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人没有煤炭,所以,在英国人大力发展工业的时候,只能苦逼地搞出了一个“高利贷帝国”,无法与英国抗衡。
而德国在完成了工业革命后,靠着鲁尔区的煤炭,迅速成长为可以暴揍法国的怪兽,就连英国,也都有些害怕然后,德国看法国占着洛林铁矿太浪费,就抢了过来
美国也是,为啥美国东北部最发达?因为东北部有阿巴拉契亚山脉的巨大煤田,和五大湖区的超级铁矿所以,全力开动后,美国毫不费力地把英国从经济王座上拉了下来,成为土豪中的战斗机
华夏同样如此,一旦结束了动乱,立即靠着西山的煤田,工业迅速崛起,大踏步追赶欧美
要不是拥有海量的煤炭,你崛起一个试试?虽然把城市搞得大气污染严重,但不可否认,国家发展起来了
另外,不得不提到一位古人——隋炀帝杨广。如果不是他开凿了京杭大运河,西山的煤田,根本无法顺利的运到南边,给东南沿海提供动力煤。只要站到大运河边上,就会发现——很多拖船拖着几条或者十几条驳船。驳船里面,不是煤炭就是建筑用的石灰或者沙子。
也就是说,华夏现代经济的大发展,死去多年的老杨,贡献也是非常大的
所以,马林非常重视把那几万英格兰移民拉到纽约去。有几万人一起,立足必然很快。只要站稳了脚跟。贪婪的本性,加上马林的引导,会让他们向西扩张的。
因此,粮食换运输移民的商船的计划,必须尽快实行。这样,可以加快移民速度,也能让马林更快控制住纽约附近的地区。
当然,对于这些英格兰人,马林不那么放心。这不,马林写信给泰勒主教,让他派出几十名“忽悠学”毕业的弗里斯兰人教士学生(可以用弗里西语和英格兰人交流),去纽约多开设几个教堂,每个星期都给那些英格兰移民洗脑教育,让他们都成为马林的脑残粉和死忠
第351章 阴魂不散的法国人()
有了足够的船,还需要足够的水手。幸好,马林之前准备充分,在特塞尔岛期间,就开办了水手学校,并聘请了葡萄牙老牌水手前来担任教师,教导年轻的弗里斯兰渔民,如何成为一名合格的水手。
如今,马林的地盘上,远不止特塞尔岛上的那个水手学校了。现在,在海边地区,马林建立了20所水手学校。几乎所有的弗里斯兰渔民的青壮,都在休渔期,接受过远洋航船水手的培训。
所以,即使购买100艘船,马林也是不缺水手的,只要去海边渔村转一圈就可以招来大量的水手。然后,配上船长学校培养出来的船长和大副,就可以远航了当然,还得安排几个老水手当带头人,免得没有经验的水手出错
弗里斯兰人是德意志地区(荷兰除外)唯一的航海族群,也是德国搞大航海的唯一依赖。可惜的是,后世的德国佬,很不尊重弗里斯兰人,经常把东弗里斯兰人当做愚蠢的代表,还编排各种段子笑话他们。所以,后世的德国,没有好好利用弗里斯兰人这个擅长大航海的族群,还想方设法把他们融合进了旱鸭子族群里,然后,德国人就越来越不会航海了。等到威二想航海时,英国佬已经占据绝对优势了。
而马林,巧得很,这具身体有一半内陆汉斯(德国人)的血统,也有一半弗里斯兰人贵族的血统。所以,弗里斯兰人对于马林这个唯一的拥有一半弗里斯兰人血统的大贵族(死鬼埃德萨德一世也算,但被马林干掉了),有天然的亲近感。
而且,重视大航海的马林,对于弗里斯兰人,也是很友好的,各种帮助。甚至,还发放贷款,让弗里斯兰人购买渔船和渔网。当然,唯一的要求,就是弗里斯兰人中的年轻人要给马林的船担任水手。
对于给马林当水手,弗里斯兰人其实并不排斥。虽然说,给马林当战船上的水手的话,可能有生命危险。但是,以往在海上打渔,没钱买大船的时候,驾驶小船出海打渔,危险程度并不比海战低。所以,那些敢于出海打渔的渔民,并不畏惧死亡,胆大者很多。至少,弗里斯兰渔民们,胆子比那些农奴要大多了
