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皇崛起》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欧皇崛起- 第65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始派奴隶开采硝石,并用骆驼运往伊基克港口。然后,用马林从布雷顿角岛造纸厂弄来的油纸袋密封包装好,装船运往巴拿马,再从巴拿马运往本土

    这头一批智利硝石的产量并不多,只有50多吨,而且还没经过提纯。甚至,其主要成分是钠硝石,而不是军用的钾硝石。因为,钠硝石非常容易潮解变质。为了长期保存,需要将钠硝石转化成钾硝石。

    具体转化方法也很简单,就是把钠硝石和草木灰(含k2co3)混合溶解,进行离子交换。然后,根据硝酸钾在不同温度下溶解度不同的原理,控制饱和溶液的温度变化,从而析出硝酸钾,作为军用硝石

第1219章 萝卜和大白菜() 
当然,仅仅这样是不够的。因为,天然的钠硝石里可能还包含镁离子、钙离子等杂质,难以分离。

    所以,还要进一步进行处理。比如,马林就记得明朝人提纯硝石的一个好办法——硝石和萝卜同煮。然后,利用萝卜的吸附性,进一步吸附和去除镁离子和钙离子,达到提纯的目的。这样处理过的硝石,不容易潮解。若是保存在密封的油纸袋里,可以长期保存

    “对啊,我差点忘了萝卜了!”

    马林一拍脑袋,想起了自己带回来的几麻袋萝卜种子。这可是神器啊,不但能提纯硝石,还能去除羊奶的膻味,绝对的全能啊。

    正好,现在春末夏初,还是可以种萝卜的。毕竟,萝卜的生长周期非常短,只要两个月。两个月后,就能产出大批的萝卜了。

    萝卜不仅生长周期短,而且产量很大。尤其是大白萝卜,亩产可达万斤之巨。当然,这个年代的白萝卜品种可能没那么强大,亩产没那么高。但是,亩产两三千斤还是没问题的。

    而且,萝卜一年可以种两三季,总产更高。和土豆、红薯比,萝卜才是产量界的霸主。

    但可惜,萝卜不能当主食,不然,都可以碾压土豆、红薯了。

    不过,虽然不能当主食,可也是很不错的蔬菜。马林记得,后世北方在大棚蔬菜兴起前,冬天就靠着大白菜和萝卜当蔬菜过活呢。每到冬天,北方人的菜窖里都堆满了大白菜和萝卜。

    而且,萝卜还能腌制成咸萝卜干,可以长期保存,作为主粮的辅食。比如,喝粥或啃馒头的时候,吃点萝卜干也是不错的。

    事实上,因为欧洲没有萝卜和大白菜,冬天的时候,非常缺乏蔬菜。马林想了想,决定在北海国大力推广萝卜和大白菜的种植(大白菜种子他也带了很多回来)。

    然后,马林让安吉拉出面,让其派人去开垦大片荒地,用来种植萝卜和大白菜。

    同时,每个庄园,都划分出少部分地区,用于种植萝卜和大白菜。

    如此一来,以后每个庄园的农奴,在冬天也能吃上大白菜和萝卜两种耐保存的蔬菜了。实在不行,还可以把萝卜腌制成咸萝卜干,把大白菜腌制成酸菜。具体腌制办法,马林已经带了两个明朝妇女回来,专门指导农户腌制萝卜干和酸菜。

    事实上,萝卜的用途不仅仅是可以用来提纯硝石、吸收羊膻味和用来做菜或腌制。

    因为,萝卜几乎一年可以种植三、四季,产量又大。除了萝卜本身有价值外,萝卜的叶子本身也是一种蔬菜,可以清炒。或者,也可以拿来作为青饲料喂养牲口。

    事实上,吃萝卜叶也就是现代人才流行的。在过去,农民一般都不屑要萝卜叶,都是拿去喂猪的。

    不管怎么说,萝卜叶子当蔬菜也罢,喂牲口也好,都是很有用的。而且,因为萝卜冬天之前也可以收获一季,不但可以拿来给人当蔬菜,还可以给牲口补充一波鲜嫩的青饲料。毕竟,深秋入冬前,是没有青饲料吃的。能吃点鲜嫩的萝卜叶,对牲口来说,也是vip的享受。

