要花很大的成本去改造海军部,如果把他俩杀了,死人是不会在出卖机密的,所以杀他俩是必然的,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我海军机密不被泄露。”
曹变蛟道:“曹爷的分析十分有道理,如果是其他军种的将领犯了错误,还是能够保全性命的。”
曹文诏道:“他们是死有余辜。买军舰这么大事情也不向皇上汇报,他们这为了什么?为了钱?”
刘成功这才领悟到曹文诏的话,他答道:“他们不缺钱,他们缺的是心眼。”
曹文诏道:“我们可以这样理解,也可以认为他们就是有意这样做的,如果真是这样做的话,那可就是叛国罪了,灭九族都是轻的。”
刘成功道:“不辨不明。我现在明白了曹爷刚才为什么对我这么愤怒了,刚才我把曹爷跟这他们相比,的确是很不恰当,该曹爷骂我。”
此时冯举又回来了,他告诉曹文诏,给皇上的电报已经发出去了。
曹文诏道:“我突然想起一件事,你再跑一趟,给皇上再发一份电报。”
冯举取出笔纸准备记录。
曹文诏道:“我建议,在罗刹国边境修一条环形铁路,便于我们运兵,一旦与罗刹国有战事发生,可以及时地调动兵力。”
……
高峻山在仰光的别墅,正在看着曹文诏发来的电报,他同意了曹文诏的建议,认为修一条环形铁路很有必要。
给曹文诏回电之后,李德容进来禀报,宋州国王张九领着三个随从求见。
高峻山很高兴,让这个宋州国王在司令部的三楼等他,他要亲自接见这位宋州国王。
这个宋州是南洋一个很小的部落,与华夏的东吁省相邻,汉人居多。
高峻山让阮芳青拿出一龙袍来,他要穿着这身龙袍去召见宋州国王。
“龙袍?”阮芳青一时没有反应过来,“龙袍是什么?”
高峻山道:“你忘记了吗?龙袍就是皇帝穿的衣服,那天,那天晚上,朕不是穿给你看来着?”
“哦,那套衣服呀!”经过高峻山的提示,阮芳青也想起来,是有那么一天晚上,皇上曾穿过一套据说是皇帝才能穿的衣服,但是皇上就穿过那么一次,以后再也没有见过他穿,于是她好奇地问,“皇上,今天怎么想起要穿这套衣服了?”
高峻山解释道:“一般场合下是不穿龙袍的,只有在皇宫里面接受百官朝拜的时候才穿龙袍,或者接见外国使团的时候也会穿上龙袍,以彰显皇帝的尊严。”
“今天要接见谁?”
高峻山道:“在这附近有一个宋州国,那个国王前来求见,现在已经到了司令部,朕现在就要过去接见他。”
阮芳青问:“臣妾也想去见一见,行吗?”
高峻山道:“不行。这种正式场合,如果要陪同,那必须是皇后娘娘,就是换了贵妃娘娘都不行。”
阮芳青只是嫔妃而已,所以她没有再出声。
高峻山穿戴完毕,便在李德容的一班侍卫的拥簇下,来到了司令部的三楼,在三楼会客厅,召见了张九。
张九一见高峻山就行君臣之礼:“宋州王张九拜见华夏国大皇帝,大皇帝万岁万岁万万岁!”
张九带来的三位随从也跟着行礼。
高峻山道:“免礼平身!”
