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力去聚集起数量可观的大军,和法国人进行对抗。
而且,西班牙人目前陆军实力很强。若是提前有了准备,法国就算出动再多的骑士也白搭。因为,西班牙步兵的火枪手特适合守城了,别到时候法国出动大军连一个大城都拿不下来。那样的话,乐子可就大了。
毕竟,马林的初衷是为了通过这场战争同时削弱法国和西班牙,最好双方一打多年。所以,绝不能出现一方被吊打的情况。最好,是双方损失都很大。
这样一来,西班牙就不能事先得到情报了。要不然,以西班牙目前陆军强国的实力(西班牙在这个时代真是个bug,陆军很强,海军也很强,貌似天命主角的样子),加上还有贡萨洛。德。科尔多瓦这样的名将,铁定会把法国人收拾成孙子的。
而法国,只有在先拿下那不勒斯王国的前提下,才有较大的机会和西班牙有来有去。毕竟,法国人一旦先占了城池,西班牙人纵使陆军很强,也没啥办法了。因为,守城的一方终究比较占便宜。
什么?你说担心法国会吊打西班牙?那不大可能的。别看法国军力强大,可战术思想落后,人多也不大顶用。
更何况,现在西班牙通过香料贸易的垄断,手里有的是钱。别看西班牙目前兵力处于劣势,但只要肯砸钱,再凑几万大军不是问题。别的不说,意大利雇佣兵就有好几万人等着被雇佣呢。而名将贡萨洛。德。科尔多瓦的存在,以及现在被称为“马林方阵”的西班牙方阵的存在,使得西班牙处于了不败之地。就算前期倒霉,后期也总能找回场子的。
实在不行,就算前期吃亏,马林也会帮西班牙的。怎么帮?当然是建议西班牙“围魏救赵”啊。你法国大军实力强大是吧?没问题,我打不下那不勒斯,就改成进攻法国本土的核心区域就是了。
反正,西班牙海军相对法国占绝对优势。到时候,不管围攻马赛还是围攻波尔多,都是很方便的。甚至,若是英格兰肯配合,直接派兵去围攻巴黎都可以。这样一来,法国人在那不勒斯堆积的重兵就失去了意义——若是丢了本土,纵使占了那不勒斯王国,又有什么意义?
反正,马林已经决定了充当一回搅屎棍了。到时候,无论哪一方占据了较大的优势地位,马林都会暗中支持弱势的一方,尽量保证双方势均力敌,在意大利战场上撕逼不休,最好打到天荒地老
这可是后世号称“欧洲搅屎棍”的英国佬的绝技,百试不爽。不过,这会儿,充当搅屎棍的,变成了马林,时间也提前了几百年。也许,后世法国和西班牙的历史书上会这样写——马林。霍夫曼,那是一个“欧洲搅屎棍”,尽干些缺德事
第1378章 英格兰的访问邀请()
话说,身为新晋的“欧洲搅屎棍”,马林和原版的“欧洲搅屎棍”英格兰,就特别的有缘分。这不,英王爱德华忽然送来邀请函,邀请马林一家访问伦敦。
“邀请我全家访问伦敦?这是为什么?”马林有些不明所以。
要知道,在后世,因为乘坐飞机方便,国家元首出国访问非常简单。所谓“国事访问”,频率还是很高的。
但那是后世,交通无比发达的年代。可这个时代呢?交通极其落后啊!特别是走海上,安全系数很低。之前,马林远航去大明,都不得不安排好后事,就是因为海上航行太危险了。
虽然从北海国到英格兰走北海没啥危险,但一般也很少有国主渡海出国访问的。毕竟,上了大海,陆地上那些军队护卫就没了效果。没准,一个海盗船队突袭,就能轻松弄死一个国王。因为,护卫国王的骑士们,在海上未必打得过海盗。
当然,这一点,对马林来说不是什么问题。只要出动10艘500吨级的战舰,备足了火药和铁球炮弹,绝对能在大海上横着走了。只要不走风高浪急的大西洋航线、太平洋和印度洋,安全还是很有保障的。英伦三岛的存在,天然阻挡了大西洋上的风暴。在北海上航行,只有夏季风暴大些,春季的话,还是没啥危险的。至少,没有台风或飓风那样的“不可抗力”。所以,马林对于乘船访问英格兰,也没啥抵触。
至于爱德华为什么要邀请自己访问英格兰,科勒那边很快就得到了英格兰那边送来的情报——
原来,是英格兰发生内乱了
话说法国打算南征意大利,自然不愿意后院失火。所以,在出征前,法国必须保证后方的安全。
而对于法国而言,主要的威胁有三家——西班牙、奥地利和英格兰。其中,西班牙实力最强,奥地利次之,英格兰最弱。