    因为春耕早就过去,马林于是让安吉拉以北海国主母的名义,召集大批农奴,开垦荒地,或者在霍夫曼家族名下的庄园里,寻找空地,栽种萝卜和大白菜。

    事实上,大白菜和萝卜一样,同样生长快和产量高。大白菜的生长周期同样是两个月左右,亩产也有好几千斤。就算在这个年代,亩产两三千斤也毫无问题。

    马林不知道,他引进的萝卜和大白菜在这个亩产只有百来斤的16世纪的欧洲,给欧洲土鳖们带来了多大的震撼

    后来,北海国和后来的英格兰,争相种植华夏品种的萝卜和大白菜。而这两种蔬菜,也成了北海国和英国的最主要的蔬菜。

    并且,德意志和英格兰都流传着一个段子——某个叫约翰的大叔走进一家小饭馆,大声嚷嚷道“玛丽,上酸菜!”,然后又叫道“再来一碟萝卜干,要辣味的!”

    然后,后世的南欧人,在喷英格兰和德意志北部的日耳曼人时,都会说——“嘿,那群吃酸菜和萝卜干长大的北方佬”

    几百年后,德意志最经典的美食居然不是香肠,而是酸菜和萝卜干。华夏北方人去德意志旅游,倍感亲切,差点以为回到了老家

    除了很多萝卜和大白菜的种子,马林其实也是带了不少现成的萝卜干和酸菜回来的。至于新鲜的萝卜和大白菜,马林倒是没有。因为,他航行要经过热带地区,新鲜的萝卜和大白菜保存不住。所以,他只能带些种子回来了。至于成品,只带了几坛子据说是老坛腌制的酸菜,还有不少咸萝卜。

    不过,这些咸萝卜因为没放辣椒(之前大明也没辣椒),倒是不怎么美味。但酸菜倒是很受马林喜爱,因为,做菜的时候,马林可以另外加点辣椒和生姜进去。

    因为躲在秘密宅子里很无聊,马林没事的时候,就叫上科勒、施瓦茨等人,加上自己和卡恩,在宅子里煮上一锅酸菜鱼,弄点烤串,再搬一桶黑啤酒过来,边吃着酸菜鱼,撸着串,喝着黑啤,不要太爽哦。不过,因为都是晚上聚在一起吃酸菜鱼、撸串和喝啤酒,马林这些天明显感觉肚子大了一圈——显然,这个吃喝法太容易发胖了

    不得已,每天和科勒他们吃喝完之后,马林不敢立即睡觉,而是在宅子的大院子里猛跑圈,以消耗掉能量。要不然,将军肚就要出来了。

    而他“发明”的酸菜鱼,也迅速在北海国走红。首先,科勒和施瓦茨等人吃过酸菜鱼后,就从马林这里顺走了不少酸菜,自己煮着吃。

    后来,酸菜鱼成了德意志著名的菜肴,名声堪比法国的松露和鹅肝。然后,这个做法被传回华夏,成为西餐店的镇店名菜

    很多装比的abc进入西餐店,就会打个响指,叫道:

    “waiter,给我来份德意志风味的酸菜鱼!酸菜要82年的(会不会吃死人?)”