张九道:“大皇帝陛下,我们宋州人氏多数都是早年来自华夏的商人,由于久居此地,便在此地竖起了宋州的旗号,自立为王。我等虽然身在海外,心却紧系华夏。现在大皇帝亲自来到了这里,我等愿意回归华夏,还请大皇帝能够接纳我等海外赤子。”
高峻山道:“你们于鏊回归华夏的心情,朕十分的理解,但是,就目前而言,你们还是保持现状为好,这样,对我华夏国在南洋的极为有利的,因为目前有很几个像你们这样的小国存在,你们要做好维持地方安定的榜样,如果朕急于把你们纳入华夏,其他小国难免会有恐慌,朕只有一步步地来,慢慢地把你们统一在一起。”
张九道:“请大皇帝陛下考虑一下,把我们这些小国统一一个称呼,这样有利于南洋诸岛的管理。”
高峻山道:“你的提议朕会考虑的,现在不单只是你们宋州、吉打、金城、柔佛等几个小国,朕的意图是要把整个的南洋都纳入到华夏的管辖之内,所以要等整个南洋地区都解决了之后,才能考虑划分的事情。”
张九道:“我等愿意为华夏出力,并愿意接受华夏的管制,如果有需要,大皇帝可以直接向臣下御旨。”
高峻山道:“目前还是保持现状,朕在新加坡设立了总督府,你们接受总督府的管辖。”
此时,在张九身边的一个随从说话了,他道:“尊敬的大皇帝陛下,臣乃宋州宰相,臣建议,将马尼拉、新加坡、巴达维亚、达古潘的名字分别改为宋州、星州、椰州、吕州,并对四城进行改制,建立府县制,成立宋州、星州、椰州及吕州四府,便于华夏国的管理。”
高峻山道:“你们的建议都很好,朕会认真考虑的。这样吧,时间也差不多了,朕今天就设一个家宴来款待诸位,我们有什么话,留在宴席上继续说,你们看好不好?”
张九再拜,道:“恭敬不如从命,我等十分愿意听从大皇帝的安排。”
于是,高峻山让人把这几位客人先带下去休息,他又安排阮芳青准备家宴,做完这一切,他把刘文秀、曹明浩、红鹏举、田启亮四位召来,让他们一起陪同赴宴。
第四百零二章 小分队进驻巴达维亚()
当晚的宴会是在高峻山的二层别墅进行的,酒席中规中矩,并不是很豪华,宴席上的气氛却很融洽,宾主双方对美好的未来充满了希望。
宋州国王张九是商人出身,对华夏国的贸易政策很感兴趣,谈话的内容也多在这方面。
高峻山向张九他们介绍了华夏国的商贸政策,国家鼓励商贸行为,提别是鼓励海外经商,赚外国人的钱,如果华商在海外遇到困难,华夏国的海军随时可以提供救援。
“如果资金短缺,我们的海军也提供帮助吗?”张九问道。
高峻山道:“我们的银行即将向海外发展,完全可以向有困难的华商提供贷款业务,只要他们提出申请。”
张九对银行这个新鲜的名称还不大了解,虽然他在仰光已经看到过高耸在街银行大厦,银行的业务具体是怎样操作的,他一点不知。
张九惊叹道:“我们的银行还能够提供贷款!”
刘文秀道:“保护商人利益,促进商贸发展是我们的国策,要使华夏经济腾飞,就要走向海外,拓宽市场。”
张九对新鲜名词似懂非懂,但是他认为回归华夏是没有错的,他决心为大华夏的崛起尽自己的一份微薄之力。
酒宴期间,高峻山问张九是不是马上回宋州,张九答道:“我们还有一批香料要运往巴达维亚,所以没有打算马上回宋州。”
此时的华夏国,虽然控制了马六甲海峡的航运,但是没有对荷兰进行海禁,因为之前与荷兰也签署过一些协议,所以只是对他们进行特种商品的禁运,比如说大米、食品、军工产品等。
在一旁的田启亮提议道:“我们有一个特殊的小分队,人数不多就五个人,正准备去巴达维亚执行任务,能不能以宋州商人的名义,把他们带进巴达维亚?”
