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降1630》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空降1630- 第11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这是最大的一个分厂,专门建造宝船的。这个船停工多年,所以在来的路上,高峻山见到一路杂草丛生。

    现在这里可是热火朝天,一进厂门,就见一大横幅标语,上面写着“你们海军要大力发展”几个字。

    高峻山会心地笑了,这句话是自己对海军部尚书周文江说过的,当时高峻山是说“你们水军要大力发展”,现在水军已经更名为海军了,所以,横幅上面的标语引用得也没有错,高峻山十分认同。

    进了厂门,还见不到宝船,马车继续向江边奔驰,厂里面的路面就好走多了,不多时就来到了停放着一艘宝船的岸边。

    高峻山一行在李世奇的引领下,登上了宝船。李世奇陪在高峻山身边,一边走一边向高峻山介绍宝船的结构。

    宝船的桅帆总体设计上采用纵帆型布局、硬帆式结构,帆篷面上带着撑条相当于筋的加固作用。船型上采取“底尖上阔”的结构,船头昂船尾高。

    船体结构上设了多道横舱壁,把一整个舱按功能分割成二十八舱,这不仅有加强结构和分舱水密抗沉的作用,使船舶有可能向大型化发展,而且还有利于分割舱段分类载货,满足不同功能的使用要求。

    宝船采用全木结构。因为明朝的船舶工艺,已经发展到有锹钉、铁锔、铲钉、蚂蟥钉等,使复杂的木结构可以轻而易举地通过各种船钉拼合、挂锔、加固在一起,不至于“散架”。

    宝船外形为小方首,宽平艉。主甲板中部有一层甲板室形成舯楼,设了舷墙,艉部有三层艉楼,艏部有二层通透性的艏楼。自底舱到甲板上,共分为五层。

    高峻山道:“‘襄阳一号’和它很接近了,就是比它小,也是分为五层。”

    李世奇道:“‘襄阳一号’就是一艘小型的宝船,是仿郑和宝船而建造的。”

    高峻山建议:“你们的改装可以参考‘襄阳一号’。”

    李世奇接着又向高峻山介绍宝船的动力系统。

    宝船的动力主要依靠风帆借助风力以及水手划水来获得。在动力推进系统的这两个重要的环节中,使用了硬帆结构,帆篷面带有撑条,这种帆虽然较重升起费力,但却拥有极高的受风效率,使船速提高,并且桅杆不设固定横桁,适应海上风云突变,调戗转脚灵活,能有效利用多面来风。

    与船桨不同,宝船在两舷和艉部,设有长橹。这种长橹入水深,多人摇摆,橹在水下半旋转的动作类螺旋桨,推进效率较高。在无风的时候也可以保持相当航速,而且橹在船外的涉水面积小,适应在狭窄港湾拥挤水域航行。

    李世奇介绍完毕,他们已经登上了甲板的最高层,高峻山一看甲板,惊叹不已,在岸上还看不出它的宏大,上了甲板,就连高峻山都不得不惊叹明代的造船技术高超,因为这个甲板就有一个足球场那么大,同一时期的欧洲,那是不可能建造出如此巨型的战舰的。

第二百一十九章 登船视察() 
跟着高峻山上了宝船的只有孙可望和李过,刘文秀带着他的漕帮兄弟在船下的岸边守卫着。高峻山要李过多了解一下海军,所以把他也带上了宝船。

    孙可望、李过看到这么大的宝船也是唏嘘不已。

    “这就是朕和的帅船?”高峻山问。

    李世奇回禀道:“据江南水师的老人讲,当年郑和就是乘同一类型的宝船下的西洋。”

    “既然确定无疑是郑和的帅船,那么这艘船就作为朕的指挥舰,你先领朕下到底舱看一看。”

    高峻山他们现在处在三层的甲板上,宝船的三层甲板足有一个足球场那么大,不过甲板上树了许多桅杆,看上去很凌乱,甲板的前部是驾驶舱,后部有三层,是作战舱和休息舱。

    李世奇听说皇上要下底舱,急忙劝阻道:“回禀陛下,底舱正在改造,还是先不要下去的为好。”

    “你们的底舱是怎样改造的?”

    李世奇答:“底仓原本是装土石的压舱,现正在按‘襄阳一号’的样式,将底舱改为蒸汽机舱,利用蒸汽机和煤的自重,代替土石来压底舱,这样可以一举二得。”

    “你们有没有考虑过煤会越来越轻?”

