殊不知,刘协的没一句话,均说到在场众人的心坎上。
倘若真的没有刘辩布局,纵使按照历史被王允和吕布合力杀死,也不会有如今这般大快人心。
“可是……”刘辩作揖道:“已经是弘农王,我看就不要……”
刘协挥手打断,转眼再度看向一众官员,“王兄虽为弘农王,但那是董卓命的,自然算不得数。”
旋即,刘协目光诚恳的看向刘辩,“王兄斩杀乱贼董卓,搭救数十万洛阳百姓,更为洛阳百姓谋福利,寡人今日封王兄为洛阳王,封地河东、河内、河南、弘农四郡,可筹建幕属(开府)。
另外,寡人听闻王嫂温婉贤淑,没有尊卑之分,时常与百姓们种田、收田,不可谓妇女中的表率,故,着王嫂为洛阳王妃。”
“陛下,这、这……”刘辩万分吃惊,这份封赏着实太重太重了。
封为洛阳王,封地在三河,着唐姬为洛阳王妃,重点是开府,这可是仪同三司的职位啊!
如此加封,整个司隶校尉就占去一半!
再有,听刘协话里的意思,好像不打算回洛阳。
“陛下,还请三思!”
“陛下,请三思!!”
“三思啊陛下!!!”
当即,在场一众官员纷纷作揖请示。
殊不知,在百官眼中,等同任命州牧,却又在州牧之上,毕竟这是司隶校尉!
可话又说回来,刘辩筹划一系列事件,这才诛杀乱贼董卓,显然是再正常不过的任命。
“寡人已经决定,无需反驳。”刘协回绝一众官员,扶着刘辩起身。
而后,刘协的小手牵起刘辩的大手,徒步返回城内。
在刘协心里,虽然最近一年发生很多变故,但如果没有何进与十常侍、没有董卓乱政,他和刘辩还会像以前一样,过着无忧无虑的生活。
何进与十常侍的事已经过去,如今刘辩除掉了董卓,平息了政乱,刘协对刘辩的感激,无以为报。
相比之下,刘辩的功绩不是洛阳王、封地、开府……可以比拟的。
……
次日。
长安的文武官员,齐聚未央宫,举行全新的朝会。
“跪!”小黄门端着公鸭嗓,面向殿上的一众官员。
当即,一众官员纷纷下跪。
唯独刘辩,站在刘协与官员之间的台阶之上,面向龙椅上的刘协。
“山呼!”小黄门道。
“拜见吾皇,吾皇万岁!”刘辩拱手作揖,与一众官员山呼。
“再山呼!”小黄门又说。
“万岁!!”众人再次山呼。
“再再山呼!”
“万万岁!!!”官员们的声音逐渐加大。
“众卿平身!”龙椅上的刘协满脸堆笑,双手伸出,面向众人虚扶。
随后,刘协开始对此次诛杀董卓,所有功臣进行封赏。
除去刘辩封为洛阳王,任命老将徐荣镇守高陵,拱卫长安。
然,对于刘协留在长安,而不是返回洛阳,他则明示,董卓虽死,但三辅百姓处于百废待兴的局面,故而不能离开。
虽然仍旧有多数官员反对,但却认为陛下所言在理,毕竟眼下是冬天,需要准备、处理的东西有很多。
刘辩对于这一决定非常支持,且,愿意提供三辅百姓的所有粮食。
原本,刘辩认为会打很久很久的仗,所以才会囤积一定的粮食。
既然如今用不到,刚好用来补给三辅百姓,反而会使得百姓记住他的好。
刘协对此十分高兴,随后继续封赏。
可是,当刘协决定重用马腾之际,刘辩认为不妥。
第221章 皇恩浩荡(5更)()
0219、皇恩浩荡
不妥?
刘协闻言,疑惑的看向站在下首的王兄刘辩。
同样,殿上一众文武百官,无不看向拱手作揖的刘辩。
实际,马腾并不知道洛阳王的计谋,反而是刘辩手中的一颗棋子。
故而,侧面来看,马超算不上拥有军功。
可是,抛却洛阳王的筹划,西凉马氏的‘助攻’反而是有功的。
因此,在刘协看来,不将洛阳王的计谋公诸于众的情况下,可以嘉奖西凉马氏。
然,刘辩并不反对嘉奖,只是不想让马氏早西凉做大。
更何况,历史上的马腾,很得金城郡百姓的民心。
如今,‘龙战’和马超共同救出郿坞二十余万百姓,纵使百姓们返回三辅,依旧会记住马超的好。
因此,与历史相比较,不仅会加快马氏得民心,还会促使马腾在金城郡,甚至是西凉做大。
刘辩是过来人,极其明白‘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道理。
刘辩道:“陛下,本王认为,马腾既然坐镇金城郡,不易再进行加封,反而可对同样出力的韩遂进行加封,便于平衡两人的身份、地位,否则那韩遂必然心存怨念。
至于马超营救二十余万百姓,可论功行赏,也算稳固民心,避免造成百姓为马超喊冤。”
刘辩的想法,不希望马腾做大的同时,还要平衡他与韩遂的关系,由此马腾不仅不敢有怨念,还会对洛阳王刘辩感恩戴德。
至于马腾……
论功封赏马超,他马腾自然不敢有怨。
因此,不仅会稳固二十余万百姓的心,还会对陛下歌功颂德。
刘协闻言,忍不住连连点头,非常赞同王兄的看法。
殊不知,刘协最初的想法,连同马超在内,一并封赏给马腾。
如今不仅让马氏父子分开,还对同样有功的韩遂进行封赏,目的只为了节制马腾在西凉的势力。
如此两全其美的办法,刘协岂有不同意的道理?