但是,西班牙远在西南方向,对处于法国北部的巴黎威胁不大。想要威胁巴黎,西班牙要先占下法国西南的阿基坦大区和鲁西永地区才行。等西班牙人啃下西南地区,法国人早就做好准备,并开始反击了。所以,尽管西班牙最强,威胁反而最小。
然后,就是陆上实力很强的奥地利了。若是只有奥地利本土,法国自然不怕。可是,若是加上尼德兰,对法国的威胁就大了。因为,从尼德兰南部地区(后世的比利时)到巴黎,只有200多公里,大军只要越过边境的阿登森林地区,就是一马平川,可以长驱直入,直接进攻巴黎。
所以,哈布斯堡家族对法国的威胁太大了,让法国不得不忌惮。之前,法王路易十一之所以要强行吞并勃艮第公国主要地区(后世的勃艮第大区),就是因为勃艮第大区西北部地区离巴黎太近了。要是哈布斯堡家族集中骑兵,一天内就能打到巴黎。所以,法王路易十一无论如何都不会任由实力强劲的哈布斯堡家族获得勃艮第大区的。
即便丢失了勃艮第大区,可尼德兰南部边境还是离巴黎太近了。所以,哈布斯堡家族必须是对法国的威胁比西班牙还大的敌对势力。
不过,因为哈布斯堡家族军队主力现在身陷瑞士,路易十二目前倒是不担心巴黎被哈布斯堡家族威胁到。
至于英格兰,之前保有加莱这个欧洲大陆据点的时候,对法国的威胁一点都不比哈布斯堡家族小。因为,加莱到巴黎的距离,和尼德兰南部到巴黎的距离差不多。
若是英格兰趁着法军主力去了意大利,从加莱登陆,直扑巴黎,法国绝对要抓瞎。所以,路易十二才会想方设法夺了加莱的。没了加莱,英国对法国的威胁就降低了一大截。
但是,英国因为在英吉利海峡有着绝对的海军优势。所以,路易十二在出兵前,也担心英国利用强大的海军对法国发起登陆战,威胁到巴黎。
所以,路易十二在出兵前,想方设法给英格兰添点乱,免得英格兰真的趁机出兵攻击巴黎。
为此,路易十二调拨了一批钱粮,甚至是精锐法军将士,以雇佣兵的名义,暂时为都铎王朝的残余效命,并指示他们回英国搞事情
眼下,因为亨利七世唯一幸存女儿玛格丽特的唯一“儿子”——“亨利八世”的“降生”,一下子让都铎王朝逃到法国的残余力量仿佛一下子找到了主心骨,都团结到玛格丽特王后身边来了。
这一次,有了法国出人出钱的豪爽帮助,玛格丽特王后自然也意气风发,打算给仇人爱德华添点堵
于是,一批精锐法军,连同大量军械物资,被运送到了不列颠岛西部的威尔士地区,包括英格兰西北的兰开斯特郡——那里是都铎家族的基本盘
什么?你问为何不支持英格兰南部沿海更靠近法国的地区?因为那里是英格兰核心区域啊,爱德华的人盯得很紧,不好下手。而且,法国人也做不到在这种核心区域能神不知鬼不觉把武器物资安全送上岸。
而英格兰西部的威尔士,以及西北的兰开斯特郡,英军的防守力度要低很多。而且,这里是都铎王朝的主要支持地区。
兰开斯特郡不用讲,亨利七世当初就是兰开斯特派的领袖,那边自然是支持兰开斯特王朝的继承者都铎王朝的,天然反对爱德华的约克王朝。尽管后来爱德华杀了很多兰开斯特郡的贵族,可那边民意还是支持兰开斯特派的都铎王朝的。而这一次,路易十二也是支持都铎王朝的余孽带着武器物资在兰开斯特郡沿岸登陆,发动当地民众起兵反抗爱德华的。
而威尔士,那边就是亨利七世当年登陆争夺王位的地方。当地有一批支持都铎王朝的贵族,当然,爱德华夺取王位后,也把支持都铎王朝的当地贵族家族给血洗了。
但在这个年代,当地贵族往往是当地人的标杆人物和领军人物,以及舆论引导者。所以,爱德华在威尔士的名声很不好。路易十二也知道这一点,所以,派了部分都铎王朝余孽,带着一批法国武士,在当地煽动起兵造反了
恰好,之前因为废除大宪章的行为,爱德华和贵族们关系紧张。所以,这次法国人煽动兰开斯特郡和威尔士民众造反的事情非常顺利。而英格兰境内的很多维护大宪章的贵族们,虽然没有明面上支持叛乱,可也故意放水和手下留情,导致叛乱初期对这两地的镇压很不力。然后,叛乱规模扩大了
但不巧的是,之前因为拉拢北海国第四和第五军团的事情,爱德华和两个军团的关系出了隔阂。
可在这个紧要关头,爱德华很需要第四军团和第五军团支持他镇压两地的叛乱,并威慑国内的贵族。
