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降1630》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空降1630- 第18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津轻信政的气总算消去了一半,道:“我也听说了,希望他们能够尽早地平息叛乱,至于我们这里,那就听天由命吧!”

    津轻信武和津轻信方暗暗祈祷,希望华夏国不要在冬季打过来。

    真是“怕什么来什么”,津轻兄弟才祈祷没几天,华夏国的战舰就开过来了。

    “报——,海面上出现了敌舰。”一个负责观察海面的水军番头来到津轻信政帐前禀报。

    津轻信政深深地吸了一口冷气,道:“来的这么快,们可看清楚了,是战舰还是商船?”

    番头禀报:“是战舰,一共四艘。”

    津轻信政不是很相信,问:“才四艘?”

    “对,就是四艘,每艘舰都冒着黑烟。”

    津轻信政问:“冒着黑烟?们看错吗?”

    “没看错呀!”

    津轻信武问:“他们的战舰着火了?”

    番头答道:“不清楚,们去海边看一看就清楚了。”

    “天赐良机呀!”津轻信政高兴地说道,然后他一挥手,“走,我们都去海边看看。”

    津轻信政领着一班文武来到海岸边,这里是弘前藩的前沿阵地,设有瞭望塔。

    津轻信政和他的两个弟弟冒着严寒,登上了瞭望塔,三个人果真看到了四艘向他们驶过来的战船。

    这四艘战船,有两艘是五千吨的武昌级战列舰,有两艘是八千吨的郑和级战列舰,正开足马力向青森的海岸冲过来。

    津轻信政他们没有见过蒸汽机战列舰,别说见过了,就是听都没听说过,因为没有人告诉他们。

    津轻信政一开始还误认为,冒着黑烟的战列舰是因为舰上着火了,他兴奋地命令他的水军向四艘战列舰围上去,他的手上可是有一百多艘战舰,虽说远远没有华夏国的战舰大,他相信双拳不敌四手的道理。

    他很有信心此战必胜。因为他发现华夏国的战列舰连风帆都烧光了,船顶上还在冒黑烟,而天气对他们来说也是十分有利的,虽然寒风凛冽,此时的风向却是有利于他们自己战舰的。

    津轻信武疑惑起来,他问津轻信政:“大哥,华夏国的战舰连风帆都没有,看上去航行的速度很快,有没有看出来?”

    津轻信政这才醒悟过来,他一直都被战列舰的黑烟所吸引,没有留意到战列舰正以高速向他们冲来,经津轻信武的提醒,他这才敢觉不对头。

    “命令,战舰部撤回!部撤回!”津轻信政拼命地大声嚎叫着。

    然而,他的战舰已经出港,他的嚎叫再大声,也没有人能够听到。

    他只希望于靠着数量的优势来取胜了。

    “轰!轰!轰!”

    震天的爆炸声从海上传过来,津轻信政扬起脖子向海面上张望,还没等他明白是怎么回事,华夏国的四艘战列舰的几百门火炮已经开始了齐射。

    “轰!轰!轰!……”

    爆炸声比刚才来得更猛烈,海面上好像有无数条火龙在飞舞,海面上掀起了一道道的水柱,现在是津轻家的战舰开始冒黑烟,黑烟笼罩了整个天空,津轻信政直感觉心里被一股冰冷的寒剑所刺中,眼前所看到的只有一片黑暗,他惊恐地昏倒在瞭望台上。

    “大哥!大哥!”津轻信武和津轻信方兄弟俩拼命地叫着,几分钟之后,津轻信政总算睁开了眼睛。

    “华夏海军太厉害了,我们赶紧跑吧!”津轻信政说完这番话,又昏了过去。

    “快,把藩主抬回去!”

第三百五十七章 欠了一笔债() 
    津轻信武和津轻信方叫人把他们的大哥抬下了瞭望塔,他两个也不懂得指挥打仗,丢下海上那些不知死活的水军不管,不要命的往回逃,好在青森城离海边不远,他们逃回城之后,就紧闭城门,也不管城外人的死活。

    津轻信政只是受到惊吓,回城之后他就清醒了过来,醒来的时候正在自己的家中。

    他夫人见他醒来,高兴得不行,喊着叫着让家奴打水过来。

    “主人,您醒了?”

    津轻信政柔了柔自己的额头,问:“我怎会在家里?”

    “主人,您昏过去了,是弟弟们把你抬回家的。”

    津轻信政坐起身来喊道:“信武!信方!”

    “主人,他们去吃饭了,我给您洗把脸可好?”

    津轻信政怒道:“八嘎!去把他们叫来!”

    他夫人在他面前跪下叩了一个头,然后起身要往外走,津轻信政看着穿着木屐的女人,又大喝一声:“你不用去了,我自己去找他们。”

    他的夫人吓得连忙跪在地上,他目不斜视地在女人面前走过去。

    “大哥,你醒了?”正在低头吃饭的津轻信武和津轻信方同时抬起了头。

    津轻信政问:“前方的战况怎么样了?”

