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匡扶大明》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匡扶大明- 第25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明军此番出兵松山阻击辽左金军,正是在孙越陵的全力布置下采取的军事行动。

    这一次锦州解围不仅焚烧了敌人的屯粮,更是严重打击了镶黄、镶红两旗的主力,逼得豪格退守大凌河堡,就连镶红旗旗主岳托也被明军割了首级。

    锦州之围的胜利让辽东经略孙越陵威望大炽,锦州诸多将领包括赵率教在内无不是俯首叹服,表示愿意从此听他调度。所以,孙越陵审时度势,及时命令赵率教、张之奇发兵松山,阻拦皇太极的退路。

    纵然孙越陵威望大涨,但在此时让锦州将领出城与后金对战,仍是让许多人大为震惊。毕竟明军野战向来没在后金手上占过便宜,如今要他们出城作战,很多人都是心中忐忑,因为他们面对的是后金的主力部队,人数也是接近他们的两倍,就算敌人缺粮疲惫,但他们的胜算似乎也不是很大。

    孙越陵很是费了一番心神与他们进行交流,费尽唇舌、连哄带骗之下才让所有人都默认他的这个计划,且孙越陵向他们承诺的是只需死守松山堡三天,这些将领们才愿意出城作战。至于三天之后的事情,孙越陵忽悠他们说到时候所有的一切都交给袁崇焕就行,他们只需要退入锦州城就好。

    听说只需守住松山堡三日,所有将领都放下了心中的大石。明军纵然野战敌不过后金,但全力守住松山堡三日应该没有问题,如果那时候果如孙越陵所说,袁崇焕从宁远发兵夹击敌后的话,说不定还真能让后金在辽左载一个大跟头也说不定。

    所以,此刻的松山明军,上至将领下至兵士,无不是战意高昂精神抖擞,军队士气可说是前所未有的高涨。

    孙越陵踏足高坡之上,眺看延绵不绝的坑道及坑道后数个大型工事,心中笃定不少。

    这一次大部队出城作战也是如前次出兵般是一个冒险行为,后金野战的实力很强,虽然他们剩粮不多,但如果皇太极不顾一切冲击明军阵地,他们能否守住松山也是未知之数。

    这一仗肯定是一场大恶仗,他可不像某些将领们那么乐观,这可是正面和后金硬杠,纵然是区区三日,也断然不是那么轻松的,每一天势必将会死伤无数,血流成河。好在明军准备充足,已经提前到达这个战场,并且按照他的要求建起了用来阻击敌人的工事,能否拖住敌人三日,就看这些工事能否发挥出作用了。

    赵率教、张之奇等将领看着眼下连绵的工事,十分不解,要说眼前这些挖出来的长壕他们自然能够理解,那是用来阻挡敌人骑兵冲击的;可是三道长壕后面那些每隔五十步就挖出来的一条条的环状坑道是用来干什么的他们就一概不解了,尤其是这些半圆形的的坑道中间还有相互连通的坑道,也不知是用来干什么的。

    赵率教忍不住向孙越陵问道:“大人,未知长壕后面那些挖出来的环状坑道,是何用意?”

    孙越陵淡淡一笑,道:“这些坑道有个名目,叫做‘环形工事。’”

    “环形工事?”就连张之奇都惊讶不解,他也曾在边军中任职多年,似乎还从未听说过这个说法。

    孙越陵不答反问,道:“赵将军,如果后金越过了前面三道长壕的话,他们会如何进攻我军?”

    赵率教遥看着眼前这些连绵工事,半晌后方缓缓说道:“由于我军的环形工事一路从坡底修到坡顶,且我军居高临下,敌人的骑兵势必不能发挥作用。如此一来,他们唯有以白甲兵开道冲击我军阵地。”

    孙越陵赞道:“赵将军言之有理,不愧为边将翘楚。”随即又道,“可是如果我们将所有的火铳兵都集中起来,布置在这些环形工事中,是否能阻挡白甲兵的冲击呢?”

    赵率教皱起了眉头,说道:“锦州关宁军九大营,所有的火铳兵加起来共有二千人,如果把他们布置在坑道中,也许能够阻止几轮敌人的冲击,可是火铳兵一枪放完之后,重新填装弹药极其缓慢,那个时候敌人已经冲进了工事内,如何是好?”

    孙越陵点头道:“赵总兵言之有理。”一指最前方的环形工事,又道,“这就是为何每隔五十步都要建立一座环形工事,并在每座环形工事中挖出甬道相连的原因。试想一下,如果敌人冲了上来,火铳兵几轮放完后,可以沿着那些甬道从第一座工事撤退到第二座工事。而我军在第一座环形工事后布置大量枪兵和刀盾兵,在敌人冲进第一座工事的时候压了上去,那些冲进工事的敌兵势必攻势受挫,从而为躲进第二座工事的火铳兵提供大量的时间来填装弹药。”

    接着说了下去道:“第一轮的刀盾兵和枪兵只需要为火铳兵争取时间,不需要和敌人硬拼,打不过就往第二座工事内撤退,那么等待敌人的又将是几轮射击,待到他们冲到第二座工事时,火铳兵差不多应该已经全部退到第三座工事内了。”

    赵率教紧紧盯着眼前工事,似乎陷入了思虑当中,过了一会才道:“大人的意思是,不和敌人硬拼,而是采取这种以位置换取机会的做法,尽可能地来打击敌人?”

