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1649》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我们的1649- 第2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看着自行采伐机冲向了红树林,孙山开始哼起了小曲。声调很怪,王建国没有听到过。

    “这是什么歌?”

    “看过吗?人类向大树进攻时的伴奏。”

    “看过,可我不记得有这个音乐。”

    “计划书完成后,我的脑子里就响起这段音乐。我们带了海量的音像资料,你可以复习一下。”

    “现在它们不是我们的朋友,而是我们的敌人。”

    “知道,狗屁的环保主义。”

    紫云号上发来了请示,第二波登陆者要求上岸。俩人商量了一下,同意了。

    王建国还热情洋溢地来了一句:“让我们亲自动手建设这个新世界吧!”

    “你在学校时当过学生会干部?”

    王建国不在意地回答说:“干过,团委搞宣传的。没董事长那么幸运。”

    “嗯,让大家都动动手吧。我过去只是打酱油的。”

    第二波上岸的穿越众明显目的不明。

    男生好说,统统砍枝条去,挑可用材去。

    好几十女生就任务不明了,她们三五成群的,一会儿跑到红树林那去看看人类是多么有破坏力;一会儿又跑到砍伐枝条的男生堆里品头论足。更有甚者,还有好几个跑到铲除杂草的推土机那里和司机闲聊!

    孙山有点恼火,按计划铲除杂草的推土机完成任务后,要立刻参与到辅建道路和修建前进基地的,现在刚刚开始就敢停工和美眉们聊天,找骂呢!

    他拿出对讲机刚要喷,王建国马上叫停。

    “你等一下,建董事的妻子带头呢!”

    孙山认真看了看,真是建董事的爱人吴咏梅在那儿和司机聊着呢。

    他想了想,重新组织了一下语言,喊道:“各位美妹,各位美妹,现在刚上岸的厨房需要你们帮忙,正在劳动的男生们需要你们送他们饮水,来吧,发挥你们半边天的作用吧!”

    吴咏梅阻止了正在疯狂破坏植被的铲车司机:“喂,小司机,你知不知道你正破坏台湾特有的海岸兰花?它们不是杂草!”

    司机姓杨,名安山,是山东人,穿越前四十岁,一直在港口打工,叉车、推土机、吊车都能摆弄。高中学历,无牵无挂。

    他正兴致勃勃地干着毁灭的事儿,却突然被几个眼镜女人挡住了。他一时没反应过来,他是小司机?!

    “喂,你快停车!”

    杨安山下意识地停下了车,挡路的眼镜女气质不凡。

    原本听惯了呵斥的他,首先要弄明白对方的身份再说,可现在却下意识地脱口而出:“你是谁啊,耽误了老子的活你赔啊!”

    “啊,小小年纪自称老子,等我找你们领导!”

    杨安山听到领导俩字,找到了过去的感觉。

    “对不起,对不起。俺刚才说错话了。您刚才说什么?”

    “我说,这一片是海岸兰花群,后世极为罕见的,很珍贵,不要再铲了,你看你刚才都破坏一大批了。它开花可美了!”

    “俺领导让俺尽快全弄干净,还有别的活呢!”

    “防疫的要求是吧?没事儿,你快开走。一会儿我和你领导说。”

    “那俺要先向领导汇报。”

    “好的,你告诉孙山经理,海岸兰花不生蚊子。”

    “那你是谁啊?”

    “俺是农业大学老师,俺叫吴…咏…梅!”吴咏梅学着他的腔调。

    杨安山没听出是学他的腔调,只是“噢”了一声表示听明白了,关上车门,把对讲机调扭转到他的领导那里,汇报了情况。

    不知说了什么,推土机最后委委屈屈地离开了。

    “哈哈,”吴咏梅向她的几个女伴伸出了v字手指,说,“幸亏我恶补了台湾当地的植物知识,要不然…它们开花好漂亮的!”

    女伴们也兴奋了,其中的白洁说:“真的?等夏天再来看,拍照先!”

    这时公共频道传来工程指挥的呼吁声,这几个女生才嘻嘻哈哈地去帮忙了。

    真心感谢我叫穆里尼奥、xuexiuluo两位大大的慷慨打赏,一个人写这么大的局面不容易。yezye大大,您已经打赏三次了,太多了。谢谢您的慷慨鼓励。

    看盗版的朋友,您可不可以到纵横来,不花钱,一分钟注个册,不仅可以收了我,还可以当面骂我,这多好,我还可以给你加精。

    祝愿明天不会裸跑。

第三十八章 炮艇和加特林() 
两艘登陆艇卸完货后,随着海洋之心号回到河口。它们同样要接受改装,要分别给它们加装上加特林机枪。登陆艇上原本的14。5毫米机枪当然不在了,但机枪支撑座还在,万向节也在。

