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没有合适的了?”吴氏笑道:“咱们七丫头不就正正经经的是嫡出?也还没有议亲,配族长家儿子正是恰恰再合适不过了!”
“七丫头?!你——说七丫头?!”莫老太太听吴氏说出莫少璃,先是目瞪口呆,片刻之后,“啪”一只茶盅就轮到了吴氏面前。
“你说七丫头?!你也真敢讲!莫家统共就这么一个才貌双全,容貌绝色的聪明丫头,你居然想要把她嫁给你们吴家的傻瘫子!”
莫老太太越说越气:“要说咱们家正正经经嫡出,还没有议亲的,也还不止七丫头一个!六丫头不比七丫头更合适?不仅和吴家少爷年纪更相当,还又是表亲,亲上加亲!岂不更好?”
“娘!你说的这是什么话?你怎么能把琪儿和……琪儿她怎么能……怎么能……”吴氏叫道。
“你想问我你的琪儿怎么能嫁给一个傻瘫子是不是?你都和你父亲合谋着算计我家嫡孙女了,我怎么就不能提你吴家的外孙女了?六丫头有父有母,难道七丫头就没爹没娘了?她可不是你大房的庶女,可以任由着你揉搓!”
吴氏从刚才在吴宅听吴老太爷嫌弃莫少珍庶出,流露出想要莫府嫡出姑娘和族长儿子婚配时,就打了莫少璃的主意。
死丫头既然不想去给吴承谕做妾,那就把她嫁给族长家的瘫傻儿子好了。族长家有的是银子,定然不会在意嫁妆多少,到时凤仪苑的东西……自然要留给琪儿做嫁妆。
她也想到莫老太太虽然愿意莫少珍嫁瘸子,却不一定会愿意莫少璃嫁,但却又想着,以莫老太太的攀附性子,自己先忽悠着,等莫骄回来再劝劝。
说不得就能把老太太说昏了头,会同意了。
她倒没想到莫老太太反应会如此激烈,连她家琪儿都扯上了。
把琪儿和凤仪苑那死了娘的死丫头相提并论,老太太也是……老糊涂了!
吴氏恨恨地想着。
只她心里虽然憋气,但被莫老太太这么一吼,却也醒过神来了。
她想得是有点太简单了,死丫头不是大房庶女莫五,身后还有莫老四和柳氏呢,亲事的事还真不是她说了算。
吴氏也就叫不起来了,低了声气说道:“娘,我这不也是为了莫家着想么?”
莫老太太哼了一声,看了她一眼没有说话。
为莫家着想?要真是为莫家着想,难道不知道嫡女里六丫头比七丫头更合适?以七丫头的出色,在京城若想要攀附富贵,那还是很容易的,六丫头……倒是用来讨好吴家更合适。
但她也不过这么一想,并不真的就想要把莫少琪嫁吴家族长家儿子,就是吴氏真能狠下心来,她也不愿意!
她家嫡出的孙女,不是用来让人糟蹋的!
“可父亲那里……我已经答应了。父亲也说了,如果这桩婚事能成,莫家在吴家就得了大面子了,以后……”吴氏仍不肯死心,想要搬出吴家老太爷给莫老太太施加压力。
她知道莫老太太一直以来一门心思地想要讨好吴家,想要吴家给莫家铺路搭桥。
既然想得好处,当然要先付出代价来!
第二八二章 路转()
莫老太太人老成精,哪会听不出吴氏的用意。
只莫老太太虽然爱攀附,想巴结吴家是真,人却并不傻。
用七丫头那么出色的孙女去讨好吴家,还是从来都看他们莫家不上的吴家,在她看来,并不上算。
从吴氏嫁进莫家起,莫家和吴家结亲这么多年,巴结了吴家这么多年,莫家得吴家什么好处了?还想要她再搭进去一个好的……真当她好忽悠呢?
“你答应是你的事!你不过是七丫头的大伯母,你答应了有什么用?我没有答应,老四也没有答应!不说别的,就你刚才的话,传到老四耳中,他不和你拼命就是饶过,你还想要他答应?你还是死了这条心罢!”莫老太太冷声说道。
吴氏就被她呛住。
她也知道莫老四肯定不会同意,但她本来就是打着想要先搞定莫老太太,然后让老太太搞定莫老四的主意!可看眼下这情景,连莫老太太她都搞不定了。
老太太脑子这是犯了轴了,铁了心的不肯答应了。
“那父亲那里我要怎么说?总不能议亲不成反而得罪了吴家罢?”吴氏道。
那她可就是偷鸡不成翻蚀米了,以后也别再想在吴家落得好了,琪儿家吴承谕的事更是想也不要想了!
她可不甘心!
“有什么不好说的?”莫老太太见吴氏软了态度,神色也就缓了下来。
“族长少爷是独子,也已经年满十六,定然想要早早成亲,生子传嗣,传宗接代。七丫头如今才十二岁,就是定了亲,也不能很快就嫁,倒耽搁了他家。你就拿这话去对亲家老太爷说,不就成了?”
