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案显然是不可能的,这让不少老臣都不由得反思起来,大宋百年来总是依文治国,以礼传家,这样的做法到底是对还是不对呢?德化是否就真的不需要兵戈的配合?这种思考对于宋朝士大夫们的思维无疑是一个十分巨大的开拓,徐清也很快便观察到了士大夫阶层中弥漫着的反思情绪,不过徐清并没有轻举妄动去提拔武将的权益,这件事情还是需要让整个士大夫阶层去好好想想才能去做。
现在只不过是萌芽而已,还没有到形成共识的地步,而就算是形成了共识,要让士大夫们自动放弃自己的权利,将其中一部分过渡给将军们,这也是很困难的事情,毕竟五代十国之乱给中国人带来的灾难实在是太大了,千里赤壁无一处良家,万里河山没半块乐土,这样的世界深深的根植在宋朝的士大夫阶级中,想要把这些思想拔除,绝不是徐清能做到的,而是需要几代的时间才可以完成。
所以徐清只是摆出了疑问而已,至于后面的思考,徐清把他交给了其他人,自己则是一门心思钻在了大建设上了,全国各地的煤场如雨后春笋般建造起来,而对于蒸汽机的应用,科学家们也纷纷探索出了其他的方法,其中一位叫做邹芳的人,就通过将蒸汽机和织布机联通在一起,造出了一台蒸汽织布机来,这样一台机器只需要带着一个蒸汽机便能在很短的时间内织出非常漂亮的布来,虽然质量不如手工的好,可也没有差到哪里去,速度则非常的快,一个寻常女工需要一个月才能织好的布匹,通过这样一台机器只需要短短三个小时的时间便能织出来。
这样能够大规模生产布匹的东西当然立刻引起了徐清的注意,此时棉花已然在全国范围内普及开来,可是织布的速度却非常的慢,并且价格依旧十分的昂贵,一户农家能有三条以上棉衣就已经算得上是良家了,这样的条件显然跟后世现代人一年要买二十几条衣服有着巨大的差别,而这种机器的普及,也可以让妇女阶级从家中解放出来进入工厂工作,这相当于是把这个社会剩下的一半人口给动员起来,尽管其中会有思想保守的人不愿意进入工厂工作。
可终究有人会因为生活所迫而进入工厂工作的,当大量的女人开始抛弃依附丈夫的生存方式时,女性的权利自然也会提高,带着这种想法,徐清便立刻批准了蒸汽机织布厂的建造,首家便设立在昆山县,也就是后世的上海,此时的上海还是一个不太发达的地区,不过他优越的地理位置已然让他从诸多沿海小镇中脱颖而出,徐清带着对未来世界的布局,便把这家织布厂设立在了这里,一来可以直接将织好的布匹通过京杭大运河运往全国各地,二来则是能够通过上海将便宜的布匹卖到其他国家中去赚取外汇,这无疑能为宋朝带来大量的外汇收入,徐清自然要干。
而相比起火车的建设工期之长,一个织布厂显然就要快得多了,徐清要求的织布厂也不是特别高级的建筑,只是一栋由砖瓦房制作而来再加上一个巨大锅炉的小型工厂而已,只短短两个月的时间,这家织布厂便建设完毕了,总计两百台织布机连接在巨大的锅炉上,当开业的那一天,徐清还亲自从汴京赶到昆山来剪彩,他这一来,立刻让江浙一带的富商巨贾们纷纷云集到了昆山这个名不见经传的地方来,一时之间整个昆山还真有了点后世上海的感觉。
当徐清乘船从汴京到达昆山县港口的时候,整个港口上已经站满了人,无数的鞭炮声不停的庆祝着徐清的到来,对于他们来说,能够见到徐清无疑相当于见到后世的国家副总理了,中国人自古好奇心就重,别说是副总理了,就算是一个明星,中国人都能盯着他们看好久,所以徐清一来,整个昆山立刻人满为患,不过徐清倒也不担心,甚至他还有些欣喜能够看到这样的场景。
这些人大部分都非常有钱,若是能够让他们出资扩大织布厂的规模,那么就能够生产出更多的商品来,布匹的花样和质量在经过商业竞争之后也会越来越好,价格也能随之下降,这是徐清所乐见的,所以他也没把这些人赶走,而是带着他们一起去了新建的织布厂,当两百台织布机在六百名女工的支持下运转起来,看着那一寸寸的布从纺织机上落下来的时候,无数人的嘴里都发出了惊叹声。
等到第二天不出意料,无数商人便带着钱来到了徐清暂住在昆山的府邸,徐清立即接见了他们,对于他们想要经营织布厂生意的想法,徐清也很快便答应了下来,而还有一些更加精明的人,则是直接跑到了汴京去,通过自家的关系联系起了科学院中的科学家来,他们纷纷出巨额的招聘费用来聘请这些拥有强大知识的科学家,一时之间,倒真的是有不少科学家从科学院辞职去了各大商贾之家中做起了首席研发官。