    林胜利原来是某军工厂轻武器车间副主任,下岗后,一直在一些小机加工厂打工。他和李子强是在猎枪吧认识的,那一阵儿,李子强搞自强式枪时,经常在吧里问东问西。而林胜利回复的最多,最后被李子强从河北成功地拐到长沙了。

    一开始帮李子强搞土枪,他没当回事,又不是为了贩卖,纯是爱好。

    他直接把李子强的酒瓶状枪仓给否了。土枪就是土枪,蛋疼地增加加工难度,还没有什么效果,不要被现代子弹形状误导,直筒子弹一样用。

    可是后来又要加工三七炮、加特林,林胜利精告了李子强,别整大了。

    李子强笑笑,说:“你放心吧,这都是菲律宾方面要的,你知道现在机加工生意不好做……到时候拆成零件分三四批运出去……”

    三七炮实际上最简单,解决了炮钢就万事大吉,它的密封和击发装置好办,也用不上高低机,一个摇架,一个平衡机算是技术含量最高了。林胜利又否决了李子强使用高温高压管道的办法,这可不是土枪,只要是炮,对膛压都有一定的要求。他找以前的朋友,花了大价钱从一家早已倒闭的军工厂的仓库里弄到了四根。

    李子强说:“还有没有了?有没有口径大一点的?花钱我们不怕。”

    林胜利说:“拉倒吧,有四根就不错了。再多就出事了。你那家矿业集团要建军队啊!”

    可是炮弹呢?用人工加工吗?

    李子强说菲律宾那面解决。林胜利更加放心了,没有炮弹的火炮说成工艺品也是有可能。

    加特林的结构可能是机枪中最简单的,可是李子强要求把电动机也整合上去,这就犯难了。滚筒和枪机的配合倒不算什么,关键是李子强说只能用ak477。62的子弹,而且还要限定每分钟的子弹发射数量,给了个不大于三百发的要求。

    当时林胜利立刻反对,三百发还不如用手摇!你多弄一个十多公斤的设备放上去,转速还没有手摇快,闲得蛋疼吗?!再说ak47的子弹对枪膛腐蚀性比较大,再快就伤害枪管了。

    李子强立刻断了把加特林安到伍大鹏直升机的念头,也断了安到动力滑翔伞上的念头。头脑中,他抬着加特林怒射,身旁的子弹壳如注般倾泻的场景顿时化为灰烬。他爽快地承认了自已确实是蛋疼,同意了手摇式的设计。

    现在登陆艇就是要到紫水号那儿接受改造。

    伍大鹏等人登上了紫水号,两座三七炮早已经架设完备。宋士达看了后有些失望,这就是李子强口口声称保卫穿越者江山永不变色的大杀器?

    整个炮管才两米七长,总重量还不到两吨,就算是两座也很难给人威武的感觉,尤其是在一千多吨位的紫水号的衬托下。

    他小声对孙德发说:“听说原先是人工降雨用的?”

    孙德发说:“你别看它小,在这个世界范围内它是无敌的。有效射程八公里呢!”

    李子强和林胜利正围着所谓的炮台转来转去。为了防震,底座与甲板加焊了一层两厘米厚钢板,底座是用特制的铸钢法兰,嵌套为圆柱型滚动齿轮槽,可以为三七炮提供三百六十度平射角度。

    李子强拍着挡板骄傲地说:“我们第一艘炮艇诞生了!”

    “好!”众人不管他分类正不正确,纷纷鼓掌。

    宋士达也轻轻鼓掌,但眼神却看向远方。

    一共有四艘渔船在远处尝试着捕捞,今晚的晚饭他早就放出话了,总务公司绝不会再提供中午那样的盖浇饭配矿泉水了。要一水儿的海鲜大餐!当然这要取决于渔船们的收获了。不过,从他们汇报的情况看,情况喜人啊!

    渔一号的船长汇报说,他都不用打开电子扫描仪,本想湿一湿网就行,都是标配的新网,处女航不湿网不吉利的。谁知道一网下去,竟打上来三百多斤渔获!其他三条渔船也大同小异。

    这四条都是拖网式渔船。没有购买捕捞量更大的围网式,是因为围网式的配备设备太多不说,还要一定数量的辅助小渔船和帮工。对在17世纪永远不缺渔场的穿越者们来说,综合效益不大。

    宋士达马下下命令,让他们随意捕捞,先把自己渔船上的冷库装满。手中有鱼心中也不慌。

    加特林更容易安装了。连电焊机都没用。各种参数事先都测量完毕,提前加工好了卡座。加特林的给弹方式是漏斗式弹匣,每个弹匣100发,上安装。整个加特林,用林胜利的话说,也就是他设计的这个弹匣技术含量高一些,不仅精铸,还动用了数控车床加工。

    尽管加特林早都完成过试射,可是李子强非要再试一下,说,“谁敢保证它放到支撑座上后就没有变化?我要做这个世界里第一个放枪的人!”可他刚说完,远远地传来ak47的点射声。李子强懊恼地叫了一声。

    伍坚强连忙接通侦察小队,那面回答说,在侦察回来的时候,遇见了鹿群,战士们误以为有埋伏,抢先开枪了。并汇报了周围二十公里范围无人群居住迹象的情报。伍坚强看了一下手表,现在才下午四点,也就是说两个侦察队放出去,在十个小时内搜索了二十公里区域,表现非常不错。这可是丛林地带。

    伍坚强表扬了他们的成绩,并重点表扬抢先开枪的队员。

    “对,就要以我为主,在敌境内,不怕误伤!”