莫家攀不到吴家族长家这样的好亲,她做不下一任族长夫人的祖母,莫老太太也是很心痛的,但若要她拿七丫头去换这些,她倒宁可不要!
她话说到这里,吴氏也没有法子了,只能答应了下来。
凤仪苑,雪鸢姑娘义愤填胸地说道:“大太太也真是敢想!居然敢打姑娘的主意!她怎么就不说说,要论合适,六姑娘比姑娘更合……”“啪”一下,后面半截话被紫萱姐姐打回了肚子里。
“死蹄子!又疯魔了!这话是你能说的?”
“我……”雪鸢撇了撇嘴,嘀咕道:“本来就是嘛!”
却到底不敢再继续嚷嚷了。
莫少璃对吴氏这异想天开的龌龊念头却没有觉得多生气。
不时刻算计她,那就不是吴氏了!
敢想……也要能做到才算本事。
吴氏那些小伎俩在莫少璃看来,回回都是在不自量力。
她不对吴氏出狠手,也还是时候不到,且蹦跶着去,早晚有清账的时候!
但对于莫老太太这次的坚守底线,莫少璃却很有些感慨:“看来只要事情不关卢秋月,大部分时间老太太也还是‘睿智’的了。”
吴氏从嘉善堂出来后,想想却仍觉不甘心,就没有马上去吴宅回复莫老太爷,而是等到莫骄下朝回府,又对他说了一回:“……娘也是犯轴!七丫头嫁吴家有什么不好的?她却偏偏不愿意了!”
想要鼓动莫骄去忽悠莫老太太。
哪知莫骄却和莫老太太所见略同:“娘说的没错,七丫头嫁吴家的瘫傻儿子?确实暴殄天物了,她可以嫁得更好!五丫头才最合适!”
他并不肯帮吴氏去劝服莫老太太,倒劝吴氏道:“你要对老太爷多说说五丫头的好,尽力把五丫头这亲事给促成了才是能耐!”
连莫骄都不支持她,吴氏这下真没辙了,只能去到吴宅,陪着小心把莫老太太教她的话用更委婉的语气对吴老太爷说了:“……倒不是我家不愿,也是为怕耽搁了族长少爷之意。”
吴老太爷听了后,却并没有发出吴氏想象中的暴怒之声。
他也知道,族长那般着急地给儿子议亲,也是想要尽快生下孙子,传嫡续嗣。
“十二岁,年龄是太小了些。”吴老太爷失望地说道。
他也不是不知道莫家还有个嫡出的莫少琪,年龄比莫少璃更合适,但他即便再不喜吴氏,也没有想过要把嫡亲外孙女嫁给一个傻瘫子。
吴氏在旁边又乘机说起莫少珍的种种好处:“……性子是最娴静不过的,连琪儿都比不过!人也贤淑得很,最是……”
为了把莫少珍成功推销出去,吴氏这回也真的是拼了,连她心中最独一无二,绝无仅有的琪儿也出声贬低了。
功夫不负有心人,到最后她还真的就打动了吴老太爷。
“既然嫡出的没有更合适的,那就五丫头吧!”吴老太爷叹着气说道。
吴氏只以为是自己巧舌如簧说动了吴老太爷,却不知吴老太爷不得不退而求其次,是因为有着他自己的考虑。
怎么说莫五也算是百年世族,书香门第家的姑娘,配族长的傻儿子也是足够了,就是出身稍差些,容貌少逊些,也是说得过去。
祭田的事,无论如何不能再耽搁了!
“我从杭州启程前族长曾亲自到杭州府托了我问亲的事,说让寻着好的就先定下来。这事说到这里也就算大差不差的定了,我这就给族长去信,若他没有异议,应该就会择日请媒人上门。”吴老太爷说着就写了信,把莫家和莫少珍大大鼓吹了一番,派专人人送往诸暨。
信送走后,他难得的和颜悦色地和吴氏说起了家常,还少见地问起了莫骄父子。
吴氏一一回答着,心中惊喜,越发觉得这番功夫没白费,把莫少珍嫁给族长儿子这事真的是做对了!几回冲动,想要对吴老太爷提一提莫少琪和吴承谕的事。
最终却还是忍住了。
莫少珍和族长儿子的亲事虽然八字算是有了一撇,但到底还没有完全确定下来。
应该更耐心些,等亲事定下来,再说更好。
而且直到现在,吴氏也还没有放弃把莫少璃弄去给吴承谕做妾的念头,死丫头做了吴承谕的妾,嫁妆自然就都是琪儿的了,以后她人也只能由着琪儿任意揉搓了,这事……吴氏光是想想就觉得意。
吴承谕如今也还才十四岁,还不到议亲的年纪。
不急。
于是,吴氏心满意足地从吴宅回到莫府,喜气洋洋地去了嘉善堂。
第二八三章 学样()
“娘,成了!”吴氏一进门便高声说道。
“媳妇今儿又去给老太爷细说了五丫头的好,老太爷听了也觉着五丫头很不错,就看上了,也给族长写信了送去了。咱们单等着他家媒人上门就是了!”
