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口小儿,你懂得什么圣人之言,当今陛下如此做,难道就没有他的道理了吗?钱粮、谷物、士兵、士气,我大宋就一样不缺?那西州回鹘表面上是对我等恭敬有加,可若我等真与之结盟开战,到时又会有何表态?你想过没有!而就算西州回鹘真与我等结盟攻战西夏,那若是北方辽国插手,我等又如何,与之开战吗?!能胜吗?“
徐清的话明显让徐宁心虚了不少,只不过要让他低头,可谓极其困难,他是属于那种别人越逼他他就越不听话那一类的,说得好听点叫桀骜不驯,说的难听点就是死鸭子嘴硬,他看着徐清,扯着他那尖利的嗓子说道:“纵不能有所得,那又如何,战争攻伐非但是利器,也是名器,此战如此良机,我等都不敢打,周边各国将来又会如何看待我大宋,礼仪之邦?
狗屁!他们只会把我大宋当成一块肥肉,当成一个人人可欺的王朝,谁都能在我等的头上踩一脚,父亲大人,您熟读经史,难道不知道当年霍去病将军驱匈奴与大漠之北的旧事了吗?此战虽未让大汉获得与开战的消耗同样的钱财,可却让大汉之北再无强敌,也让天下知晓我中国之强大,再无进犯,此所谓战乃名器也。
父亲大人,难道我说的有错吗?“
徐宁的措辞非常激烈,身为读书人,狗屁两个字都骂了出来,这是真的撕下伪装,要好好跟徐清理论一番了,徐清看着他,不得不说,他的心中也有一瞬是赞同徐宁的想法的,确实,谁都想当秦皇汉武,谁都不愿意当夏桀商纣,谁都希望自己的国家无人敢犯,谁都不希望自己的国家任人可欺,徐清也一样,言语交锋之间的惺惺相惜让徐清更加欣赏徐宁,也让他知道自己必须要点醒徐宁。
“你说的没有错,战争乃名器也,而非利器,可我也想跟你说,战争除了是名器之外,也是凶器,一场秦州之战你亲眼目睹,知道结果吗?四万人死在了这场战争之中,而它殃及的面积只有秦州以北的土地而已。
汉武帝是很伟大,北驱匈奴、南拓百越,开西域之始,定天下以盛,此番作为放在任何朝代都是有为之主,称得上是一代明君,可是你可知晓,若是没有文景两代帝王四十年的经营,让汉武帝有充足的财帛去打仗,汉武帝又怎么会轻启战端呢?
寇可往,我亦可往确实了不起,可维护国家百姓安康、使百姓不受颠沛流离之苦,难道就不了不起了吗?
是,我大宋从太祖至今,承平日久,细细算来已有八十年光景了,可是我大宋不似汉朝,国土辽阔,周边强敌唯有匈奴可与之匹敌,我们的边上辽国、西夏、吐蕃、高句丽,还有百越李朝对我西南大有野心,如此众多的敌人,我等即便开战又怎可心无旁骛?
西州回鹘乃为游牧之民,开战对于他们来说,无比简单,可与我大宋却不同,我朝制度完备、人口众多,又是逐河流而居,只要开战,所费财物,乃是天文数字,我大宋又怎可轻启战端?不然到时如何修桥搭路,水灾一发又有何余财可以救援呢?
此正所谓战争乃凶器也,宁儿,我也想像你一样不顾一切让周围邻邦看看我们的底气,知道什么叫做中央之国,可为此难道就要做出如此大的牺牲吗?“徐清看着徐宁真诚的发问道。
这一次徐宁没有再犟嘴,徐清一说到秦州之战,他就无法还嘴了,因为他是亲身经历者,虽然整场战争中他没有见到过一次搏斗,没有看见过一个死人,可是那样的气氛和只要一出府门就能看见有人在服孝的环境让徐宁很清楚,战争到底是个什么东西,所以他还不了嘴。
只不过看着徐清,他仍有千言万语,仍有很多问题,他犹豫了一下,还是问道:“那什么时候我们才能让他国不敢侮辱我国呢?什么时候我们才能拿回燕云十六州呢?什么时候我们才能寇可往、我亦可往呢?“
徐宁此时语气中的气势不再似刚才那般凌厉,而是温和了许多,听得出来是在真诚的发问,可是徐清却给不出一个很好的答案,他对于历史确实是不太了解,可是北宋最后亡于金国之手,南宋最后亡于蒙古人之手他还是知道的。
有什么破解之法,他暂时也还没思考过这个问题,毕竟那得是很久以后的事情了,现在才是宋仁宗的时代,是北宋最为辉煌的时代,等到金人来攻之时,自己或许都已经死了也说不定,而改变一个国家的命运,无疑是非常麻烦的事情,所以他也就没想过,突然之间被这么一问,他还真有点说不出话来,而就在这时,一旁原本安静的徐泰突然对徐宁说道:
“哥哥,你我好好读书,等我们长大了,他国自然就不敢侮辱我国,我们自然能拿回燕云十六州,也一定能够寇可往、我亦可往的,因为父亲大人一定能够做到这些事情的,是不是,父亲大人。“
徐泰小大人似的说着话,让在场的其他三人都愣了神,包括徐宁也是如此,听过之后便哈哈大笑,徐清也笑着,自己都没有这个自信,这孩子竟然对自己这么有自信,这可真是折煞他自己了,不知不觉间,徐清心中那原本犹豫不决的想法突然坚定了下来,他走到徐泰的身边,抱起这小子,对着他和徐宁说道:“好,我答应你,等你们长大了,我大宋之声名,必将远播四海八荒!“
(本章完)
第201章 201。我来此处为何事()
徐清讲完了这番话,徐宁的双眼中不知不觉间流露出了一股骄傲的神色,这样的话,徐清从未说过,他也从未听别人说起过,可是徐清一说,他却觉得自己的父亲一定能够实现,或许在每个孩子的心目中父亲都是伟大的,徐宁也是如此,所以他选择相信徐清。
“爹,孩儿知错了。”徐宁坦诚的说道,说罢就要跪下,徐清赶忙把徐泰放到自己地上,然后上前搀起了徐宁,拍了拍他的裤子膝盖的位置,然后笑着说道:“宁儿,你并没有错,若是天下之人都如我一般想法,那我大宋也只能是日渐衰朽了,这大宋朝,既需要我这样持旧守中之人,也需要你这样积极进取之人,双方调和,才能创造出你所想要的那个世界,失去任何一方,我大宋都不可能定鼎天下,你知道了吗?”
“孩儿知晓了。”徐宁听完徐清这番话,其实并不是太懂,中庸这两个字,可以说是中国古代政治智慧的精髓了,即便是千年之后的现代社会,他依旧在引领着中国人走向复兴,其意涵之复杂,不是简单的五达道、三达德、至诚尽性、慎独自修所能够包容概括的。
对于徐宁来说,自然是有些太过复杂,难以理解了,甚至包括对于徐清来说,也依旧还没到参透这两个字的时候,不过徐宁依旧还是点头了,这几句话即便继续问父亲,也是父亲个人的想法,他需要自己去走过父亲走的路,然后再用自己的方法来总结,只有到那个时候,自己才能知道,父亲这几句话到底是何意义。
一顿午餐便就此结束,众人吃完之后,徐宁和徐泰便离开了房间去自己的卧室睡午觉了,而徐王氏本想跟徐清谈谈关于徐宁的事情,徐清知道她想说什么,便让她放宽心,自己刚才之所以如此强硬,也只是为了孩子的未来而已,并没有不喜徐宁。
听了这话,徐王氏也总算是放心了,他曾经见识过徐清的无情,自然心理存有阴影,现在见徐宁把话都说到这个份上了,徐清也只是站在理性的角度思考,而没有陷入感性之中,这让徐王氏大松了一口气,父子吵架本是常事,只要不伤及感情,她这个做母亲的也不想管,跟徐清又说了几句话之后,徐王氏就回到自己的房间睡午觉去了。
她本是不睡午觉的,可最近怀了孕她却比任何人还要珍惜自己的身子,所以几乎每天都在睡觉的过程中,到了晚上还自己睡一个房间,一个月的时间下来,可是把徐清都快给憋死了。
他可还是个二十几岁的小伙子呢,整天看着自己老婆却什么都不能做,几十天下来,徐清脑子里动不动就能想到那陶敏清、陶敏平姐妹,甚至晚上做梦都能梦到她们两个,为此,徐清感到很是羞愧,可大脑却根本控制不住,男人有的时候就是下半身思考的动物,就像女人在爱情中会更盲目一样,这是基因决定的,徐清也没办法。
到最后徐清干脆离开了成纪城,直接到城外的广大农村中去调查情况去了,远离了喧嚣的城市,进入贫穷但安静的乡村,徐清的大脑总算是恢复了片刻的宁静,身边没有了女人,自然也不会想女人了,再说一到农村,看见的妇女同志几乎都是膀大腰圆的,或者是佝偻着背的,长久的体力劳动让他们老的非常快,见到她们,徐清也就没了性趣,一时之间,清心寡欲之情顿时升起,恍惚间都觉得自己就是个圣人了。
当然,徐清之所以会到城外的乡村中去,也不是单单为了享清福的,他可不是这样的人,他来农村,主要的事情还是为了调查一下秦州境内农村的大致情况,然后来看看是否能够让这些村民过得更好一些,其次则是到农村附近的大山中去找找有没有什么可以食用但是却不为人知的植物可以采摘,再次才是为了躲清闲。
经过徐清的一番调查发现,也算是对整个秦州的农村有了一个清晰的认识,再结合秦州州府之中的调查数据,对于秦州的了解,徐清便更加全满了。