    孙越陵笑了起来,道:“不错,就是这种方法,就是这种以空间换时间的方法。不和后金硬拼,把火铳兵的作用发挥到最大来杀伤敌人。”

    张之奇听到这里,忍不住插话道:“可若是敌人冲进了第三座工事,我们岂不是陷入被动当中?”

    “不然。”赵率教却在此时断然说道,“敌人就算派出一个旗的兵力来冲击我军阵地,可战况若是真如孙大人所说的话,敌人冲进了第三座工事起码折损大半,那对他们来说是不能承受的打击,这时候我军以逸待劳,完全可以一举解决冲入阵地的敌人,就算将他们赶出第一座工事也是轻而易举。”

    孙越陵道:“不错,除非皇太极不顾部下死活,强令几个旗同时发起冲锋,否则的话我军凭借此三座环形工事,加上枕戈一旁的车营和骑兵营,应该可以阻挡他们三日。”

    赵率教嘴角撇出一抹笑意,道:“大人忘了,我们这里还有四门红衣大炮吗?”

    孙越陵亦笑道:“我怎么会忘,这可是连当年老奴都忌惮不已的大杀器,当然要用在刀刃上。这四门大炮就布置在我们现在的位置,炮火覆盖范围正是敌人冲击之路,务必要尽可能最大地杀伤敌人。”

    赵率教一抱拳,道:“就依大人之意。”

    孙越陵将目光望向南面一望无际的远方,沉思起来。

    这一次从锦州一共带出来了六个营,近二万人马,剩下的一万人以副将左辅和朱梅为统帅,全部用来防守大凌河的豪格。豪格那边的两旗折损不小,自然不用担心他能闹出什么幺蛾子来。

    至于皇太极这边只有五个旗的兵力,共有四万多人,人数是他们的两倍。其实到了这个时候,明军虽然难,但是他认为后金更难,现在就是比哪一方有毅力,哪一方能坚持的更久。自他来辽左后,发现后金根本不是所谓的战无不胜,他们同样有弱点,同样会吃败仗,所以,凭借有利地形和精良装备,完全可以将后金挡在松山堡前。

    他最担心的反而是袁崇焕那边,不知道戚辽是否说动了满桂和孙祖寿二人。袁崇焕是不可能听他号令的,怕就怕袁崇焕扯他的后腿,不让满桂等人前来松山,届时后金军没有了后顾之忧,势必对松山阵地发动最猛烈的冲击,这样一来就达不到他心中的目的了。

    因为现在整个松山阵地,除了他一个人知道阻敌三日是个大忽悠外,其他的人根本就一无所知。

    孙越陵心中暗自祷念,默默说道:“戚辽,拜托了,成败关键就靠你一人之功了!”

第383章 松山阻击战(二)() 
锦右,塔山堡官道。

    正蓝旗旗主莽古尔泰正率领麾下人马往笊篱山一带进发,目的就是为了挡住从后追击而来的满桂部,兵马行进当中,却见后方烟尘翻滚,一骑疾追而来。

    莽古尔泰有些意外,难道说皇太极改变了主意,不打算让他前去阻敌么?

    正在纳闷的当口,却有兵士通传,说追来的是二贝勒阿敏。莽古尔泰勒住马势,转头迎了过去,这阿敏孤身一骑前来,想必有重要的事情和他商议。

    “四贝勒,可算是追上你了!”五丈之外,阿敏在马上高声对着莽古尔泰喊道。

    两骑临近,莽古尔泰亦冲阿敏喊道:“二贝勒,你来何事?是不是皇太极又改变主意了?”

    阿敏却道:“此处不方便说话,还请二贝勒跟我来。”说罢打马朝着一旁的山坡上奔去。

    莽古尔泰心中嘀咕,这阿敏到底搞什么名堂,可还是不由自主地跟着策骑而去。

    二骑上了高坡,莽古尔泰终于忍不住叫道:“有什么事就快说,我还得加紧赶路呢。”

    阿敏笑了笑,叹道:“四贝勒还是如此心急啊。”随机话锋一转道,“我来问你,你此番前去迎战满桂,打算如何作战?”

    莽古尔泰不耐烦道:“你就为了问这个而来的?”不等阿敏答话,又急急说了下去道,“当然是全力拦截,督促部下勇猛作战,最好能将满桂生擒活捉,那就是大快事一件了,哈哈”

    阿敏闻言摇了摇头,重重叹息道:“老弟你好糊涂啊,你不能这样干呐!”

    莽古尔泰一脸不理解,歪过头来看着阿敏道:“你这话什么意思,我为什么不能这样干?”