马林写好了具体安排买船和挑选水手的事宜的信件后,派人快马加鞭送回东弗里斯兰,然后,他就惬意地伸了个懒腰,叫来仆从,让其帮自己煮一壶伯爵奶茶
可是,看着那块大黑砖头,马林又有些心疼。为啥?这么一个黑色的砖头,竟然要一匹好马的价格,实在太坑人了。这还是立陶宛那边的价格,运到东弗里斯兰,价格已经涨到一个黑砖头换两匹马的天价了
所以,马林竟然感觉,喝这种劣质黑砖茶的代价,貌似一点不比吃松露低
但马林是知道这种黑茶砖,在大明帝国,是最劣质的茶,连炒都没炒过,直接蒸过后压制成砖头了。
因此,马林对于和大明的贸易愈加期待了。就算喝黑茶,也得是安化黑茶吧。像眼前这种外表发霉的黑砖头,扔到华夏去,估计普通人都不乐意喝
可是,马林又不喜欢喝咖啡,单独喝牛奶的话,感觉像个没断奶的孩子所以,还是喝点劣质奶茶吧当然,这个劣质说的是茶叶,不是牛奶
正当马林开心地打算开饮劣质奶茶的时候,却见到尤利乌斯二世气呼呼地进来了,夺过马林的奶茶杯子就喝了一大口。马林满头黑线——自己刚把奶茶吹冷,还没下口呢
“朱利安诺,怎么了?怎么生这么大气?您可是教皇,谁敢这么不给面子?”对于老丈人的失态,马林很是好奇。要知道,老丈人身为教皇,又是老狐狸一个,失态的情况可是非常罕见的。
“还不是该死的威尼斯人,居然敢在老夫面前无礼,真是狂妄自大。我现在很不爽,很想号召欧洲列强群殴威尼斯!”尤利乌斯二世满脸怒气地说道。
“别啊,群殴威尼斯没啥,要是把法国人惹进来,那就麻烦大了。”
“法国人又没有退出意大利”尤利乌斯二世嘟哝道。
的确,法国虽然被西班牙人打败,并失去了米兰公国。但是,还控制着萨伏依公国的大部分地区(主要是皮埃蒙特大区,也就是都灵为核心的富庶地区),以及热内亚共和国原核心区域——利古里亚地区。
说起来,萨伏依公国和热内亚共和国非常倒霉。原本,他们倒向法国,是想抱大腿的。没想到,却抱了个狼牙棒
法国人在查理八世在位的时候还好,和两国算盟友关系。但野心勃勃的路易十二登基后,在登基的第二年(1499年),直接吞并了萨伏依公国最核心的皮埃蒙特地区,让萨伏依公国只剩下了萨瓦和尼斯两部分,成为小国。原本,萨伏依可是意大利大邦国来着
热内亚共和国同样倒霉——路易十二看上了热内亚共和国所在的利古里亚大区。然后,路易十二利用夺取了米兰公国的机会,把原本属于米兰公国的科西嘉岛送给了热内亚共和国
可别认为这是好事,路易十二是用偏僻的科西嘉岛,交换热内亚共和国的本土——利古里亚大区呢
利古里亚大区可是热内亚共和国的本土,属于繁华地带。而科西嘉岛,在这个年代,只是一个开发不完全的落后小岛。即使到了后世,也是法国穷乡僻壤。
虽然说,科西嘉岛有8600多平方公里,而利古里亚大区只有5400多平方公里,但账不是这么算的。路易十二此举,相当于拿后世的青藏,来交换尚海啊。反正,相当于拿铜块和热内亚交换金锭了
热内亚人很想拒绝,可又打不过法国。所以,热内亚的统治阶层和富商们,只好狼狈地跑到科西嘉岛,当起了岛主
也就是说,法国人在意大利,还是有很大的领土的,而且是比较重要的领土——利古里亚大区和皮埃蒙特大区。无论如何,意大利事务,都会有法国人参与的。
事实上,目前路易十二正在养精蓄锐,而且,正忙着英格兰的事情,所以暂时没空管意大利这里的事情。等到法国人恢复了元气,路易十二肯定还是会举兵南下意大利的。总之,对于意大利人来说,法国人简直就是阴魂不散啊
第352章 终于开打了()
此时此刻,已经进入1505年的2月份了,在东弗里斯兰修整了个把月的萨克森公爵乔治,终于是指挥大军开动了
说实话,这段时间马林等得急死了,就等着乔治快去西弗里斯兰送人头给格德司公国呢。等仗打完了,自己也好回国啊。不然,乔治的军队一天不开拔,马林就有顾忌。要是回到国内,恰好被皇帝抓壮丁了怎么办?