整个秦州除了四座县城之外,尚还有七座小镇,平均人口在一千到两千人左右,不算多,但放在西北也不算少,大多都是在河岸港口之侧发展起来的,这些小镇,徐清全部去看过了,发展的还算不错,镇中生活的百姓虽然不富裕,可饿死的却很少,一年最多也就七八个人,这在西北这样的天气和物质条件下,真的不能算差了。
而除了这些可以称之为城市的地方外,整个秦州从上到下还总共分布着五百多个村子,这些村庄有的几十人,还有的则是一百多人,最多的一个则有三四百人,大小不一,星罗密布在秦州全境内,大多数都非常穷困,唯有靠近散度河、渭水、清河、瓦亭河、籍河等河流地区的村庄,还算是能够勉强温饱,至于其他地方,则是惨不忍睹了。
有些地方徐清一进去从头看到尾,连一点文明的痕迹都没有,仿佛到了非洲一般,在这些村落里,你看不到任何中国璀璨文明该有的东西,瓷器、茶叶、丝绸统统没有,即便是粗麻布做成的衣服,一个家庭之中往往也只有一件,很多孩子身上穿的都是破破烂烂的,头非常的大,身体则非常的瘦小,犹如外星人一般的模样。
而更为触目惊心的是,这样的村子,在秦州是占据绝大多数的,总数大约在三百座左右,面对这样一个数字,徐清不得不为之动容,心中对于治国安邦的想法也愈发坚定,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是中国古代儒者的为人理念,而现在,这句话也触动了徐清,若是自己不能带领他们走出这贫穷的生活,那自己来到这个世界又有何意义呢?
让大宋称霸天下,让西夏成为昨日黄花?让大辽俯首称臣,还是让日本作为我朝藩篱?又或者是远渡重洋,殖民美洲?
徐清摇了摇头,这些事固然对徐清也有着很大的吸引力,甚至他曾经也想过要那么做,可这些事就算全部加在一起,比起拯救这些仍旧在贫困线上生死挣扎的中国人,让他们生活的更加有尊严这一件事,还是远远不如这件事有吸引力。
(本章完)
第202章 202。亲自下厨()
坚定了心中的理想,徐清对于这些散发着怪味的村子便也少了许多的抵触,经过他十几天的探索和与当地民众的沟通,上山下河之中,还真的被他找到了许多可以吃的植物,其中排名第一的,就是野菜。
此时野菜尚还是野菜,一般人是不会吃的,因为它们的味道往往不是特别好,有些更是生长粗糙,难以下咽,只有大夫才会上山采摘,拿它们入药,而在徐清那个时代,因为物质生活的富裕,所以许多人吃饭不再是为了口腹之欲,而是为了养生和健康了,这样一来,许多原本给猪吃的野菜就被端到了高大上的酒店饭桌上,而吃野菜的习惯也被广大的中国人所接受了,徐清自然也接受了。
所以当他看见这些野菜的时候,是那样的亲切,它们生长在河流蔓延的原始森林之中,不仅量大,还种类繁多,其中光是徐清认识的就有蕨菜、苦菜、荠菜和葛藤,这些在现代社会的价格可是非常的昂贵,甚至跟肉的价格属于同一级别的,而在这个世界,却是给猪吃或者是给病人吃的了。
这当然是一种极大的浪费了,徐清立刻让附近的村民帮忙,把这些野菜从山地里挖了出来,周围的村民们虽然不解徐清为何要让他们这么做,这些东西除非是灾年,逼不得已之下他们才会去吃,平常时节可是没有什么人会去吃的,毕竟野菜不像青菜、白菜、菠菜这类大宗蔬菜,几乎从上到下全部都可以食用,处理起来非常的方便,也就被人民群众广泛接受了。
可野菜却不同,它的大部分地方都非常的难吃,一颗野菜如果要做成一道好吃可口的美食,就必须掐头去尾,取中间最嫩的地方来做菜,只有这样才能吃出真正的美味,一般老百姓连果腹尚且做不到,又哪里有心思去琢磨野菜的制作手法呢,也只有后世那些闲的没事干的大厨们才会想出这么个吃东西的方法,把这些人类原本不吃的东西变成了美食。
徐清广泛的发动群众进山林中采摘野菜,因为这些野菜大多生长在原始森林或者是山峦深处,除了大夫会去采摘之外,大部分情况下是没有人去吃的,所以沿着小溪流等潮湿的地方,就生长着大量品种繁多的野菜,经过两三百人一天的采摘,足足装了五百多个竹篓,放在一起真是蔚为壮观,而这些,才占徐清所在的这一片山林的二十分之一而已。
当徐清把这些野菜采摘下来之后,便立即找了几个还算机灵的农村小孩儿和年轻人过来,这些人大多年龄比较小,也比较聪明,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