莫老太太也知道吴氏一早又去了吴宅,但她知道一向吴家眼界高,既然说了嫌五丫头是庶出,应该也就没有什么指望了,所以她也就没有存着多大希望。
却没想到吴氏竟带回了惊喜!
莫老太太脸上顿时就带了笑:“亲家老爷是怎么说的?你说来听听。”
吴氏就把事情添油加醋地说了一遍,重点自然还是突出她在其中费了多少的口舌,出了多少的力,才使得事情转圜了回来,得了如此圆满结果。
能把眼看着已经黄了的事翻盘回来,莫老太太也觉的吴氏这次能耐了,笑着说道:“也是辛苦你了!”说着让红芙捧来她的首饰匣子,从里面挑了半天,拣了根银鎏金的白玉簪子,赏赐给了吴氏。
吴氏也没有十分推辞,就受之无愧地收下了。
莫老太太目光从自己的首饰匣子上收回,就又想起了一宗:“那么,五丫头的嫁妆……”
吴氏也正要对莫老太太说这个。
莫少珍是庶女,生母是由通房丫头提上去做的姨娘,没有什么嫁妆给她。自己这里……就更别说了,琪儿的嫁妆还没着落呢,哪顾得上她?
这话先前吴氏在吴宅也委婉地对吴老太爷提了:“父亲也知道,女儿手里本来就没有多少嫁妆,瑾儿出嫁时又大多给她带了去,如今琪儿的嫁妆都还未准备妥当,五丫头……女儿实在是无能为力了。”
不但顺道抱怨了吴家当初给她的嫁妆少,还又暗示了吴老太爷她如今手里很缺银子。
吴老太爷也不知有没有听出她的话外之音,皱了皱眉头说道:“既然人都是庶出了,也就不计较那几抬嫁妆了,族长家又不缺那些!”
此时吴氏把这话就又对莫老太太说了一遍,当然,仍然没有忘不了顺便替自己邀功。
“如此便好。”莫老太太又松了口气,越发觉得这亲事妥当了。
有了吴氏这番努力,她觉得吴氏先前对自己的欺瞒似乎可以不计较了;有那样通情达理的亲家,人家儿子的瘫傻也勉强应该原谅了。
吴氏离开后,莫老太太对侯嬷嬷叹道:“想不到最不起眼的五丫头,倒让人意外的得了这样的好去处,也真是她的造化!”
侯嬷嬷笑道:“老太太说的可不就是呢!人这一辈子,可不就是要看造化,五姑娘这造化就是前世修来的!”
这桩亲事议到现在,虽然诸暨吴家还没有遣媒人来上门提亲,但若无大的变故,基本也就是定局了。
莫少珍虽然每每想起吴承谕那眉眼俊俏,举止风流的样子难免心痛,却也慢慢地接受了事实。
劫难让人成长,这一回的事总算让她头脑清楚了些,知道以自己的出身,嫁给吴表弟终是妄想。莫要说吴表弟对她无情,即便有情……
“大概也只能做妾罢?”莫少珍自语。
难道娘做妾还没有做够?自己做庶女还没有做到绝望?为什么还巴巴地要去做给人妾?
“大可,不必了罢!”她看着面前给吴氏绣成的鞋面,目光渐渐变冷,猛地从绣筐里抽出一把明晃晃的剪刀,“嚓嚓嚓”几下,竟就把鞋面剪得粉碎。
因而莫少珍所做的鞋,吴氏终究没有收到。
当然,吴氏也不缺那双鞋。
她这次把族长家儿子的亲事做成,解决了父亲心里的难题,远的那些好处且先不必说。事成后诸暨吴家的谢礼总归会有不少吧?金的玉的她到时都要挑拣着拿呢,何况一双鞋乎?
想到这些,吴氏这些天就忍不住行动脚下生风,说话面带笑意。
处处透着顺心适意!
吴氏把庶女嫁给娘家得了这么大的益处,不仅在老太太面前得了赏,在娘家那边也有了脸。这样一举数得的好处,有人在旁边看着,就难免有些眼红了。
不就是庶女么?不就是娘家亲戚么?搞得像谁没有似的!
二太太黄氏回了娘家一趟,回府后径直就去嘉善堂找莫老太太了。
“娘,四丫头和五丫头同岁,四丫头还是姐姐呢,如今五丫头都要定亲了,四丫头我可不能给她耽误了!免得回头说出去,人家骂我做嫡母的不仁慈,亏待庶女!
也不是我对四丫头的亲事不上心,这些年我可是费了老大劲了,却一直没有碰到好的。可是巧了,我这里正愁得吃不好睡不香呢,我娘家人就提起一家,听着倒是很好,正正合适四丫头的……”黄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