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纸币的印刷必须接受朝廷的严格监管,朕将要派都察院负责监管纸币的印刷、储运和发行。第二,百里首辅年岁已高,你过去之后,要多承担一些工作,有不懂的地方要经常向他请教。”
李林先道“学生谨记山长的教诲。”
高峻山道“去到首辅身边,对国家大事你必须有个全盘的了解,这对你今后的工作会有所帮助。”
“请山长指教”
高峻山道“我国目前处在经济发展的井喷时期,每年的经济增长速度在百分之五十至八十,这是前所未有的高速增长期。这是我国进入工业化生产所带来的红利,这样的发展势头,朕估计将会维持在五十年左右。我们经济的高速增长,不久的将来,就会体现在对外出口方面,所以我们必须更多的去拓展海外市场。”
李林先似有所悟“这就是我们对外发展的主要原因。”
“这也不完全是。”高峻山话中留有余地,不能让属下认为自己是个有着世界霸权的帝王,“我们的对外发展,占领海外市场只是目的之一,更重要的是我们要帮助那些贫穷落后的国家,朕相信,有我们的帮助,我们的周边国家的百姓,也必将会过上幸福的生活。”
“我们为什么要去帮助他们”李林先突然问道。
“为、为什么”高峻山眨眨眼,想了想,“因为他们贫穷呀”
李林先又问“我们现在准备对岛国进行战争,也是因为他们贫穷吗”
高峻山道“你说对了一半。朕对他们发动战争,是因为他们欠揍。朕问你,你看到一个蛮横无理的小人是不是要上去给他一拳”
李林先不是很理解高峻山的话,他似懂非懂。
“你不理解也没关系,以后你慢慢地去理解吧”高峻山也不想跟他做过多的解释,难道真的去告诉他真相,向岛国开战是为了国内的铁路建设高峻山才不会这样去说,以后等把岛国征服之后,他自然会知道高峻山的用意。
李林先又问“听说我们将要与英国进行全面的合作,我们还要把我们的蒸汽机战列舰卖给他们,而且,华夏将会有一批英国的学子前来求学,我们也将要派一批学子去英国留学。英国离我们万里之遥,我们为什么要跟他们有如此密切的来往”
高峻山道“与英国建立密切的联盟关系,是我们目前的国策,在国际上如果只靠我们单打独斗,是很难完全征服几个国家的,只有建立联盟,强强联手,才能够在海外获取最大的利益。印度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现在我们与英国对印度进行共管,这种模式将来要推行到非洲、欧洲和美洲。”
李林先道“按照山长的意思,我们的军队在战胜岛国之后,还要向海外扩展”
高峻山用肯定的语气道“这是自然。如果我们不去向外扩展,将来落后的就是我们了。朕已经筹划好了,收拾了岛国之后,我们就要跨过白令海峡,进入美洲。”
“美洲”李林先想了一下,问,“是不是山长您常说的美国”
高峻山道“现在还没有这个国家,等我们到了美洲之后,将与英国共同建立一个新的国家,就以印度模式来对这个国家来进行管理。”
“这个新的国家是不是叫美国”李林先打破砂锅问到底。
高峻山道“不一定叫这个名字。”
第三百四十八章 调拨十万支枪给朝鲜()
李林先再次问了一个问题,就是对岛国的战争将以什么样的方式结束。
高峻山告诉他,怎么样对付鞑子的,就怎么样对付岛国。
李林先若有所思,并不十分理解这句话的含义,可是他知道,皇上的决策总是最正确的,现在虽然不理解,等到以后,一定是能够理解的。
高峻山就他所了解到的世界贸易体系,向李林先做了一番解释,为他将来走上首辅这个位置提高认识。
高峻山告诉李林先,现在的世界贸易分为太平洋和大西洋两大贸易圈,太平洋的贸易主要集中于亚洲和欧洲,欧洲以进口为主,而且进口商品的种类不断大众化,早先是以香料、胡椒、琥珀、麻布、大米、棉花、锡、铅、丝织品、陶器、蚕丝等为主,近期又大量地进口我华夏国出产的各工业制品,比如香皂、雨伞、水鞋、铝锅、暖水瓶等货物,他们的大量进口为我们了白花花的银两。大西洋贸易圈在荷兰的主导下,现在已经发展成为非洲欧亚贸易和世界经济分工的一个重要附属部分,欧洲各国不仅进行商品贸易,甚至还有人口贸易,他们利用人口贸易和殖民地贸易大量地积累资本。
