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淡为官》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平淡为官- 第66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的公司和电器都遵守这一行业规范。

    而此时张倍铭的学派无疑是逆着主流行驶的,可以说张倍铭的思维是超越这一个时代的,因为此时的电力尚且只有小规模运用,且大多是公家在使用,因此直流电无疑要更加合理,大多数人也认为电力是奢侈品,是不可能普及到千家万户的。

    但事实上是,电力的发展速度奇快,随着科技水平的提高,电不仅仅进入到千家万户,而且还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东西,但在这个时代,人们显然没有这种认知,工业化才不过短短二十年,大多数人的思维尚且停留在农业时代,那是一个农具的发明都需要几百年才能完成的时代,科技发展十分的缓慢,他们根本不知道,人类的科技是随着时间的推进越来越快的。

    人类从徒手到使用时期总共花费了几百万年,从使用石器到使用铜器则花费了一百万年,而使用铜器再到使用铁器则仅仅使用了一万年不到的时间,之后蒸汽机时代的来临,则是使用不到四千年的时间,随着科技的进步,人类的科技开始呈现爆炸式的增长。

    如今电力确实是一项十分奢侈的资源,就像中国刚刚改革开放的时候,国家最顶尖的那批专家也认为中国人到二零一零年大胆估计手机使用量大概会在一百万台左右,而事实是中国到二零一零年的时候,手机使用量已经突破四亿台,预测无疑是完全错误的,之所以会有这么重大的错误,便是因为科技的发展根本就不是按照时间来推进的,而是加速推进。

    八十年代的时候,手机也就是大哥大,一台需要人民币上万,自然普通人家是根本买不起的,估计一百万台,其实已经是十分大胆的行为了,但事实上自从科技革命之后,手机更新换代的速度之快,降价之迅速,原本上万元一台的大手机在短短不到三十年的时间里,便变成了一套一千块钱,甚至两百块钱就能买到的智能手机。

    科技的进步,使得几乎每个人都人手一支手机,这样的进步,是那个时代的人所没有想到的,就像高铁也是一样,中国刚刚开始修建高铁的时候,很多国人对此是持反对意见的,认为高铁票价这么贵,中国又没有钱,何必花这么多的钱去修建高铁呢,还不如修建高速公路更好,因此当时对于高铁的批评可谓是此起彼伏。

    但随着时间的流逝,显然修建高铁在现今无疑证明此前的决策是无比正确的,中国的富裕速度相比起其他发展中国家来说,几乎是爆炸式的发展,如今全国大多数人外出工作,旅游,上学,几乎都是乘坐高铁,高铁成为了中国人外出的最佳工具,四纵四横也开始向着八纵八横发展。

    这些就是科技爆炸,社会进步所带来的后果,而即便是在现代,也依旧有很多人不能理解那些新科技,更遑论是在农业社会的意识还没来得及消退的时代,因此张倍铭的做法,在许多电力专家看来,无疑是十分不必要的,刚开始的时候,张倍铭也有疑虑,但后来在工作报告中,徐清对他说了一番话,让他彻底坚定了自己的想法,张倍铭此刻甚至还能够记起,在那次工作会议上,自己的报告在念完之后,徐清所说的话。

    “张倍铭工程师,我很赞赏你的做法,我始终认为,电力将是我们国家未来的主要能源,他相比起蒸汽机来说,有着更加多的优势,也更加方便,不仅仅可以用来生产商品,更能进入人们的生活之中,给人们增添方便,现在它能够为人类在黑夜中带来光明,未来,它必然还会带来其他的好处,这些种种的研究,我都有所了解,我对电力有信心,更对你充满信心,按照你自己的想法去做,我这边,一定会支持你的。”

    当时的短短会面不过半个小时的时间,但徐清的这番话无疑改变了张倍铭对于自己想法的意志,最终他决定遵守自己的想法,修建交流电网络,来输送电力,这其中徐清的发言,无疑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而徐清之所以会说这番话,也是因为他来自未来,对于电力的发展有着充分的了解,在未来的时代里,电几乎是人类除了水以外,最离不开的能源了,人们的日常生活就是被各种电器所包围,尤其是智能手机的出现,让人们对于电的依赖达到顶点。

    当时他参加工作会议的时候,其实只是一个工作报告,作为全国最大的也是安全程度最高的一座电站,为了表示对它的关切,徐清作为首相亲自视察了工作场地,同时也与工程师们进行了一番会谈,而就是在这样一个场合,张倍铭说出了自己的想法。

    当时徐清就感到十分的惊讶,他没想到,电力才发展不超过十年的时间,电力的使用则还不到四年,竟然已经有人开始涉及交流电了,这让他对张倍铭这个人十分感兴趣,但也从他的口吻中听出他对于此事的犹豫。