所以,此时的爱德华,打算通过邀请马林访问的方式,来缓和双方矛盾。最主要的,是能够获得第四军团和第五军团的无条件支持。
还有就是,一旦此次访问达成,英格兰国内各方势力就会意识到——第四军团和第五军团还是支持爱德华的,约克王朝垮不了如此,英格兰也能迅速稳定下来
而且,马林本身就是一个“强力打手”,一个在兰开斯特郡能让小儿止啼的魔王级人物。马林驾临伦敦给爱德华站台,本身就是一种威慑。
而这些,就是爱德华此次邀请马林访问英格兰的主要原因
第1379章 教凯撒讲童话故事()
对于爱德华的邀请函,马林一开始还犹豫了一下,但他忽然想起来——貌似要给自己未来的儿媳玛格丽特公主配备一个儿科大夫的,就是自己带回来的三个太医当中的马太医。正好,趁着访问伦敦的机会,可以送给未来儿媳。于是,他就答应了。
这次他一共带回来三个大神级的大名太医——刘太医、陈太医和马太医。其中,刘太医是妇科高手,专给宫中贵人看病的。如今,正好留在奥里希宫中,负责给安吉拉调养身体,准备生二胎。
而陈太医和马太医两人,陈太医专攻养生,擅长给上了年纪的人调养身体。于是,马林把他送到了罗马,给教皇岳父调养身体。当然,若是教皇岳父驾崩了,还是要回北海国的。
而马太医,则是擅长儿科,属于儿科中的顶级高手。正好,马林担心英格兰那边医疗水平差,导致未来儿媳玛格丽特公主夭折。所以,他的任务,就是去伦敦王宫潜伏啊呸,是坐馆,专门给未来儿媳看病,避免其夭折。毕竟,若是这个未来儿媳夭折了,自己就没有合法的借口吞并英格兰了。
虽然说,就算没有联姻,马林也能采用暴力占领英格兰。但是,这英格兰好占不好维持统治。若是当地人不服,也许会勾结法国作乱。到时候,马林就会疲于奔命了。因此,最好有合法的理由,占领英格兰。而玛格丽特公主和凯撒的婚约,就成了最好的理由。
所以,马林此时比爱德华还要关注玛格丽特公主的健康。毕竟,爱德华不知道自己已经被那一脚给“结扎”了,已经没了生小孩的可能。年纪尚轻的他,还在努力和安娜王后天天忙着造小人呢。若是生下王子,玛格丽特公主就没那么重要了。可他哪里知道,自己早被法国人算计得没有了生小孩的能力
当然,此时并不绝对。因为,爱德华只是输精管被踢得受损,没法传输那啥子了。这是是损伤,并非蛋坏掉。若是马太医帮忙用药调理,未尝不能修复。
但马林肯定不允许这样,所以,在把马太医送去伦敦王宫前,马林反复叮嘱马太医:
“先生,到了伦敦王宫里,你就说自己只会儿科,不懂如何为成人治疗。若是爱德华国王请你治病,请务必推脱”
马太医叫马岐,岐黄之术的岐,出自医药世家,精通儿科。当然,其他科也不差。作为大明宫廷斗争的炮灰,马岐自然对宫斗熟悉异常。马林的话,虽然没讲透,但他马上就明白了。于是,他立即道:
“公爷放心,老夫去了伦敦,只给孩子看病。至于成人的病,老夫一概推说不懂”
“那我就放心了对了,令郎马艾,医术也算不错了。正好,留在宫里给刘太医打个下手吧。虽不是主治太医,但先学着,以后才可大用”
明显,马林这是在许诺了——事情办好了,以后你儿子就是北海国的太医,不愁前途。
马岐作为宫廷斗争的牺牲品,全家都是遭了殃的。儿子马艾也被打入贱籍,被发卖为奴。马林在离开大明前,把三名太医的家人都赎了回来,就是为了让他们安心给自己做事。
听了马林的话,马岐立马知道该怎么做了。于是,他作了一揖,默默退了出去
两天后,马林带着妻子安吉拉和儿子凯撒,在北海国10艘500吨级战舰的护送下,登船前往伦敦。
在船上,马林开始教凯撒如何讨好小姑娘
凯撒万分不解:
“爸爸,我是北海国未来的大公,学的应该是治国之道,以及科学知识。这讨好一个8岁小姑娘好像有点丢人啊”
马林顿时满脸不爽:
“你知道啥?这关系到霍夫曼家族的未来战略。你必须要迎娶玛格丽特公主,只有这样,我们家族才有未来!”
凯撒有点懵逼,摇了摇头,道:
“我还是不太明白我们家已经占据了偌大的北海国,难道还没有未来?”
马林心说你这孩子还是太嫩了,于是拿出一张地图,指着解释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