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皇崛起》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欧皇崛起- 第61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华夏古代武术高手是很多的,若是步战,欧洲的骑士们并不占优。但这些华夏古代的武术高手,对于身穿板甲的马战,肯定不如欧洲骑士娴熟。

    所以,大明想要组建板甲骑兵,首先要挑选出一批体能好,且武艺高强的年轻将士(岁数大的没有培养价值了),进行欧式的骑战培训。这样算起来,没有几年工夫,是没法培养出一支强大的重甲骑兵的。

    因为条件苛刻,估计明军中能符合标准的,最多几千人。当然,几千重甲骑兵若是真投入战场,威力也是极大的。

    不过,组建几千重甲骑兵,需要的开销,也是极为吓人的。

    但这也不是问题,因为,倒霉催的刘谨即将被抄家。老刘可是非常有钱的,被抄家时,光是现金,就有250万两黄金和超过5000万两白银。这笔钱,用来筹建几千板甲骑兵,绝对绰绰有余了

    想到刘谨,马林忽然想起来,貌似,这货马上就要倒霉了。但刘谨倒霉后,正德就压不住那些大臣了。说是“正德八虎”,但除了刘谨,其他几虎都是废物,根本不能跟文官集团抗衡。

    甚至,正德后来落水后病死,马林猜测,可能是文官集团下的黑手。因为,文官集团难以忍受正德的不受控制。以及,这货似乎太好武了,让武官集团有抬头的迹象了

    不然,区区落水,根本不会致死。就算肺部呛水了,也不算什么大问题。最多生病卧床一段时间,然后就没事了。要知道,当时正德才31岁,正是年轻力壮的时刻,没道理落个水就能病死。

    而且,正德死前,可是吐血了的。而根据马林的记忆,就算是肺部呛水得了炎症,也不至于吐血啊。所以,马林认为,应该是太医被人收买,在药物中做了手脚,故意让正德病情加重了。要不然,一个31岁的壮年男子,不会轻易这么没了。

    同样地,明末的木匠皇帝朱由校,死的也很蹊跷。同样是落水,然后也死了,和正德的死法非常类似。

    当然,两者死前,还有一个共同点——对文官很不友好

    正德那是重视军事,有让武官兴起的迹象。而天启帝朱由校,则是放任魏忠贤整治文官阶级

    所以,后世有人分析——两个对文官不友好的明朝皇帝,可能都被文官集团用类似的手法给干掉了

    “如此看来,刘谨这把刀还是有用的嘛”马林眯起了双眼

    虽然现在身为欧洲人了,但马林对华夏还是有感情的。毕竟,自己的灵魂来自华夏,并完整保留了前世的记忆和情感。不可能换了具身体,就一下子改变了立场了。

    前世读历史的时候,马林就比较鄙视擅长结党营私的明朝文官集团。要是明朝亡的时候,这些文官能像宋朝崖山的文人那般,肯以身殉国的话,马林还会尊重他们。

    可是,明朝末年的那群文官,太没节操了。李自成来了就投降李自成,满清入关了就投降满清

    所以,马林决定,干扰一下历史,想办法保下刘谨,好给年轻的正德留下一把刀

第1148章 老刘,你大祸临头了!() 
于是,接下来的日子,马林一边给正德演示如何使用板甲骑兵,一边想着如何提醒刘谨。

    马林带来的一千护卫里,有100板甲护卫,平时穿胸板甲,都是受过骑士教育的骑士子弟。这些人从小练武,都能适应穿板甲作战。

    为了展示效果,马林直接让这100精锐护卫穿上全套板甲,跨上那100匹欧洲战马,在金吾卫大营的校场上,给正德展示了100骑士持枪冲锋的场面。

    不过,马林并未带最适合冲锋的弹簧骑枪过来。毕竟,那是北海国骑兵的杀手锏,马林也不会傻不拉唧到啥好东西都往外拿。

    而且,因为明军的对手蒙古骑兵基本是轻骑兵,骑士们根本不担心和对方的板甲骑士对撞。所以,马林直接让让门使用普通的长矛冲锋。当然,也不是真的很普通的长矛,而是韧性非常好的白蜡杆的长矛。这玩意欧洲没有,但大明却很容易买到。不过,明朝的白蜡杆长枪一般都很短,马林特地定做,才弄了三四米长的白蜡杆长枪。而且,还特地做了护手,以方便骑士单手持矛冲锋。

    上百名板甲骑士冲锋,效果是非常震撼的。因为,板甲和马铠的厚重,加上欧洲战马本身就非常高大。当上百匹肩高1米7左右的高头大马,身披全身马铠,驮着身穿全套板甲,且手持白蜡杆长枪的板甲骑士一起冲锋的时候,大地都在强烈震动。那场面,让没啥见识的正德热血沸腾起来。

    然后,这个二货小皇帝,居然想自己亲自上马冲锋

    看着他偏瘦弱的身体,马林肚里憋坏,直接让年轻的正德尝试了一把什么叫“穿上50斤重的重甲”