    徐清无疑是看好这个年轻人的,或许在原本的历史上,张倍铭默默无闻,但因为自己的到来,科学带给了张倍铭以改变,这是一个杰出的天才,所以徐清便说了以上这番话,鼓励他去实现自己的设想,最终这座电站得以建成,其花费在直流电的基础上贵四分之一,但徐清却并不表示担心,因为他知道,相比起交流电来说,直流电的大规模供电只会更贵。

    不过此时显然没有人能够理解张倍铭的做法,所以此刻他自然遭受着流言蜚语的打击,而伴随着学术上的质疑,自然也会有相关利益集团开始抹黑张倍铭这个人,毕竟要毁灭一个人,从道德上无疑是最好入手的,因为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一个人是道德上的完人,即便孔老夫子也是如此,人都是有脾气的,也都是有坏习惯的,但这并不妨碍他们所作出的伟大贡献。

    但世人往往并不会关注他们所作出的伟大贡献,而只会记住那些道德低下的时刻,这样一来,对于他们来说,这些伟大的人物也就跟自己一样,好似也蝇营狗苟一般,并没有什么伟大的,人们总是喜欢把伟大的人物拉下马,从而让自己的平庸显得心安理得。

    所以张倍铭在各方利益集团的挖掘之下,立刻在道德上陷入困境,那些贩卖直流电器材的公司,用足够多的钱足以买到张倍铭的任何消息,尤其是整个含山电站团队,更是被这些公司盯上,很快,张倍铭严苛对待下属的新闻便开始轮番上各种各样的报纸,在民众之间开始被广泛宣传。

    张倍铭确实是一个对工作十分严格的人,在有的时候也会经常大骂一些做事不好的员工,平常工作人员并没有觉得什么,毕竟日常相处,自然知道张倍铭是一个怎样的人,但经过媒体的报导和渲染,俨然是把张倍铭当做一个独裁者一般来报导,只要工作上稍有不如意,就对这名员工展开报复,直到把他逼退为止。

    而在含山电站内,自然也会有看不惯张倍铭的,他们嫉妒张倍铭在二十八岁的年纪就可以做一个大项目的总工程师,所以在诉说的时候,也会夸大实际上的谈话内容,最终一个暴君的形象就被塑造出来,再加上科学界对于他工作上的质疑,民众,尤其是首都民众,对于张倍铭的印象一下子就差了起来。

    同时一则报道则成为了压垮张倍铭的稻草,那就是媒体开始报道他歧视女性,不尊重女性的新闻,首先是说他除了自己的正妻之外,还有两个妻子,这对于许多现代女性自然是无法忍受的,而这确实是事实,他确实有两个小妾,但那是因为他出生在农村,且是大户人家的子弟,所以在他八岁的时候,他的家人就给他安排了一个童养媳,也就是如今的正妻,比他足足大了六岁,与其说是妻子,不如说是保姆,两个人除了在小时候一起睡过觉之外,便再也没有睡过觉了。

    而他的两个妻子则是在上大学的时候遇到的,在工业化之后,宋朝虽然没有取消女人可以娶多个女人的制度,但却明文规定,所以女性都是平等的,他们的孩子也都有平等的继承权,不再像以前一样,只有一个正妻,其他的女人则都是小妾,只有生育的权利,而对这个家庭没有任何的话语权。

    这放到现在来看,无疑依旧是十分封建落后的行为,但在当时,这无疑是尊重女性的表现,许多小妾他们甚至连上桌吃饭的权利都没有,但在这条法令之后,她们与妻子之间的关系是平等的,再也没有嫡庶之分,这无疑是平等的表现。

    而他的两个妻子正是这么来的,张倍铭无疑是一个多情的人,对此他一点都不否认,他喜欢女人,这两个女人都是他的爱,放到现代这么说可能会被女人唾弃,认为你不专情,是一个渣男,但在这个时代,男性拥有多个女人就是合法的,同时许多女人对于自己的男人有其他的女人,也不会有什么反对的声音,因此张倍铭便娶了这两个女人作为自己的妻子,这确实是事实。

    但当这个事实被摆在公众面前的时候,这无疑成为了张倍铭巨大的黑点,毕竟时代在改变,当初张倍铭娶她们两个的时候,是在六年前,是他还在上大学的时候,那时候的社会风气与现在完全不同,女性也没有对于平权那么渴望,所以当时社会上对于男人娶多个女人,还没有那么反对,尤其是上流社会的男人,更是没有人提出什么反对意见,但民权运动如火如荼,六年的时间,风向早已经不对了,新一批成长出来的女性,虽然不敢反抗社会上男性的权利,但对于张倍铭这样的人,无疑好感程度会下降。