第1220章 马六甲惊变() 
事实上,北海国还真有推广酸菜鱼的天然条件——北海渔场每年都出产大量的鲱鱼、鳕鱼、鲐鱼、比目鱼等,还生产龙虾和牡蛎。

    虽然没有最适合做酸菜鱼的黑鱼,可鲱鱼和鳕鱼等,胜在量大。而且,酸菜鱼也不是非用黑鱼不可。

    因为量大,像鲱鱼,在欧洲吃的人就很多。可是,这吃法就有些吓人啊。比如,荷兰人就特么喜欢生吃鲱鱼,拿住活鱼仰头就吃,非常地野蛮阔怕还有后世著名的瑞典鲱鱼罐头,那叫一个臭啊,迎风臭十丈

    所以,马林引进酸菜鱼,算是拯救了这帮野蛮人。后来,人们用酸菜鱼的加工方法来加工量大的鲱鱼和鳕鱼,做成酸菜鱼罐头。有了更好的酸菜鱼罐头,自然没人再愿意去吃可怕的臭鲱鱼罐头了。

    后来,酸菜鱼罐头,成为北海国军队重要的军需物资,每年都要生产大量,以供应军队需要。因为,无论鲱鱼、鳕鱼,还是酸菜,都超便宜。量大的话,可以节省下很多军费。而且,这口感还很好

    由于马林大力推广了带绞盘的拖网,并采用了远胜目前采用的横桁拖网的现代vd式拖网,所以北海国捕鱼效率高于别国,渔获量很大。但大多数鱼都被做成咸鱼了。因为,新鲜的鱼难以保存。

    可咸鱼的味道真心不太好,所以,将鲜活的鲱鱼和鳕鱼等添加白酒、生姜、辣椒等佐料去腥提味,和酸菜一起煮了,就得到了非常美味的酸菜鱼。再用罐头技术封装起来,就成了非常好吃而且很耐保存的美味。

    这种鲜鱼做成的酸菜鱼罐头,比带臭味的咸鱼干实在好吃太多了。而且,其成本也不贵。虽然白酒和生姜不便宜,可马林领土上已经可以量产,成本不算高。至于酸菜和鱼本身,更是没啥成本。所以,酸菜鱼罐头,既适合当军需品,也适合售卖给普通人,且很受欢迎,保质期还长。

    除了推广萝卜和大白菜之外,马林还让威廉港附近的渔民,开始尝试种植海带。他带回来的几个日本渔民,已经被派往威廉港附近的渔村,指导当地人用木筏定位的手段培育海带去了。

    不过,这种种植方法有个很大的问题——木筏容易被船蛆给啃了

    所以,马林让科勒安排弄一些白铁皮,包裹住木筏底部,免得海带还没长出来,木筏先被船蛆啃光了

    除了萝卜、大白菜、海带等,马林还带来了各种华夏产的蔬菜种子。比如,冬瓜、小青菜、黄瓜、香菇等各种蔬菜的种子,并安排人秘密带去隐蔽的庄园栽培。因为马林目前尚未现身,这些蔬菜什么的,也暂时需要保密

    就在马林在本土悄悄地搞蔬菜种植的时候,遥远的马六甲海峡,也发生了惊天巨变——葡萄牙人攻陷了马六甲城

    两年前马林在出发去大明之前,为了和葡萄牙签署划分地盘的协议,明确东番岛的归属权,特地给葡萄牙人献上计策——攻占吉隆坡锡矿,引诱马六甲军队出城决战

    得到马林献上的计策后,曼努埃尔一世也不含糊,立即重新组织了舰队和大军,共派出了24艘战舰和5000步兵,远征马六甲。

    当然,葡萄牙人不知道,小哥伦布率领的船队,在印度停靠后,特地收买了一批印度商人,让他们去给马六甲王国报信,并建议马六甲王国把财富转移往内陆地区。

    但是,新任的马六甲苏丹艾哈迈德(马哈茂德的儿子)并没有采纳这个建议,还把前往提意见的印度商人轰了出去。

    而随后不久,葡萄牙的舰队终于来到的附近

    但葡萄牙舰队并未立即进攻,而是收买了几名马来人渔民,让他们去吉隆坡附近侦察。在确认了吉隆坡的确拥有规模巨大的锡矿后,舰队司令阿尔布克尔克才下令舰队靠近吉隆坡附近沿海的巴生岛,在岛上登陆修整。