    结果,平时疏于锻炼的正德,在穿上板甲后,行动变得很困难。就连上马也尝试了几次,才爬上马背。而且,还是在太监们的搀扶下艰难上马的。

    来回冲了几次后,正德顿时气喘吁吁,无力道:

    “马爱卿,这什么板甲骑士果然很需要体力啊。难怪你说这骑士是百里挑一的”

    事实上,马林这么说还是给明朝人面子了。为何?因为明朝人吃粮食和蔬菜为主,体力本就不怎么好。而欧洲人,尤其是骑士家族的人,肉食吃的是很多的。所以,欧洲骑士们有足够的体能去穿着沉重的板甲作战。而明朝普通军户,平时根本没条件吃肉,哪有体能穿着板甲长时间作战?只有极少数天赋异禀的,才有这样的能力。而这样的人,在90万明军中,能找出几千人都算不错了。

    而且,别看古代华夏人武术高手不少,但很多人只是技巧厉害,而不是体能强大。因此,就算武艺高强,也未必能胜任骑士的角色。特别是南派的武术高手,走轻灵路线,身材往往很瘦弱,根本不适合成为板甲骑士。

    当然,马林也给出了解决方案——用犀牛皮甲

    为此,马林还特地拿出了几套犀牛皮甲和全身的马铠。换成了犀牛皮甲后,果然重量大大减轻了。就是正德这个偏瘦弱的少年,也能适应了。至于战马,那就更适应了。毕竟,重量减轻了一大截。然后,那套适合正德穿的犀牛皮甲,自然成了贡品。而且,日后还陪同正德上了战场

    不过,马林的这个解决方案虽好,可成本实在太高了

    经过几千年的捕杀,曾经遍布华夏南北的华夏犀牛,到了明朝年间,只剩下云贵地区的深山老林里还有少量的犀牛了。

    所以,犀牛皮在大明,那就是可遇不可求的珍稀玩意儿。想要弄几十件犀牛皮甲没问题,可想要几百几千套做梦呢?

    不过,马林也有解决方案——让东南亚小国朝贡啊

    大明这边犀牛被捕杀得厉害,可东南亚那边的热带雨林里还有啊!

    东南亚的苏门答腊犀牛,直到21世纪还有呢。这会儿,东南亚的热带雨林里,基本还都是蛮人,基本拿犀牛没什么办法。但是,只要明朝提供可以猎杀犀牛的强弩和破甲箭,还是能够猎杀犀牛的。

    往后,只要明朝通知下暹罗、马六甲等几个有犀牛的国家,让他们以后只进贡犀牛皮,保管那些人拼了命去追杀犀牛。毕竟,到大明朝贡对他们而言就是发大财。金主发话了,他们不干也得干啊

    但即使如此,恐怕弄获得的犀牛皮也是有限的。马林估摸着,明朝能凑个两千套犀牛皮甲和犀牛皮马铠,就算顶天了。不过,作为最精锐的杀手锏级别的重骑兵,这个规模也足够了。

    而且,聪明的正德帝决定——两条腿一起走路

    意思就是,一面要求东南亚国家进献犀牛皮,另一面,也照常发展正常的板甲骑士。明朝铁价非常便宜,一套犀牛皮甲和马铠的成本,估计能做出几十套钢铁板甲和马铠。

    只不过,能够穿上钢铁板甲还能照常战斗的勇士并不多,倒是能穿着犀牛皮甲套战斗的人不少。但问题在于,犀牛皮甲这么珍贵,肯定优先提供最强壮的人所以,往往能穿钢铁板甲的勇士,会优先穿上犀牛皮甲套

    在打发了一心组建板甲骑兵部队的正德后,马林终于抽时间拜访了刘谨

    此时,已经是农历八月初了,杨一清恶化张永也很快要从甘一肃回京了。等他们一回来,必然是立即弹劾刘谨。所以,马林赶紧去给老刘提个醒

    不过,考虑到事情若是败露后带来的后果,马林特地秘密联系了此前刘谨派来接应他的锦衣卫小军官,再度讨要了锦衣卫常服,趁着夜色,在那位锦衣卫小军官的掩护下,去了刘谨府上

    而且,在拜访刘谨前几天,马林还特地到处瞎跑,专门去那些酒楼里吃饭喝酒,打探消息。不然,他无法解释消息的来源啊

    刘谨非常开心,以为马林又要给他送好处了呢。结果,马林两手空空上门,让老刘很不乐意。

    马林神秘兮兮地让刘谨屏退左右后,开门见山道:

    “刘公公,您大祸临头了!”

第1149章 出主意() 
刘谨听了马林的话,顿时气不打一处来——妈卖批的,你不送咱家好处也就罢了,干嘛诅咒咱家?

    于是,他阴阳怪气地问道:

    “咱家倒要听听,咱家有啥大祸临头的?”