李林先问“我们在国际上的战略是什么”
高峻山道“我们的战略是打破欧洲人的贸易体制,建立起一套我们自己的体制,我们要成为世界贸易的主导。这就决定了我们跟荷兰是做不成朋友的,他们现在还控制着半个南洋,这是有损于我们的利益的,我们终将要把荷兰人赶出整个南洋。”
在李林先的脑海里,一幅远大的前景图浮现了出来
高峻山只是大致地向李林先介绍一些情况,具体的很多实质性地东西,要等他去了首辅衙门之后,才能学习得到的。
高峻山回到养心殿,正好碰到百里沙,百里沙正有事情向高峻山禀报。
“茂呈,是有什么急事吗”高峻山一边请百里沙坐下,一边问道。
百里沙道“回禀陛下,礼部刚刚收到朝鲜方面发来的电报,朝鲜同意派出一支十三万人的军队,加入到我军征战岛国的行动中来,但是他们提出了一个条件。”
“什么条件”
“他们要我们无偿支援他们十万支米尼枪和二百门火炮。”
高峻山毫不犹豫地说道“答应他们。把我们民兵的训练用枪调拨十万支给他们,火炮也可以给他们。”
百里沙道“请陛下给军政院下一道旨,让他们去办这件事。”
“可以。”高峻山站起身来,“朕现在就去军政院,你跟朕一块去吧”
百里沙也站起了身,道“我就不去了,我还要安排往岛国调拨大米的事情。”
高峻山道“这是件大事,兵马未动粮草先行,你还是去忙你的吧”
“这样,我就先告辞了”
高峻山叫住了百里沙“等一等,朕刚才和李林先见了一面,调他去你那儿的事情朕对他说了,你回去之后给科技院下一个调令。现在李林先正在抓印钞机的事情,你让他继续把印钞机弄出来,并把纸币发行的工作也兼管起来。”
“遵旨”
高峻山点点头“你先回去吧”
百里沙离开之后,高峻山让李德容备轿,他要去一趟军政院。
高峻山才坐辇舆回来的,现在辇舆还在宫外,李德容叫住抬辇舆的轿夫先不要走,皇上还要出去一趟。
高峻山坐上辇舆,来到军政院,命令蔡芝山准备好十万支民兵训练用的米尼枪和二百门火炮,随时交给朝鲜军队。
蔡芝山道“一下准备这么多的枪很难办到,给我们三个月的时间,我们分批把枪运送到朝鲜去。”
高峻山摆手道“三个月时间太长了,朝鲜军队拿到枪之后还必须进行几个月的训练,我们需要他们支援我们的岛国战争。”
蔡芝山道“我们先把东三省民兵手中的枪集中起来,运往朝鲜,这时间就可以大大地缩短。”
高峻山点头道“朕同意。军政院要派一个军官教导团去朝鲜,为他们训练士兵,民兵的用枪虽然没有我正规军的米尼枪射速快,但是比起那些长矛大刀弓箭来,不知要强多少倍了。”
蔡芝山请示道“火炮给他们哪一款的好”
“山地炮。岛国的山地也是比较多的。”
蔡芝山又问“弹药该如何配置,请陛下训示。”
高峻山道“给他们配足了弹药。难道他们拿到米尼枪还敢向我们开战不成”
蔡芝山道“他们没有这个胆。”
高峻山道“也不能不防,岛国战争结束之后,就立即停止向朝鲜弹药。”
“遵旨”
“我603师登岛行动进展如何”高峻山问。
“回禀陛下,我603师已经瞪上了平户岛。”
“德川幕府没有什么反应吗”
“回禀陛下,德川幕府的军队对我登岛行动进行过阻拦,我登岛部队在驻岛部队的配合下,把德川幕府在平户的三千军队赶出了平户,这是我们刚刚接到的战报。”蔡芝山向高峻山禀报。
高峻山又问“我后续部队到了什么位置”
蔡芝山回禀道“我第二军团已经过了江西的赣州,正在往福建方向急行军。”
高峻山指示道“要快。据郑芝龙的汇报,岛国的浪人正在密谋一次暴动,我们可以利用这次岛国的暴动,把我们的军队运送到岛国更多的地方。”
蔡芝山问“他们也举行农民起义”
高峻山道“岛国的浪人无非是一些四处游荡无赖之徒,他们并不是什么农民,更确切一点说,就是一些舞枪弄刀的无业者,掀不起多大的风浪,我们只是借助他们内乱之机,把我们的军队开上去。”
蔡芝山又问“我们能不能乘这个机会,招募一批浪人来为我所用”
高峻山道“这个事情郑芝龙已经在做。不过岛国的人是不可靠的,要想彻底地征服他们,还是要靠我们自己的军队。”
第三百四十九章 平户藩主不敢嚣张()
