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学会了这些,未来找一份好工作并不是什么问题,当然不用提早进入社会,去工厂里面做工。
但重男轻女的情况是依然存在的,也就是说,当男性和女性需要作出选择的时候,大多数人还是会选择男孩儿,而不是女孩儿,至于原因,与贫困家庭差不多,至于富裕家庭,那自然不用说,对于他们来说,只要能够考上大学,自然是全部都得上,反正对于他们来说,钱不是问题,能不能考上才是问题的关键。
而针对这种情况,女权组织自然是大声疾呼,不过更多的还是无用的谩骂,有识之士其实也知道,如果不能改变男女关系的根本,这种情况就很难改变,但想要改变男女情况的根本,这简直是要了命的,君不见现代无论是再发达的国家,孩子取名百分之九十以上都是随父亲姓的吗?
这一点怎么改变?显然是不可能的,在这么发达的现代不可能,放到如今这个古代气息十分浓郁的时代,自然是更加不可能了,这简直要比把经济搞好更加的困难,所以对此,徐清也只能是摇头叹息,不过对于女性权益的保护,徐清还是有可以做的地方的,比如说女性结婚之后保留自己家族的姓氏,不需要随夫姓。
这一点可以说是巨大的进步,在如今的欧美,女性结婚之后都需要改姓,而在中国,因为新中国的建立,女性在结婚之后,依旧可以使用自己原本的名字,而且改变这一点,对于其他人来说,并没有什么太大的损失,却能让女性变得更加独立起来,改姓这种做法,在徐清看来,着实有点物化女性的意思。
好似女性就是一个货物,在自己家里的时候是父亲的所有物,等到结婚之后就成了夫家的所有物,如今允许女性保留自己的姓氏,无疑是增添了一丝独立的色彩,而第二点便是鼓励优秀的女青年出来从政,这是最重要的,至于什么让女性读书可以优惠,开放更多的工作,这两点,其实女权保护组织一直在做,不需要徐清去操心,身为政府,他虽然可以偏袒一方,但却不能实施这种偏向性的政策。
毕竟男女问题不是种族问题,不应该分开看待,女性考六百分能进大学,男性就要考六百二十分才能进,这是另外一种歧视了,这种事情是徐清不会做的,上大学,还是要有能者居之,工作也是如此,不能强制分配,但公务员则不同,因为这是公务系统的工作,自然得由朝廷说了算,其中一部分工作拿出来,专门给女性来担任,从而鼓励女性站出来从政,同时在政府部门内要求,每年的提拔名单里,必须要有百分之二十的人是女性,不然名单就不予通过。
通过加强女性在政府中的地位,从而加强女性在社会中的地位,这是徐清能够做的,但因此也受到了许多的非议,在许多传统人士看来,女性天生就是不如男性的,所以这样强制定额,等于是给了女性特权,对此自然不满,而徐清的看法却并不相同,女性真的就比男性弱吗?徐清并不这么觉得,在许多领域,男性确实要比女性更加敏感,但在很多领域,女性也要比男性更加适合,比如说一些基层公务员,还有一些有关于市场变动,医疗保障服务的管理,女性往往能够处理的更加细腻和完美。
但因为整个政府之中,百分之九十五以上的雇员都是男性,这就有点像是晋朝时期的九品中正制度一样,只不过那个时候的九品中正制度是选择家族,上品无寒士,下品无士族,这就是九品中正制度的后果,都是大士族在选大士族,彼此之间互相选择,导致整个晋朝的官僚被几个大家族所把持,刮分。
而如今的朝廷也是如此,所有的重要职位全部有男性担任,在朝堂之上,能够位列朝班的,没有任何一个是女性,别说是宰相,尚书,侍郎、巡抚、道台之类的二品官衔,便是连一个知府都几乎没有,在这种状态下,提拔官员自然是以男性为主,甚至是绝对男性为标准,而女性的才华再好,也会因为女性这个身份,从而被男性所排斥,无法晋升。
而如今,徐清强硬规定,地方衙门也好,中央朝廷也好,必须要有百分之二十的提拔是女性,如此一来,等于是给了那些优秀的年轻女性一个机会,让他们可以从基层公务员做起,一路往上升,只要有才华,他们能够跟男性一样,平起平坐,甚至成为男性的长官,这都是没有问题的。