    “这个问题我们也想到了。随着航程,煤会越来越少,我们考虑在宝船的后面跟一条运煤船,这样就可以及时填补被烧去的煤。”李世奇回禀道。

    “这样不行,你们考虑得太不周全了。首先,运煤船的航速能不能跟上就是个问题;此次,如果正在交火之中,你的运煤船根本就靠不上去。”

    李世奇自我检讨道:“这个问题我们忽视了,一定认真整改。”

    高峻山提醒道:“烟囱要足够大,所以,甲板上这九桅、十二张风帆全都不要了。”

    “全都不要了?”李世奇以为自己听错了。

    “没错,全部推倒。”

    李世奇禀报道:“陛下,这风帆不要可不行,我们这条宝船用的是双系统动力推进。”

    “怎么个双系统推进?”

    “我们在增加蒸汽机动力的同时,保留了原有的人力摇撸系统,两套系统同时并存,如果万一蒸汽机发生故障,可以起用人力系统来行船。”

    高峻山斩钉截铁道:“必须彻底更改,只要蒸汽机系统。如果保留人力摇橹,那么势必要增加多余的船工,你没有上百名的船工,是推动不了这艘宝船的。你想一下,这一百多人会增加多少的后勤供给?”

    李世奇再次作出自我检讨:“都是我们考虑不周,一定整改,把甲板上的桅杆和风帆全都推到。”

    “螺旋桨选材一定要精,制造工艺一定要有工程师跟进。”高峻山指示。

    李世奇道:“我们吸取了上次的教训,不会再马虎了。严格按照图纸的尺寸进行放样加工。”

    高峻山进一步指示:“比例一定要掌握好,这艘宝船如果螺旋桨做的不够大,推力就会受到影响。”

    李世奇满怀信心道:“我们根据‘襄阳一号’的尺寸比例进行放大,保证不会出错。”

    “底舱准备安装多少台蒸汽机?”

    “回禀陛下,四台。”

    高峻山很是不满:“必须装八台。看来你们必须停工了,按照朕的意见重新设计一下,绘出一张总图给朕过目之后才可开工。”

    李世奇直冒冷汗:“陛下,臣遵旨!”

    高峻山安慰他道:“你也不必紧张,毕竟都是头一次,没有经验是难免的。也是为了赶时间,才没让你们向朕先汇报,所以也不能全怪你们,朕也有责任。”

    “感谢陛下体恤。”

    高峻山一挥手,道:“带我们去二层舱看看吧?”

    “遵旨!”

    李世奇这次不敢说不行了,他领着高峻山一行,沿着甲板上的悬梯下到下一层船舱,这一层便是高峻山所说的二层舱。

    二层舱是储藏舱,下到这一层,能够清楚的看到各种的指示牌,有生活舱、淡水舱、兵库舱、杂物舱四大类。

    很明显,这是按照“襄阳一号”的储藏舱来管理的,高峻山看过之后很满意,最后强调要加强防火、防鼠的意识。

    回到甲板上,高峻山要求去看一看前面的驾驶舱,驾驶舱分两层,顶层其实就是个瞭望塔,因为处在改造阶段,东西也是堆的很凌乱。

    宝船的后部看上去就不同了,它是一座三层楼的建筑,围栏都是红木雕花,甚是豪华,就连楼梯都被打扫得干干净净,一尘不染,看起来是经过精心准备的。

    “陛下请到后面的休息舱看看。”李世奇建议道。

    高峻山颔首同意,于是,在李世奇的引领下,来到宝船三层甲板的后部,沿梯上到四层,犹如回到了皇宫,因为这里的一切都是宫廷设计,十分的豪华。

    高峻山不相信自己的眼睛,问李世奇:“这的确是郑和宝船吗?”

    李世奇回禀道:“回禀陛下,的确是。我们没有动过任何地方,只是打扫过一遍而已,这里是给高级将领休息的地方。”

    “楼上呢?”高峻山问。

    “上面是战斗舱,船舷的两边都是炮孔。”

    高峻山先是在休息舱参观了一轮,然后就上了五层的战斗舱。

    战斗舱左右各有二十门火炮的炮位,但是火炮已经不存在了,在中央还有一个存放火药的库房。

    “士兵的休息舱在哪里?”高峻山问。

    “回禀陛下,原本二层的储藏舱就是士兵的休息舱,因为改装成了储藏舱,所以目前士兵没有休息舱。”

    高峻山听完李世奇的解释之后,没有发表议论,让李世奇带着大家下三层的休息舱喝茶。

    李世奇准备得很充分,船上不但有茶水,还有点心,大家便坐在三层的豪华休息舱里品茶吃点心。

    吃过点心之后,高峻山才把自己的意见向李世奇提了出来,他让李世奇认真地做好记录。

    首先,这艘船是一艘蒸汽机战船,不是一艘游船,这个调调不能变。跟着高峻山提出了装甲的问题,战斗舱必须加装甲,以提高自身的防护能力。

    驾驶舱也必须有加厚的装甲防护,驾驶舱上面的瞭望台,兼作报务室,并架设天线。

    驾驶舱内的命令,必须能够及时地传达到每一层船舱,同时,也能够及时接收到每个船舱送来的信息。

    此外,四十门炮是不足以应付今后的海战的,高峻山提议把第三层(也就是甲板层)的两边加装四十门火炮,并在甲板前部安装主炮台,主炮台可以三百六十度无死角旋转发射,以弥补宝船转向不灵活的缺陷。

