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张然带队离开仓水之时,仓水的组织架构已经简单的建设起来了,这些日子,他们二人更多的都在查漏补缺。
“那些以权谋私的干部,被我们撤了一批,又重新吸收了一批新鲜血液,现在仓水的情况要好了不少了!”
最后二人总结道:“等这次回去,按照队长你课上所交代的那些,咱们那边再对干部队伍整顿一番,估计干部队伍就可以暂时稳定下来了……”
“很好!”
张然点头,这才问:“粮食储备方面,你们那边进行的如何了?”
“按照队长你的吩咐,我们在县内山里秘密建设了几个储备粮仓库,全部是调用分队战士挖掘的,整个过程严格保密,不会有太多的人知道!”
王老拐点头,这才有些不好意思的笑道:“不过咱们那边可没有支队储备的粮食多,也就一百多万斤……”
“正常的,支队有化肥,可以额外的吸纳储备粮,你们那边就靠一点征税,能储备一百多万斤粮食,已经算是不错了!”
张然笑笑,又摆手制止了王老拐王凯二人意图在更多的化肥生产出来,让仓水县的老百姓们拿粮食换化肥的想法,而是道:“这部分化肥,先赊欠给百姓们,等他们早收完了用春粮换,或者在接下来的修路,运煤的时候,用工分抵扣,都可以!”
这样,无疑会让支队增加很多负担。
但张让不在乎。
有时候,不能光想着将那些看得到的利益全都攥在手中,要想赚的更多,就得先学会让利于民,先让老百姓们尝到一点甜头!
只有让老百姓觉得亏欠了支队的,他们才会更加死心塌地的支持支队,拥护支队,否则的话,他们会觉得自己付出了,支队所给的,那是自己应得的。
“煤矿那边,还没出煤吗?”
交代完这些,张然才问道了自己一直关心的问题。
当初他和那些掘进的石匠们定下了一个半月的期限,现在眼看着期限就要到了,按说煤矿应该早就出来了才对。
王老拐本来还想遮掩一下,但他们的脸色,又哪里瞒得过张然的眼睛,只能硬着头皮道:“塌方了一次,十几个石匠都被埋里头了,现在等于又在重新开始……”
“具体怎么回事?”
张然闻言怒道:“这么大的事,怎么不早点汇报?要是我不问,你们不还得一直瞒着啊?”
“那些石匠为了赶进度,后来加固没加固好就又继续掘进,根本没按队长你要求的掘进一段就加固一段,然后再继续掘进的法子去干……”
王凯觉得自己和王老拐现在挨训,根本就是在替那些石匠受过,是一肚子的恼火。
“他们不按照我说的要求干出了问题,你们自己就没有责任了吗?”
张然一拍桌子怒道:“最起码,监管不到位的责任,你们是逃不了的,还有脸埋怨石匠们?”
好在,二人为了将这事瞒着张然,善后工作处理的还算到位,在矿难中死亡的石匠们虽然不是烈士,但他们遇难之后家属享受的抚恤和待遇,已经等同于烈士了。
这样一来,倒的确是压下了不少声音,没让支队和分队的声誉因为矿难的事件而受到影响。
否则的话后果就严重了,毕竟民心这东西,凝聚起来不易,散起来可就太简单了!
要是民心散了想再次凝聚,那就更是难上加难。
“要是下次还敢干这种欺上瞒下的事情,不被我知道就算了,否则我立即撤你们的职!”
听到善后工作处理的还勉强能过眼,张然总算稍稍消了点气,命令二人在回到仓水之后,立即就这次矿难事件,向全仓水所有老百姓进行自我检讨,自我批评,恳请乡亲们监督,争取大家的谅解!
二人一脸不情愿,明显有些拉不下脸来。
“咱们的脸,没那么值钱!”
张然没好气的道:“记住了,有时候丢脸,更能让老百姓们看清咱们,让他们愿意跟咱们站在一起,要是咱们将自己的位置摆的太高,说不定什么时候就会摔下来——到时候,可能身边连个扶着咱们一把的人都没了,你们想这样吗?”
王老拐二人这才若有悟。
“哎……”
二人离开之后,张然忍不住叹息,实话说,他觉得让二人主管仓水,有点赶鸭子上架了,二人的能力明显有些不够。
但现在,他根本没有更好的人选,只能期待二人能够成长,到最后真的可以独当一面。
第215章 不能触及的危险项目!(第四章求月票求订阅)()
足足在东江县内待了大半个月,张然才回到了根据地内,好几天都愁眉不展。
因为王老拐王凯的问题,张然已经意识到,自己不能再长久的使用目前这种矬子里拔将军的人事任命的路子了!