而之所以是百分之二十,是因为若是再大一些,士族们就要集体反对了,这个数字正好,士族们勉强能够接受,徐清也能够接受,他需要的,不是一时间让女性崛起,男女平等是一个社会性的问题,更是人们思考中的惯性,不是短时间就能解决的,而徐清的这一道法令,等于是在男权阶级思想最为严重的政府中,撕开了一道口子,随着女性慢慢从底层开始向着整个政府部门晋升,未来女性势必会在整个朝堂之上有一定的势力,到时候她们自己就能够推动更多的人进入到朝廷中来,从而平衡社会中有关于男女之间的问题。
徐清相信后来者一定能够做到,因为当一个口子打开之后,只要持续不断的提供优秀的人才,就必定会使得这个口子越来越大,最终将整个腐朽的制度淘汰,士族制度也是如此,徐清虽然身为士族,但他对于这种制度,其实相当的厌烦,只是短期内暂时无法找到适合的制度淘汰罢了,毕竟相比起世袭的贵族制度来说,士族制度起码保证了社会中的精英可以有上升的渠道,这样比起来,士族制度到也不是特别的讨厌了。
但随着士族集团力量的强大,如今徐清能够明显感觉到,整个社会的氛围正在开始发生改变,这股庞大的力量,即便是自己都已经有些无法掌控了,这是一个以利益追求为第一的集团,而这正是让徐清感到害怕的,人的贪欲是无止境的,而这个士族集团又掌握着世界上最强大的力量,他会做出什么事情来,徐清都无法预测,但如今显然不是消灭士族的好时机。
再说,其实对于士族制度,徐清还是觉得有优点的,相比起现代以金钱的多少来论社会的身份,以学识的广博来论社会的身份和地位,起码要更好一点,说到底,徐清并不讨厌士族制度中,唯才是举的一方面,但令他讨厌的是士族制度中世袭制度的残留。
因为父亲是大学问家,大政治家,或者是大科学家,所以他们的孩子便能在社会生活中,享受到无与伦比的特权,这特权并不来自于他们的努力和勤劳,而来自于国家给予他们的身份,且这种世袭的时间是以百年为单位的,且随着科学的进步,人类寿命的延长,这种世袭也就自然更加延长。
798()
士族的世袭无疑会阻碍人才的流动,如今的朝廷正是大爆发的状态,而士族的数量还不足全国人口的百分之一,正因为如此,宋朝的阶级流动性还是非常大的,每年朝廷征召十万人左右进入公务体系之中,而士族们的子女最多占据三千到五千个位置,可这只是现在,随着未来公务员体系逐渐固定,对于公务员那就真的是一个萝卜一个坑,每退休一个,才会有一个人走上去,或许每年的招收量不过才四五万而已,而士族却随着人口的繁衍越来越多,他们的父母在官场上仕途顺畅,安排自己的子女直接进入政府部门工作,这个数字或许会占比到百分之四十,甚至五六十左右,到那个时候,通往士族的道路被如今的士族所垄断,整个阶级自然也就固话了。
这无疑会引起社会的全面动荡,但很可惜,对于这一点,徐清也无能为力,且真到了这个时候,也起码得一百年之后的事情了,随着电力资源的开发,未来整个世界将继续享有经济快速增长长达五十年以上的时间,而在这个领域之内,宋朝无疑又一次占据了先机,拥有世界上最多有关电磁学的科学家,研究员,通过这一新兴领域,开拓全面市场,从而获得更高的收入,这能让社会继续保持活力。
从政这么长的时间以来,徐清越来越看清楚的一点,就是要向让社会的阶级流动起来,要想让社会保持动力,最重要的便是科技的发展,而人类前进的唯一手段,也是科学,就像古代的王朝,无论是多么贤明的君主,多么能干的大臣,始终无法突破中国王朝轮替的怪圈,直到清朝大规模种植番薯,中国的人口才第一次突破了两亿,这显然是农业革命所带来的丰硕成果。
这是任何政策所解决不了的问题,唯有科技率先发展,然后制度配合,这是徐清十分清楚的认识,所以作为首相,对于科学的发展,徐清是十分重视的,每每都休假的时候,徐清都会组织朝廷的重要官员到科学院去,聆听院士们的讲座,了解这个世界如今正在发生着什么变化,未来的世界将向哪里发展。
说到底,对于朝廷职能的理解,众人都是不一样的,古代的士大夫们认为朝廷便是社稷,是管理天下万民的地方,而到了现代,政府则成为了整个社会生活中无处不在的工具,人们无论是开户口,办户头,结婚生子,婚丧嫁娶,几乎都会与政府有关,除了管理百姓,他还服务百姓,而在徐清的眼中,除了以上两项之外,朝廷还有一个功能,便是依据科学的发展,科技的进步,提前为人们的生活做好规划,是一个辅助科学发展的单位。
