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皇崛起》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欧皇崛起- 第24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乔基姆一世回想了一下刚才的情况,也点头道:

    “的确是这样,那么,咱就分批上吧”

第437章 阵地战(三)() 
然而,腓特烈三世的想法还是落空了。

    为什么?因为腓特烈三世分批的办法,虽然解决了监督的士兵监管不到太前面的农夫的问题,可是,分批后,每一批的人数,却是太少了点。

    要知道,马林军队的战阵最前面,可是足足有一千名火枪手的。勃萨联军500士兵监督的两千三百名农夫,背着沙袋向前走的时候,在50码开外还好,只损失了两百几十人。毕竟,50码外的命中率的确很低。

    可进入50距离后,伤亡率就陡然增大了。每一轮排枪射击,都有三四百人倒下。等到了30码距离的时候,这两千三百农夫,已经倒下一千人了,伤亡几乎近半。

    这时候,那些胆战心惊的农夫,再也顾不得后面那些看押他们的勃萨联军士兵了。因为,向前也是死,逃跑也是死。而且,逃跑的话,至少有一定的几率活下来呢。于是,剩下的一千多农夫,纷纷丢下装着泥土的麻袋,纷纷向两侧跑去。

    他们身后的监督的勃萨联军士兵一看——这还得了?于是,他们对着逃跑的农夫举起了屠刀

    虽然杀了部分逃跑的农夫,可是,面前一千多农夫以逃命,就散开了,正好露出了后面监督的勃萨联军士兵。

    施瓦茨一看机会难得,立即下令——“瞄准那些士兵打!”

    然后,阵阵枪声传来,那些暴露在枪口下的士兵,一下被干掉了一百多人。毕竟,30码左右的距离,老练的火枪手们,准确率还是很高的。

    无奈之下,剩下的三百多监督的勃萨联军步兵,只好向后奔跑着撤退

    他们和那些农夫不同,他们手里只是拿着武器,跑路还是很快的。不像那些农夫,背着上百磅重的泥土麻袋,跑起来不快。很快,他们就后扯到了50码开外的相对安全地区。而且,还在往后跑。只要跑出100码距离,几乎就很难被击中了。

    只不过,他们这一跑,腓特烈三世的填坑计划就落空了

    乔基姆一世嘟哝道:

    “人多不行,人少也不行,那我们该怎么办?总不能让精锐士兵上去吃枪弹吧?”

    腓特烈三世也是眉头紧锁,他也没有想到,火枪手多了,会这么麻烦。萨克森军中并非没有火枪手,但只有极少部分人拥有,不成规模。所以,腓特烈三世也从未看出火枪手的威力。如今,和马林的战阵正面接触后,他才真正感受到了火枪手的强大。而且,马林军队火枪手应用的三段射击办法,使得火力连绵不绝,让人极为头疼。

    无奈之下,腓特烈三世说道:

    “让刀盾兵试试吧,派去500刀盾兵,挑选那种盾牌上蒙了铁皮的上!”

    这次攻击,并不是总攻,而是测试刀盾兵对火枪的防御力用的。所以,腓特烈三世只派了500人上场。

    可是,他注定要失望了。因为,蒙了铁皮的盾牌,也挡不住50克重的穆什克特大火枪的重型弹丸。除非,用纯铁的盾牌。可是,纯铁的盾牌太重了,一般士兵也拿不动啊

    对付火枪手,最好是用骑兵快速冲击,趁着对方装弹的空隙,杀进火枪手堆里。然后,就随便虐了。虽然冲在最前面的骑兵难免会被火枪手干掉,但只要后续骑兵冲上来,冲进火枪手堆里,就随便砍杀了。明末的时候,满清的八旗骑兵,就是这么干的。

    为了获得更多的炮灰,保护真正的满清精锐,满清派兵深入东北的深山老林里,到处抓捕未开化的蛮子,也就是那时候所说的“生女真”(事实上他们未必就是女真族的,也许是鄂温克等其他民族的),编入敢死队。面对明军火枪部队的时候,就驱使这些穿上了厚重棉甲的“生女真”,把他们绑在马背上(因为深山老林里的生女真骑术不精)在前面冲锋。而真正的满族八旗骑兵,则尾随其后。

    若是那些“生女真”被明军火枪手打死了,满清也不心疼,大不了再派人去深山老林里抓呗。而若是活下来,这些蛮子一般的“生女真”,就会被封个小官。但是,这些蛮子出身的满清小军官,很嗜血。虽然悍勇,可野性很大,入关后,造了很多杀孽有点跑题了

    可问题在于,马林在战阵最前面,挖了两道很宽的壕沟,里面还插满了木尖桩。在两道壕沟后面,还插满了斜木尖桩。这双重的防御,就是专门克制骑兵的冲锋的。不管是轻骑兵,还是重骑兵,面对如此恐怖的防御,都无法突破。只要掉进坑里,战马铁定被木尖桩戳穿肚皮。人也好不到哪儿去,骑兵掉进坑里,轻骑兵会被戳死,重骑兵,也会被马林的手下用火枪点杀,甚至用锤子砸死