当即,刘协满脸堆笑的看向刘辩,“好,就依王兄的提议。”
旋即,刘协看向殿上一众百官,“尔等可有异议?”
“我等赞成大王之意。”百官齐齐应和。
刘辩此次提议,是他当上洛阳王开始,提出的第一件事,而且非常有道理,百官自然不敢反驳。
再有,通过此次诛杀董卓,陛下已然看出西凉马氏的实力,不免生出让马氏镇守‘西边’,防御边陲的想法。
然,无论刘辩是否猜出,他所提议平衡马氏的势力,不可谓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谨防马氏做大。
“好,好!!”刘协忍不住大笑。
刘协人虽小,可对天下大势,却有他自己的看法和见解,否则不会将半个‘司州’交给刘辩,更不会生出重用马氏的想法。
另外,马氏虽不是汉室宗亲,但在诛杀董卓的事情上,实力不容小觑,自然不敢忽略。
而后,刘协再次与百官商讨朝政,并时不时追问刘辩的看法。
如今的宗室三牧,有幽州牧刘虞、益州牧刘焉、荆州牧刘表,此三人均未参与诛杀董卓的事件中。
相反,刘辩不仅筹划整个大局,还诛杀乱贼董卓,故而成为皇帝唯一值得信任、倚仗的人。
……
由于长安政局尚未稳定,刘辩并未急着返回洛阳。
相反,张辽、高顺与暂驻潼关的徐晃率先返回,朱儁则被留在长安。
典韦、太史慈返回洛阳,护佑被加封的‘洛阳王妃’前来长安谢恩。
次日。
由于徐荣被任命驻守高陵,是以,带着韩战、褚英面见洛阳王。
刘辩的封地虽在洛阳,但此时不便居住在司徒府,故而皇帝另行赏赐一座宅院,算是洛阳王在长安的住所。
此时,徐荣三人刚好在禁卫的带领下,来到府内的会客厅。
“末将拜见大王!”徐荣说着,便与身后的韩战、褚英准备屈膝下跪。
然,此次事件中,徐荣的作用极大,故而刘辩轻笑着伸手虚扶,“三位功不可没,无需多礼。”
即使刘辩这样说,三人依旧跪了下去,且,作揖施礼,“多谢大王!”
旋即,三人相继起身。
当即,徐荣道明来意,声称即将赶赴高陵,拱卫长安。
紧接着,不等刘辩开口,徐荣再次说道:“大王先前交代的事,末将定会着手去办。”
显然,刘辩先前交代韩战,日后前往并州找寻吕布的踪迹,已然对徐荣道明。
然,先前的徐荣虽拜在刘辩帐下,但如今却重回汉室,接受陛下的任命与调遣,故而,刘辩若绕过皇帝,让其去办私事,显然不妥。
于是,刘辩沉声道:“很好。此事,本王会向陛下禀明。”
“诺。”徐荣并未多言,继而作揖离去。
然,韩战和褚英,则向如今的洛阳王重重的躬身作揖,继而离去。
虽然徐荣如今重归汉室,但在韩战、褚英二人心底,洛阳王不仅有着不容忽视的实力,更加值得他们尊崇。
换言之,如果可以重新选择,他二人非常愿意拜在洛阳王刘辩的帐下。
……
徐荣三人走后,前来洛阳王府的官员,不可谓络绎不绝。
刘辩的身份,不单单是凌驾州牧之上的洛阳王,更是挽救汉室于水火的大恩人,故而时常受到官员、百姓的拜谒。
不过,也有一些思想偏激的官员,认为刘辩身为汉室王侯,铲除乱贼纯属分内之事,故而时常想着让陛下收回四郡封地一事。
事实上,收回四郡封地是小,面见陛下免跪,反倒是大事,毕竟历朝历代没有哪个功臣可以获得这样的待遇与殊荣。
三日后。
在典韦、太史慈以及百位陷阵营军卒的护佑下,唐姬来到长安,拜谢皇恩。
虽然唐姬的家世算不上高贵,但她本人贤名在外,与洛阳王深受百姓的爱戴。
故而,在自身建立名望的基础上,加上又是当初在弘农,刘辩身边唯一的姬妾,封她做洛阳王妃。
当日,心情高兴的刘协,将王兄刘辩与王嫂唐姬留在宫中用饭,以示皇恩浩荡。