用王老拐王凯,一方面是因为他们对自己够忠心,另外一方面也的确是因为无人可用。
忠心非常重要,但忠心绝对无法替代能力!
学习培训班能应急,但无法解决长期人才。
想要支队的发展将来不会遭受到人才瓶颈的制约,就必须要建立一套人才培养机制!
得办学!
“队长,你说的有道理,咱们的确得办学!”
在开会的时候,张然的意见一提出来,便立即受到了所有人的一致赞同——几乎所有人都意识到根据地的急剧扩张而带来的人才匮乏的问题!
所以这学不但要办,而且还不能只是一种!
帮助支队管理根据地各区域的干部要培养,养殖方面的技术员,也要培养,甚至化工方面的人才弹药方面的人才,也都要培养。
康挺甚至提出了要办一个军事学校,培养一批低级军官,然后毛遂自荐的表示自己可以当教官!
这么一搞,摊子就越铺越大了!
所有人都担心张然未必会同意。
但张然同意了!
不过并没有像大家以为的那样,那些学员们一来,就在学堂里待个一年半载的不走。
张然采用的是培训班的法子,采用填鸭式的教育,将一切能想到的东西全塞给他们,然后让他们去实践中去践行,去摸索。
当然了,这只是干部队伍和养殖,化工方面的人才可以用这种方法,低级军官们张然可不敢也这么干。
那会害死很多人!
军官的培养,张然采用的是另外一套办法,直接在队伍中选拔有一定文化还机灵,够忠诚的战士们成立一个精编排,平时跟着康挺学习如何训练,在战场上直接参加战斗的同时,也跟着张然康挺学习如何指挥战斗。
当然了,更多的都是以康挺为主,毕竟在军事上,无论是训练还是指挥,他都更有经验。
在张然这边,他们主要是学习如何统掌全局,如何在最恰当的时候做出最正确的决定。
一切都在有条不紊中进行。
干部们还需要各乡镇推选人才,学习地点也被张然安排在了县内,而不是在根据地内。
他们平时需要抛头露面,所以引人注目,一个不慎就会遭到出卖或者被特务之类的盯上,万一扛不住,说不定就会泄露根据地内很多核心的东西。
将他们安排在县内培训,知道根据地内的的情况就想对较少,万一真出现张然所担心的情况,那么敌人也不可能得到太多有价值的情报。
养殖技术员,化工学员等等,这些则都被安排在了根据地内学习。
化工学员这些一旦学会,都会直接在根据地内工作,只要日军不攻进根据地内,都不用担心他们会泄密,要是真攻进来了,那泄密也都没什么用了!
至于养殖技术员,他们虽然在学习完之后会被分派到各地发展养殖,但因为他们从事的工作,只要他们自己不主动泄露,估计鬼子汉奸什么的,也不会太怀疑他们,所以用不着太担心。
最先成立起来的,是培养军官的精编排。
精编排的成员中,既有康挺自己看好的人,也有各排长们和仓水方面推选的人。
对这些军官们的训练,经过张然和康挺的讨论之后,又进行了细分,争取做到让每个军官在充分掌握各种技能的同时,又各自有自己的专长,相互之间还能做到互补。
其实支队里其实还有一个最缺的位置,需要专项人才——那就是政委或者指导员这类的政工人员。
要是有专业的政委或者指导员,由他们时刻对战士们进行思想教育和政治宣传,绝对能更有效的增加队伍的核心竞争力和凝聚力。
张然不是想不到政委指导员们对于支队的作用,但他根本不敢干!
政工这一块,一直是组织发展中最核心的部分,也是组织区别于任何军阀和委员长部队的东西。
这不仅仅是组织的标签,更是组织能屡遭挫折,却又能一次有一次浴火重生,不但没有被失败所击垮,反而愈发壮大的根本所在。
也因为如此,组织方面定然会明白将政工工作做好,对一支队伍会产生多么大的影响——那绝对是一件威力巨大的精神武器。
这样的精神武器,掌握在自己的手中自然是千好万好,可要是一个身份可疑的家伙也掌握了同样的武器,那就太让人忌惮了!
张然可不想因为自己为了提升一下队伍的凝聚力就成功的展开政工工作,成为组织眼中那个掌握着同样可怕的精神武器,而且身份可疑的家伙!
所以,这政工工作,张然只能等龙欣浦沅中他们和组织上达成一致,由组织上派来的人来展开这项工作!