对于这样的情况,徐清不以为杵,反倒是感到很开心,这些商贾能那么做,便代表他们已经开始重视起了科学与科技在商业上的作用,而这,正是工业化本应该有的样子,在人类历史上,工业化便是源自于资本主义的崛起,商人们为了更快的掠夺殖民地的财富,所以开始支持科学与科技,以此来研究更为先进的工具来加速掠夺财富,而现在大宋的商人们便是在做这件事情,这怎么能让徐清不高兴呢。
(本章完)
第296章 296。第一条铁路()
不过为了保证中央政府始终代表着科技的最高生产力i,同时也为了让天下人更加尊重这些探索科学,建设社会的人,徐清便上奏表,让赵祯提高对这些‘非传统匠人’们的待遇,包括工资、福利以及官阶,这些东西,在科学院草创的时候自然是没有的,而现在,整个大宋有相当大的一部分财富便是由他们来创造的,再加上商人们的疯抢,士大夫阶层们想要拒绝的理由自然也越来越贫乏,最后经过长时间的商讨后,最终答应了徐清绝大部分的要求,只是在官阶上还是有所固执,将徐清所提出的院士官阶应订在五品改为七品,等同进士改成了等同举人。
可以说还是低了一个层次,而这对于徐清来说已经是十分不错的收获了,有些事情不能一下子解决而应该慢慢来,时间在他这一边,他自然是一点也不着急,不过当南方大量的良田开始不种水稻该种棉花的时候,徐清是真的有些着急了。
农民们之所以会如此大规模的种植棉花,其中跟徐清的关系可谓十分深厚,自从他创建织布厂以来,全国各地由商人们兴建的织布厂便在整个江南地区铺散开来,这一来带动了整个江南的工业化,二来也让棉布衣服变得愈发便宜起来,其中有不少女工甚至还获得了远超自己丈夫的收入,这使整个社会的风气都产生了变化,尽管也有暴力事件频频发作,可是总体情势自然是向着好的方向发展,一个家庭的工作人口从一个变成了两个,一个家庭的收入便也增加了一倍,这对于传统的家庭结构自然很有好处。
可在享受了种种好处之后,整个社会势必也要为它付出代价,其第一个便是棉花的需求急速扩大,这当然也很好理解,原本衣服很贵,一个家庭最多一年买一条,而随着大机器生产,布匹的价格开始急速下降,所造成的结果自然就是衣服的价格急速下降,而与此同时人民的生活水准却在不断的提高,拥有一定余钱的人们开始将一年一条衣服变成了一年一个人买一条衣服,甚至是两条,这自然造成原有的棉花价格开始飞涨。
不过这还不是最重要的,毕竟古时的农民可不像现在的农民,通过互联网,他们可以跟一个城市中的人一样知道天底下什么东西开始涨价,什么东西开始降价,古代的农民对于这些的敏感程度是十分低的,可是商人们的嗅觉却是十分灵敏,尤其是那些收购棉花给各大工厂的中间商,他们很快便注意到了棉花的价格开始飞涨,而此时因为大量的人口涌进城市之中,土地虽然没有多到没处用的地步,可是价格自然也随之下降。
这样一来,无数的中间商自然把这些廉价的土地给买了下来,然后大规模的种植起棉花来,以期在下一次棉花浪潮中大赚一笔,而随着中间商们的做法,不少农民很快也发现了这件事情,赚钱的生意谁不想做,一来二去,许多人纷纷开始种起了棉花,这样的情形让徐清实在是有些吓一跳。
民以食为天,若是天下大半的土地用来种植棉花了,那么种粮的土地就必然减少,当年英国搞工业革命的时候就发生过羊吃人的事情,难不成这大宋也得来一次棉花吃人?这可不行,英国******还能从外国进口粮食来稳定物价,毕竟英国的人口相对来言要少得多,养活那些人也不至于有什么大问题,可宋朝却有将近九千万的人口,若是让其中只要百分之一的人挨饿了,便会掀起巨大的波澜,所以徐清立刻便行动了起来。
他先是赶紧下令全国所有准备中棉花的商人、农民立刻停止行动,然后在这段时间里赶紧立法,将全国所有良田规定为稻田和麦田,只准种植水稻和小麦、大麦,除此以外不能种植任何农作物,而至于良田之外的田地,则可以随意耕种其余农作物,这样一来便能短时间内保证明年的粮食不会出现太大的问题。