不过,典韦、太史慈重返长安,却带来另一个消息,只是碍于大王与王妃急着向陛下谢恩,这才没有第一时间汇报。
第222章 下一步计划(1更)()
0220、下一步计划
饭后。
刘协有意让唐姬的父亲会稽太守唐瑁,来司州任职。
唐姬对此十分高兴,却没有言语,反而等待刘辩的意思。
然,刘辩认为不妥。
且不说,刘辩在对战董卓期间急需实力,都没有用到唐瑁。
如今他升任洛阳王,若将唐瑁调任司州,难免遭到他人说闲话。
刘协十分理解王兄的看法,故而只好作罢。
午后。
刘辩与唐姬坐上马车,自未央宫外围的甬道,返回洛阳王府。
马车内,刘辩将王妃唐婉抱在怀里,满是歉意的看着她。
“没让岳丈往司州述职,婉儿可会责怪本王?”刘辩问。
“妾身不敢。”唐婉连忙起身,身子半跪,作揖道:“妾身赞成大王的用意,故而不会责怪。”
刘辩看着明事理的唐婉,嘴角微扬,继而将她拉进怀里,肆无忌惮的亲吻她的薄唇。
原本刘辩以为,要等到返回洛阳,才能与他的婉儿亲热。
如今倒好,婉儿被授予洛阳王妃,只身赶来跪谢皇恩,也算圆了刘辩的梦。
刘辩面对他的贤内助,只想将她紧紧的抱在怀里。
自从刘辩意识到重回汉末开始,一切的一切均是为了守护怀中人。
如今乱贼董卓死了,刘辩也算松了口气,今后可以每天守着心爱之人。
如此人生,岂不快哉?
……
就在两人深陷对方柔情之中,逐渐难以控制内心燃烧着的火焰之际,马车刚好抵达王府。
顷刻间,刘辩看着情迷意乱、面容羞红的唐婉,真想一口将她吞了。
然,唐婉意识到刘辩的变化,忍不住轻声呢喃,“大王不可!”
“你是本王的王妃,有何不可?”刘辩反问。
唐婉没有回应,只是静静的看着刘辩。
刘辩不解之余,忽然意识到马车不动了,是以,立时会意。
当即,刘辩抓了一把唐婉的小屁屁,故作不快地说:“晚上再修理你!”
唐婉想到刘辩的那些法子,立时吓的不敢言语,仿佛秒变一只温顺的小猫咪。
很快,刘辩扶着唐婉走下马车。
“拜见大王!拜见王妃!”顿时,附近围观的百姓,府门口所有守卫,无不下跪山呼。
刘辩与唐婉相互看了一眼,随之看向一众百姓。
刘辩伸手虚扶,沉声道:“诸位无需多礼,还请快快请起。”
唐婉则站在刘辩身边,面向众人作揖行礼,谦逊十足,极具王妃风范。
旋即,随着众人相继起身,刘辩这才与唐婉手牵手、肩并肩,走进王府。
刘辩见多了这种场面,已经习以为常,可与他心爱的婉儿站在一块,心底反而漾起别样的欢喜。
然,唐婉也算久处洛阳,与百姓们打成一片,在她眼里自己仿佛不是大王的姬妾,反而与平常百姓家的妻子无异。
直到来了这诺大的长安城,面对百姓们的礼遇,这才意识到自己的与众不同。
不过,无论世事如何变迁,她始终是刘辩的女人。
至死不变。
……
随着两人进入王府,典韦、太史慈言明有事禀报。
刘辩将唐婉交给等候已久的貂蝉,便随典韦二人直奔议事厅。
片刻后。
刘辩在议事厅内居中而坐,典韦、太史慈站在下首分立两侧。
典韦作揖道:“大王,去卑、张饶现已抵达汜水关,得知董卓死讯,不再前进。”
刘辩早有密令,故而并不感到奇怪,却问:“其他诸侯有何动静?”
“回大王!”太史慈作揖道:“侍中伏完得到消息,对于韩馥命人大张旗鼓的援助,诸侯们并无动静,倒是北海相孔融有所响应,反被曹操与青州黄巾军所阻拦。”
刘辩闻言微微点头,旋即又问:“袁绍、公孙瓒可有消息?”
太史慈道:“回大王,伏完大人刚好截获一条重要消息,董卓在生前,曾命人找寻袁绍,以求助他一臂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