    所以,面对这样专门防备骑兵冲锋的阵型,腓特烈三世感觉非常棘手。至于乔基姆一世,那就更没辙了

    眼看刀盾兵的冲锋也不顶用,腓特烈三世暂时也死心了。于是,他吩咐道:

    “去催促一下火炮部队,赶快朝这边赶。明天,我们用炮轰!”然后,勃萨联军就撤兵回营了。不过,为了防备马林夜袭,腓特烈三世派了很多斥候,换班监督马林的军队。

    第二天一早,用望远镜看到勃萨联军正在用马车运送火炮后,马林也是大吃一惊。于是,他赶紧下令道:

    “快,把我们的火炮也搬上去。注意了,要正对敌人的炮兵,专门打他们的炮兵!”

    然后,50门6磅炮和十几门18磅级的短身管陆军版卡伦炮,被推到了阵地上

    马林之所以命人专门瞄着对方的炮兵打,是有依据的。这个年代,欧洲火炮普遍没有安装在火炮后面的望山(作用类似枪管上的准星,不过是在炮管尾部的)。而且,这时代的火炮,甚至都没有炮架。打仗的时候,需要老练的炮兵,指挥其他人,在阵前把火炮的炮身埋设在阵前。而且,炮身后面必须是坑,或者是垒起的土堆。这是为了防止炮管开炮后,因为后坐力大,造成炮管移位。若是炮管移位了,那就打不准了,需要重新布置。而在没有炮架的轮子的情况下,把炮管复位,是非常麻烦的一件事。它需要好几个壮汉抬着炮管,将其抬到原来的位置。而其,抬的时候,必须是等炮管温度冷却下来。不然,很烫人的

    而马林的带炮架的火炮则不一样,这种火炮开炮后,火炮虽然会后退。但是,因为有轮子,炮兵可以轻松地把火炮推到原来的位置。然后,负责瞄准的炮兵会蹲下来,把头放在炮管正后方,用眼睛透过类似准星的望山,观察目标。瞄准好了后,就可以继续开炮了。

    而那些没有炮架和望山的,往往比较惨。他们会让老练的炮兵来观察效果,若是炮身没有移位,那就好说,继续装填和开火。若是炮身发生了以为,那可麻烦了。必须等炮管冷却后,再让士兵们抬着炮管复位,然后让老练的炮兵再用眼睛瞅准了,才能继续炮击

    所以,同样是火炮,因为技术差异,双方开炮的间隔,是大不相同的。马林的步兵炮,一分钟内,肯定能开第二炮。快一点的,甚至能做到30秒开一炮。而传统的火炮,因为炮身移位等各种麻烦问题,往往两分钟以上才能开第二炮。而且,瞄准也很麻烦,未必打得准

    就在勃萨联军的老练炮兵们指挥其他人布设火炮的时候,马林的炮兵,已经轻松地把六十几门火炮,拉到了阵前,并快速地完成了装填,开始瞄准射击

    “轰——轰——轰——”

    阵阵炮声传来,直接把勃萨联军打懵了

第438章 对峙() 
勃萨联军也是有50门火炮的,基本都是后边装填的三磅炮。而且,都是属于萨克森选帝侯国的。毕竟,萨克森那边商业发达,用大量的铜打造50门火炮的财力还是有的。而且,昂贵的火药的消耗,也是能够负担的。

    当然,那也是有限度的。染萨克森选帝侯国制造50门三磅炮还行。让他们制造耗费铜料更多的六磅炮甚至12磅炮,那就有些力不从心了。不像马林,之前从印度购买的廉价铜,全用来铸炮了。而且,现在还有了瑞典法一伦铜矿出产的大量铜锭的支持。

    至于勃兰登堡选帝侯国,那特么就是一个穷逼国家。别看同样身为七大选帝侯之一,而且地盘最大。但实际上,勃兰登堡现在是七大选帝侯里最穷的。

    因为,勃兰登堡选帝侯国,压根就是一个农业国家,能富就怪了。至于后来普鲁士能崛起,还是霍亨索伦家族的阿尔布雷西特王子,在1525年成为条顿骑士团大团长后,不要脸地联合波兰,硬是把条顿骑士团国改成了世袭的普鲁士公国。然后,因为属于同一家族,又相互联姻,在1618年的时候,勃兰登堡选帝侯国通过联姻,吞并了普鲁士公国。然后,普鲁士才壮大起来。

    通过联合之后采用普鲁士的名字,大家也能知道,普鲁士比勃兰登堡有钱啊

    主要是,东普鲁士地区有哥尼斯堡等几个汉萨商业城市啊,经济自然比当时的农业国勃兰登堡要强。所以,在升级为王国的时候,霍亨索伦家族干脆使用了普鲁士为王国名,而不是勃兰登堡王国。