    津轻信武道:“敌人的炮火太猛烈了,我们拼死把你救回城里之后,外面的事情我们就不知道了。”

    “八嘎!你们还有心思吃饭?”

    “我们是在是太饿了。”津轻信方解释道。

    津轻信政拿起津轻信武正在吃饭的木碗,狠狠地往地下一摔,道:“别吃了,跟我一起上城门看看。”

    这两兄弟哪里还敢再吃,急急忙忙地站起身紧跟着津轻信政的后面,往城门走去。

    海面隐隐约约地传来一阵阵的炮声,街上已经没有多少新人,能见到的几个,都是在匆匆往自家赶。

    青森城不是很大,走过了两条街就来到了城门。

    “城门怎么关起来了?”津轻信政问。

    津轻信武答道:“我们担心华夏军打进来。”

    “你以为你关起城门人家就不打进来了吗?”津轻信政瞪了弟弟一眼,“你把城门关起来了,我们的人还怎样回来?”

    津轻信武道“这一层我实在是没想到。”

    “快把城门打开,让城外的人回来!”

    “哈依,我这就去开城门。”津轻信武回答道,然后他叫人去把城门打开。

    “走,我们上城楼去看看!”津轻信政说着,便向城楼走去。

    登上城楼,放眼远望,弘前藩的几千藩兵拥堵在城门外边,而远处华夏军队的炮声还没有停息。

    城门刚一打开,这些狼狈的藩兵一个个地涌进城来。

    津轻信政深深地叹了一口气,然后对津轻信方道:“三弟,你去一趟江户,向幕府陈述我们这里所发生的战事,请大将军尽早派出援军来解青森之围。”

    津轻信方问:“大哥,去了有何意义呢?幕府已经给了我们答复,援军是不可能来的了。”

    津轻信政信誓旦旦道:“援军一定会到来的,请你不要在此散布有违军心的谣言。你现在就出城,马上出城!”

    “大哥!”

    “这是命令!”津轻信政严厉地说道:“你现在必须马上走!”

    津轻信方向津轻信政行了一个礼,便走下了城楼。

    津轻信政对津轻信武道:“三弟出城之后,就紧闭城门,任何人不得出入。”

    津轻信武问:“大哥,我们是要闭城待援?”

    津轻信政冷笑道:“闭城待援?你以为华夏军队会给我们生的希望吗?”

    津轻信武又问:“那么,三弟他……”

    津轻信政道:“我让三弟去江户,明面上是去求援,实际是放他一条生路,给我们津轻家留后。”

    津轻信武感觉一阵的寒冷,他打了个寒颤,道:“我们死守青森?”

    津轻信政冷漠地说道:“能守多久我也不知道,你立即召集全城百姓,到中心广场集合,我作为他们的藩主要对他们进行最后一次训话。”

    “哈依!”

    此时,城门口一匹纯毛白马冲出了青森城,骑马之人正是津轻信方,他带着兄长的重托,向着江户的方向搬救兵去了。

    津轻信政在城楼上一直看着三弟的白马消失在遥远的地平线。他将目光收回之后,对身边的一位城防部将道:“把我们的武士都集中起来,同时把退回城里的水军统计一下,看看我们还有多少能战之兵,统计完之后向我报告。”

    “哈依!”

    这位部将转身要走,津轻信政叫住了他:“调动所有的兵力,加固城防。”

    “哈依”部将向津轻信政行了一个礼,津轻信政点头让他离去。

    部将离去之后,他又把守城的将领召集在一起训了一通话,这才下了城楼。

    走在街上,此时满街都是熙熙攘攘的百姓,他们是被藩府的家兵叫出来的,大家都往中心广场聚集。

    津轻信政知道,华夏军队留给他的时间不会很多,不用多久他们的军队就会蜂拥而至,所以,他没有什么耐心去等全城的百姓,也不管百姓有没有到齐,他登上了中心广场的台子上,这里是平时老百姓看戏,游乐的地方。

    他在台中央一站,用洪亮的声音说道:“臣民们,安静!安静!我有话要对你们说。”

    他的家兵听到主子发话了,在广场的四周喝令百姓安静,吵吵嚷嚷的广场终于平静下来之后,他清了清嗓子,高声说道:“臣民们!今天本藩王有重要的事情向大家宣布,你们都认真地听好了,如果你们有还没到场的家人、亲友或邻居,你们回去之后,一定要向他们转达。”

    家兵们在一边喝道,都听明白没有?好好地听藩王训话!