然后在法令之中,还允许商人们可以在宋国之外的地区购买土地来种植棉花,如果在当地遇到阻挠的话,那么大宋海师将会提供一定的帮助,并且在所有通往海外的港口处,将提供兵器贩卖,也包括一定数量的火器,以此来保证商人们水手们的安全,这样的法令自然十分的野蛮粗暴,等于是变相的将其他地方当做是殖民地了,不过徐清也没有办法,工业化的苦果徐清可不想让本国人自己尝,那就只能让其他人来尝了。
第三条便是鼓励海外贸易,允许商人自行将国内的奢侈品运往海外进行贩卖,同时规定所有货物流通必须经过海关报备,收取关税之后再贩卖他国,任何物品进入国内之后也必须上缴关税,这样一来国库的收入就可以大幅度增加,并且不像农业税一样一年只能征收一回,有了大规模的商税之后,每天都可以从商人们的手中得到大笔的税收,这相对于农业税来说,实在是太好不过的事情了。
除此之外,徐清还设立了第四条,不过这一条跟商人们并没有什么关系,而是给科学院的任务,那就是加紧研究出可以让农产品增产的东西来,也就是现代俗称的化肥,此时的人们大多还是利用人体的排便来进行施肥,这样的手段无疑是落后的,随着人口的大规模增加,医疗条件的逐步改善,人口破亿几乎是难以避免的,而大宋的土地根本养不活那么多的人口,要想让国家安然度过人口难关,不像历代王朝一样因为人口而卷入灾难之中,那就必须要让粮食的产量得到质的飞跃,花费自然也就是必不可少的了。
不过这一项并不在法律之中,毕竟这件事只跟技术有关,要想达成也不是一时间可以做到的,只能交给时间去慢慢来处理,徐清也没有学过化学,自然是无法掌控了,只能交给专业人士去做了。
解决了这一件事,对于徐清来说,只不过是无数件事情中的一件而已,除了土地急缺之外,织布厂、冶炼厂大规模的扩张自然让不少地方的环境变得有些恶劣了起来,还有一些钢铁厂直接将水排放进水流之中导致许多地方出现了传染疾病和呼吸道疾病,这些措施实在是让徐清有些措手不及,他知道工业化必须要付出代价,可却没想到这代价竟然来的那么快。
不过还好徐清这三年时间创造出了无数的成绩,这让他在政治上的威望也十分的庞大,朝廷之上门生故吏也不算少的,而最重要的是,徐清主政改革这几年以来,为整个大宋朝拉来了不少的财富,整个朝廷也开始从原来的亏损,到现在每年都可以结余三千万贯左右,这样的情况之下,自然不会因为这些事情想要把徐清开除,而只会更加倚重徐清,这也让徐清可以很快的调整策略,将这些污水问题和环境问题都在还没爆发到全国之前控制住,以此来减少国家的损失。
同时也因为社会人之间的关系随着工业化开始越来越复杂,徐清在三个月的时间内,连续在六部的基础上再次创建卫生部、教育部、国家发展规划部、环境保护司、农业建设司、水源保护司等诸多部门,连同原本的农业部以及六部,整个朝廷的规模开始越来越庞大,而在地方政府上,徐清也进行了诸多的改革,那些人口超过百万的城市将由原本的府尹、判官之职进行延伸,将职责从府尹身上剥离出来,形成新的部门,包括公安司、邢狱司、教育司、卫生司、城市建设司,以及财政司等部门。
所有部门的首脑都将由进士科来充任,徐清这样的做法无疑是讨好了广大的士大夫阶层,在百年的光阴中,无数有才华的人因为没有位置而影响了他一辈子,而现在徐清的做法在短时间内便弄出了上万个官位来,一下子便让这些没有事情做的士大夫们得到了官位,这一下,大大的缓解了徐清与士大夫们之间的矛盾,而凭借宋朝现在强大的国力,支付这些官员的薪水自然是绰绰有余,而赵祯也希望能够缓解改革派和保守派之间的矛盾,如此做法,很快便被通过,无数的地方政府开始细化,而中央制度也开始快速变革,每一个月都会有一个新的部门成立,无数的人才进入朝廷办事,新的法律也开始建立起来,徐清自然也是越来越忙了。
不过这样的痛苦对于他来说,却是甘之如饴,尤其是随着海洋贸易逐渐被打开通路之后,从日本、高丽、越朝、东南亚群岛以及印度被运送过来的香料、黄金、白银以及各色象牙、珍珠、玛瑙摆放在广州、杭州、昆山港口时的场景时,徐清便觉得自己做的果然没错,也终于是体会到了当年英法列强仅仅用便宜的毛衣,是如何打垮其他国家手工业之后赚取惊天利润的快感。
当其他国家一条棉衣需要足足二十个银币的时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