也正因为如此,徐清才会经常让官员们来听一听这些院士们的讲话,来更加清楚的了解,未来的世界到底是怎么样的,从而在他们下达自己的命令时,总会有一个概念,就像修建下水管道的时候,他们便会让施工团队多留下一些空间,如此一来,现在的煤气管道,瓦斯管道,就都可以直接放进地下管道之中,进行统一管理,而不是每一根管道都要重新挖线,整个地面铺了又盖,盖了又铺,十分的麻烦还浪费钱,并且效果还不好,因为地面经常添添补补,管道错综复杂,一次暴雨往往就会导致管道出现故障,如果是地震地区就更加麻烦,每一个线路都有专门的局处管理,从而无法集中力量来进行疏通,各种线路之间有很大的问题。
同时在地下水比较多的地方,更是容易出现地下水改道产生地陷等问题,而因为后来官员们逐渐意识到管道的增加,许多官员便纷纷对城市的管道系统进行了改变,原本的小下水管道逐渐拓宽,在下水管道之上还修建了一个线路室,专门存放来自于整个城市的线路,所有线路都被放在这一层之中,如今有瓦斯和煤气以及水管,未来还会有电线管道,这些都是十分先进的技术。
而在此之后,随着地铁技术的成熟和发展,许多地方城市官员对于如何修建地铁也有了准备,不过如今的地铁跟现代不同,现代因为有盾构机的原因,可以直接在地里挖出一条长长的隧道来,修建地铁是一件很简单的事情,可在这个年头,想要修地铁是很困难的,因为技术水平的不达标,想要修建地铁,往往需要把道路直接挖开来修建,这就导致城市必须要提前做规划,因为地铁必须在下水管道的上面,不然这么重的东西放在下水管道上面,必然会压垮下水管道,从而瓦斯瓦罐,通水管道都会出现问题,因此这是必须要处理的事情。
而如果想要这么修建地铁,就必须先得把所有的管道系统和下水道拆除,然后再往下挖,修通地铁之后,再一层层往上建,十分的麻烦,所以如今在搭建新城区的时候,往往许多地方都会先给地铁留出几个洞口,专门用梯子到达修建地铁的地方,然后再往上搭建下水道和管线通道,如此一来,未来如果这里的人口数量增加,需要修建铁路,就可以直接顺着这些打好的管道,进入到修建地铁的底层,通过地下操作来完成这一切。
这虽然与现代相比,依旧十分的麻烦,但与原本翻开地面的做法来说,要简单的多了,对老百姓来说也方便的多,像汴京城刚开始修地铁的时候,就需要在主干道上把整个道路都打开,单单是封路就花费了两个多月的时间,这还是在天子脚下,徐清亲自监督,才花费了这么点时间,若是在地方上,没有半年,这条街是不可能启用的。
而这对于一座城市来说,实在是太消耗时间了,因此,培养官员们现代化的思维,为未来的建筑提前设计出预留的空间,这一点十分有必要,也可以节省很多财政上的开支,同时方便领民,故而在徐清的带领下,看科学家们的演讲,听从科学家们给出的意见,在宋朝也渐渐成为一件稀松平常的事情,甚至科学家转业当官员的情况也不少,促进朝廷相信科学,利用科学,这就是徐清的目的,因此他也比任何人更加看重科学的作用。
如今在科学界最为谣言的两颗巨星,无疑是电力和医学,一个照亮了未来,一个延长了人们的寿命,这两者对于人类来说同等重要,尤其是对于如今许多年纪越来越大的官员们来说,对于永生的渴望是来自于每一个内心中最为强烈的渴望,因为对于未知,始终是人类的恐惧来源,而死亡,恰恰是人类永远也不知道的未知领域。
没有任何一个人知道死亡之后的世界是什么,无数的宗教告诉人们死亡之后的世界是什么,天堂,极乐世界,地狱,冥界,无何有之乡,凡此种种说法,每个宗教都根据自己的教义,为信徒们虚构出了一个死亡世界的样貌,但死亡之后到底是什么样,却从来没有人告诉过人类,因为所有死去的人,都不可能再回来了。
因为未知,所以人们的恐惧近乎来自于灵魂深处,所以逃避死亡,是每一个人都想要去做到的事情,因此对于现代医学,在经历过短暂的不信任之后,人们很快便发现这是一种相比起中医来说,能够更快治愈身体某些疑难杂症的医学,发现了这一点之后,很快人们就开始对现代医学进行了疯狂的投资,而在大量的资金涌入之下,现代医学的崛起速度也超乎人们的期待。
这或许正是所谓的极端,现代医学与传统士大夫所接受的教育并不相同,中国人讲身体发肤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