    还有就是在战斗舱和甲板上设计一些射击孔,提供给米尼枪手使用。

    最后,高峻山建议在第五层和第三层空出地方来作为士兵和船工以及水手们的休息舱。

    以上就是高峻山向李世奇提出的修改意见。

第二百二十章 金陵后花园() 
高峻山原本不打算进金陵的,因为要审阅李世奇他们的修改总图,必须在江南等待一段时间,所以他才决定与李过一起前去金陵。

    可惜的是,那部笔记本电脑解不了锁,笔记本电脑里面有一部百科全书,里面有各种船舶制造的知识,无须高峻山现在这么费脑地给古人去描述自己对船舶的有限认知。

    金陵又叫应天府,这里也有一座皇宫,是明朝的留都。

    明朝在金陵设有治署、察院和府馆、公馆、阴阳学和医学、僧道司、河泊所、税课局、巡检司、驿站、急递铺、仓等机构,华夏国接管金陵的同时,把这些机构也一并接管了下来。

    经刘理顺的推荐,金陵城交给了高弘图、姜曰广他们去管理,军权则是由江南的最高指挥官李过掌管。

    高峻山一到金陵,就被高弘图、姜曰广直接接进了金陵的皇宫。高峻山把此行的目的告诉了这两人,他们在明朝为官多年,对宝船的事情也是有所耳闻的。

    他们告诉高峻山,龙江造船厂里的宝船是崇祯初年开始建造的,因为后来缺乏资金而停工,又听说图纸已经遗失,造出来的船因为推动系统不过关,下水后船速很慢,所以就放弃了。

    “如此说来,龙江造船厂那三艘宝船是个半成品?”高峻山问。

    高弘图道:“已经废弃多年,就算能够下水,也不能航行。”

    高峻山获得这些信息之后,认为必须给李世奇发个电报过去,告诉他们实情,并要求他们切实认真地做好改装工作。

    他在皇宫里面,接见了南明投降过来的重要文武。

    在接见高杰的时候,他感慨万分,高杰打仗也不熊,就是跟李自成没搞好关系,把人家的女人给拐跑了,想当年,如果高杰跟了他高峻山也许就是另一番风景了。

    高杰见了高峻山那是尽力在表功,说当年他是站在高峻山这一边的,只可惜高迎祥把他分在了李自成的麾下,他当年还跟高见争了很久,要和他换掌盘的,只是没有争过高见。

    三队队长高见在洪洞县就投靠了明廷,当时高峻山的实力还很弱小,差一点被这个高见给出卖了,好在当时改变了行军路线,也是从那时开始,高峻山渐渐地脱离了高迎祥的控制。

    高见后来被凌迟。

    对于高杰拐跑李自成女人这件事,高峻山也是很反感的,但是他没有过多的指责高杰,只是好言安慰了高杰一番,让他好好与李过共处。

    高峻山又召见了左良玉的儿子左梦庚,左良玉刚刚归顺华夏国就病逝了,高峻山知道左良玉能打仗,虽然屡屡追剿义军,但是这次能够举旗归顺,高峻山还是对他给予了重用,没想到他这么快就死了,他召见左梦庚也是对左良玉归顺过来的认同。

    高峻山又召见了史可法。

    史可法拥立明福王(弘光帝),官至督师、建极殿大学士、兵部尚书。

    历史上,史可法在扬州城抵抗清军,后来城破,史可法拒降遇害,尸体不知下落。

    所以高峻山对史可法敬重有加,也是对他好言安慰,重用他为江南副指挥使,李过的副将,并赐良田百亩,千两银。

    高峻山还召见了一位名不经传的小人物左懋第。

    左懋第字仲及,号萝石。山东莱阳县人。历史上是闻全国的民族英雄。因他富有民族气节,宁死不肯投降清王朝,被人民誉为“明末文天祥”。

    当然现在的左懋第什么都不是,因为高峻山的穿越,清军被高峻山的义军消灭,就没有给左懋第表现的舞台了。

    但是高峻山还是很重视他的,很欣赏他的大义,所以这次来金陵也特别召见了他,并给予了重用。

    由于在金陵要小住些日子,高峻山身为皇帝也不便出宫,他听说秦淮八艳的柳如是琴棋书画样样精通,便有了请她进宫来的想法,消磨寂寞的时光。

    柳如是,女诗人,本名杨爱,字如是,又称河东君,因读宋朝辛弃疾贺新郎中:“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故自号如是。'与马湘兰、卞玉京、李香君、董小宛、顾横波、寇白门、陈圆圆同称“秦淮八艳”。

    她不但诗写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