张九没有半点的犹豫就答应了田启亮。
这支五人小分队,是仰光指挥中心派往巴达维亚去执行侦察任务的,直接的领导人就是田启亮,他正愁以什么方式进入巴达维亚,现在碰巧张九要去那边,把这五人装扮成宋州的商人那是在合适不过了。
经过高峻山的同意,田启亮把五个人请到宴会席上跟张九等人见面,并互报了姓名。
……
第二天五人小组就出发了,他们是:小分队队长顾大久,队副甘勇,队员李果、伍国金、苗伦。
顾大久是通事局仰光站刑侦队副队长,甘勇是海军第五陆战师侦察连长,李果是1002师三团上尉参谋,伍国金是1002师三团通讯班长,苗伦是民兵连长。
五个人当中,顾大久的岁数最大,看上去已经三十出头,其他四位都是二十郎当岁的小伙子,所以,顾大久打扮成了老板的模样,李果是账房先生的打扮,甘勇和伍国金是伙计的打扮,苗伦是挑夫。
上午十点钟,这五人顾了一辆马车,带上了十几箱的工艺品,来到仰光码头,张九的船队正在码头上等着他们。
张九派人下船帮着把货装上船,有三个船工过来,二话不说抬起箱子就往船上去。
“轻点!轻点!”顾大久在一旁叮嘱这三个船工,“里面都是易碎的玻璃制品。”
甘勇、伍国金、苗伦也开始搬起箱子来,十几箱的货物二三个来回就搬完了。
小分队的人上了船之后,船队就开始启程,这支船队一共有十三艘风帆船,最大的是一艘福船,这艘福船首部尖,尾部宽,两头上翘,首尾高昂,它的两舷向外拱,两侧有护板。吃水深达到四米。
小分队的五位成员都在福船上面,宋州王张九也在这艘船上。这支船队开出码头之后,华夏海军出动了一支风帆舰队悄悄地尾随护送,这是应张九的请求而参与护航的。
在航行的过程中,张九就把到达巴达维亚的行程安排告知了五人小分队。
张九的船队来往巴达维亚不下数十次,一路的航行十分的顺利,经过五天的航行,来到了巴达维亚海域,华夏海军护送至巴达维亚三海里的地方,就掉头返航了。
船队靠近码头的时候,张九把小分队的成员叫到身边,再次嘱咐道:“我们这次只在巴达维亚做短暂的停留,所以,你们下船之后,我的人会把你们带到阿斯顿酒店,我已经安排好人接待你们,你就以宋州商人的名义,住在阿斯顿酒店,之后的事情,就你们自行安排,我们的船队还要继续南行。”
队长顾大久代表华夏国向张九表达了感谢,然后开始进行上岸的准备工作。
在码头上,由于有宋州商人的身份,他们很顺利地通过了码头上的检查,进入到了巴达维亚城。
进城之后,小分队就和张九的大队人马分开了,他们在一位当地人的带领下,来到了阿斯顿酒店,果然,在酒店的门口,有一位华人在张望,正等着他们的到来。
这位华人与那位带路的当地人很熟,他们都是在为宋州王效力的。
这两位一见面,咕噜了几句,华人给了当地人一些碎银,那位当地人就离开了。
“欢迎欢迎!”这位华人满脸堆笑地迎上了顾大久等人,“小的姓洪,你们叫我洪生就行了,我已经给你们预定好了房间。”
这人看上去有五十上下,皮肤黝黑,头上绑着一块白色头巾,他一面帮忙把货物搬进酒店,一面不断地与顾大久说话。
“你是掌柜的吧?我看你就像是掌柜的,我跟你说呀,这家酒店是巴达维亚最好的酒店了,服务质量好,这里的女服务生长得可水灵啦,你们来这里住可就没白来巴达维亚一趟了。你们是来做大生意的吧?”他搬起一个箱子跟顾大久并排走着。
顾大久开始没想搭理他,考虑到他是宋州王的人,就礼貌性地答了他一句:“小本生意而已。”
洪生絮絮叨叨地说道:“小本生意也是生意嘛!下次你们再来,就直接找我洪生好了,一回生二回熟嘛,你只要在码头上一打听,人家就会告诉你我在哪里。这个价钱嘛,这一次是头一回与你们合作,就给你们打个八折,八折,八折很便宜了,这里的酒店可是很贵的,也只有你们这些生意人,才住得起这么高档的酒店。我跟你讲,如果是其他人,我就不带他们来这里了,我就带他们去马妮锁酒店,那里的人睡的可都是通铺。”
顾大久问:“房间你已经为我们预定好了?”
洪生肯定地说道:“那是当然啦,我洪生所提供的服务也是一流的,房间早就给你们预定好了,在二楼,面临大海,又安静,又惬意,包你们晚上睡个踏实觉。”
“多少钱?”顾大久问。
“谈钱就伤感情了是不?一回生二回熟嘛,我也不能赚你们的钱,你可以先上去,看看房子满不满意,不满意我们可以再商量。”
顾大久当然知道,他所说的“再商量”,指的就是钱,所以他道:“不用商量了,我很满意你的安排,要多少钱你说个数吧。”
“提到钱就伤感情了,我这一次免费为你们服务,只收房钱,其他费用一律不收,五个人,每人一两银子一晚。”
顾大久从衣兜里取出了五两碎银给他。
第四百零三章 华人“瘦老顾”()
那个姓洪的得到了五两碎银,就去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