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皇崛起》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欧皇崛起- 第57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这样吧,作为补偿,朕再加封你为苏格兰高地伯爵,北部的高地地区,全归你。你看,这个条件优厚吧?苏格兰高地那么大地方”

    苏格兰高地的确很大,面积高达2。5万多平方公里。但马林听了后,非但没有高兴,反而差点喷出一口老血

    为啥?苏格兰高地的确很大啊。可是,他喵的看名字就知道,那是高地啊!不是平原,也不是丘陵!在后世,苏格兰王国7。7万平方公里的面积,高地郡的2。5万多,几乎占到了三分之一。

    但这没啥用,后世苏格兰人口又530万,可高地郡人口才23万,只占苏格兰总人口的23分之1

    而且,这23万人口,多半也分布在因弗内斯等几个周边有狭窄河谷平原的城市附近。至于广袤的高地上,其实是没什么人口的。

    眼下,整个苏格兰王国的人口也不过50万人左右。至于高地郡,那么大面积,据说只有两三万人,而且,多半是放羊的牧民。想种粮食,这么靠北,而且是高地,也种不了。就算再某些河谷地区有种植,但也成不了规模。而且,这边气候变化非常复杂,多雨而又低温。一般农作物想生长,貌似光照和积温都不够所以,绝大部分苏格兰高地人只能养养牲口,当牧民了。又是山民,又是牧民,不剽悍才怪了

    事实上,最正宗的苏格兰高地步兵,并非指苏格兰全国大部分山区的人,而是单指苏格兰北部高地郡的高地人组成的军队。

    这些生活在不列颠岛最北部山区的居民,生活在如此恶劣的环境中,在和自然对抗的过程中,练就了强悍的身体素质,和野蛮剽悍的性格。所以,后来英格兰和苏格兰统一后,英王非常喜欢在高地郡征兵。这就像后来的后金政权,野猪皮为了获得足够的敢死队员,派人进东北的深山老林里,抓捕那些茹毛饮血的野蛮的“生女真”,让他们披甲在前面冲锋挡明军的火器。反正,越是苦寒之地的人越野蛮凶猛。就像后世的毛子,生活在苦寒之地,就比南边的华夏人要野蛮得多。同样地,苦寒之地的东北人,也比南方人剽悍得多,男孩子往往是打架从小打到大的。当然,这说的是从前贫困时代。后来华夏富裕了,东北人也没那么剽悍了。而且,打架把人打坏了要赔很多钱,很不划算

    得到苏格兰高地,马林其实内心很复杂。一方面,他开心得到了高地郡整个出精兵的地方。另一方面,能出精兵,也表示这里的人很剽悍,很难管理。

    而且,这里的人也很少啊。两三万人口,最多出两三千兵马。这点人,不够用啊

    所以,最终结果是——马林不得不从苏格兰其他地方凑人,组成不怎么正宗的“高地步兵军团”

    跟爱德华商量好了后,马林就带着人去战俘营挑选兵马了。

    到了苏格兰战俘营后,马林让人找来名册,先把所有苏格兰贵族军官都给划掉了。因为,这些人不好管,而且想法多。既然不好管,不如一个不要。另外,想法多的人,适不适合当兵的。最好的兵源,就是不爱动脑子,长官一声令下,就急吼吼地抄家伙上的彪货

    所以,马林一来,就把那些不好管理,而且想法太多的苏格兰军官全给清理掉了。

    然后,第二步就是清理老兵油子

    老兵油子很多人可能会误以为他们是百战老兵,军中精锐。其实压根不是那么回事

    若是传统的封建军队,这些老兵油子的确很重要。毕竟,新兵需要他们带。可强调纪律的近现代军队,老兵油子可有可无。甚至,这些擅长逃命求生的老兵油子,还可能是军中祸害。

    其实,大明王朝是很有机会建立近代化的军队的。戚继光的戚家军,就是典型的近代化军队,强调纪律,不提倡匹夫之勇。可惜,明末的党争,断送了最后的戚家军——他们被拉去东北送死了,没有得到什么支援。最后,他们灭亡在了后金大军的围攻之下,没有得到支援。

    马林清理老兵油子的办法很独特——脱衣服看后背

    看啥呢?看伤口

    曾经,上辈子马林读过一本很有意思的。说明朝时候,有个武将炫耀他满身的伤疤,吹嘘自己很勇武。然后,主角一下子揭露了他的本质,证明其不过是个习惯逃跑的懦夫

    怎么揭露的呢?主角提出——若是奋勇作战的勇士,正面迎敌,伤口应当在胸前或侧面才对。结果,这厮满背是伤,胸前却很光滑显然,这些伤口,都是在逃跑中落下的因此,这厮不是什么勇将,而是逃跑的懦夫