    在吞并条顿国之前,勃兰登堡选帝侯国,可以说是最穷的选帝侯国了。所以,勃兰登堡选帝侯国虽然能够欺负一下比它更挫的小国,但在帝国议会中,还是主要跟着别人混的。

    不过,勃兰登堡虽然是个穷国,但比较尚武。所以,军事力量还不错。要不然,腓特烈三世也未必肯带他玩。

    只是,火炮这种奢侈玩意,勃兰登堡就别想了,还是看萨克森人如何打炮吧

    一脸羡慕地看着萨克森人从马车上抬下来的50门三磅级的弗朗机后装青铜炮,还没等他赞叹完,对面马林的六十几门火炮就率先开火了

    “轰——轰——轰——轰——”

    六十几个铁球炮弹飞来,直扑阵前安装火炮的那些炮兵。只是一瞬间,就带走了几十名炮兵的生命。其中,有十几人,就是最老练的炮兵。

    这还不算,这些炮弹并没有满足之前的杀伤,还在继续往前飞。巨大的冲击力,继续收割者勃萨联军战士的生命。主要是,瑞士雇佣兵的生命。

    因为,这一次,勃萨联军的火炮,主要布置在勃萨联军的战阵的中间。他们的目的,就是用炮弹杀伤那些东弗里斯兰火枪手。因为,马林的火枪手,都是布置在中间最前面的。而勃萨联军中间的军队,主要就是2万瑞士雇佣兵。

    所以,马林的火炮在射杀那些萨克森炮兵的同时,瑞士雇佣兵也同时遭了秧

    铁球炮弹的威力是巨大的,即使是六磅炮的炮弹,在200码的距离上,能打穿半个连队。为此,瑞士雇佣兵因为这次炮击,付出了巨大的代价。

    65门火炮的齐射,不但带走了几十名萨克森炮兵,同样给站在萨克森炮兵身后的瑞士雇佣兵带去了极大的伤亡。

    因为要方便炮兵射击,而后装三磅炮的有效射程只有两百多米。所以,这次勃萨联军离马林军队的距离只有200码。处于火枪射击范围之外,但处于火炮射击范围内。

    但没想到,萨克森火炮尚未布设完毕,对面就开火了。而且,炮火的准确度很高

    光是第一轮射击,就带走了50多名炮兵,和四百多名瑞士雇佣兵

    这可是第一轮炮击啊,炮兵们实际上还在校射呢。要不是部分火炮校射没调整好,杀伤力可能更加惊人。

    而且,有部分炮弹因为炮管抬高了些,炮弹直接从勃萨联军战士的头顶上飞过,废了一千米开外,才下坠。

    恰好,一枚炮弹,搭载了腓特烈三世和乔基姆一世的身边不远的地方,砸飞了一名侍卫的脑袋

    鲜血,从那名勃兰登堡侍卫的脖子上喷涌而出,溅了边上士兵满脸。有部分鲜血,直接溅到了指挥车上

    乔基姆一世吓坏了,于是建议道:

    “要不,咱们向后退一些?”

    要是战场上冷兵器的厮杀,乔基姆一世还未必这么惊慌。可是,火炮的威慑力,太过惊人了。

    就在乔基姆一世眼前,他看到一枚铁球,把他的一名侍卫的脑袋直接砸飞了。那名忠心耿耿的侍卫,头部被砸飞后,只剩下脖子上的一个碗口大的血洞,不住往外喷血,场面极度吓人。

    而在前边一点,铁球炮弹“炮打一条线”的时候,在炮弹行进的直线上,所有人都难逃厄运。有的是脑袋直接被砸飞,有的是被铁球炮弹穿膛而过,露出一个大血洞。也有的是被砸飞小腿或大腿总之,铁球炮弹飞过的地方,没有人的身体是完整的

    这就是火炮的威力,它的杀伤力未必有火枪那么多。但是,它带来的震撼,是极度惊人的。在看到身边的战友无一不缺胳膊少腿,甚至脑袋废了的恐怖场面后,很多勇敢的士兵,也会被惊吓到。

    所以,炮兵的存在,就是用来制造恐怖的。人的血肉之躯面对炮弹的摧残,毫无抵抗之力。被炮击的战阵,士气很容易被遭到打击。

    就像现在,不但萨克森炮兵胆寒了,连那些勇敢的瑞士雇佣兵,都没身边缺胳膊少腿的战友的惨状,给惊吓到了

    当然,腓特烈三世和乔基姆一世,同样被那名被砸飞脑袋的勃兰登堡侍卫,给吓到了

    无奈之下,腓特烈三世只好下令暂时退兵。因为,他发现,他对马林军队的战斗力估计不足。尤其是,他忽略了马林军中火炮的威力

    “走吧,我们撤兵先!”腓特烈三世无奈地说道。

    “那这仗还怎么打啊?”乔基姆一世满面愁容地问道。

    “没事,我们等下雨天。到时候,他们的火枪和火炮就全都哑火了!”

    “对啊,这个主意好!”乔基姆一世的眼睛亮了。没了火枪火炮,勃萨联军就可以放心地冲锋了。即使不强攻,也可以派人去背着泥土麻袋填坑啊。没有了火枪手的威胁,填坑不要太轻松哦

    之后的几天,勃萨联军并未发动进攻,而是和马林的军队玩起了对峙。不过,勃萨联军是在一千米之外的地方和马林的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