    场面再次安静下来之后,津轻信政继续说道:“臣民们,华夏国的军队打过来了,你们是应该知道的,我们的一百多艘战舰也没有拦住他们猛烈的攻势,他们很快就会来到请青森。他们来青森不是来做客的,是来杀人的。为什么说他们是来杀人的呢?因为我们欠了人家的债……”

    津轻信政正说到此处,一阵寒风席卷而来,整个广场的百姓乱作一团,他们试图躲避这凛冽的寒风。

    寒风把广场上的旗杆吹得呼啦啦作响,广场上能够听到婴儿的哭声……

    津轻信政收紧了他的袍子,又大声地叫喊起来,四周的家兵也在维持着次序。

    这阵寒风过后,场面总算安定了一些,津轻信政接着说道:“我们为什么欠人家的债呀?”

    广场上的百姓又乱哄哄起来……

    这个说,“我们欠了谁的债呀?从来没听说过。”

    那个说:“就是呀!就算是欠了债也不必我们去还吧?谁欠的债谁去还呀!”

    还有人说:“大冷的天,把我们叫到这里来,就是要我们帮着还债的吗?”

    ……

第三百五十八章 全民抵抗() 
    欠了谁的债?

    津轻信政说话是有依据的,他说指的就是华夏与岛国的第三次战争。

    历史上,华夏与岛国共进行过五次战争:

    第一次是白江口之战。659年,百济进攻新罗,新罗向唐朝求援,唐高宗派苏定方率军十三万征百济,新罗以五万精兵接应,唐、新罗联军迅速击溃了百济,俘虏了百济国王义慈。义慈王的次子福信收集残部,企图复国,于660年向岛国求助。

    663年8月13日,百济、岛国联军,四百多艘战舰,在白江口与唐、新罗联军交战。当时唐、新罗联军只有战舰一百七十艘,兵力也处在劣势,由于岛国、百济方高估了自己的优势,轻视唐、新罗联军的实力,盲目拼杀,结果大败,四百多艘战船全部被焚,兵卒大多溺死,残军投降,百济国灭亡。

    第二次是元与岛国的战争。自从唐代后期到蒙古人建立元朝,岛国和华夏脱离外交关系长达四个世纪之久,忽必烈在中原建立元朝后,计划改变这种情况,使岛国与其他政权和民族一样臣服于蒙古人。为了实现这一目标,要求岛国无条件投降,忽必烈数

    次遣使前往岛国,但均被岛国所拒绝。

    盛怒之下的忽必烈再次派遣重要使者前往岛国,并以强硬的态度要求岛国纳贡,否则将诉诸于武力。岛国不但拒绝了忽必烈的要求并处死了使节,并积极策划远征高丽。

    忽必烈别无选择,他于至元十八年(公元1281年)以岛国杀使臣为由,结集南宋新投降的十万人组成一支大军,兵分两路征伐岛国,一路由洪茶丘、忻都率蒙古、高丽、汉军四万,从高丽渡海;另一路由阿塔海、范文虎、李庭率新附军乘海船九千艘,从庆元、定海启航。

    由于忽必烈的蒙古军在登陆作战中,无法展开其骑兵优势,加之当时汉、蒙、朝鲜各部相互之间的矛盾,无法进行有效的协同作战,这次出征声势虽然浩大,最终于失败告终。

    第三次是明朝出兵援助朝鲜对丰臣秀吉之战,朝鲜称“壬辰卫国战争”。岛国的太阁(前关白即宰相)丰臣秀吉在1588年基本统一岛国之后,为了平息国内武士对土地分封不均的不满,在1591年 5月决定对外发兵,以获取更多的土地。他在1591年 6月,派出使者宗义智通告朝鲜国王宣祖李昖,表示他有意于1592年春天假道朝鲜进攻明朝,并请予以协助。

    朝鲜是华夏的属国,怎可能借道?丰臣秀吉以朝鲜拒绝攻明为由,于4月正式开始了对朝鲜的战争。

    明朝派遣总兵李如松率部众5万人马入朝作战,与朝鲜军队密切配合,粉碎了丰田秀吉的侵略野心。

    津轻信政所说的欠债,就是指这次战争。

    由于高峻山的穿越,第四次战争(甲午战争)和地五次战争(抗日战争)都没有再发生。

    津轻信政站在中心广场的台子上高声地说道:“我们的军队当年在朝鲜,那是一路的焚烧劫掠,仅在晋州一地,被我们屠杀的百姓就多达6万之众。在你们当中也有当年参与屠杀朝鲜百姓的吧?一个花甲过去了,在你们当中所幸存下来的人都已经是耄耋之年了吧?现在,人家来找我们讨还血债来了,你们当年所做下罪孽,现在的该偿还给人家了。”

    台下的人群骚动起来了,有人喊道:“我们不想死,凭什么要我们去死呀!”

    “安静!安静!”津轻信政一边做手势一边大喊。

    家兵也在帮腔喝止骚动的百姓,又是一阵狂风过后,拥挤的广场总算是安静了下来。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