    因此,马林这里也就用上了。他让那些军龄长的老兵脱下上衣验伤——若是后背伤口比前胸多得多的,属于擅长逃命的老滑头,一律不要。

    另外,胸前和后背都没有伤的老兵,也一律不要

    为啥?哪有历经百战的老兵身上不带伤的?身上没伤,证明他一直躲在后面不出力,甚至早早跑路了就算是善战的老兵,小伤总是有的。完全没伤,证明其没参战

    什么,你说他穿了板甲不容易受伤?抱歉,穿板甲的老爷们一开始就被马林开掉了剩下的,都是穿不起板甲的普通苏格兰山民出身的将士穿不起板甲,身上没伤,果断赶走

    这两种老兵油子,是一定要清理出军队的。否则,新兵都会被他们带坏。

    但这种挑选方式,使得上万苏格兰降兵符合要求的人数大减——上万人中,马林最后只挑选走了6000人,刚好凑齐一个罗马军团的人数

第1066章 胜利果实() 
只挑选6000人,显然达不到马林的预期啊。所以,马林打算再想别的办法。比如,把主意打到了那些随军运送军粮,但最后跟着被俘的苏格兰民壮身上

    马林来到了民壮营,然后,找来翻译查户口。为啥查户口?这也是马林选兵的一种方式

    “什么?你是高地郡的?很好,收拾收拾,去军营报到!”负责登记的翻译一开口,就问那些被俘民壮的户口。只要听说是高地郡的,一律收了。

    但是,高地郡的民壮只有一千多人,马林还是没凑够一万人。于是,他再度放宽要求——苏格兰南部边境郡的户口的民壮也一律收了。因为,马林以后就是南部边境郡的领主了,这些人都算是“自己人”了。但是,还是不够人数

    无奈之下,马林只好让剩下的民壮进行比武。然后,老规矩——勇敢不屈的留下,胆小的滚蛋,打赢了也没用

    最终,马林终于凑齐了一万人马,并开始打散重组,打算重新训练。但爱德华又找上门来,表达了自己的不满和担忧

    原来,马林在近万苏格兰正规军战俘中,只挑选了6000人走,还剩三四千人呢。偏偏,这些被马林淘汰下来的人,是爱德华最担心的贵族军官和老兵

    这样一来,马林募兵的好处吃了,但作为不稳定因素的那些苏格兰军官,全给退回给爱德华了呀

    说起来,造反的时候,虽然马林挑走的那些人是主力。可是,带头的,全是被马林淘汰掉的那些贵族军官啊就算没有马林挑走的那些人参加造反,他们一样可以蛊惑别的苏格兰人参加造反啊

    也就是说,马林这次招人招得很happy,可却没有帮爱德华解决问题啊!因此,爱德华很火大地上门来问罪了

    “这样啊,也的确是我考虑不周”

    马林想了半天,终于才想到解决办法——

    “陛下,这样吧,这些人放回去的确有风险。不如,您以苏格兰国王的名义,将他们编成一个独立的四千人的小军团,派往爱尔兰?”

    “派往爱尔兰?”爱德华有些疑惑。

    “是的,派往爱尔兰。这些人,尤其是那些贵族军官,只有留在苏格兰,才是危险的。若是派他们驻扎在爱尔兰岛,那么,他们的威胁能力就会大大降低!正好,您也有统一爱尔兰岛的打算。这上千人的大小军官,以及三千老兵,也正好用来去征服爱尔兰岛上的那些土著势力”

    “话虽如此,你都看不上他们,你确定他们有打败爱尔兰岛上那些土著的实力?”爱德华对此表示很怀疑

    马林笑了笑:

    “陛下,臣也没说指望这些人统一爱尔兰岛啊。再说了,就算他们打不过那些土著又如何?不管他们打死土著,还是土著打死他们,对陛下您来说,都是好事啊!因为,双方其实都是陛下想除掉的人!”

    “唔你说的好有道理,具体如何做呢?还有,他们不肯怎么办?”

    “具体就是,您加冕后,以苏格兰国王的名义,命令他们组成一个四千人小军团,派驻到爱尔兰岛上英王直属领地跟当地土著控制区的边境线上。然后,暗中下令让这些人去挑衅和祸害那些土著势力的人,以此激怒那些土著人”

    “然后,那些土著人若是真的被激怒了,那就最好了。到时候,土著人肯定会出兵。要是这些苏格兰军官和老兵打败了对方,您只管接收那些地盘。然后,根据战功分点给那些功臣就是。要是土著人打败了他们,也好办,您可以另派军队,去攻打那个出兵的土著。毕竟,那些苏格兰军官和老兵都是自家人了,他们挨打,您这个国王出兵帮手下出头很正常,理由也很充分”

    “至于他们不肯?那个最好办。反正,他们现在还是囚徒。若是不肯,就以‘反对国王’的名义继续关着呗。只要继续关着,他们也没法回国组织造反跟您作对”

    爱德华听了后,想了想,然后满意地说道:

    “很好,就这么办!”