即使乔治刚走,马林也不愿意回去。为啥?因为乔治还没彻底败了啊。要是打成了胶着,乔治求皇帝让自己派兵参战,要是自己人在国内,拒绝都没法拒绝。所以,马林热切地盼望着乔治快去送死,把军队打光
乔治公爵虽然能力平庸了点,但也不是傻子。上次战败的经历,让他记忆犹新。因此,在大军抵达东弗里斯兰后,乔治干脆先停留了下来,开始整顿军队。
至于为啥整顿军队?很简单啊。乔治的大军,是十几家诸侯拼凑出来的“八国联军”,各支队伍之间指挥协调问题很大。因此,在东弗里斯兰停留的这段时间,乔治主要把工夫花在协调军队的指挥权上了。要是这个问题没协调好,战场上指挥出了问题,可是要完蛋的。
经过协调,乔治在手下将领的建议下,把军队进行了合理的安排——萨克森公国和萨克森选帝侯国的精锐重骑兵和重步兵,以及炮兵,被安排在了中路,负责主要攻势。
而哈布斯堡家族支援的4000佛兰德精锐步兵,则安排在了左翼,掩护中路的进攻。而且,这4000佛兰德步兵,并不负责主攻,而是主防守,防止敌人突破侧翼,威胁到中路。
至于那些萨克森系的贵族拼凑起来的杂牌军,乔治则把他们安排到了右翼。虽然说,这些杂牌军组成的右翼,若是被人突破的话很容易溃败。但是,乔治安排的战争,是自东朝西方向的。这样一来,右翼的杂牌军,就在靠海一侧了。
上次战败,萨克森公爵乔治记得,敌人的机动部队,是从南边过来的。在战阵方向朝西的情况下,左翼的佛兰德军团,就横亘在了战争南侧,主要防备敌军可能的侧翼突击。而较弱的杂牌军,则排在了靠海一侧。想偷袭,你得从海上来。
但是,从海上突袭右翼,是不现实的。因为,大规模军队的登陆,是非常耗时间的。等你登陆完了,也许仗早打完了。
西弗里斯兰地区靠海,而主战场格罗宁根更是离海边没多远。想要从北侧攻击萨克森联军的右翼,貌似真的很难。这个战争排布办法,是萨克森公爵乔治和手下大将们商量了很久,才商议出来的方案。
当然,倒霉的乔治公爵不知道,当他在埃姆斯河边演练新战阵的时候,那些在佛兰德军团中给佛兰德军团的战士服务的东弗里斯兰实习间谍们,早就把萨克森人的新的布阵办法给记录下来,送给了科勒。然后,科勒再派人,送给了格德司公国派驻在格罗宁根的主帅博尼茨元帅
接到科勒送去的情报后,博尼茨元帅大感头疼。因为,这事的确不好办啊
格德司公国的军队和萨克森联军的战场,必然是在靠近海边的地方决战。而且,多半是格德司军队在西边,而萨克森军队在东边。
这样一来,萨克森联军的右翼,只剩下了海边的平坦空地,一目了然。而格德司公国军队制定的作战计划,就是让齐格军团长率领本部4000人马和另外调配的1000人马共5000瑞士雇佣兵从侧面冲击萨克森联军的。
可是,沿海那狭窄的地方,显然是藏不下5000瑞士雇佣兵的。而且,大军对阵,对方就算情报侦察没有马林那么重视,肯定也会撒出侦察骑兵的。沿海平原就那么点宽,有点啥动静,肯定瞒不过萨克森骑兵。
若是瑞士人组成的这支伏兵是骑兵,倒也不怕,完全可以靠着高机动性,突然地冲击杂牌军组成的右翼。
可是,瑞士雇佣兵都是步兵啊让步兵绕圈子去包抄萨克森联军的侧翼,还是在海边平原,肯定早被敌人发现了
所以,依靠齐格的瑞士雇佣兵冲击萨克森联军最弱的右翼,这个方案不现实。
那么,只有让齐格的瑞士雇佣兵,去冲击萨克森联军的左翼,或者干脆是后方了
但冲击左翼并不是个好的选择,因为,负责左翼的,是精锐的佛兰德军团,是块硬骨头,不容易打垮。
而且,这都不是最重要的。之前,马林曾派人传信给格德司人,再三强调最好不要重创皇帝的佛兰德军团。否则,皇帝陛下遭受了太大的损失后,恼羞成怒,可能会派兵报复。到时候,马林可能不得不相应皇帝的号召,出兵帮忙攻打格德司公国,而且,逃都逃不掉。
为啥?马林逃避出兵帮萨克森公爵乔治打仗,马克西米利安一世是理解的。毕竟,萨克森公国和马林可是打过打仗的,算是仇家。马林不愿意出兵帮仇家打仗,合情合理。
但是,一旦战争演变为哈布斯堡家族的报复性军事行动,那性质就变了。哈布斯堡家族打头出兵的话,马林作为名义上皇帝的死忠,若是不肯出兵,将会迎来皇帝的愤怒,并被逐出皇帝的派系。到时候,马林将会里外不是人,被所有人排斥。
而被虽有人排斥的结局就是——别人可以尽情地组团群殴你,而你却找不到队友组团去群殴别人
所以,马林再三强调,不要主攻佛兰德军团所在的阵区,避免和哈布斯堡家族结仇。
查理二世当然也明白这个道理,虽然他勾结了法国人,但在明面上,格德司公国可没有和哈布斯堡家族闹翻。要知道,格德司公国和哈布斯堡家族接壤的地方很多,若是引来哈布斯堡家族的全面进攻,那也是很倒霉的事情。
博尼茨元帅把科勒送过来的情报送去了盖尔登,向查理二世请示。查理二世思考再三后,决定让齐格的瑞士雇佣兵,绕到后面,攻击萨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