    随后,葡萄牙人以巴生岛为跳板,攻入后世的巴生港,然后沿巴生河而上,进军吉隆坡

    因为吉隆坡本就是巴生河河谷地区,葡萄牙人没有太费劲就找到了吉隆坡。

    而此时,吉隆坡在马六甲王室的重金投资下,刚刚将吉隆坡河谷开辟为一个大型的矿区和冶炼基地,并聘请了多名大明的工匠前来指导当地人采矿和炼锡。

    没想到,锡矿刚刚投产,葡萄牙侵略军就来了

    然后,5000葡萄牙步兵轻松地打败了没有来得及修建城池的2000守卫锡矿的马六甲军队,并控制了矿上几千矿工和工匠

    控制了吉隆坡锡矿后,阿尔布克尔克暂停了开矿,把几千矿工组织起来,开始修建城堡。吉隆坡本就是谷地,地形险峻,而之前开采锡矿,正好采下来很多石料。

    于是,几千吉隆坡锡矿的矿工,在葡萄牙人的逼迫下,用开采锡矿的矿石脚料,修建了一个吉隆坡堡。

    修完吉隆坡堡后,葡萄牙人才让矿工们去重新开采和冶炼吉隆坡锡矿

    直到这时候,马六甲王国派来的援军才姗姗来迟

    马六甲新苏丹艾哈迈德得知吉隆坡锡矿被人占据后,又惊又怒。于是,他派出两万大军,远征吉隆坡。

    但是,因为新登基的他对军队掌控还不完全,导致拖沓了很久,才聚集了两万大军去进攻吉隆坡。

    然后,战斗力低下的2万马六甲大军,磨磨蹭蹭地赶到吉隆坡的时候,葡萄牙人的石头城堡已经建好了

    一开始,葡萄牙人也被马六甲王国的2万大军给吓住了。毕竟,上次葡萄牙人在马六甲城可是吃了个大亏。

    所以,葡萄牙人有点高估马六甲王国军队的战斗力,选择了龟缩在城堡里防御。

    但后来,随着马六甲军队几次猛攻新建成的吉隆坡城堡,葡萄牙人发现——别看马六甲军队人多,攻势也凶猛,可马六甲军队攻上城墙后,却是被葡萄牙军队轻松打退回去了

    于是,恢复了自信的阿尔布克尔克趁着马六甲军队吃午饭的机会,率领五千葡萄牙步兵忽然倾城而出,攻向马六甲军队的营地而当葡萄牙军队靠近马六甲军队营门的时候,守卫营门的马六甲士兵居然也去吃午饭了,而且忘了关上营门

    然后,措手不及的马六甲军队顿时大乱,很轻松地被葡萄牙人击溃,只有三千多人狼狈逃了回去

第1221章 去大明求救() 
当听说自己派出去的2万大军全军覆没的消息后,马六甲苏丹艾哈迈德愣了很久也没反应过来。而且,就在前一天,他还收到了前线将军“正在猛攻敌人”的好消息呢。

    顿时,刚登上王位不久的艾哈迈德感到很慌张无助。而此时,那几个收了钱办事的印度商人又上门来劝说他转移财宝了。

    慌乱之下,艾哈迈德终于接受了那几个印度商人的建议,把马六甲城的大量财宝都转移到了内陆的小城巴莪。因为,巴莪这个小城,有苏丹的一个行宫。

    可是,因为行事不密,走漏了消息,导致马六甲城里剩下的一万多将士士气受到了打击——苏丹都开始转移财产了,证明完全没有信心和敌人对抗啊

    所以,当葡萄牙大军开始围困马六甲城的时候,城里的一万多守军士气很低落。

    而且,阿尔布克尔克很狡猾,故意抓了不少马来土著壮丁,拿着削尖的木棍跟着前来攻城的四千多葡萄牙军队站在一起,营造出了“葡萄牙军队很多”的假象。

    但事实上,被阿尔布克尔克拉来的一万多马来人土著壮丁,他们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