    又过了一段时间后,第四军团的船队正好路过泰晤士河口,被马林下令暂停伦敦码头。然后,爱德华和妻子安娜王后,一起跟着马林登上了第四军团的运兵船,一起跟着北上爱丁堡了。有第四军团护卫着,爱德华也不用担心安全问题。

    到了爱丁堡后,在一群投降的苏格兰贵族的无耻吹捧和“劝谏”下,爱德华“勉为其难”地接受了苏格兰的临时王位,并让爱丁堡主教帮其加冕为“代理苏格兰国王”

    严格来说,没有教廷的承认,爱德华这个加冕仪式其实并不合法。但管他呢,反正,爱德华加冕的也不是正式的国王,而是代理国王

    而且,教廷其实也偏袒他——教廷声明,若是5年内玛格丽特不能拿出确凿证据证明她和约翰。斯图尔特都没参与谋杀詹姆斯四世的话,教廷就要承认爱德华为合法苏格兰国王了

    在不敢回到苏格兰的情况下,玛格丽特想找到洗清自己和约翰。斯图尔特罪名的证据何其艰难?因此,教廷此举也算是偏袒爱德华了

    登基为王后,接下来自然是要犒赏三军了。马林作为提供兵力的头号功臣,自然收获满满——一个面积4700平方公里以上且靠近马林目前英格兰封地诺森伯兰郡的边境郡,外加一个面积高达2。5万平方公里以上的高地郡

    而且,伴随两块巨大封地的,还有封号——苏格兰边境伯爵和苏格兰高地伯爵

    然后,就是对具体参战的功臣萨卡拉和西瓦格等人的封赏了。不过,爱德华很狡猾。他认为,既然这两人都是马林的手下,他们的功劳大多归马林。然后,他们的封地,也该在马林的大封地内

    于是,萨卡拉和西瓦格都被授予了副伯爵(子爵)的爵位。但他俩的封地,全部被安排在了马林的封地内。而且,爱德华还狡猾地让马林自己安排

    马林也不能亏待手下,于是,萨卡拉的子爵领被封在高地郡最富饶的因弗内斯附近(不包括因弗内斯,毕竟是伯爵领首府)的河谷平原。而西瓦格的子爵领,则在苏格兰南部边境郡的一个河谷地区,也还算不错

第1067章 英国第一煤老板() 
除了萨卡拉和西瓦格等几个高级将领之外,很多中下层官员也是需要奖赏的。西瓦格率领的英王主力军团的人,自然是爱德华自己给予奖励了。但马林手下的中下层军官的奖励,却出现了很有意思的情况。

    首先,这次封赏有两种,一种是财物赏赐,属于常例;而另一种,则是最重要的封地赏赐了。

    财物赏赐都由爱德华承担,这是没毛病的。毕竟,仗是给他打的。好在爱德华之前杀光了英格兰的大贵族,抄家捞了不少好处,倒是有点家底应付。

    至于封地赏赐,尤其是马林麾下第四和第五军团的封地赏赐,出现了一些特别的情况

    萨卡拉的第四军团的有功将士的封地赏赐都交给马林来安排,这没问题。有问题的是,常驻伦敦的第五军团的军官们,封地的赏赐出现了不同的情况——爱德华居然绕过马林,给其中十几名军官奖励了很不错的封地,都在伦敦附近

    马林的眼睛顿时眯了起来——这是要挖我墙角啊

    事实上,爱德华想挖马林的墙角,这事马林早就知道了。西瓦格率领第五军团驻扎伦敦期间,爱德华明里暗里就在拼命拉拢第五军团的军官们,寻求他们为自己效力。而这一点,西瓦格很早之前就汇报过情况。

    西瓦格本人并没有动心(其实是担心自己不是英格兰人,无法真正受到重用),但他的第五军团的军官构成比较复杂。

    当初,组建第五军团的时候,只有西瓦格带来的十几名亲信和马林支援的一批弗里斯兰人军官是马林派来的。其他军官,尤其是中下层军官,主要还是英格兰本地人。

    但是,一个万人军团分为8个方阵,每个方阵都有正副方阵长,这就有了16个正副方阵长。然后,每250人为一个连队,这样就是40个连队,共80个正副连队长。至于400个25人小队那就不用讲了,800个正副小队长啊

    当然,爱德华也不会屈尊到去拉拢那些正副小队长。他拉拢的,基本都是第五军团的16个正副方阵长和80个正副连队长。另外,也拉拢了西瓦格和他的副手们

    只是,西瓦格和他的副手们,包括马林派来的弗里斯兰人军官,基本都没答应爱德华的拉拢。可是,第五军团里是有英格兰人军官的啊。这些土生土长的英格兰人军官,对爱德华的归属感明显比对马林的归属感要强。所以,最后还是有十几个方阵长和连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