蔡芝山建议道“我们派几万人过去,伪装成岛国的浪人,参与到他们的浪人暴动,这样就可以把德川幕府的注意力引到他们国内的矛盾中去,放松对我们的戒备。”
高峻山认为这个主意很好,起码能够把他们的动乱添把火,与是他给郑芝龙发了一份电报,让他全权操作这件事。
岛国,平户,郑府。
郑芝龙接到了高峻山的电报之后,把603师的师长许栋国和参谋长吴江城请到了府上,共同商量如何来运作。
郑府的会客厅,郑芝龙、许栋国和吴江城三人,围坐在一起,一边喝茶一边商议对策。
许栋国道“我们华人与岛国的人差别不大,只要换上他们的衣服他们就分辨不出来了。”
郑芝龙道“虽然长相接近,但是语言还是有着很大的差别的,一下组织几万人的队伍,难于做到呀”
许栋国道“这好办呀把我们603师的人全都换装,这近万人不就有了吗”
郑芝龙摇头“这绝对行不通,你们师的将士大多来自北方,一说话就会暴露身份。”
参谋长吴江城道“在军队当中选人是不现实的,我们还有作战任务,我看还是在琉球、台湾、福建三省,挑选可靠的民兵过来。”
许栋国赞成道“这样很好,让他们派万人过来,问题就解决了。”
郑芝龙担心地说道“我们一下增加了几万人,怎样与平户藩主解释”
许栋国道“解释个屌,这些都是岛国的浪人,谁会去关注他们的来去”
吴江城道“参谋长所言极是。让他们出发前就装扮好,我们负责接应他们登岛。”
郑芝龙道“这件事必须得到二皇子的支持,我给二皇子发一份电报,由二皇子组织琉球和台湾的民兵过来。”
二皇子就是高橙军,目前正在琉球。
许栋国站起身道“福建的民兵就由我们第六军团负责组织,我现在就回师部去,给马军团长发电报。”
郑芝龙也站起身道“此事甚急,郑某就不留二位了。”
许栋国和吴江城正要抬腿走人,郑芝龙的次子田川七右卫门匆匆走了进来。
他来到郑芝龙的身边小声说道“父亲,平户藩主松浦笃信求见。”
郑芝龙对许栋国和吴江城道“你们从后门走吧,免得与这些人打招呼。”
许栋国道“也好,我们就从后门走。”
郑芝龙对田川七右卫门道“吾儿,送一送这两位客人。”
田川七右卫门对许栋国和吴江城拱手道“二位尊敬的客人,请随我来。”
田川七左卫门是郑成功的胞弟,他之所以姓田川,是因为郑芝龙将他过继给了妻子田川氏娘家的原因。
早年郑芝龙在岛国经商的时候,第三代平户藩主松浦隆信,为了与郑芝龙结好,将其母松东院夫人的养女,他的干妹妹田川松嫁给了郑芝龙,以结两家之好。田川松是一名华侨翁昱皇入赘松浦家家臣田川家后生下的,随后又送给了松浦隆信的母亲做养女,因而称为田川氏。
许栋国和吴江城在田川七右卫门的护送下,离开之后,郑芝龙让人把平户藩主请了进来。
郑芝龙与松浦家有亲缘关系,所以相互间十分的客气。
郑芝龙招呼松浦笃信坐下之后,松浦笃信十分不满地向郑芝龙发火“郑桑先生,你们华夏国想干什么既然开上来一个师的兵力,逼得我德川幕府的三千人马不得不退出平户。”
郑芝龙道“笃信君别生气,我华夏国的军队是不得已才过来的。这两年海上倭寇频繁地打劫我华夏商船,商人们多次地在我华夏大皇帝面前投诉,我们华夏大皇帝命令我给你们递交了一份国书,要求你们对我华商的损失给予一定的补偿,这一点小小的要求却被你们给回绝了,我们只要派驻军队来保护我们的商人了。”
松浦笃信道“据我所知,所谓的倭寇,早几年就被你们华夏海军所剿灭了,哪里又凭空地冒出那么多的倭寇”
郑芝龙无奈地说道“是不是凭空捏造我就不知道了,但是,商人们的举报,我们华夏国是不能不管的。笃信君放心,只要倭寇不再海上猖獗,我华夏国的军队一定会撤回去的。”
松浦笃信道“希望郑桑不要食言,我就坐等你们华夏国撤军。”
郑芝龙安慰道“笃信君把心放进肚子里,有我郑芝龙在,你们松浦家就不会有什么损失。我听说近来浪人准备闹事,我看幕府还是要多多的防备才是。”
松浦笃信自信道“这些浪人是一群扶不上墙的烂泥,没什么可怕的。”
郑芝龙装作关心地问“要不要我们华夏国出动军队帮助你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