    马林知道刘谨不高兴了,不过,他也顾不上刘谨高兴不高兴了。他组织了下语言后,说道:

    “是这样的,前天在酒楼里喝酒,醉醺醺间,去茅厕的时候,忽然听见隔壁有人在密谋。然后,就驻足偷听了一会儿。您知道的,练武之人,耳力超过一般人。结果一听,是一帮文官在密谋陷害刘公公您呢!所以,这就特地给您报信来了”

    刘谨听了,却是松了口气,傲然道:

    “咱家仇人多了去了,也没见谁能把咱家斗倒。从前内阁首辅刘健想寻咱家晦气,不也一样没讨好?马国主的好意咱家心领了,但是,无须担忧!”

    马林正色道:

    “刘公公,这次恐怕非比寻常。据我听到的,好像这次参加弹劾您的人很多,而且来头很大!”

    “哦?什么来头啊?”刘谨漫不经心地问道。

    “据说,他们打算接着这次安化王叛乱,把罪过推到您的头上”

    “这个无需担忧,只要皇爷信我,些许跳梁小丑,不足挂齿。”

    “问题就在这里,我听到他们说,好像这次大臣们联络了其他几位皇上信任的大太监,打算一起对付你!”

    听到这里,刘谨终于认真起来。他是聪明人,知道正德的脾气,最是听信几个身边太监的话啊。

    “此言当真?”

    “当真!”马林认真点点头,道:

    “据那几个文官所讲,刘公公最得圣眷,早已引起谷公公(谷大用)、马公公(马永成)和张公公(张永)等几位大太监的嫉妒。因此,这次他们打算联合几位大太监,一起对付您!而且,据说那几个人都答应了!只怕杨一清大人一回京,他们就会联名弹劾您!”

    “这咱家咱家不怕”刘谨也有些底气不足了。

    马林又道:

    “最可怕的是,据说,他们打算诬陷您谋反!”

    “谋反?咱家一个阉人,谋反做甚?”刘谨瞪大了眼睛。

    “问题是,他们只要让陛下相信您谋反就行了!”

    “他们打算怎么做?”刘谨终于有些害怕了。

    “他们打算怂恿陛下派人搜查您的府邸,然后,故意在您府上放伪造的玉玺、龙袍和玉带什么的然后,假装是从您府上查抄出来的。到时候,陛下就不得不信了”

    “什么?”刘谨吓得直接站了起来,声音都变了。

    事实上,他府上虽然没有龙袍,但仿制的玉玺和玉带,还真有倒不是刘谨真想谋反,而是,这货就是手贱,想弄来把玩把玩。但是,若是真被搜查出来,刘谨肯定脑袋不保

    而原本历史上,正德帝是亲自带着队伍抄刘谨的家的。当搜出了仿制的玉玺和玉带后,刘谨有口难辨。正德以为他真的想谋反,一怒之下,就下令把刘谨剐了。至于刘谨贪财的问题,根本不是正德帝的关注点。论贪财,正德手下几个大太监哪个不贪?也没见正德找他们麻烦。只有谋反,才是正德帝的逆鳞,触之必死

    “另外,据那几个文官所言,他们已经得知了您府上的财产数量。据说,有黄金250万两,白银超过5000万两”马林又补充道。

    刘谨差点崩溃了,没想到,自己府上的机密都被人探知了

    事实上,那些文官哪知道刘谨府上有多少钱啊?只知道很多,根本不知道具体数字。而马林之所以知道,是因为他看过历史记载啊

    “这可如何是好?这可如何是好?”精明如刘谨,此时也被吓得有些六神无主了。此时,刘谨忽然打算召集手下心腹张彩和曹元来商量对策了。

    “刘公公莫慌,在下有办法,可让公公逃过此劫!”

    “请讲!”刘谨此时如同溺水的人抓住了救命稻草一般,态度也恭敬了很多。

    “公公可以直接找皇上,就说有人想栽赃您谋反。并告诉皇上,说有人想借着搜查您的府邸的机会,故意塞点违禁的东西到您府上。到时候,就算有人诬陷,您都跟皇上事先说了,皇上还能信?”

    刘谨一想也对,他只要先把那些违禁品销毁掉。到时候,就算有人来查,加上他之前就跟正德帝提过,就算真搜出啥,皇帝也不会信了。

    “可那些金银”此时,刘谨想起来,若是真搜查府邸。那些违禁品还可以说别人栽赃的,而那些金银,可是没法解释的。而且,既然别人都知道具体数量了,证明那些想要还她的人,早就安排了密探打入刘府了。此时,就算想转移金银,恐怕也在对方监控之下了。

    事实上,刘谨不知道,他的对手们根本不知道他府里的具体细节,也没有能力全天候监控刘府。马林能一口报出数字,是因为他在后世见过相关记录。

    所以,刘谨被马林唬住了,也自动放弃了转移金银的机会

    马林想了想,帮忙出了个主意:

    “如果皇上真派人来搜查,您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