    伍大鹏向三叔投了一个赞许的目光,和众人一样动作迅速地站在李子强的后面。有人咨询过林胜利,这加特林的万向节只支持180度的角度。

    李子强利落地压下弹匣,打开保险。得意地向紧紧抱团站在他后面的人做了个手势示意要开枪了。

    他摇动着转柄,一连串的子弹向海面打去。林胜利没有像别人那样关心弹着点,而是用心看着加特林的机身,还好,颤动不大,说明蜗轮传动非常稳定。二十秒后,弹匣打光了,李子强意由未尽地多转了几下。

    伍大鹏搓搓手,啊哎,真过瘾啊!刚要张口试射,伍坚强不干了,他说:“董事们,感谢你们视察工作!请作指示!”

    伍坚强心里话,每一颗子弹都是用来保命的,可不由着性子让你们玩!

    伍大鹏尴尬地笑了笑,说:“我代表董事会说两句――――――”

    晚饭是在沙滩上吃的。各船只除了必要的留守人员外,都到了食堂大棚。食堂大棚完全是用挑选出的树干搭出架子,再搭上帆布就完活了。像这样的大棚还有三个,分别放着其他物资。由于只是暂放,所以因陋就简了。

    此时,食堂大棚内充斥着新鲜树木的味道,连刚刚出锅的海鲜味道都压不住它们。

    四盏明亮的电石灯在众人的头上呼呼做响,把棚内照得份外明亮。

    灯光下,伍大鹏等五个人依然老老实实地排队。

    “这一个得有200瓦的亮度吧?”建国安好奇地问。

    “300瓦还多。要不是农村长大的,都没见过。”李子强得意地说。

    孙德发努力闻了闻,还行,没闻到让人讨厌的乙炔味。这说明这几盏电石灯的机加工水平不错,封闭性能很好。

    “那一次投料能维持多久?”伍大鹏插了句话。

    孙德发接过话:“一公斤电石,一公斤水,三个小时没问题,亮度可调。”

    李子强又说:“当初发仔把他的设计图发给我时,我差点乐死,他那是设计化学发生器呢,不是灯。看吧,我这一改,一盏灯满料时才五公斤重。要是按他的设计,十公斤都不止。机加工才是王道啊!”

    “就是响声太大……”建国安有点遗憾。

    “响声大?亮度低一点,声音就小了。”李子强走了过去,伸手开始调亮度。

    伍大鹏问宋士达:“其他人员都安排好了?”

    “安排好了,等忙完这一拔儿,我们派人分别送饭。绝不会发生中午的情况。”

    中午的午饭出了一点点情况。食堂由于也是刚刚上岸,就简单地做了盖浇饭。就近吃饭的人还好说,远一点的人有意见了。那盖饭的卤是肉加蘑菇配制的,不好意思,肉有点肥,卤也浓了点。等送到后,卤凝了,样子不好看不说,有点腻人。信息反馈回来,宋士达立刻安排食堂的人想办法保证木业基地的人能吃上热饭。

    食堂的负责人何远清想了半天,提出送给木业基地一套简单炊具,这面送他们食料,让他们自己做吧。

    宋士达听了直皱眉,说:“没有保温设备吗?连个保温筒也没有?”

    “原先有啊,我在单子列过的。也不知谁最后给删了!”随后他又嘟囔了句什么,没听清。

    宋士达拍了拍自己的脑袋,想起来了,正是自己把所有食品保温设备删了,冷冻的倒是加了不少。

    只能按照何远清的办法做。

    何远清心里话,嫌腻味是吧?我给你们送去螃蟹和虾,清水煮,蘸酱油吧!何远清对一切质疑他厨技的人都有意见。老子当年也是开酒店的,要不是让县zfu欠钱欠到关门,我能来这儿?

    晚饭是水煮螃蟹和海虾,还有大锅炖鱼。渔船送上来的各种渔获中,本来还有十几条乌头。宋士达知道这可是好东西,在现在这个时空叫它乌鱼,荷兰人是要按尾数来收渔民税的,可见它多受欢迎。而乌鱼子更是珍品,好的要一万新台币一斤呢。

    何远清说:“宋董,我给您来个清蒸吧,鱼籽再给您油炸一点,香烧酒烧我都拿手。”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