    阿敏紧紧盯着莽古尔泰,说道:“你可知道我们大金现在的处境?那可是大大的不好啊,缺粮兵疲,前后受敌,危在旦夕啊!”

    莽古尔泰闷哼了一声,道:“这还用得着你来说,四弟早就意识到了事情的严重性,所以才派我去阻击满桂,如此我们才能反败为胜。”

    阿敏苦笑摇头,再次叹道:“莽古尔泰啊莽古尔泰,所以说你才是个糊涂人呐!”

    莽古尔泰怒了,冲着阿敏道:“有话你就直说吧,绕来绕去我可听不明白。”

    阿敏叹了口气,缓缓说道:“老弟啊老弟,既然你明白事态的重要性,那么你应该知道,这一次宁远关宁军大举出动,又派出了满桂这样的猛将打前锋,那肯定就是要和我军全力一战了。满桂的勇猛你是知道的,虽然他不曾打赢过我们,但我们也从来没在他那里讨到什么好,这可是一个硬茬子啊!”

    “那又如何?”莽古尔泰以昂首,道:“满桂虽然厉害,但我莽古尔泰也不好惹的,我岂会怕他!”

    阿敏对着莽古尔泰道:“你的勇猛我自然是知道的,可是满桂麾下关宁军共有二万,你又多少人马,不过二十牛录六千人,你能抵挡满桂多久?就算你能挡住满桂,可满桂后面还有袁崇焕,他要是将所有兵力压了上来,你正蓝旗岂不是大祸临头?”

    莽古尔泰不服道:“袁崇焕哪有这个胆子出城与我们作战,我可不相信他会出城支援满桂。再说了,就算袁崇焕肯出来,可那时候皇太极早就解决了松山堡的孙越陵,打通了前往大凌河的通道,我早就完成了阻击任务,可以追上大部队一起撤退了。”

    阿敏忽然哈哈大笑起来,毫不留情指斥道:“莽古尔泰,这就是我为什么说你糊涂的原因说在了。”不等满桂反应,继续说下去道,“皇太极攻打松山堡的主力部队共有五个旗近四万人,锦州城敌人所有的兵力加起来不过三万,还要留下一部分防守豪格,所以能派到松山的兵力应该不到二万。皇太极以四万后金勇士对二万明军,当然能够打破敌人的阻击。”

    顿了顿,又道:“可你不要忘了,咱们现在是可是缺粮兵疲啊,皇太极就算能够突破孙越陵的封锁,可他肯定没有余力顾及其他。到了那个时候,他可管不了你的正蓝旗,一切都得靠你自己。试想一下,那时候数万关宁军追在你后面,加上你们粮草耗尽,马匹无力,士兵疲惫,岂不是要被满桂和袁崇焕一路碾杀而毫无还手之力啊?就算满桂和袁崇焕追不死你,可到时候锦州的孙越陵如果再给你拦路一刀,你就死定了!”

    莽古尔泰皱起了眉头,嘟嚷道:“不会到这个地步吧?”

    “怎么不会?”阿敏接过了他的话,继续说下去道,“从眼下形势分析,阻击宁远明军就是最难最凶险的一件事情,无论是哪一个旗接下这个任务,都可能要面临全旗覆没的危险。他皇太极为什么不派正黄旗或者正红旗、正白旗前来阻击,你有想过这个事情么?”

    莽古尔泰愣了一会,支支吾吾道:“那那是因为我正蓝旗实力很强吧?”

    “四贝勒啊四贝勒!”阿敏看上去十分痛心疾首,埋怨道,“你是真糊涂还是不明白啊?那些旗可都是皇太极的势力,代善、多铎、阿济格都是他的心腹,他怎么可能派的他心腹前去送死?这跟你的实力强不强根本没有半毛钱的关系啊!”

    “啊?”莽古尔泰吃了一惊,半晌说不出话来。

    莽古尔泰恨恨道:“无论是攻打锦州还是宁远,皇太极哪一次不是命我们正蓝、镶蓝两旗冲在最前头,这一次发兵锦右,就属你我二人统领的旗丁损失最大,难道你没发现么?”

    莽古尔泰想了想,似乎确实是这么一回事,不由点头道:“是啊,二贝勒你说的没错。”

    “皇太极这厮一直在保存实力,凡事都让我们冲锋在前,就是为了消耗我们的力量。”阿敏越说越气,道,“还有,他本想让镶红、镶黄二旗留在锦州可保万无一失,谁料辽东经略孙越陵奇兵突袭乳峰山,让他的计划落空了,哈哈”

    莽古尔泰愣忡道:“哥,你说的是真的么?”

    阿敏看着莽古尔泰,重重点了点头,道:“皇太极早就看你我不顺眼,想要除掉我们,夺取我们的旗下牛录,难道你一直感受不到么?”

    莽古尔泰一甩马鞭,闷哼道:“皇太极向来最信任的就是代善和阿济格我怎会不知,代善和阿济格也总是与我作对,屡屡在皇太极面前说我的坏话。”

    阿敏趁势道:“四贝勒分析的没错,就算皇太极能够容你,恐怕代善他们也容不下你。”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