    紧接着这些背后的公司们又找到了一个当初被张倍铭撵走的女性工作者,让他诉说张倍铭当初是怎么侮辱她的,又是怎么把她给逼退的,在这个年代,女性出来工作是很了不起的事情,更是值得被歌颂的,更何况还是一位电站的工作人员,那更是会被全社会的女性所赞扬,而这样一个人站出来说张倍铭歧视女性工作者,再加上前面他娶好几个女人的真实事件,立刻让人们对于张倍铭这个人产生了极大的反感,当你在道德上被攻击的体无完肤时,人们便不会再关注你创造了什么成就,在短时间内,张倍铭的名声就彻底臭了大街,甚至连汴京都知衙门都被连累,说为什么选这么一个寡廉鲜耻的东西来当含山电站的总工程师,以后他们用的电,都是带有恶臭的。

899() 
这种从人格上毁灭人的做法,无疑对张倍铭造成了极大的损伤,甚至连他的家人也都被莫名的攻击,一些女权斗士们找到了张倍铭的家,去当着他的妻子面说她们应该跟自己的丈夫离婚,然后带着孩子离开这个家,独立自强,不应该完全去靠一个男人,几个柔弱的女子哪里想到自己跟丈夫过的好好的,竟然会突然被这么一帮人围住,幸好捕快们感到控制住局面,不然这场面恐怕就会造成不幸的灾难。

    这些背后的搅局对于张倍铭来说,自然承担了巨大的压力,甚至几次提出要辞职,不想再干了,徐清也只能尽力挽留,至于民间的那种种说法,徐清也没有办法,除非他用朝廷的力量去阻止报纸刊登这些内容,但这样一来,一顶限制言论的帽子恐怕就要压下来,当年徐清自己说要开放言论,如今若是限制言论,又是出尔反尔,所以他自然不能说,只能以诽谤的罪名帮助张倍铭去告这些报社。

    但影响已经造成,张倍铭的声誉无疑造成了不可磨灭的损害,因此徐清这一次才会前往含山,便是希望通过召开的出席告诉天下人,自己是站在张倍铭这边的,虽然这话不能明说,但无疑徐清就是这一个意思。

    徐清的表态也让许多报社开始改变态度,毕竟原本徐清只是暗中支持,这不足以让一些背后的公司止步,但如今徐清正大光明的站在含山电站前,并且说含山电站的好,是划时代的电站,顺便也说张倍铭的功劳甚大,虽然没有提及他的那些非议,但也已然证明,徐清是要保下张倍铭的,这让一些公司不敢再胡乱言语,张倍铭的境况总算是好了一些。

    但也有限,毕竟影响已经造成,在社会大众的眼里,张倍铭已然不再是一名德高望重的科学家,而是一名不尊重女性,大男子主义的封建男性,一旦这个形象背负在身上,起码全国那些大学女性就对张倍铭没有什么好感了,这让张倍铭十分的痛苦,社会的非议也让他最终承受不住打击,选择辞掉了自己的工作,甚至还爆发了忧郁症。

    这都让徐清十分惋惜,有的时候言论无疑是可以摧毁一个人的,尤其当众口铄金时,你连辩解的机会都没有,成千上万张嘴巴所射出的子弹,足以将一个人从道德上完全毁灭,对此徐清深有体会,他生活在互联网的时代,那是一个言论足以让人走上绝路的时代,有多少人在网络上遭受过暴力,这都是有迹可循的事情。

    又有多少人在网络上站在道德制高点上,把他们眼中的道德看做是世界的真理,然后将那些违背道德的人从人格上彻底毁灭,一个原本很小的事情,经过他们的宣传之后,面目全非,最终变成了一件足以让人拥有一生污点的大事。

    还好在如今这个时代,互联网技术尚且没有这么发达,信息的传播也没有那么迅速,张倍铭辞职之后便离开本土,带着自己的妻儿前往孟买,去一家当地的电力公司上班,从此之后改名换姓,倒也没有人再把他和张倍铭这个人渣对应在一起,总算是恢复了正常的生活,但抑郁症却留了下来。

    始终困扰他一生的时间,现代人或许觉得抑郁症是一种矫情,但事实上这确实是一种病,有抑郁症的人,在他的世界里,世界是灰色的,活着的每一天都是痛苦的,他们的生活中没有快乐,只有无穷无尽的绝望,唯有死亡才能让他们解脱,这是大脑分泌失调之后产生的现象,这是一种病,而不是所谓的矫情。

    当然,即便是现代也有很多人不能理解抑郁症,更别说是这个时代了,所以张倍铭的痛苦根本没有人能够理解,这也让他最终只活了四十三岁,便以自缢的形式结束了自己年轻的生命,当时徐清也已经是老态龙钟,在自己家中听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