自己现在,保住现有的局面就行!
随着这些工作的展开,根据地随着地盘的剧烈扩张而带来的混乱在急速的平复,最终变的井然有序……
随着春粮的种下,一条将东江,仓水两县彻底联通在一起的交通要道,终于可以动工了。
在各地干部们的动员下,在帮支队干活可以计算工分,可以用工分换取化肥的诱惑下,在支队管饭的条件下,当然,也在那高昂的革命热情的驱动下,两县各地的男女老少们热情高涨的涌向了早已被规划好的线路上,开始修建这条两县之间的枢纽道路。
这时候可没有水泥,也没有足够多的沥青来铺设路面,所以只能修建成泥粹路。
所谓泥粹路,就是在开挖出路基,用大石碾子将路基压实之后,上面铺上碎石,然后在碎石中铺撒黏土,等下雨或者直接浇水,让碎石被黏土粘结成一个整体,再用大石碾子压实而形成的路面。
在当下,无论是中国还是最发达的老美,几乎都是这样的道路。
而且这样的道路会延续使用很多年,直到全球工业化的进一步发展,大量的水泥,沥青被运用到道路上,泥粹路才会逐渐的退出历史的舞台。
这条路,不仅仅是路线是经过张然和支队诸多高层全程实地勘察而最终确定的,就连路面的宽窄,也都有严格的标准——一切都是经过精心设计的。
足够两台独轮鸡公车或者牛车骡车并排推进,但小鬼子的大卡车之类,想在这上面行驶,那是想都不要想!
现在,龙王沟的煤矿在经过塌方事件之后,已经再次恢复了掘进,煤炭随时都可能被生产出来。
为了早日将道路修建完毕,尽早的让更多的煤炭被运进根据地内,张然等人是想了不少的办法。
这条连接两县,全场足足达到了一百五十公里的路段,被分切成若干段,以乡镇为标准,每个乡镇包干一段,并表示哪个乡镇先修完,并验收合格之后,支队这边会免费奖励该乡镇十吨的化肥,以示嘉奖,并且会给该乡镇的几位负责人分别记一等功一次,同时全根据地进行表彰。
听到这个消息,各乡镇的领导们还有村民们全都疯了。
为了化肥,为了荣誉,所有人都拼了,就差白天没干完晚上点着火把接着干了。
但那些乡镇的领导们依旧不满足,为了确保自己能争取到全根据地表彰这巨大的荣耀,同时争取到那奖励的十吨化肥,这些家伙是奇招跌出。
有人想到了将分包给乡镇的路段再细分给各村组,以此进一步的加剧竞争,第二天几乎所有乡镇都进行了模仿。
有人搞来了一面队旗,表示哪个村当天的修路进度领先于全乡镇,这队旗就可以被竖立在该村组的工作面之上!
然后第二天,一百多公里的路线上,便竖起了上百面鲜艳的队旗,所有老百姓们都在这招展的队旗下咬牙切齿,挥汗如雨……
当张然听到这汇报,不由得想起了几十年后的幼稚园们的小朋友们咬着一嘴奶牙争取小红花的场面,乐的是后牙槽都出来了……
不仅仅是因为他忍不住的会将数以万计的成年人想象成小朋友们一般的模样,更因为队旗现在已经逐渐成为了荣耀的象征,正逐渐的烙进根据地每个人的心里。
“现在这么多乡亲们都聚集在一起,正是加大民心凝聚力的时候,宣传工作,一定要跟上!”
张然在召开工作会议的同时,对与会的领导干部们吩咐到,同时自己也在琢磨,是不是还有别的方法,更进一步的加大所有百姓们的凝聚力!
队旗的精神象征作用,给了张然很大的启发。
“看来,是到了咱们支队的队歌面世的时候了!”
张然揪着下巴,想到了无数百姓们齐声高唱,血脉偾张的模样,想到了战士们冒着枪林弹雨,高唱队歌冲锋陷阵的模样,自己都忍不住激动了起来!
第216章 队歌出炉(第五章求月票求订阅)()
时下的歌曲,歌词几乎都带有古风。
这样的歌词,非常受文人们的喜欢。
但张然绝不会用这种歌词。
一方面,古风歌词往往气势不足。
另外一方面,支队里百分之九十八都是一群大字不识一箩筐的乡巴佬,那些古风十足的歌词,就算是气势够足,他们完全理解不来啊!
如歌都不能理解歌词的含义,那么又怎么触动他们的灵魂?
如果不触动他们的灵魂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